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小学教室中的物质文化与文化设施承载着关怀学生生命成长的责任与使命,它具有文化育人性、化人性与绵延性的特征。当前,农村小学教室物质文化物的建设存在着理念、管理以及资金等方面的问题。因此,要想建设成学生健康幸福成长、教师乐于工作的教室物质文化,需要在教育理念、教室管理、学校资金分配等方面做出有效举措。
关键词:关怀生命;农村;小学教室;物质文化;建设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教育部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塑像、地面、建筑物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体现教育理念”[2] 而教室是学生学习权利可获得性的基础,是学生们健康幸福成长之所,是教师践行教育情怀、传授科学知识之地。在教室中生成的教室物质文化是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师生共同创造的,是学生创造性的表现,其蕴涵着学生发展的无限可能。
一、农村小学教室物质文化建设的价值追求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我们从来不是直接地进行教育,而是间接地通过环境进行教育。”[3] 教室物质文化是指教室中物质文化物与文化设施所承载的文化,其作为一种客观意识存在,是学生和教师等价值主体对教室内物质进行的合目的性的意义赋予,这种合目的性蕴含了学校的办学要求、班级的班风学风以及学生的创造性实践需求等。教室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要场域,教室物质文化会助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职业胜任力的发展,也会对学生的成长成人具有潜移默化的隐性作用。教室文化具有育人性、化人性与绵延性等特征。首先,农村小学的教室物质文化具有育人性。教室是“孕育”学生生命、善育人性之美、塑造伦理道德的地方,教室内的物质是承载文化的基础,师生赋予教室物质以文化意义与内在价值,以师生的实践创造使教室具有生机与活力。教室物质所承载的文化又对教室内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育人性,对人具有反身的“哺育”作用,给人一种灵魂上的转化。其次,化人性,化人性是对学生进行无言的陶冶和无声的教育。良好的教室物质文化犹如春风化雨,能对农村中的小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给人以精神上的振奋与德性上的陶冶。再次,绵延性。柏格森(Henri Bergson)提出:“生命像意识活动一样,是一种连绵不断的创造。”[4] 这种生命意义上的悸动无时不刻在塑造着我们的文化,而这种由生命塑造的文化又对人产生生生不息、连续不断的影响。教室物质承载着这种文化的绵延性,良好的乡村物质文化建设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与生命成长起到隐性的激励作用。
概言之,农村小学教室物质文化实实在在的存在于每个教室之中,通过育人性、化人性和绵延性的特性助推着学生的健康幸福成长。
二、农村小学教室物质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
小学教室物质文化建设是学习空间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班级的精气神,但在农村小学中,由于教育理念、管理与资源上的差异性,导致教室物质文化建设产生出相关问题。其一,理念上的失范。“大多数学生没有参与过教室墙壁文化的创生,学生只是被动地、单向地接受墙壁文化作为‘成品’所传递的信息,而缺乏在创生过程中与墙壁文化双向的交流互动。”[5] 要知道,学生是教室物质文化建设的主体,教室物质文化的建设,必须直面生命、关怀生命、追求生命的健康幸福成长,应让学生为教室物质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的建设出谋划策,回归到生命本身。[6] 其二,管理不规范。农村小学中的课桌破旧且“秧田式”固定摆放、墙面“失语”。处于后排的学生距离教师较远,无法清晰地感知黑板和教师的信息,缺少与教师的目光接触、肢体交流与情感沟通,导致后排学生得不到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忽视了对后排学生的情感慰藉,进而加剧了学生间的分层,不利于教育公平的落实。农村小学教室墙面上挂着的都是学生守则等标语,内容刻板,班规的形成既没有来之于学生,也没有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信服。其三,资金不到位。农村小学的公用资金,由地方财政在预算内全额安排,地方财政在安排学校公用经费时,主要考虑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标准和学生人数。[7] 但现在的农村和贫困地区生源流失严重,这种按照统一标准拨付资金的方式导致农村小学的公用经费严重不足。
三、生命关怀:回归农村小学教室物质文化建设的本真
(一)经济资助方面
关于农村小学物质文化物的建设,需要灵活的资金投入机制。首先,确立灵活的经费补助制度。地方财政在支付给学校公用经费时,既要考虑公用经费的标准与学生数量,又要适当增添灵活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方财政应建立灵活的经费补助制度,使农村中的孩子不仅有学上,还要上的好。其次,制定经费支出管理制度。当地的教育局、财政局等主管部门应制定公用经费支出管理制度,量化标准,明确支出范围,增强农村小学校长的公用经费管理意识,可以把财政下发的资金设置为专款专用。再次,建立责任监督制度。地方财政应对农村小学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建立健全农村小学经济责任监督制度,学校成立专门的费用监督小组,使农村小学的经费使用物尽其力、人尽其才,从根本上保证小学教室物质文化建设的良好发展,为其提供足够的物质支撑。
(二)室内管理方面
