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议初中地理教学中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考试·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hyxx_0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焦新课程在线简议初中地理教学中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逆向思维属于发散性思维的范畴,是一种创造性的求异思维。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使之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中怎样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呢?
  在讲授新课中,加强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由结果分析原因,讲解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在地理教学中,我们既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正向思维去获得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也可以挖掘教材中的某些探索性内容,探果索因,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去掌握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
  例如,在讲授"海底扩张学说"这一原理时,首先可引导学生阅读"太平洋洋底地层年龄分布图",然后利用学生读图所得的结论提出问题:为什么海底岩石离海岭愈近,年龄愈年轻,并在海岭两侧呈对称分布呢?
  为什么大洋地壳岩石年龄都不超过二亿年?接着引导学生阅读"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让学生自己表述大洋地壳的生成、移动、消亡的原理,最后由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得出这一理论:喷出-生成-推移-俯冲-消亡-循环。
  通过探果索因,启发学生自己去猜想、推理、判断、验证这一学说,启迪了学生逆向思维的思路。
  反向逆推,探讨某些命题的逆命题的真假。探讨某些命题的逆命题的真假,是研究地理科学的方法之一,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学完"流水沉积物的颗粒由大到小,循序排列,分选性较好"这一特点后,可以引导学生反向逆推:分选性较好的沉积物是否一定是流水沉积物呢?(否,风力沉积物分选性亦较好)。
  像这样的反问,学生可能一时答不出来,但只要教师略加点拨,学生就可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正确答案。通过反向逆推,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去发问、发现,可以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深化和升华所学的课本知识。
  辨证分析,从矛盾的对立面去思考问题。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如果我们从矛盾的不同方面去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往往能认识事物更多的方面。在学习“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时,我们既要阐述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气温升高产生“温室效应”,又要说明大气污染使尘埃增多,可能使气温下降,产生“阳伞效应”。这样讲解,可以提高学生辨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反证”,证明地理事实和结论的正确性。反证法是正向逻辑思维的逆过程,是一种典型的逆向思维。反证法是指首先假设与已知地理事实和结论相反的结果成立,然后推导出一系列和客观地理事实、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相矛盾的结果,进而导致否定原来的假设,从而更加有力地证明已知地理事实和结论的正确性。
  例如,当讲解“地球的公转”时,我在讲解有关内容后,提出一个假设:“如果黄赤交角为0,地球公转的特征及意义如何?”在学生思考议论的基础上,再由教师演示讲解,学生的疑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在正面讲解某些内容比较困难时,反证法不仅可以起到化难为易、事半功倍之效,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在习题教学中,强化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训练,例题示范,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在习题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讲解一些与学生原有认知相冲突的范例,可以打破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开拓学生逆向思维的思路。
  例如:近年来,科学家在青藏高原的一些高寒地区发现了十分发育的喀斯特地形,试解释这种现象。由于学生一般都知道喀斯特地形发育的两个基本条件,即首先要有范围广大的可溶性岩石,其次必须具有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现在的青藏高原气候高寒,不具备上述条件,这样的思维定势无疑会使学生感到求解无路。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从青藏高原发展历史寻求答案,则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效:青藏高原在地质史上曾是一片海洋,沉积了巨厚的石灰岩,后来地壳上升,在上升的初期高度不大,气候高温多雨,发育了喀斯特地形。青藏高原急剧抬升后,喀斯特地形亦随之上升。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道题既锻炼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又串联了有关知识,使学生以其所知解决其未知的新问题。
  一题多变,活跃逆向思维的思路。很多习题,只要改变某些条件,或将条件和结论相互对调,或将已知和未知相互对调,就可供训练逆向思维之用。这样做,既可以收到举一反三之效,又可以活跃逆向思维的思路。
  正逆互用,促进正逆双向思维的联结。有些题目,我们既可以引导学生用正向思维去解答,也可以从所求的结论出发,反向推理。寻找所需的已知条件、概念、原理和规律,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来解题。这样做,培养了学生从正逆两个方向去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了正逆向思维的联结,使两者相互检验、相互补充,进而产生良好的交叉效应。最后应该指出的是,如果一个学生的“双基”越扎实,前面知识对后面知识的负迁移作用就越小,逆向思维也就越容易建立。
