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战争中,失败和胜利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没有任何一支军队只打胜仗不打败仗。胜利的战例,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理应认真予以研究。但倘若只研究战争胜利的一面,而忽视失败的一面,那么,我们看到的只是半个战场,了解的也只是战争的一部分。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这些过去的战争留给我们的是血的教训,应该着重学习它。”从失利中总结惨痛教训,更能发人深省,避免重蹈覆辙……
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中,我志愿军中部集团取得横城反击战胜利后,东线“联合国军”除在砥平里的部队驻守未动外,其余部队被迫撤至原州、宁越、平昌、旌善等地。为扩大战果,我志愿军中部集团军决定于1951年2月13~16日以6个兵团的兵力向驻有美军第2师第23团和1个法国营、1个炮兵营、1个坦克连共6000余人的砥平里发起攻击。
激战两日 被迫撤退
砥平里位于横城以西30公里处,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市镇。1951年2月初,美守军进驻砥平里后,为坚守此镇,构筑了大量的地堡、堑壕、盖沟等防御工事,并设置了雷场、铁丝网等障碍物,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防御体系。在我志愿军取得横城反击战的初步胜利并包围了砥平里以后,侵朝美军最高指挥官李奇微决心凭借坚固的工事和优势的火力,原地固守待援,以牵制我军。
其实,对于能不能守住此镇,美军内心也是有疑虑的。他们知道,我志愿军此时攻势正旺、士气正高,而美军兵败如山倒,全线基本溃退。况且,根据美国陆军一贯作战思维,除非迫不得已,否则决不以士兵的性命为代价,去进行困兽犹斗的反包围作战。而当时的战场情况是,在我志愿军攻击前进的方向上,只有砥平里这个孤零零的战役要点。如果突破这个要点,我志愿军向纵深作战扩张时将会畅通无阻。李奇微正是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下,要求砥平里守军不惜一切代价坚决死守,务必确保美军在纵深重建第二道防线。
2月12日下午至13日上午,我志愿军中部集团军指挥部决定以第39军、第40军、第42军各一部,共8个团1万余人的兵力,由40军军长统一指挥,向砥平里之守敌实施围歼。具体作战部署是:在砥平里以北的第42军第126师进至砥平里西南严密监视敌人;第40军第119师率4个团迅速向砥平里开进,于13日黄昏对敌发起攻击;第39军第116师切断砥平里向南至骊州的公路,并阻击援敌;第39军第115师向第116师靠拢,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13日晚,我军第119师所率4个团仓促投入战斗,向砥平里发起攻击。经过一夜激战,未能攻下敌人主阵地。14日,西线之敌美骑1师、英第27旅、伪第6师开始东援。我中部集团军指挥部遂决定调第115师的两个团于当晚加强对砥平里的攻击。再战一夜后,我部队将敌压缩至不足两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区。但由于我方压制火力和反坦克火力过于薄弱,终未能割裂敌人。15日18时,鉴于增援之敌已突入砥平里,加之我攻击部队伤亡较大,粮弹基本耗尽,中部集团军指挥部决定停止攻击,各攻击部队于16日3时撤出战斗,向北转移。这次攻击战以失利告终。
砥平里失利后,我志愿军取消了向汉江以南敌军侧后迂回的计划。2月17日,中朝联司首长决定全线转入运动防御。
规模虽小 影响却大
