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以欺诈手段订立劳动合同效力的认定与处理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weibo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司法实践中,不同法院对《劳动合同法》第26条规定的“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中的“欺诈”理解不同,导致对劳动者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效力的认定与处理不一。本文对一真实案例进行分析,浅谈对劳动者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效力的认定与处理的看法。
  关键词欺诈 劳动合同 效力认定
  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6-092-01
  
  一、案情简介
  被告陈某于2000年8月16日冒用其兄的身份证及毕业证书应聘进入原告公司工作,之后,一直以其兄的名义与原告订立劳动合同,直至2008年3月,原告知晓被告的真实身份并重新核发了工作牌。2008年3月31日,原告因被告工作失误将被告开除,遂引发劳动争议。
  经一、二审审理,两级法院对本案的两个主要争议焦点持不同观点:1.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否有效;2.原告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被告赔偿金亦或补偿金。
  一审认为,虽然被告在应聘时冒用了他人的姓名及学历,但双方劳动关系存续已近8年,期间多次续订劳动合同,被告也从品管员逐步升至品管部QA组长兼组装线线检组长,说明原告对被告的工作能力和表现是予以认可的。被告冒用他人姓名订立的劳动合同形式上有瑕疵,但尚不足以构成认定无效的条件。原告开除被告理由不充分,应认定系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原告应支付经济赔偿金。
  二审认为,被告陈某冒用他人的身份证及相关证明材料与原告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属违反《劳动合同法》第26条规定的情形,故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双方之间属事实劳动关系。原告提出终止事实劳动关系,参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3条第二款关于“用人单位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的规定,原告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二、对本案处理的法律评析
  (一)劳动者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是否有效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26条规定以欺诈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的劳动合同无效。所谓欺诈是指故意告知虚假信息或隐瞒真实情况,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而做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的行为。因而构成欺诈须符合两个要件:1.行为人故意作虚假陈述或故意隐瞒真实情况;2.对方产生错误认识而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
  可见,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未如实披露并不必然构成欺诈,而仅当其未如实披露且导致用人单位做出订立劳动合同的错误意思表示的,才构成欺诈。劳动者对哪些信息的不真实披露或故意隐瞒可能导致用人单位做出关于订立劳动合同的不真实意思表示?现行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在相关条款中规定,如员工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有权予以解除。因此,用人单位决定是否订立劳动合同的考量标准应当是劳动者是否符合单位设定的录用条件。因此,考察劳动者对信息的不真实披露或故意隐瞒是否构成欺诈,应当限定于与录用条件相关的信息。录用条件一般应为用人单位确定的某劳动者是否符合待聘职位要求的条件,如学历、工作经历、职业技能等。结合相关的规定,录用条件应当合法,并不得构成就业歧视。法国劳动法规定与我国类似,《法国劳动法典》第L121-6条规定:“要求求职者或受薪雇员提供的情况,无论以何种形式,只能用于批判其是否适应拟从事的工作,或者评判其专业能力。要求提供的情况必须同提议其从事的工作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或者同评价其专业能力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求职者或受薪雇员有义务做出诚实可信的回答。”
  综上笔者认为,认定劳动者对信息的虚假陈述或故意隐瞒是否构成欺诈,应视情况具体分析。如用人单位设定的录用条件与应聘的工作岗位、职责存在直接、实质的关联性时,求职者应如实告知相关信息,不得隐瞒,否则构成欺诈。但是,如果用人单位所要求了解的信息与应聘的工作岗位、职责没有直接、实质的关联性时,或者用人单位设定的录用条件与拟招聘的工作岗位不存在正当性与合理性时,求职者所进行的“欺诈”行为不应当影响所签订的劳动合同的效力。
  本案中被告陈某持他人的身份证及毕业证与原告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其提供的虚假信息与应聘的工作岗位、职责存在直接、实质的关联性,致使用人单位产生错误认识而做出与之签订劳动合同的意思表示。因此,该劳动合同依法应当认定无效。
  一审认为虽然劳动者不具备订立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所提出的条件,但其在工作过程中却能够适应岗位需要,完成工作任务,可见其工作能力是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的。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合同不宜认定为无效。对此,笔者认为,认定劳动合同无效是由于劳动者在订立合同时实施了欺诈行为,而非以合同签订后是否能够正常履行作为认定无效的标准。虽然劳动者在工作期间达到了用人单位的要求,但并不能掩盖其通过欺诈手段签订劳动合同的事实。
  (二)无效劳动合同如何处理
