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 ”是现代网络化发展当中所形成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它的出现促使教师的专业发展形势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帮助。本文主要对“互联网 ”背景下,民族地区高中教师校本培训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民族地区高中教育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 ”;民族地区;高中教师;校本培训
一、 前言
随着“互联网 ”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日益扩大,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正进入中小学教育教学领域,对传统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因此对学校干部和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由于教师队伍中对信息技术运用的滞后性,已经成为制约教育手段、教育技术现代化发展的一个瓶颈。这种现状限制了计算机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广泛应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革新的步伐。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提高教师和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有机结合。加快教育管理信息化,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努力构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因此,造就一支掌握信息技术并能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教师队伍,已成为当前各级各类学校一项紧迫而长期的任务。我校被临夏州评为“市级示范学校”,所以做好教师培训工作不能缓慢。学校校委会明确指出,学校教师的培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 ”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构建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整合与构建校园信息文化,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精神,并试图以校园信息文化的内涵影响师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及活动。要想全面落实素质教育,那么就一定要拥有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教师团队。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背景下,仅仅依靠对于教师的职前教育已经难以满足教育发展需求,因此一定要积极地利用好“互联网 ”的网络形式,积极地对民族地区高中教师进行校本培训,从而为教育发展和提升教师的能力素质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二、 确定能力培养目标
在民族地区高中教师校本培训当中需要对教师进行相应的能力培养目标确定,促使教师能够在既定目標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首先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能力。当前阶段民族地区的教师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上并不强,而在现代教育当中则比较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和知识结构的构建。因此,作为教师当前阶段一定要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术和运用技巧,这样才能将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之间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能力的全面提升。同时,在新课改以后,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提倡让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上对于教师来说是角色上的转换,他们从原本的高高在上,逐渐地转移到了一个平等的地位上。那么作为教师在课堂管理当中难度也有所增加。传统的课堂管理当中主要采取的是压制式的方法,在新课改以后很多的教师对于自己的地位开始有些无所适从,那么则需要积极地进行管理能力上的提升。此外,教育科研能力是校本培训当中的关键所在,在新课程当中教师不再是简单的被动执行者,而是需要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需要研究怎样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和内容,怎样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研究如何开发校本课程等等,对于这样的内容,教师需要积极地利用起信息技术积极地进行强化,明确能力培养的目标,从而朝着这个目标奋斗。
三、 采取集中化学习模式
对于教师的校本培训当中可以采取集中化学习模式实施,主要是每周利用固定的时间来进行学习,以一些高校的教师以上门送教的方式来对民族地区的高中教师进行统一化的新课程知识讲述和能力培养,促使他们能够在不出校门的情况下就得到培训的机会。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能够让民族地区教师在教育理论基础上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也能促使其能力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得到提升,为学校和教师方面的个人培训节省一定的资金。同时,高校方面可以与民族地区的高中教师之间达成一对一的帮扶模式,从学科的专业知识到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都可以进行帮助和跟踪指导,从而促使民族地区的教师能得到素质上的全面提升。
四、 建立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价机制
培训的效果怎样需要通过相应的培训评价机制进行保证和衡量。因此为了在互联网 的背景下保障教师能够学有所用,能不断地进行培训完善,那么则需要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对此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等方式来进行反馈结果的调查。或者通过建立起网络调查评价机制来进行教师的工作任务调查研究,促使教师能够明确培训的目的不仅是帮助他们得到继续教育,而是要帮助他们达到学以致用,能够不断地提升自我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从而满足教师的成长需求,也为民族地区的高中教育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五、 结语
在互联网 背景下,教师校本培养工作的开展,需要充分地展现出信息通信技术的重要作用和优势。能够为教师的研修活动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时间上的保障,促使教师的专业发展道路更加的开阔。
参考文献:
[1]黎琼锋.教师培训与教师专业发展[N].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3期.
[2]申继亮,辛涛,王凯荣.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及思考[J].中小学管理,2009年12期.
[3]史宁中,柳海民.教师职业专业化:21世纪高师教育持续发展的生命力[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4]林正范,徐丽华.创新型中小学教师的培养与高师课程改革[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01期.