砥平里战斗虽属师团规模,时间短暂,但其失利却对整个朝鲜战局产生了重大影响。美陆军第8集团军称:“第2师在砥平里的英勇坚守,后来证明是挡住进攻的转折点”;韩国的《韩国战争史》吹嘘:“砥平里战斗是美军同中共军作战中,在战术上取得的第一个成功的战例,它鼓舞了全军的信心和希望,解除了美军决策当局对战局发展所持的顾虑。”我《抗美援朝战争的总结》中指出,由于砥平里之敌坚守得逞,“美军在此后才敢固守一点”。总之,砥平里战斗失利是我志愿军入朝后的第一次受挫,这次战斗失利在战略上的损失要远远大于在战役战术上的损失,给志愿军尔后的作战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
总体看来,砥平里战斗失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客观原因上讲,我志愿军部队经过几次连续作战,减员较大,极为疲劳,未及休整就投入作战;加之运输线延长,补给困难,粮弹缺乏,尤其是缺乏反坦克武器和攻坚器材,给作战带来很大的困难。不过,失利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指挥员在连打胜仗的情况下,以惯性思维的方式进行作战决策,并在进攻战术选择和作战的组织上存在失误。
过分注重经验 以惯性思维决策指挥
作战决策是指挥员对作战作出的各种决定,对作战的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指挥员的思维方式是影响作战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往,敌对我突破其防线后进行穿插迂回的战术往往采取一触即逃,避免被歼的方针。而经过横城反击战后,敌人改变了以往的作战方针,在原州方向仅后撤15公里,就形成了新防线;在砥平里则第一次采用构筑坚固阵地进行防御的战法,利用优势火力,组成多层火网,阻我军前进。而我军却没有注意到敌人这一变化,以为在取得突破胜利后,砥平里、原州两处敌人均会南逃,仍采取打溃逃之敌的老办法,这就难免要碰壁。
传统的经验固然值得沿用,但如果一味拘泥于此,以惯性的思维进行指挥决策,往往会导致沉痛的教训。俗话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灵活性原则才是作战决策的灵魂。军事行动的大敌之一就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砥平里战斗充分体现这一点:我军指挥员因惯性思维,对敌军作战思想的变化估计不足导致作战失利。与此相反,敌人吸取了失败的经验教训,针对我军的战术特点采取了不同的作战方针,因此取得了胜利。
缺乏敌情侦察 判断失误
入朝参战后,以步兵为主体的我志愿军在极少数炮兵和其他兵种的配合下,以弱迎强,屡战屡胜,勇挫拥有先进武器装备的敌军气焰。这些胜利使得我军部分指挥员产生了轻敌思想。在作战决策时,往往过高地估计我军的实际战斗能力,有时不自觉地形成了即使只有步兵这一单一兵种也能所向披靡、攻无不克的轻敌思想。
由于战前缺乏对敌情的侦察和了解,我军指挥部错误地以为,防守砥平里之敌可能为法、荷等附庸国的军队,兵力不足4个营,约3000人,而敌主力可能已经南逃,完全没料到敌人会在砥平里构筑较坚固的工事,顽强抵抗。因此,我军当时既无打攻坚战的思想准备和具体战法,兵力火力准备也不充分。第一次投入的攻击部队仅为4个团,而火力压制单位仅有3个炮兵连,10余门火炮(每炮平均仅有20~30发炮弹),各攻击团的进攻准备也较为仓促。面对凭借坚固工事及强大火力顽强抵抗之敌,两夜进攻均未奏效,甚至到战斗后期,我军弹药耗尽,粮食紧张。
作战部署不当 未形成兵力优势
此次作战,我军在作战部署上既想歼灭砥平里之敌,又想抓住原州之敌,这就分散了兵力,削弱了对砥平里的攻击与打援的力量。当时我志愿军中部集团共有4个军,留3个师的兵力打扫战场,在原州和砥平里两处各用了一个多军的兵力。而原州方向之敌有伪军第3、第5师大部,美军空降第187团及美军第7师;砥平里方向除守敌外,增援的有美军骑兵第1师、伪军第6师、英军第27旅等。而且当时美军一个师编制一万八千余人,相当于我两个师,火力则超过我一个军。因此,我军在砥平里和原州两地实际上均未形成兵力、火力的优势。
战术运用上 敌变我未变