农村小学教室物质文化物的管理要注重“新、美、活”。其一,墙面文化建设要“新”。农村小学教室墙面文化建设要把握好内容的创新性与学生的主动性,对日常展示的内容要定期更新,每次教室文化内容的更新都应体现新的主题,注意开发小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促进农村小学教室物质文化的深層发展。其二,墙角文化建设要“美”。教室的空间相对是有限的,但小学生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利用墙角文化建设。一方面,在农村小学教室墙角建立班级书库能有效的利用教室墙角,成为教室物质文化的载体,方便学生借阅图书,能丰富学生的阅读量与知识量,助推农村小学教室物质文化的育人性建设。另一方面,在农村小学教室墙角布置花卉盆景,可以美化教室、净化空气和陶冶情趣,对学生进行一种内隐的美育和劳动教育,有助于推动农村小学教室物质文化的化人性建设。其三,课桌文化建设要“活”。农村小学教室课桌定期“平移式”调动,所谓的“平移式”课桌调动是指:在现有秧田式课桌摆放基础上,把最前边的第一排向后平移到第二排,第二排平移到第三排,以此类推,剩下的最后排平移到第一排。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循环,使静止的学生桌椅变得流动起来,每个学生都能尽量照顾到,农村小学教室物质文化的载体变得“活”起来,体现了关怀学生生命健康幸福成长的公平教育,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小学教室物质文化的发展。 (三)理念上自在文化向自為文化的转化
自在文化是师生在班级内自然生活状态下生成的文化,是经验性的文化。自为文化是师生有目的、有计划形成的文化,是系统性与自觉性的文化,是教育意识、教育事业和人的超越性本质的体现。农村小学教室物质文化的建设就是一个动态的、实践性的自在文化向自为文化转化的过程,需要师生不懈的努力去实现。教师引导,学生实践,充分利用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教室物质文化建设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来完成主题活动布置的任务,并且将具体任务落实到学生个人,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又能帮助学生形成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亲自建立起具有育人性、化人性、绵延性、规范性、创新性和地方特色的教室物质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进而发自内心的去遵从它、坚守它,改变不符合自身规章制度的行为,使得教室物质文化的建设真正源于学生,忠于学生。
概言之,农村小学教室物质文化的建设需要回归生命本身,需要教师发自真心的去爱学生,用心灵去沟通,用情感去关爱,用行动去关怀学生生命健康幸福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 [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 s/business/ht mlfiles/moe/moe_1237/200608/17004 .html,2006-04-25.
[3]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5.
[4] 柏格森.创造进化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22.
[5] 辛晓菲.“以文化人”:小学教室墙壁文化创生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6] 李铭磊,韩延伦.回归生命:教师教育本体价值刍论[J].当代教育论坛,2018(05):48-54.
[7] 许琛琛.浅析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J].中国经贸,2014(10):171-172.
作者简介:
唐丽敏(1969-)女,山东烟台人,鲁东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务主任。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关键词:关怀生命;农村;小学教室;物质文化;建设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教育部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塑像、地面、建筑物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体现教育理念”[2] 而教室是学生学习权利可获得性的基础,是学生们健康幸福成长之所,是教师践行教育情怀、传授科学知识之地。在教室中生成的教室物质文化是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师生共同创造的,是学生创造性的表现,其蕴涵着学生发展的无限可能。
一、农村小学教室物质文化建设的价值追求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我们从来不是直接地进行教育,而是间接地通过环境进行教育。”[3] 教室物质文化是指教室中物质文化物与文化设施所承载的文化,其作为一种客观意识存在,是学生和教师等价值主体对教室内物质进行的合目的性的意义赋予,这种合目的性蕴含了学校的办学要求、班级的班风学风以及学生的创造性实践需求等。教室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要场域,教室物质文化会助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职业胜任力的发展,也会对学生的成长成人具有潜移默化的隐性作用。教室文化具有育人性、化人性与绵延性等特征。首先,农村小学的教室物质文化具有育人性。教室是“孕育”学生生命、善育人性之美、塑造伦理道德的地方,教室内的物质是承载文化的基础,师生赋予教室物质以文化意义与内在价值,以师生的实践创造使教室具有生机与活力。教室物质所承载的文化又对教室内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育人性,对人具有反身的“哺育”作用,给人一种灵魂上的转化。其次,化人性,化人性是对学生进行无言的陶冶和无声的教育。良好的教室物质文化犹如春风化雨,能对农村中的小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给人以精神上的振奋与德性上的陶冶。再次,绵延性。柏格森(Henri Bergson)提出:“生命像意识活动一样,是一种连绵不断的创造。”[4] 这种生命意义上的悸动无时不刻在塑造着我们的文化,而这种由生命塑造的文化又对人产生生生不息、连续不断的影响。教室物质承载着这种文化的绵延性,良好的乡村物质文化建设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与生命成长起到隐性的激励作用。
概言之,农村小学教室物质文化实实在在的存在于每个教室之中,通过育人性、化人性和绵延性的特性助推着学生的健康幸福成长。
二、农村小学教室物质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
