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油画的民族化,提到中国画的现代化,就不能不提吴冠中先生。当然,吴冠中先生除了是著名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之外,也是散文家。先生曾说:“我的一切都在作品中,我坚信,离世之后,我散文的读者要超过我绘画的赏者。”确实如此,至少,非美术界的我们,大多数可能都是通过散文来了解他的。先生的散文,大多谈的是绘画之道,但却不是阳春白雪地谈艺术,而是娓娓道来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自己的心路历程,让人倍感亲切与真实。
《永无坦途:吴冠中自述》本质上是一本散文集,上篇包括“我的苦瓜家园”“茅草窝里要出笋”“青春期的草木都开花”“风雨独行人”和“在夕照中创新”共五章,以时间为线,从农民出生、辗转求学、弃工从艺、任教生涯、文革下放、荣誉等身,一直到晚年一边创作,一边毁画,在自述“趣事”中,原汁原味呈现他内心的思绪万千,愤怒、激烈、欢乐与哀愁……也还原了那一幅幅蜚声世界杰作的背后酝酿和赤诚之心。
吴冠中先生的“苦”,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他曾说:“真正的艺术家都是在苦难中成长的。社会不养诗人、画家;艺术家没有吃过苦,没有感情和心灵的波动,成长不起来。”所以,他提醒那些报考美术学院的学生:“学美术等于殉道,将来的前途、生活都没有保障。如果他学画的冲动就像往草上浇开水都浇不死,这样的人才可以学。”正因为如此,虽然他的画作总成交额达14.6亿元,但直到去世,依然住在老旧的公寓楼里,房间简朴之极,生活中硬是只肯花两元钱找路边蹲摊的理发师傅剃头。
《永无坦途:吴冠中自述》的下篇,包括“魂寓何处”“雨雪霏霏总相忆”和“手抚沧桑”三篇文选。“魂寓何处”一文,主要讲美术中的民族气息。先生强调民族文化传统,但又忧虑:“若传统成了越来越厚的板,必将压死子孙。”所以,先生一生追求在中西合璧中彰显艺术的民族特色,但同时大批渗入了艺术制作中的那些“无爱的婚姻”,直言中西结合属异国婚姻,其美满者亦必缘于爱情。
“雨雪霏霏总相忆”一文,是讲他和朱德群的故事。随着时间呈现翻天覆地的历史背景,从杭州艺专相识,直到2000年入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艺术家,通过艺术的形、色、韵、情,详述65年的真诚情谊,“我们间永远惦念的,都是彼此的苦难时刻,雨雪霏霏总相忆”。在“手抚沧桑”一文中,先生再说“手抚沧桑,辛、辣、酸、甜,遍尝世间苦乐”,也特别提醒后来者推翻成见是知识分子的天职,创造新意境、新审美,更属于艺术家的身家性命,亦是对后人的全部贡献。
先生说:“画家,那是路边的野草,被人践踏而仍吐出晶莹的花朵;是黄山石隙中生长的松树,缺乏足够的营养,依然倔强生长而终成风骨。”吴冠中先生的一生,就像一个孤独的文艺青年,学不会老成与世故,执迷不悟或死不悔改,按照自己的真性情来生活。文艺青年的本质不在文艺而在风骨,追求文艺者,总会感觉山重水复疑无路,有心栽花花不发,而追求风骨者,则会无心插柳柳成荫,在不知觉中柳暗花明又一村。
读完《永无坦途:吴冠中自述》,先生无意留念诸如抽象美、形式美、形式决定内容、笔墨等于零等关于美的见地,而是在逃无可逃的永无坦途上,避免在满腹的功利、一脸的麻木中退化成水泥的脑袋、塑料的眼睛,而是竭力探寻属于自己的所爱所思,让自己的脚印连成了自己的生命之轨迹,每一个脚印都踩得深深的……
编辑 钟健
《永无坦途:吴冠中自述》本质上是一本散文集,上篇包括“我的苦瓜家园”“茅草窝里要出笋”“青春期的草木都开花”“风雨独行人”和“在夕照中创新”共五章,以时间为线,从农民出生、辗转求学、弃工从艺、任教生涯、文革下放、荣誉等身,一直到晚年一边创作,一边毁画,在自述“趣事”中,原汁原味呈现他内心的思绪万千,愤怒、激烈、欢乐与哀愁……也还原了那一幅幅蜚声世界杰作的背后酝酿和赤诚之心。
吴冠中先生的“苦”,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他曾说:“真正的艺术家都是在苦难中成长的。社会不养诗人、画家;艺术家没有吃过苦,没有感情和心灵的波动,成长不起来。”所以,他提醒那些报考美术学院的学生:“学美术等于殉道,将来的前途、生活都没有保障。如果他学画的冲动就像往草上浇开水都浇不死,这样的人才可以学。”正因为如此,虽然他的画作总成交额达14.6亿元,但直到去世,依然住在老旧的公寓楼里,房间简朴之极,生活中硬是只肯花两元钱找路边蹲摊的理发师傅剃头。
《永无坦途:吴冠中自述》的下篇,包括“魂寓何处”“雨雪霏霏总相忆”和“手抚沧桑”三篇文选。“魂寓何处”一文,主要讲美术中的民族气息。先生强调民族文化传统,但又忧虑:“若传统成了越来越厚的板,必将压死子孙。”所以,先生一生追求在中西合璧中彰显艺术的民族特色,但同时大批渗入了艺术制作中的那些“无爱的婚姻”,直言中西结合属异国婚姻,其美满者亦必缘于爱情。
“雨雪霏霏总相忆”一文,是讲他和朱德群的故事。随着时间呈现翻天覆地的历史背景,从杭州艺专相识,直到2000年入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艺术家,通过艺术的形、色、韵、情,详述65年的真诚情谊,“我们间永远惦念的,都是彼此的苦难时刻,雨雪霏霏总相忆”。在“手抚沧桑”一文中,先生再说“手抚沧桑,辛、辣、酸、甜,遍尝世间苦乐”,也特别提醒后来者推翻成见是知识分子的天职,创造新意境、新审美,更属于艺术家的身家性命,亦是对后人的全部贡献。
先生说:“画家,那是路边的野草,被人践踏而仍吐出晶莹的花朵;是黄山石隙中生长的松树,缺乏足够的营养,依然倔强生长而终成风骨。”吴冠中先生的一生,就像一个孤独的文艺青年,学不会老成与世故,执迷不悟或死不悔改,按照自己的真性情来生活。文艺青年的本质不在文艺而在风骨,追求文艺者,总会感觉山重水复疑无路,有心栽花花不发,而追求风骨者,则会无心插柳柳成荫,在不知觉中柳暗花明又一村。
读完《永无坦途:吴冠中自述》,先生无意留念诸如抽象美、形式美、形式决定内容、笔墨等于零等关于美的见地,而是在逃无可逃的永无坦途上,避免在满腹的功利、一脸的麻木中退化成水泥的脑袋、塑料的眼睛,而是竭力探寻属于自己的所爱所思,让自己的脚印连成了自己的生命之轨迹,每一个脚印都踩得深深的……
编辑 钟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