我国军队在国内战争期间形成了一套特有的阵地攻击战术,即步兵密集冲击战术,也被美军称为“人海战术”。这种战术是在冲击时,在一个营级作战单元中,构成多种密集的战斗队形,形成以班组为最小战斗单位的冲击阵势,在步枪射程内,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形成最大的冲击力,在一瞬间要求以最多的士兵冲到敌前沿阵地,完成初期突破,尔后实施小范围的追歼战斗。这种步兵密集冲击队形已有很长时间的历史,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根据解放战争时期的战斗经验,对其进行了较大的改进:以班组为单位,相隔一定距离,这个距离根据一颗迫击炮炮弹不能同时炸倒两个班或组来确定,因此形成了小密集、大分散的战斗队形。
应当说,这种战术队形的诞生是有其物质基础的,而且在对付火力和战斗力明显低于美军的国民党军队来说,非常有效。而志愿军入朝初期,由于敌方不了解我军的攻坚作战能力,对我军的截断退路、分割围歼的战法极为恐惧。敌方为避免被歼,往往一围即逃,一触即溃,从未坚守某点进行阵地防御,因此这种战术对美军的“不适应性”尚未显现。而经过几次战役后,敌方已初步摸清了我志愿军后勤补给困难、机动较慢、火力较弱以及攻坚能力较差等弱点,改变了以前的战术思想。在砥平里不仅没有撤退的意图,反而加强了防御,以图凭借优势火力,阻止我军向南发展。而我军指挥员却没有注意到敌方战术思想的变化,仍然以步兵密集冲击战术攻击阵地,因而造成较大伤亡。
在失利中总结经验教训
砥平里战斗的失利既有偶然的一而,又有必然的一面。从砥平里战斗失利可以看出,指挥员在作战指导上必须着眼于战斗的特点和发展,尤其是在连续打胜仗的情况下,更要注意敌人在作战思想和方法上可能出现的变化,做到敌变我变,切不可死抱住一种战法不放。其次,对于有着现代化装备并筑有坚固工事的敌据点的进攻,战前必须对敌情、地形、工事进行详细侦察,有确实了解。同时做好充分准备,诸如加强集中统一指挥,周密组织各兵种的协同,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实行重点突破,突破后迅速对敌分割包围等等。
通过砥平里攻坚战的失利,我志愿军指挥员积极吸取经验教训,并不断调整战术方法。在后来我军第二次攻击汉城时,美军仍然按照这种战法专等我军攻城,准备了凶猛的“火海战术”,但我军没有上当。
编辑 郑双雁
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中,我志愿军中部集团取得横城反击战胜利后,东线“联合国军”除在砥平里的部队驻守未动外,其余部队被迫撤至原州、宁越、平昌、旌善等地。为扩大战果,我志愿军中部集团军决定于1951年2月13~16日以6个兵团的兵力向驻有美军第2师第23团和1个法国营、1个炮兵营、1个坦克连共6000余人的砥平里发起攻击。
激战两日 被迫撤退
砥平里位于横城以西30公里处,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市镇。1951年2月初,美守军进驻砥平里后,为坚守此镇,构筑了大量的地堡、堑壕、盖沟等防御工事,并设置了雷场、铁丝网等障碍物,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防御体系。在我志愿军取得横城反击战的初步胜利并包围了砥平里以后,侵朝美军最高指挥官李奇微决心凭借坚固的工事和优势的火力,原地固守待援,以牵制我军。
其实,对于能不能守住此镇,美军内心也是有疑虑的。他们知道,我志愿军此时攻势正旺、士气正高,而美军兵败如山倒,全线基本溃退。况且,根据美国陆军一贯作战思维,除非迫不得已,否则决不以士兵的性命为代价,去进行困兽犹斗的反包围作战。而当时的战场情况是,在我志愿军攻击前进的方向上,只有砥平里这个孤零零的战役要点。如果突破这个要点,我志愿军向纵深作战扩张时将会畅通无阻。李奇微正是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下,要求砥平里守军不惜一切代价坚决死守,务必确保美军在纵深重建第二道防线。
