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即生命

来源 :鉴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xiong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您是怎样理解绘画的?
  赵老师:绘画,还是要表达艺术家内心的情感,至少我是这样的,如果一个画家只是技术好,那是画像,我认为画心情、画感情的才是真正的画家,才是艺术家,这个绘画比较难在哪呢?里面有思想,有文化修养等很多综合因素才能创作好的作品。
  


  记者:您觉得自己对绘画有悟性吗?
  赵老师:我觉得自己还是有悟性的,我画画就象作家把想表达的东西写出来,我是把我自己的心情画出来,用绘画语言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一种心境。
  记者:您从事绘画是家里支持您吗?
  赵老师:可以说我们家里没人支持我,我是从小在单亲家庭长大,父亲去世的早,母亲没什么文化,她也没有精力管我,我们那时候生活太苦了,所以成熟早,十几岁就开始设计自己未来。
  记者:可以简单谈谈您那时的经历吗?
  赵老师:我是46年出生,54年开始上小学,快8岁才上小学,但是,如果我早上一年就考不上艺师,也考不了美院附中,那年都不招生,我考艺师是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因为艺师管吃管住,那时候生活太苦了,母亲有些重男轻女,但是我认为家里女孩的智力并不比男孩的差。我上小学的时候暑假就去打工,给人纺线,打扣子贴补家用。
  记者:那您的手很巧的?
  赵老师:可能是,也是环境所迫,那时候学着纺线,纺线得需要技术,摇着要出线,协调能力要好,偷着学来的,暑假就把下学期的几块钱学费给挣出来了。
  记者:您后来怎么上的美院附中?
  赵老师:美院附中是专职的艺术学院,音乐,美术,戏剧,表演都包括,在什刹海那。63年我初中毕业,高中家里不会供我了,我就打算考一个管吃管住的地方,美院附中在各个学校挑选预备班,我就是美院预备班的,但附中不管吃,费用太高,因那时家里困难我就只能考艺师了。可是艺师上半年后,学校被解散了,其中原因我也不知道,那是文化大革命以前的事,解散以后表演系的分戏剧学院,音乐系的分到音乐学院,我就被分到美院附中美术系,绕了一大圈最终还是上了美院附中,可能这就是机缘吧。我母亲没有收入,我的生活只能靠我的甲级助学金,所以那时生活特苦。
  记者:您的出身不好吗?
  说:我父亲是属于那种运动受了牵连,解放前他是个交通警察,所以文化大革命我都不敢说话,连同学都不理,现在看也属于挺有个性的,我的个性就从这困苦的生活中慢慢形成的。
  问:那时候您画画吗?
  说:不画画,那时候文化大革命没条件画,有一些绘画的书,我就慕下来,后来我就下放到部队去了,红楼梦、三国等很多名著都是那时候看完的。
  问:那时候这些书也不让看吧?
  说:我们有“地下书库”,同学都在下面偷偷读一些能找到的书,我也是趁这些时间把很多书都读了,后来就把我分配到画院,这我真没有想到。
  记者:您不是出身不好吗?怎么反而把您分到画院去了?赵老师:这也挺传奇的,我们有同学走后门要到画院去,结果上面要求画院想要谁得给搭配一个最次的,出身不好的我就作为最次的被搭去画院了。
  记者:我想去画院对您的一生影响都挺大的吧?赵老师:是,到画院确实影响了我一生。到了画院给我创造一个很好的学画环境,我觉得我内在的条件很好,我是师大附中的高才生,文化课成绩都是数一数二的,我是被选上的学习委员,一到期末考试的时候我的成绩最高,文化大革命因为出身就把我拉下来,还是当了个理科课代表。到美院就象毛泽东讲的外在条件和内在条件结合,所以我开始加倍用功,最初我想跟周松学画写意人物,后来想这不符合我的性格,我是一个不喜欢跟在别人后面的人,总想走出、画出属于自己的作品,但我那时还是打基础,因为之前浪费的时间太多了,那个时期我临了《八十七神仙卷》。
  记者:是在徐悲鸿纪念馆收藏的那幅吗?
  赵老师:原作是在徐悲鸿纪念馆,我们画院有照片,我临了几遍,第一遍给老师,第二遍给自己,那是属于资料,我老师画人物的,他没有那全套《八十七神仙卷》的,给老师临后,自己又临了一遍,线条过关才能确定最终画什么,最初我想画工美人物,但总觉得有局限性,比较单一,比较有局限性,不太适合创作,画人物总有个具体的人物在那,不能表达我感觉的一种东西,所以我开始画花卉。我们院的《兰花》开了,我就去写生那个玉兰花,刚好赶上那年可以展览绘画作品了,我的处女作兰花就送展了,这幅画我得多说几句。这张那时候我就想,要按俞致贞的画法,我这白花怎么能突出玉兰花的洁白呢,请教别人,他们说:你可以画个天空,然后再画个月亮,可是我那时技术不过关,画了一半就画不下去了,于是找老师去了,老师帮我完成的这幅画,所以这张特别珍贵。我的第二张画的水仙,就山涧里长的那种,后来又开始画大石头,我老师画大石头就有他的一套方法,他画石头就一遍,我得画四遍,后来慢慢我就形成了自己的画法,在自然界中植物的叶子比较碎,再画个碎的石头就不好看了,我也有属于圆石的一些创作,这些圆石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它跟古人的花鸟画又不一样了,后来我认识到,要想脱离开古人你就得写生。这些玉兰我都是去颐和园画的。还有荷花,荷花我画得比较晚,也画得最多,因为它比较入画,尤其荷花出版成书特别美,特我画的那些叶子都特别讲究,画好花鸟还得突破构图关。记者:您那时也画素描吗?
  


