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的学习错误来源于学生学习活动本身,是一种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是一笔难能可贵的财富。我常常以平和的心态宽容错误的存在,重新审视课堂,合理利用“错误”这一资源,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一、抛“题”引“错”
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是不足为奇的。面对错误,如果教师一味采用避而弃之或反复强调的方法,都不能达到防止错误的目的。相反,如果通过“引诱”,使学生将潜在的错误呈现出来,再引导他们比较、思辨,则可以帮助学生在反思中深入思考,从而获得成功。
师: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中带点的词语说明了什么?
(武松回到青石上坐了半歇,然后在石头边找到毡笠儿,转过乱树林,一步步挨下岗来。)
生:这个词组说明武松打完老虎,很累,走得慢。
(学生哄堂大笑,教师笑而不答。)
生:文中说是“乱树林”,因此武松走路很小心,要一步步走下来。
生:我认为是因为武松为自己打死了老虎而感到洋洋得意,所以走得慢,就像我们平时踱方步一样。
(学生关于带点词组说明什么争论不休。)
师:建议查一查“挨”的读音。
(学生开始查阅字典。)
生:“挨”有两个读音,在这里应该读第一声。两条解释,第一条是“依次,顺次”;第二条是“靠近”。我认为是第一条。也就是说,此时的武松沿着台阶一步步,按次序走下来。
师:想一想,这说明武松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读文章。)
生:处事不惊。
师:怎么说?
生:他刚刚打死了猛虎,却仍然一步步按次序走下山岗,说明他很镇定自若。
师:看来,这是作者为刻画人物性格精心安排的一个词语。
教学实践表明,经历过程往往比获得结果更可贵。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设计思维的陷阱,偶尔为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清楚无误地知道自己“陷”在哪里,如何“陷”的,他们就会深入地思考,反思自己的行为,避免错误再次地发生。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二、将错就错
学生获取知识,本来就是在不断的探索中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法是各不相同的。学生的创新求异,难免伴随着有悖常理的思考。教师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思维成果,即使是一些看似错误的回答,也可能蕴藏着创新的火花。
生:课题是“微笑着承受一切”,可见全文的中心应该围绕“微笑”来写。为什么我读了描写桑兰受伤后的这一部分(第三、四、五自然段),文章自始至终没有出现“微笑”一词。
(学生诧异,并认真读文。)
生:受伤后的桑兰承受着很大的痛苦,当然是笑不出来的。
生:我想,这里的“微笑”不是指我们平时说的“微笑”。
师:那是指什么?
生:应该是一种态度。
生:对,她受伤后坦然地面对人生。
生:还有她乐观、开朗的个性。
师:看来,这里的“微笑”应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
有时,教师无心设置思维陷阱,只是因为学生有创新的思考带来了思维“启发剂”。教师若能巧妙、合理地利用“错”这一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才能发现并解决隐藏在“错误”这一表象下面的理解上的问题,获得另外的收获。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三、引领试误
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是难免的。有时教师不急着解释、下定论,而是把这种错误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和争论,就可以帮助他们在争论中明理,在争论中内化知识。
师:老师发现,很多同学在抄写时将“暇”字写成了目字旁。请大家打开课本,一起来读一读带有这个字的句子。
(学生齐读: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生:在这个句子中,“应接不暇”的意思是眼睛来不及看。我觉得这个词与“看”有关系,所以我以为“暇”跟眼睛也有关,把它写成了目字旁。
生:我认为,这里的“眼睛来不及看”是强调“来不及”,跟时间有关,应该是日字旁。
师:说的好像都有道理。那么到底哪一个更合理呢?请字典来验证一下吧。
(学生翻阅字典。)
生:“暇”的意思是“空闲,没有事的时候”。
师:现在你对这个“暇”字为什么是日字旁,是不是有了新的认识?
生:我知道了“暇”跟“目”没有任何关系,而是跟时间有关,因此是日字旁。
师:请你用“应接不暇”造个句子。
生:来超市购物的人很多,收款员都有点应接不暇了。
生:节日的商场人流如潮,营业员真是应接不暇。
“试误”本身是一种学习方式。即学生在出错之后,教师引领他们一个个尝试,通过有效的判别方法来断定哪一种结果更为合理,这是课堂教学中常用且应该倡导的方法。学生的尝试是一种体验,一种积累,更是一种思维的享受过程,因为它会带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一、抛“题”引“错”
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是不足为奇的。面对错误,如果教师一味采用避而弃之或反复强调的方法,都不能达到防止错误的目的。相反,如果通过“引诱”,使学生将潜在的错误呈现出来,再引导他们比较、思辨,则可以帮助学生在反思中深入思考,从而获得成功。
师: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中带点的词语说明了什么?