2月12日下午至13日上午,我志愿军中部集团军指挥部决定以第39军、第40军、第42军各一部,共8个团1万余人的兵力,由40军军长统一指挥,向砥平里之守敌实施围歼。具体作战部署是:在砥平里以北的第42军第126师进至砥平里西南严密监视敌人;第40军第119师率4个团迅速向砥平里开进,于13日黄昏对敌发起攻击;第39军第116师切断砥平里向南至骊州的公路,并阻击援敌;第39军第115师向第116师靠拢,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13日晚,我军第119师所率4个团仓促投入战斗,向砥平里发起攻击。经过一夜激战,未能攻下敌人主阵地。14日,西线之敌美骑1师、英第27旅、伪第6师开始东援。我中部集团军指挥部遂决定调第115师的两个团于当晚加强对砥平里的攻击。再战一夜后,我部队将敌压缩至不足两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区。但由于我方压制火力和反坦克火力过于薄弱,终未能割裂敌人。15日18时,鉴于增援之敌已突入砥平里,加之我攻击部队伤亡较大,粮弹基本耗尽,中部集团军指挥部决定停止攻击,各攻击部队于16日3时撤出战斗,向北转移。这次攻击战以失利告终。
砥平里失利后,我志愿军取消了向汉江以南敌军侧后迂回的计划。2月17日,中朝联司首长决定全线转入运动防御。
规模虽小 影响却大
砥平里战斗虽属师团规模,时间短暂,但其失利却对整个朝鲜战局产生了重大影响。美陆军第8集团军称:“第2师在砥平里的英勇坚守,后来证明是挡住进攻的转折点”;韩国的《韩国战争史》吹嘘:“砥平里战斗是美军同中共军作战中,在战术上取得的第一个成功的战例,它鼓舞了全军的信心和希望,解除了美军决策当局对战局发展所持的顾虑。”我《抗美援朝战争的总结》中指出,由于砥平里之敌坚守得逞,“美军在此后才敢固守一点”。总之,砥平里战斗失利是我志愿军入朝后的第一次受挫,这次战斗失利在战略上的损失要远远大于在战役战术上的损失,给志愿军尔后的作战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
总体看来,砥平里战斗失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客观原因上讲,我志愿军部队经过几次连续作战,减员较大,极为疲劳,未及休整就投入作战;加之运输线延长,补给困难,粮弹缺乏,尤其是缺乏反坦克武器和攻坚器材,给作战带来很大的困难。不过,失利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指挥员在连打胜仗的情况下,以惯性思维的方式进行作战决策,并在进攻战术选择和作战的组织上存在失误。
过分注重经验 以惯性思维决策指挥
作战决策是指挥员对作战作出的各种决定,对作战的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指挥员的思维方式是影响作战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往,敌对我突破其防线后进行穿插迂回的战术往往采取一触即逃,避免被歼的方针。而经过横城反击战后,敌人改变了以往的作战方针,在原州方向仅后撤15公里,就形成了新防线;在砥平里则第一次采用构筑坚固阵地进行防御的战法,利用优势火力,组成多层火网,阻我军前进。而我军却没有注意到敌人这一变化,以为在取得突破胜利后,砥平里、原州两处敌人均会南逃,仍采取打溃逃之敌的老办法,这就难免要碰壁。
传统的经验固然值得沿用,但如果一味拘泥于此,以惯性的思维进行指挥决策,往往会导致沉痛的教训。俗话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灵活性原则才是作战决策的灵魂。军事行动的大敌之一就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砥平里战斗充分体现这一点:我军指挥员因惯性思维,对敌军作战思想的变化估计不足导致作战失利。与此相反,敌人吸取了失败的经验教训,针对我军的战术特点采取了不同的作战方针,因此取得了胜利。