小学教室物质文化建设是学习空间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班级的精气神,但在农村小学中,由于教育理念、管理与资源上的差异性,导致教室物质文化建设产生出相关问题。其一,理念上的失范。“大多数学生没有参与过教室墙壁文化的创生,学生只是被动地、单向地接受墙壁文化作为‘成品’所传递的信息,而缺乏在创生过程中与墙壁文化双向的交流互动。”[5] 要知道,学生是教室物质文化建设的主体,教室物质文化的建设,必须直面生命、关怀生命、追求生命的健康幸福成长,应让学生为教室物质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的建设出谋划策,回归到生命本身。[6] 其二,管理不规范。农村小学中的课桌破旧且“秧田式”固定摆放、墙面“失语”。处于后排的学生距离教师较远,无法清晰地感知黑板和教师的信息,缺少与教师的目光接触、肢体交流与情感沟通,导致后排学生得不到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忽视了对后排学生的情感慰藉,进而加剧了学生间的分层,不利于教育公平的落实。农村小学教室墙面上挂着的都是学生守则等标语,内容刻板,班规的形成既没有来之于学生,也没有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信服。其三,资金不到位。农村小学的公用资金,由地方财政在预算内全额安排,地方财政在安排学校公用经费时,主要考虑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标准和学生人数。[7] 但现在的农村和贫困地区生源流失严重,这种按照统一标准拨付资金的方式导致农村小学的公用经费严重不足。
三、生命关怀:回归农村小学教室物质文化建设的本真
(一)经济资助方面
关于农村小学物质文化物的建设,需要灵活的资金投入机制。首先,确立灵活的经费补助制度。地方财政在支付给学校公用经费时,既要考虑公用经费的标准与学生数量,又要适当增添灵活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方财政应建立灵活的经费补助制度,使农村中的孩子不仅有学上,还要上的好。其次,制定经费支出管理制度。当地的教育局、财政局等主管部门应制定公用经费支出管理制度,量化标准,明确支出范围,增强农村小学校长的公用经费管理意识,可以把财政下发的资金设置为专款专用。再次,建立责任监督制度。地方财政应对农村小学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建立健全农村小学经济责任监督制度,学校成立专门的费用监督小组,使农村小学的经费使用物尽其力、人尽其才,从根本上保证小学教室物质文化建设的良好发展,为其提供足够的物质支撑。
(二)室内管理方面
农村小学教室物质文化物的管理要注重“新、美、活”。其一,墙面文化建设要“新”。农村小学教室墙面文化建设要把握好内容的创新性与学生的主动性,对日常展示的内容要定期更新,每次教室文化内容的更新都应体现新的主题,注意开发小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促进农村小学教室物质文化的深層发展。其二,墙角文化建设要“美”。教室的空间相对是有限的,但小学生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利用墙角文化建设。一方面,在农村小学教室墙角建立班级书库能有效的利用教室墙角,成为教室物质文化的载体,方便学生借阅图书,能丰富学生的阅读量与知识量,助推农村小学教室物质文化的育人性建设。另一方面,在农村小学教室墙角布置花卉盆景,可以美化教室、净化空气和陶冶情趣,对学生进行一种内隐的美育和劳动教育,有助于推动农村小学教室物质文化的化人性建设。其三,课桌文化建设要“活”。农村小学教室课桌定期“平移式”调动,所谓的“平移式”课桌调动是指:在现有秧田式课桌摆放基础上,把最前边的第一排向后平移到第二排,第二排平移到第三排,以此类推,剩下的最后排平移到第一排。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循环,使静止的学生桌椅变得流动起来,每个学生都能尽量照顾到,农村小学教室物质文化的载体变得“活”起来,体现了关怀学生生命健康幸福成长的公平教育,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小学教室物质文化的发展。 (三)理念上自在文化向自為文化的转化
自在文化是师生在班级内自然生活状态下生成的文化,是经验性的文化。自为文化是师生有目的、有计划形成的文化,是系统性与自觉性的文化,是教育意识、教育事业和人的超越性本质的体现。农村小学教室物质文化的建设就是一个动态的、实践性的自在文化向自为文化转化的过程,需要师生不懈的努力去实现。教师引导,学生实践,充分利用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教室物质文化建设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来完成主题活动布置的任务,并且将具体任务落实到学生个人,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又能帮助学生形成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亲自建立起具有育人性、化人性、绵延性、规范性、创新性和地方特色的教室物质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进而发自内心的去遵从它、坚守它,改变不符合自身规章制度的行为,使得教室物质文化的建设真正源于学生,忠于学生。
概言之,农村小学教室物质文化的建设需要回归生命本身,需要教师发自真心的去爱学生,用心灵去沟通,用情感去关爱,用行动去关怀学生生命健康幸福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 [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 s/business/ht mlfiles/moe/moe_1237/200608/17004 .html,2006-04-25.
[3]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5.
[4] 柏格森.创造进化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22.
[5] 辛晓菲.“以文化人”:小学教室墙壁文化创生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6] 李铭磊,韩延伦.回归生命:教师教育本体价值刍论[J].当代教育论坛,2018(05):48-54.
[7] 许琛琛.浅析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J].中国经贸,2014(10):171-172.
作者简介:
唐丽敏(1969-)女,山东烟台人,鲁东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务主任。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