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贲门癌的效果比较

来源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oneti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贲门癌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贲门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全胃切除组(50例,行腹腔镜下贲门癌全胃切除术)和近端胃切除组(50例,行腹腔镜下贲门癌近端胃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全胃切除组的手术时间长于近端胃切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近端胃切除组(P0.05).全胃切除组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低于近端胃切除组(P0.05).近端胃切除组术后3、7 d的CD3+、CD4+、CD8+高于全胃切除组(P<0.05).全胃切除组术后1年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近端胃切除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贲门癌全胃切除较近端胃切除更具优势,全胃切除虽然手术时间较长、术后免疫功能恢复慢,但清除淋巴结数目更多,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更低,术后1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更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可行走分娩镇痛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94名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孕产妇,根据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n=47,常规分娩)和观察组(n=47,可行走分娩镇痛).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宫口开3、7 cm及宫口开全时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可行走分娩镇痛应用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孕产妇中,可缓解疼痛,提高经阴道试产成功率,保障母婴结局.
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对帕金森病(PD)患者认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200例PD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案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MoCA、ADL、PDQ-39评分及血清TNF-α、NSE、Aβ1-42、S100β、BDNF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或七氟醚控制性降压对鼻内镜手术的影响.方法 选取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择期行内镜鼻窦手术的患者6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丙泊酚组(n=31)和七氟醚组(n=30).两组均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麻,麻醉诱导和维持输注瑞芬太尼的方法相同,丙泊酚组术中同时输注丙泊酚维持控制降压,七氟醚组术中同时吸入七氟醚维持控制降压.比较两组的术中降压达标时间、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术野质量评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结果 两组的降压达标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肾病的效果及对患者肾功能及炎症因子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106例高血压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与观察组(53例,阿托伐他汀钙、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肾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Scr、BUN水平及24 h尿蛋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替米沙坦治疗IgA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110例IgA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参照组给予替米沙坦治疗,研究组给予雷公藤多苷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CD4+、CD4+/CD8+低于参照组,CD8+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Scr、BUN、NGAL、VEGF、ET-1水平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
目的 探究氨茶碱与多索茶碱治疗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肺功能、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 选取西安市临潼区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4例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参照组(n=42)和研究组(n=42).参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研究组给予多索茶碱治疗.比较两组的肺功能指标及运动耐力、气道重塑指标、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肺功能指标及运动耐力(FEV1、IC、FVC、6MWD)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气道重塑指标
目的 分析注射用辅酶Ⅰ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65例心力衰竭患者,根据用药情况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和研究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辅酶Ⅰ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B型利钠肽(BNP)水平及6分钟步行实验(6MWT).记录两组的住院时间及28 d内死亡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LVEF、LVDD、BNP水平及6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目的 比较骨瓣开颅显微镜手术与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颅内肿瘤患者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颅内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骨瓣开颅显微镜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水平、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术后15 min的NSE、S100β水平高于术前和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 探究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不可逆气流受限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支气管扩张合并不可逆气流受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奇偶数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症状、肺功能指标、肺康复情况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症状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及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
目的 探讨B超下腹腔穿刺引流术结合乌司他丁、生长抑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Toll样受体9(TLR9)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2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9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48例,B超下腹腔穿刺引流术+乌司他丁+生长抑素)和对照组(48例,乌司他丁+生长抑素).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症状及体征缓解时间、HMGB1、ICAM-1、TLR9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高于对照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