缺乏敌情侦察 判断失误
入朝参战后,以步兵为主体的我志愿军在极少数炮兵和其他兵种的配合下,以弱迎强,屡战屡胜,勇挫拥有先进武器装备的敌军气焰。这些胜利使得我军部分指挥员产生了轻敌思想。在作战决策时,往往过高地估计我军的实际战斗能力,有时不自觉地形成了即使只有步兵这一单一兵种也能所向披靡、攻无不克的轻敌思想。
由于战前缺乏对敌情的侦察和了解,我军指挥部错误地以为,防守砥平里之敌可能为法、荷等附庸国的军队,兵力不足4个营,约3000人,而敌主力可能已经南逃,完全没料到敌人会在砥平里构筑较坚固的工事,顽强抵抗。因此,我军当时既无打攻坚战的思想准备和具体战法,兵力火力准备也不充分。第一次投入的攻击部队仅为4个团,而火力压制单位仅有3个炮兵连,10余门火炮(每炮平均仅有20~30发炮弹),各攻击团的进攻准备也较为仓促。面对凭借坚固工事及强大火力顽强抵抗之敌,两夜进攻均未奏效,甚至到战斗后期,我军弹药耗尽,粮食紧张。
作战部署不当 未形成兵力优势
此次作战,我军在作战部署上既想歼灭砥平里之敌,又想抓住原州之敌,这就分散了兵力,削弱了对砥平里的攻击与打援的力量。当时我志愿军中部集团共有4个军,留3个师的兵力打扫战场,在原州和砥平里两处各用了一个多军的兵力。而原州方向之敌有伪军第3、第5师大部,美军空降第187团及美军第7师;砥平里方向除守敌外,增援的有美军骑兵第1师、伪军第6师、英军第27旅等。而且当时美军一个师编制一万八千余人,相当于我两个师,火力则超过我一个军。因此,我军在砥平里和原州两地实际上均未形成兵力、火力的优势。
战术运用上 敌变我未变
我国军队在国内战争期间形成了一套特有的阵地攻击战术,即步兵密集冲击战术,也被美军称为“人海战术”。这种战术是在冲击时,在一个营级作战单元中,构成多种密集的战斗队形,形成以班组为最小战斗单位的冲击阵势,在步枪射程内,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形成最大的冲击力,在一瞬间要求以最多的士兵冲到敌前沿阵地,完成初期突破,尔后实施小范围的追歼战斗。这种步兵密集冲击队形已有很长时间的历史,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根据解放战争时期的战斗经验,对其进行了较大的改进:以班组为单位,相隔一定距离,这个距离根据一颗迫击炮炮弹不能同时炸倒两个班或组来确定,因此形成了小密集、大分散的战斗队形。
应当说,这种战术队形的诞生是有其物质基础的,而且在对付火力和战斗力明显低于美军的国民党军队来说,非常有效。而志愿军入朝初期,由于敌方不了解我军的攻坚作战能力,对我军的截断退路、分割围歼的战法极为恐惧。敌方为避免被歼,往往一围即逃,一触即溃,从未坚守某点进行阵地防御,因此这种战术对美军的“不适应性”尚未显现。而经过几次战役后,敌方已初步摸清了我志愿军后勤补给困难、机动较慢、火力较弱以及攻坚能力较差等弱点,改变了以前的战术思想。在砥平里不仅没有撤退的意图,反而加强了防御,以图凭借优势火力,阻止我军向南发展。而我军指挥员却没有注意到敌方战术思想的变化,仍然以步兵密集冲击战术攻击阵地,因而造成较大伤亡。
在失利中总结经验教训
砥平里战斗的失利既有偶然的一而,又有必然的一面。从砥平里战斗失利可以看出,指挥员在作战指导上必须着眼于战斗的特点和发展,尤其是在连续打胜仗的情况下,更要注意敌人在作战思想和方法上可能出现的变化,做到敌变我变,切不可死抱住一种战法不放。其次,对于有着现代化装备并筑有坚固工事的敌据点的进攻,战前必须对敌情、地形、工事进行详细侦察,有确实了解。同时做好充分准备,诸如加强集中统一指挥,周密组织各兵种的协同,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实行重点突破,突破后迅速对敌分割包围等等。
通过砥平里攻坚战的失利,我志愿军指挥员积极吸取经验教训,并不断调整战术方法。在后来我军第二次攻击汉城时,美军仍然按照这种战法专等我军攻城,准备了凶猛的“火海战术”,但我军没有上当。
编辑 郑双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