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談鲁迅小说《白光》的情节提炼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7567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小说之所以具有激动人心的艺术魅力,是同它情节的丰富性、生动性分不开的。鲁迅在小说的创作中不但表现出驾驭情节的巨大才能,而且还为后人积累了极为宝贵的提炼情节的艺术经验。
  鲁迅自己讲:“作者写出创作来,对于其中的事情,虽然不必亲历过,最好是经历过的。我所谓经历,是所遇、所见、所闻,并不一定是所做,但所做自然也可以包含在里面。天才们无论怎么的说大话,归根结底,还是不能凭空创造。”作家丰富的生活准备是创作艺术作品的基本前提。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实又不是都可以依照原样搬进文学作品里的。因此,鲁迅要求“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一点碎屑的没有意思的事故,便填成一篇,以创作丰富自乐。”正如鲁迅自己的小说,大多数的人物、情节,都可以或多或少地从生活中寻到其原型和缘由。但我们却始终看不到他有哪一篇小说是完全复制生活原型或者拷贝原始素材。
  鲁迅总是努力透过生活素材的表面现象,去探求它内在的本质,发现它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并以此作为艺术构思的基点,对原有素材进行选择和淘汰,选取有用的经过加工、重组,提炼出作品崭新的艺术情节。《白光》是作者以童年时代的一段见闻作为素材的:周子京曾是作者私塾读书时的先生,是一个因文章过于低劣而被批饬不准应试的读书人。有一次,一个老女佣喝醉酒走进他的书房,坐在太师椅上,忽然叫嚷起来:“眼前有一道白光。”周子京以为真的是祖先埋财宝的地下放射出亮光来了,就急急忙忙放学,让学生回家,而从外面带来人连夜挖掘,虽然,因此闪了腰骨,还是一无所有。过了四五年,他终因精神病严重,用剪刀戳破喉管,投水自杀。
  鲁迅并没有原封不动的将这段童年时代的见闻照搬进作品里,而是深入思索这个故事的内在意义。他对周子京这一类旧家子弟是非常熟悉的,通过长期的观察,他看透了封建末期地主知识分子的鲜明特征就是在孔孟“学而优则仕”的诱惑下产生的疯狂的利禄欲。他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这种人“如果是穷极无聊了,那就更要修破书,擦古瓶,读家谱,怀祖德,甚至于翻肮脏的墙根,开空虚的抽屉,想发现连他自己也莫名其妙的宝贝,来救这无法可想的贫穷。”当然鲁迅要揭露这一特征,单凭重复童年的见闻是无法充分体现他的创作意图的。比较生活中的周子京的经历和《白光》里陈士成的故事,我们就会发现作者对原故事的改动。
  在《白光》中陈士成平日梦寐以求的是锦绣前程,当了秀才,去乡试,青云直上,绅士们千方百计来攀亲,人们象见神明似的敬畏;赶走了租住自己破宅门里的杂姓,全新的屋宇门口是旗华和匾额,“要清高可以做京官,否则不如谋外放”。正是这种爬到人上人的地位的欲望,怂恿着陈士成连续十六回去参加科举考试,而在落第时又是那样的颓废与绝望,并且以那种野兽般的疯狂去寻掘祖先埋下的财宝。作者着意揭示陈士成这种人生观,就为人物的全部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思想的和心理的依据。
  作者抛弃了生活原型掘藏行动的偶然性因素。在作者的情节里,陈士成的掘藏已不像周子京那样是由于老女佣醉后乱语引起的偶然的动作,而是被描写成他看榜落第后回来的完全符合自己思想逻辑发展的必然行动,是他感受到自己梦想的美好前景像受潮的糖塔一般霎时倒塌的幻灭以后,再度进行的以另一种形式出现的追求利禄的努力。这样改动,就清晰地揭示了掘藏活动和他人生理想的必然联系,强烈表现了他追求利禄的疯狂性。
  《白光》的情节对掘藏的方式和结果也作了改动。陈士成不请人来协助,只他独自一人在深夜月光下苦斗;周子京的结局是发疯自杀,陈士成却是室内发掘未得,幻想“到山里去”发现地下财宝,终于在途中沉溺于万流湖中。这些改动,进一步突出人物的性格,而且使故事更加集中,更加生动。
  由于作者对生活素材深入开掘,把握其本质的特征,从塑造典型人物和主题表现的需要出发,对原生活故事进行彻底改造,因而《白光》的艺术情节比起原生活就更加丰富深刻,具有更高的典型性。然而,在作家的生活素材的文库里,有些事件内在的本质特征并不是容易认识和探取的;有些事件本身甚至并没有蕴含什么深刻的社会意义。鲁迅的艺术经验告诉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切不可匆忙根据这些“没有意思的事故,便填成一篇,以创作丰富自乐”。但随着生活积累的日益丰富和思想认识的不断提高,作家对普通、平淡的生活素材,就可以赋予其中某些部分以新的生命,在新的深度上改造加工,提炼成崭新的艺术情节。
  鲁迅小说的情节提炼,在对生活素材的严格选择,深入开掘的同时,又始终是以作品的主要人物典型性格的塑造为中心而展开的。他善于在众多生活原型的基础上概括出人物性格的本质特征,同时又根据主题的表现需要,从生活素材中精心提炼出典型的矛盾冲突和事件,并在冲突与事件中完成人物性格的发展史,从而完成典型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提炼。
  鲁迅曾说过,在艺术欣赏中,“幻灭之来,多不在假中见真,而在真中见假。只要知道作品大抵是作者借别人叙自己,或者以自己推测别人的东西,便不至于感到幻灭,即使有时不合事实,然而还是真实。”正因为鲁迅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合理的虚构,才赋予了作品情节以更高的艺术真实。