  因此,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必须以扎实的“双基”为前提,否则会弄巧成拙、事倍功半。我们只有在夯实学生双基的前提下,顾及学生年龄、心理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精心设计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音乐文化的不断深入发展,高等专业音乐院校和高师音乐院系已经成为培养专业音乐人才和教育人才的主要基地。在音乐的发展和推动过程中,音乐教师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逐渐成为集音乐教育、引导、传播、创作等方面于一身的重要载体。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对待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今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主要依靠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学院(系),虽然一些高师音乐院系会设置诸如音乐表演、录音艺术、
期刊
摘要:当前,中学音乐教学已深陷困境,老师教无热情,学生学无兴趣,音乐课渐趋边缘化。如何寻求有效策略摆脱困境,以推进中学音乐课程的实施,是摆在音乐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音乐教学困境产生的原因和表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学;困局;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0201-01  音乐新课程目标提
期刊
摘要: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创设条件引导学生探究。课堂上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激励每一个学生独立去探索,达到获取知识,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目的。 
期刊
摘要: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对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思维起着基础性作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能阅读、理解对问题进行陈述的材料;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加以表述,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利用对模型的求解的结果加以解释.它是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基本数学能力的
期刊
摘要:健美操是集音乐、舞蹈、体操、美学等各种要素为一体的体育项目,也是当前高职院校深受学生喜爱的选修课程之一。本文通过对当前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以期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与途径来提高健美操课堂的教学质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关键词:高职;健美操;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0205-01  健美操因其具有独特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人才观念的更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全面发展,形成优良个性品质,将成为检验教学成败的关健。美术文化是艺术文化园地中的一枝奇葩,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遍及世界,与人类的文明史同在。中专美术设计专业学生在了解、学习和继承优秀的美术文化的过程中,必能深刻理解创造、创新、实践对美术文化发展的决定性作用。美术文化教育所具有的趣味性、形象性、感染力、渗透力,对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具有
期刊
注意是意识状态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的智力发展和对知识的吸收,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注意是心灵的天窗,只有打开这扇天窗,才能让智慧的阳光撒满心田。如果学生学习时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就很难集中在一定的学习对象上,也就不能很好地感知和认识教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努力提高课堂
期刊
摘要:正确找准单位“1”,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每一道分数应用题中总是有含有关键字或分率的短句作为解题突破口。1、抓住关键字“比”、“占”、“是”后面是单位“1”;分率前面是单位“1”。2、在哪个数的基础上加或减,这个“1”就是哪个数。3、原来的数量是谁?这个原来的数量就是单位“1”。4、分率的单位“1”不同,量的性质相异的题型,由于数量间运算无法直接实施,必须统一单位“1”,才能解答。  关键
期刊
摘要:多媒体辅助教学迎合了时代和新课改对小学音乐教学的要求,其凭借文字、图像、声音并茂的优势,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笔者在多年的小学音乐教学中,积极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总结出了强调适度性、启发性、科学性这三点应用策略,对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有所裨益,在此从学理上分析,与广大一线音乐教师分享多媒体辅助教学成果。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教学;小学;音乐课堂  中图分类
期刊
1教学目标:  综合运用知识解决数列综合问题。  1.1教学目的  1.1.1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数列自身问题及函数、不等式等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认识。注重思维,发展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实战水平。  1.1.2通过解题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破解数学问题的有效思维方法,领悟化归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和整体变换观点,提高知识的联结力和应变能力,提高数学素质。  1.2教学重点  1.2.1等差、等比数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