  赵老师:画素描就是要去写生,我那些都是写生的,画画不写生,前人传下来的稿子,你再描,也就这样,包括写意,你也得去写生,你得了解它的结构,才能自己去斟酌。后来我就发现我的性格就是不想沿着前人的路子走下去,愿望很简单,但实现是很难的,后来我的玉兰花一展出,一下子反响很大,当时的国外的评论家对我评价都挺高的(见后附),我出国之前,荣宝斋那时候就已经约我的画了,但我画得慢,我是得有感觉了才去画。
  记者:所以您的绘画创作完全是您的性格决定的?
  赵老师:我学习了前人的东西,通过写生后,融入自己的感情,我又研究了出了一套特殊的绘画技法,就完全变成了我的绘画语言。
  记者:您绘画是要表达个人艺术感觉,那您觉得传统的技法重不重要?
  赵老师:当然重要,中国画为本,西画为体。
  记者:您觉得观察对一个画家重不重要?
  赵老师:凡事都要有一个整体观察,作为一个画家就要有一种超常的色度记忆力和感受。
  记者:您现在如何看待您经历的苦难?
  赵老师:经历了艰辛磨难之后人才可以变的不平庸,如果一直都这么顺利的走过来,晚年就可能变得平庸,从这点上我是个幸运的人。
  记者:我知道,亮一点的话,我就跟别人一样了,可能初看亮的画很漂亮,但我觉得我现在的画是美,漂亮和美是不同的意义,美的内涵更多,但我这双眼睛看到的就是你现在看到的作品的颜色,我认为是一种美的颜色,有它更深的内涵。
  赵老师:您觉得艺术家是需要天赋的吗?
  记者:我觉得特殊专业的人一定要有天赋,好比是体育运动,有的运动员,他天生就是跳高的。那天我看到一个教练陈善真有一篇文章说:运动要有天赋,没有天赋你再怎么练也不行,所以勤 奋出天才,我认为不是的,只有是有天赋,加勤奋,你才能成材。
  记者:您是在80年代出国?
  赵老师:89年出国
  记者:那时您在国内应该是不错的,怎么会选择去了美国?
  赵老师:可能当时的评论家很多的评价,所以在当时也是遭人妒忌,中国有句古话“枪打出头鸟”。我那时年轻,不愿意承受这方面的压力,另一个原因是我离婚了,也想逃离熟悉的环境,刚好有个机会,就出国了。
  记者:出国后一直在画画吗?
  赵老师:对,一直没有离开过。我也是为了生存,除教人学画之外,其余时间都在画画,在美国给我提供了一个什么好的条件呢,就是写生,这种小尺寸的画我画了快300张,我的素写加起来有六七百张快一千张了。
  记者:您在哪写生?
  赵老师:在美国我住的房子有个大院子,院子里有什么我就写生什么,象蒲公英,野草什么的,我就打着伞在那画,感觉那是那种灵魂都要出壳的那种舒服。其实在美国生活比在这苦,在那我的生活压力太大了,为了缓解这种压力,我只有写生,我通过画画来逃避现实的苦难,画画对我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记者:可不可讲,艺术对您来讲是您的生命?
  赵老师:没错,它就是我的生命。对我这样一个伤春悲秋的人来说,如果没有绘画,我简直就不知道怎样活着了。
  记者:那您觉得是什么使您的艺术风格有所改变呢?
  赵老师:我觉得特别是在美国的时候,灵魂又受了一次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有一种挫折感,在中国没有想到美国是那样的,一到那不会说英文,不会开车,整个生活环境全变了,生活在一个全封闭式的环境里头。
  记者:那您觉得您的艺术分不分几个阶段,艺术上都有一些什么样的改变?
  赵老师:初级阶段大概是78年到89年吧,那是属于风格的形成和探索期;第二个阶段是89年到2000年,那是我作品风格的成熟期,出了不少作品;第三个阶段是2000年至今,我的风格上有所变化,慢慢探索和创立了新的风格。只要我的生命还在,我就不会停止我对艺术的追求和探索。
  