作者简介:
雒全霞,祁瑞东,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省康乐县第一中学。
关键词:“互联网 ”;民族地区;高中教师;校本培训
一、 前言
随着“互联网 ”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日益扩大,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正进入中小学教育教学领域,对传统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因此对学校干部和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由于教师队伍中对信息技术运用的滞后性,已经成为制约教育手段、教育技术现代化发展的一个瓶颈。这种现状限制了计算机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广泛应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革新的步伐。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提高教师和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有机结合。加快教育管理信息化,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努力构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因此,造就一支掌握信息技术并能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教师队伍,已成为当前各级各类学校一项紧迫而长期的任务。我校被临夏州评为“市级示范学校”,所以做好教师培训工作不能缓慢。学校校委会明确指出,学校教师的培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 ”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构建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整合与构建校园信息文化,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精神,并试图以校园信息文化的内涵影响师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及活动。要想全面落实素质教育,那么就一定要拥有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教师团队。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背景下,仅仅依靠对于教师的职前教育已经难以满足教育发展需求,因此一定要积极地利用好“互联网 ”的网络形式,积极地对民族地区高中教师进行校本培训,从而为教育发展和提升教师的能力素质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二、 确定能力培养目标
在民族地区高中教师校本培训当中需要对教师进行相应的能力培养目标确定,促使教师能够在既定目標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首先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能力。当前阶段民族地区的教师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上并不强,而在现代教育当中则比较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和知识结构的构建。因此,作为教师当前阶段一定要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术和运用技巧,这样才能将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之间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能力的全面提升。同时,在新课改以后,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提倡让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上对于教师来说是角色上的转换,他们从原本的高高在上,逐渐地转移到了一个平等的地位上。那么作为教师在课堂管理当中难度也有所增加。传统的课堂管理当中主要采取的是压制式的方法,在新课改以后很多的教师对于自己的地位开始有些无所适从,那么则需要积极地进行管理能力上的提升。此外,教育科研能力是校本培训当中的关键所在,在新课程当中教师不再是简单的被动执行者,而是需要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需要研究怎样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和内容,怎样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研究如何开发校本课程等等,对于这样的内容,教师需要积极地利用起信息技术积极地进行强化,明确能力培养的目标,从而朝着这个目标奋斗。
三、 采取集中化学习模式
对于教师的校本培训当中可以采取集中化学习模式实施,主要是每周利用固定的时间来进行学习,以一些高校的教师以上门送教的方式来对民族地区的高中教师进行统一化的新课程知识讲述和能力培养,促使他们能够在不出校门的情况下就得到培训的机会。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能够让民族地区教师在教育理论基础上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也能促使其能力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得到提升,为学校和教师方面的个人培训节省一定的资金。同时,高校方面可以与民族地区的高中教师之间达成一对一的帮扶模式,从学科的专业知识到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都可以进行帮助和跟踪指导,从而促使民族地区的教师能得到素质上的全面提升。
四、 建立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价机制
培训的效果怎样需要通过相应的培训评价机制进行保证和衡量。因此为了在互联网 的背景下保障教师能够学有所用,能不断地进行培训完善,那么则需要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对此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等方式来进行反馈结果的调查。或者通过建立起网络调查评价机制来进行教师的工作任务调查研究,促使教师能够明确培训的目的不仅是帮助他们得到继续教育,而是要帮助他们达到学以致用,能够不断地提升自我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从而满足教师的成长需求,也为民族地区的高中教育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五、 结语
在互联网 背景下,教师校本培养工作的开展,需要充分地展现出信息通信技术的重要作用和优势。能够为教师的研修活动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时间上的保障,促使教师的专业发展道路更加的开阔。
参考文献:
[1]黎琼锋.教师培训与教师专业发展[N].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3期.
[2]申继亮,辛涛,王凯荣.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及思考[J].中小学管理,2009年12期.
[3]史宁中,柳海民.教师职业专业化:21世纪高师教育持续发展的生命力[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4]林正范,徐丽华.创新型中小学教师的培养与高师课程改革[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01期.
作者简介:
雒全霞,祁瑞东,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省康乐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