  本案中,一审认为劳动合同有效,因而得出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结论,进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8条的规定认为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赔偿金。因一审认定劳动合同的效力不当,所以据此得出的结论也是错误的。虽然二审认定劳动合同无效正确,但其认为双方之间属事实劳动关系也不当。事实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未按劳动法的规定确立的劳动关系,但在双方之间却实际存在具有劳动关系的内容而未产生劳动法律关系的一种社会劳动关系。笔者认为,将无效劳动合同关系视作事实劳动关系处理,则将无效劳动关系和有效劳动关系相混淆。原因是,事实劳动关系只是无书面合同形式的劳动关系,符合劳动关系的有效要件。实践中无书面合同的劳动关系中有效的,即为事实劳动关系,反之则是事实上的无效劳动关系。本案中双方之间签有书面劳动合同,只是该合同违法而无效,因此双方之间的关系不应认定为事实劳动关系,应认定为无效劳动合同关系为宜。
  
  注释:
  何小勇,张栋.对以欺诈手段订立劳动合同的法律思考.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
  白小平.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分析.甘肃科技纵横.2007(36).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我国基层法律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呼声很高,但客观理性地讲基层法律服务业发展迟缓,执业环境差,相关从业人员政治地位低,收入少,致使基层法律服务的作用十分有限,这一状况应引起政府管理部门及整个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契机,认真研究解决办法,尽快改变目前不利于基层法律服务业发展的状况,促进基层法律服务业的发展。本文以四川省攀枝花市基层法律服务业现状为分析对象,试对其发展作简要的探讨
摘 要 水污染事件是全球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部分,近期的阳宗海水污染事件作为一次重要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再次让公众意识到了作为污染主体的企业承担起环境信息公开义务的必要性。本文以阳宗海水污染事件为例,探讨了环境污染事件中如何更好的实现企业环境信息公开。  关键词 阳宗海水污染事件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 云南省  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2-07
摘要抢劫罪作为一项多发的暴力性犯罪,是刑法重点打击的对象,未成年人抢劫案件频频发生,作为主体的未成年人却又是法律从宽处理的对象,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矛盾,成为一项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主要从司法实践出发,对办理未成年人抢劫案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未成年人 抢劫案件 犯罪年龄低龄化  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0-074-0
摘要环境正义是一个全球性的重要话题。本文通过梳理环境正义的思想渊源和内涵,并分析相关的案例,提出了我国存在的环境正义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环境正义 屏南污染事件 立法法案  中图分类号:D9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0-291-02    一、环境正义的思想渊源  环境正义的概念是随着美国的环境正义运动的兴起而被逐渐提出并被公众和学者所关注的重要话题
摘要《共产党宣言》是在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其中充满了对当时制度的观察和反思,在全球经济危机的今天,其对法治建设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中国化要求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的法律实践相结合,要求把法治发展和民族发展的特点相结合,要求重视马克思法学理论的创新。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对宣言中法学理论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法学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D90文献标识
摘要本文通过对世界各国证人保护制度的立法介绍,探讨当今中国证人出庭率低的原因及我国证人保护制度的立法司法缺陷,意在为今后我国刑事案件证人保护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证人证言 证人保护 出庭率  中图分类号:D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4-034-02    证人证言,是司法发展进程中最先予以采用的证据类型之一。直接的证人言词作证,不仅是司法程序透明、公
摘 要 刑罚个别化原则在于使刑罚适应具体犯罪的具体情况,从而实现刑法的公正性。本文从人格调查制度的适用不应当只局限在起诉阶段与量刑阶段,在行刑阶段运用人格调查制度更能体现刑罚个别原则,尤其是假释、减刑这两个对于犯罪人来说具有“激励作用”的制度。  关键词 刑罚个别化 人格调查 假释 减刑  中图分类号:D9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2-112-02    
摘要本文运用法学思维解读电影文本,借助电影文本透视法学问题,以影片《马背上的法庭》为依托,从法学角度对巡回法庭,法官,“马背上的法庭”所解决的几个案件,以及影片中的其他情节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将影片中所描述的法庭和法官与影片《判我有罪》作了相应的对比,发掘其中造成差异的深层原因,从而展现出乡土社会中,法官在现代法治与传统习俗之间的徘徊,揭示法治与本土资源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  关键词巡回
摘要爱国卫生运动是在我国特殊的政治条件下围绕人民健康和爱国展开的,这一运动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重心的变化渗透了国家的统治管理观念和方式方法的变化,特别是领袖个人魅力的巨大影响以及群众运动、政治动员以及特定政治环境下政府官员、基层积极分子和普通百姓之间在思想和行为等方面的表现。  关键词爱国 移风易俗 典型 健康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6-18
摘要高等院校人事制度改革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改革的重点是从单纯管理转到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上来,即科学地进行人力资源预测和规划、培养和使用、配置与管理、做到人尽其才,充分调动教职工以及各方面的积极性。因此,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引入市场机制有别于产业化。“北大人事制度改革”为重新思考新一轮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