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富平县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ong1989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德育教育一直被忽视,从而使得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出现滑坡。问题的成因在哪里?本文通过近年的调查研究,从教育政策指导、学校教学工作、家庭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初步阐释。
  【关键词】小学 思想品德 学校 家庭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人大解释《义务教育法修正案(草案)》时强调:“义务教育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首要是德育。”然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一直被人们所忽视,大多数人认为,小学教学重在打基础,思想品德教育还早;孩子还小,长火了自然就明白了。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当前绝大多数小学生校外遇见老师不打招呼或者回避;校内追逐打骂污言秽语习以为常,攀比之风盛行;回家在长辈面前说话粗声高语,尊重长辈之说无从谈起:而且在校稍有委屈就告知家长,不明就里的家长有时找到校长或者老师理论,给正常的教学工作造成了不必要的影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通过调查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分析:
  
  1、教育行政部门忽视小学思想品德建设是小学生思想品德滑坡的根源
  
  多年来,高考已经成为全民皆知的衡量县域教育质量的指标,教育行政部门将全部精力放在高中教育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初中教育都被放在了二线,何况小学教育,更不用说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小学五年级以前各种质量检测考都不考的科目,谁还关心?教学质量的标志——分数是个硬指标,各高中以二本上线人数为准,各初中以重点高中录取人数为准。小学处在义务教育阶段,没有标准也没有人管,爱怎么样就怎么样,思想品德教育自然要滑坡了。
  
  2、学校和老师对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缺乏积极性也是小学生思想品德滑坡的重要原因
  
  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个正确引导、指出错误、批评教育、改过自新的过程,大多数情况下要求老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发现学生的种种劣迹而加以批评指正,“言传身教”也就是这个意思。但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批评”这个词语已和时代显得格格不入,“激励”已经成为当前的热门词,“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等等关于激励教育的一切说法成为了素质教育的核心语,片面的教育理念和形而上学的教育方式阻碍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健康发展。作为老师来讲,思想品德课程大多是兼职,由于不列入检测科目,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就无法评价,自然,老师对这门课程也就随心所欲了,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3、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小学生思想品德滑坡的关键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是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在家庭,而现在家庭基本上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年轻家长自己带孩子。年轻家长工作压力大、生活应酬多,而且缺乏正确教育子女的知识,过于关注小学生的学习分数,热衷于让让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认为学习书法、音乐、舞蹈、美术等就是全面发展,忽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笔者曾和一个孩子家长谈话,家长说:“现在的社会是个强势社会,性子凉就会被人欺负,我娃是个女娃,我给她说:‘在校谁欺负你你就打他(她),打伤了有爸哩,不能吃亏。’宁叫咱给人看病,也不能让咱找人家给咱娃看。”另一部分是爺爷奶奶照顾孙子孙女。爷爷奶奶已经退休,空闲时间多,能充分照顾好孩子的生活学习,也有照顾子女的经验,但隔代溺爱影响小学生品德教育的健康发展。笔者调查发现,在校小学生闹矛盾家长来学校的绝大多数是爷爷奶奶,他们不仅认为孩子是他们家庭的未来,更认为孩子在他们手中受到委屈没法向子女交代,所以不能让孩子在他们身边受一丁点儿委屈,甚至有一位退休的原教育局副局长竟然晚上给孙子做作业……近年来,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庭溺爱也越来越明显,已经成为当前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难点。
  那么,当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出路在哪里?笔者认为,还是应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地处理和解决这个问题。
  
  1、教育行政部门必须重视小学思想品德建设
  
  根据不同学段里不同的教育目标,必须引导学校和老师正确认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正确评价小学德育工作,重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小学思想品德课程考察作为小学期末质量检测的常态科目,从理论和制度上引导小学教育关注和重视德育。
  