  总之,在丰富的生活积累基础上,严格选材,深入挖掘题材,将提炼艺术情节和塑造人物紧密结合起来,运用形象思维,发挥艺术想象与虚构的能力,鲁迅创作出了深切地、特别地代表着中国现代小说成熟的《呐喊》、《彷徨》。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向下连接着基本知识,向上托起文章写作,因此教会学生阅读,能够使基本知识更加牢固,也能够让学生明白写文章的种种技巧。  一、了解准确的语文环境  语文自古以来就从属于一个复杂的学科,从人类开始使用文字符号进行记录开始,这门学科就诞生了,其中包括了语文、历史、政治、书法、天文、气象、宗教、农业、畜牧业等多个分支,在历史不断进化的过程中,才渐渐形成新的分化,最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初中生写作的目标是能具体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来作文。由于学生写作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所以,教师的作文批改显得尤为重要。  一、作文讲评是作文批改的重要组成  要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教师应把重点放在讲评上。评讲不到位是造成作文教学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只有多评讲,学生才有机会接受老师的反馈意见;只有多评讲,才能满足学生作文的成就感;只有多评讲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上,如果教师能经常反思自己,可以让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一个优秀的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具备反思精神,并将反思的结果运用到下一步的教学过程中。  一、反思目的需明确  教学反思的长远目标,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而近期目标却可以是多样的。可以是上完一节漂亮的课之后,总结其中的闪光点,好好地表扬自己一下,也许会在原有基础上,想出好方法更上一层楼,也许会受到启发想出别一种方法,获得一个新的思路;也可以是
期刊
实行新课改以来,语文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理念更加进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提高。但与此同时,关于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争论相当热烈,淡化语文知识教学的倾向渐占上风,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一、当前语文知识教学存在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实施建议”称:“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
期刊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向来受语文教师的“青睐”。怎样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写出好作文,是每位语文教师既萦绕于怀又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各施其法,力求尽快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学生作文的最基本要求是:写出真情实感。鼓励学生写亲身经历的事,抒发真切感受。这样的要求是必要的,也是正确的。但怎样写出“真情实感”呢?有的学生在作文时拿捏不准,往往犯毛病,出差错。  学生作文的基本类型有三类,
期刊
《国宝——大熊猫》按照由果到因的逻辑顺序,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了“大熊猫是我国珍贵的国宝”这一中心。尤其是运用平淡的数字突出说明熊猫“珍贵”,深入浅出,富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一、以异兽种类数量凸现大熊猫的“珍贵”   课文的第五小节引用汉代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上林赋》中的一段话说明“咸阳上林苑饲养的近40种异兽,大熊猫名列榜首”。这里用异兽的40种数量来凸现大熊猫的
期刊
“铃铃铃……”欢快的铃声划破校园上空,终于下晚自习了。   背上书包,向校门口走去,虽短短数步,今日却显得那样漫长,眼前不禁又浮现出老师在办公室拿给我的那张试卷。使劲地摇了摇头,却总甩不掉那梦魇般的分数。    不经意间抬头,满目注入无际的黑暗,不知是小星星们和我玩起了捉迷藏,还是我的眼中失去了色彩。    走在校门前的小路上,两旁梧桐树叶伴着风儿在昏黄的
期刊
我曾学过一段时间的国画,成品国画看起来很优美,但画起来却很难,即使是白虾,看上去寥寥几笔,但要掌握其中的韵味,再表达出来却很难。   刚开始,先学握笔,但可以有自己的握笔方法,只要能有好的效果出来,这种细节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我是用传统画法。   第一课,雪花荷花,从最大的叶开始,到花蕾,到花苞,最后是绽放的花。这样慢慢地学着,时间走得很快。要交期末作业了,本想画荷
期刊
一、中小学语文的“断层”现象   为使学生从小学平稳过渡到中学,近几年,我充分利用我校九年一贯制的教研资源,对学校六、七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语文方面的调查研究。目前的调查数据显示,20%的学生觉得中学语文课平淡,没有小学语文精彩;10%的学生认为老师讲课的速度太快,学生课堂上来不及反应;还有约12%的学生认为中学的阅读理解题目太难,不知道怎么回答,有的甚至连文章都读不懂。因此,有的学生进入中学后,对
期刊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而提出的概念,是指学校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是我国国家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和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地方特色两汉文化”语文校本课程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语文课程,而是以满足学生语文学习需求为宗旨,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