(武松回到青石上坐了半歇,然后在石头边找到毡笠儿,转过乱树林,一步步挨下岗来。)
生:这个词组说明武松打完老虎,很累,走得慢。
(学生哄堂大笑,教师笑而不答。)
生:文中说是“乱树林”,因此武松走路很小心,要一步步走下来。
生:我认为是因为武松为自己打死了老虎而感到洋洋得意,所以走得慢,就像我们平时踱方步一样。
(学生关于带点词组说明什么争论不休。)
师:建议查一查“挨”的读音。
(学生开始查阅字典。)
生:“挨”有两个读音,在这里应该读第一声。两条解释,第一条是“依次,顺次”;第二条是“靠近”。我认为是第一条。也就是说,此时的武松沿着台阶一步步,按次序走下来。
师:想一想,这说明武松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读文章。)
生:处事不惊。
师:怎么说?
生:他刚刚打死了猛虎,却仍然一步步按次序走下山岗,说明他很镇定自若。
师:看来,这是作者为刻画人物性格精心安排的一个词语。
教学实践表明,经历过程往往比获得结果更可贵。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设计思维的陷阱,偶尔为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清楚无误地知道自己“陷”在哪里,如何“陷”的,他们就会深入地思考,反思自己的行为,避免错误再次地发生。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二、将错就错
学生获取知识,本来就是在不断的探索中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法是各不相同的。学生的创新求异,难免伴随着有悖常理的思考。教师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思维成果,即使是一些看似错误的回答,也可能蕴藏着创新的火花。
生:课题是“微笑着承受一切”,可见全文的中心应该围绕“微笑”来写。为什么我读了描写桑兰受伤后的这一部分(第三、四、五自然段),文章自始至终没有出现“微笑”一词。
(学生诧异,并认真读文。)
生:受伤后的桑兰承受着很大的痛苦,当然是笑不出来的。
生:我想,这里的“微笑”不是指我们平时说的“微笑”。
师:那是指什么?
生:应该是一种态度。
生:对,她受伤后坦然地面对人生。
生:还有她乐观、开朗的个性。
师:看来,这里的“微笑”应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
有时,教师无心设置思维陷阱,只是因为学生有创新的思考带来了思维“启发剂”。教师若能巧妙、合理地利用“错”这一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才能发现并解决隐藏在“错误”这一表象下面的理解上的问题,获得另外的收获。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三、引领试误
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是难免的。有时教师不急着解释、下定论,而是把这种错误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和争论,就可以帮助他们在争论中明理,在争论中内化知识。
师:老师发现,很多同学在抄写时将“暇”字写成了目字旁。请大家打开课本,一起来读一读带有这个字的句子。
(学生齐读: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生:在这个句子中,“应接不暇”的意思是眼睛来不及看。我觉得这个词与“看”有关系,所以我以为“暇”跟眼睛也有关,把它写成了目字旁。
生:我认为,这里的“眼睛来不及看”是强调“来不及”,跟时间有关,应该是日字旁。
师:说的好像都有道理。那么到底哪一个更合理呢?请字典来验证一下吧。
(学生翻阅字典。)
生:“暇”的意思是“空闲,没有事的时候”。
师:现在你对这个“暇”字为什么是日字旁,是不是有了新的认识?
生:我知道了“暇”跟“目”没有任何关系,而是跟时间有关,因此是日字旁。
师:请你用“应接不暇”造个句子。
生:来超市购物的人很多,收款员都有点应接不暇了。
生:节日的商场人流如潮,营业员真是应接不暇。
“试误”本身是一种学习方式。即学生在出错之后,教师引领他们一个个尝试,通过有效的判别方法来断定哪一种结果更为合理,这是课堂教学中常用且应该倡导的方法。学生的尝试是一种体验,一种积累,更是一种思维的享受过程,因为它会带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