  2、学校应充分发挥校长教研的作用
  
  要深入研究“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首要位置”这一课题,正确理解素质教育、激励教育、批评教育和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关系,依据教育科学规律,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来分析研究解决在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出现的德育问题。应将家长会作为常态工作,合理指点和引导家长正确教育子女,教给家长在平时生活中言传身教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建立德育教育理念。教师应充分发挥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的核心作用,研究德育教育实践的科学方法,避免单一、粗暴的批评教育方法,合理运用多种德育教育方式方法,将德育工作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
  
  3、家庭应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核心功能
  
  家长应起到言传身教的表率作用,在孩子的启蒙发展教育中将德育和智育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上,应多和学校、班主任联系,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要多和孩子谈心,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合理地给予孩子物质奖励,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将孩子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人。
  总之,孩子不仅是祖国的未来,更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古人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矣。”“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为我们自己的未来而认真努力。
其他文献
自信心作为基一种莺要的社会性心理品质,是幼儿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和谐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幼儿工作规程》明确地把培养幼儿自信心作为重要目标,由于我所任教的幼儿园地处农村,根据我园的实际情况及自己多年来的幼儿教学经验,特对农村幼儿自信心发展的状况进行了初步探讨。  近年来,我通过对许多幼儿的观察与了解,发现绝大多数孩子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自信心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
期刊
案例教学法在国外非常盛行,且具有不可替代的实效价值。它能创设一个良好而又宽松的教学实践情景,把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去分析、去讨论,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极有益处。实践证明,政治课运用“案例教学法”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加深理解所学知识    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中,学生尽管能够记住所学的理论知识,但这仅仅停留在书本
期刊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经过反复探索,我认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对提高后进生的数学成绩是行之有效的。    一、改革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一点是提高后进生学习效率的根本保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合理、灵活安排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  教法的设计、教材的安排和内容的难易程度必须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要分层设计、分类教学,使优生听起来不乏味,后进生
期刊
以新课标为标志,如何按照国家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突破传统教法,取得优质的教学效果,对初中数学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能力要求。    一、掌握《数学课程标准》,提高新课标的教学能力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教师必须以新课标为指导,着力构建以人为本的数学课程体系
期刊
从中考高考试卷来看,阅读所占的比例相当大,而学生得分却不是很理想,这与他们平时阅读存在某些问题有关。下面,我从三方面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回归主体地位,强化个体化阅读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但在以往的教与学两方面却没有真正确保其主体地位。课堂上教师讲得太多,学生支配的时间很少,学生对教师依赖性很大,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那么,学生如何运用教师的指导,摆正自己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呢?  
期刊
常有人问我是如何指导孩子读书的。这确实是个问题。如今的书不是少,而是多得几近泛滥且鱼龙混杂。而孩子的时间是有限的,大多数时间又被繁重而无奈的学习考试所牵走(孩子一般比我们大人都忙),为孩子选择有用又有益的书来读,是每个家长都会重视的事情。  在我的孩子的读书过程中,我遵循着“五不读”的原则:  一、不读时效性的书  我家的新书很多,报刊杂志也很多,一般我不会让孩子看这些东西——即使有好些是专门办给
期刊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对一堂课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堂课,如果有个好的开端,就能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其高度的学习热情和责任感,使其精力高度集中,减轻乃至消除无兴趣的学习带来的思想压力和负担,从而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打好基础。所以,精心设计历史课的导入是中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期刊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各式各样的难点。突破难点首先必须采用合理的方法、有效的措施,才能化难为易、突破难点。类比法是通过比较两个或两类物理量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从而达到同化记忆的目的的方法,使具有同类特点的物理量一并记忆,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一、比喻类比     对于一些概念特别抽象、难以直接用实验来加强感性认识的教学难点,可以用类比的方法来解释,这样既有利于接受知识,又有利于培
期刊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    一、访一访,认知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的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对此,教师要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
期刊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场白尤为重要。课堂是动态的,需要教师的艺术构思、精心组织和灵活应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在上课伊始就让课堂气氛融洽,就吸引了学生注意,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这堂课的成功就有了基础。    一、交代背景,自然导入  有些课文,由于写作年代久远,内容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小学生缺乏必要的知识经验,阅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很难对此产生兴趣,教师可以在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