  
  评论:
  
  中国传统工艺画在才华洋溢的赵秀焕手中,步入了一个新纪元,她的画作不但显示出精美的技艺,同时透露出难以描绘近乎灵妙的优雅气质。
  
  林露斯(美学博士,英国文学博士,美国评论家)
  选自《现代中国画》
  
  赵秀焕的画作是当今中国最富原创意的花鸟画,她探索出色彩凝重,极具装饰性,略带浪漫的风格,大胆的脱离了近代传统的范畴。
  高居翰(克林大学美学教授>
  发选自作者文章《中国当代花鸟人物画》
  
  赵秀焕的花、叶、及植物卷曲在暗色调背景的衬托下,加上如同英国十九世纪名家John·Ruskin在细观下画出精确与细致,传达出非但华丽并且微感神秘的意境。
  苏利文(美国艺术评论家)
  
  选自《中国当代画“传统的风格,现代的感觉”》





其他文献
官园珠宝城中国玉雕大师精品展——玉器欣赏    和田玉——最佳收藏品 马进贵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投资理财。从股票、期货、房地产开始,又逐渐转向艺术品。如何正确选择一种风险小、升值快的收藏品,是每一个投资者、收藏家最为关心的问题。作为一种收藏品,必须具备具有收藏性的各种条件。和田玉在琳琅满目的收藏品中是最佳收藏品之一。它具有以下特
期刊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中多处提及体育与全民健身。体育的防未病功能被越来越多人所知晓和认可,体育与医疗的结合已被提上日程。  《规划纲要》中第六章《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用整章篇幅指出: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
期刊
胡建斌  1962年 生于湖南长沙。  1984年 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1991年-1996年赴日本留学。毕业于日本东京学艺大学美术系,获硕士学位现为人民美术出版社外国美术编辑室主任。    1986年油画《自画像》参加湖南省青年美术作品展获一等奖  1969年 油画《踢足球的人》参加湖南省建国四十周年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  1990年 油画《足球赛前》参加第二届中国体育美展、中国奥林匹
期刊
纵观传统气功史,各家各派都十分强调对道德情操的修炼,主张以德养生,故有“养德养生非二事”,“德行不克,纵服至液金丹,未能延寿”。涵养道德作为健身气功调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广义上较高层次的调心要求,为什么成为中国养生文化的底色?在古代修身养性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练功与修德关系的观照下,为什么健身气功锻炼对练功者有道德伦理方面的要求?如何解读儒家养生文化“仁者寿”和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的观点?读罢霍金斯
期刊
洵墨宝舍利 庶丹青法身——紫禁城新版月照上人恭绘佛陀画传  见 若    佛陀于久远劫前,发宏誓愿,生生世世修菩提道,降诞人间而取正觉,广度有情,悉令众生入佛知见。佛之深心至德,岂言说譬喻所能及哉!故后世人多托诸笔墨图画,以供瞻觐。    释迦牟尼佛所有灵应事迹,不一而足。佛陀一生行传,见于《佛本行集经》、《修行本起经》、《过去现在因果经》、《方广大庄严经》等经典。大小乘佛教据诸经典,择佛陀生平八
期刊
在第五期全国“健身气功精英计划”培养对象高级研修班上,有幸聆听了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苏颖教授五运六气与气功养生的授课,受益匪浅。她从易学、《黄帝内经》入手,带着我们穿越时空去探索古代自然科学的足迹,大道至简的讲解了五运六气及其作用与气候的关系,解释时空节律与人体的关系,提出气功养生与五运六气结合的整体观;提示当今现代人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也要顺应天时气候变化,注重气功养生。笔者在参加培训
期刊
五禽戏是东汉末年名医华佗依据虎、鹿、猿、猿、鸟五种动物嬉戏姿势为基础所创,以“道法自然”思想为指导,运用阴阳、五行及气血等传统医学理论,模仿虎、鹿、熊、猿、鸟5种鸟兽的动作和特性,为防病健身、运动脏腑、和谐身心而创编成的气功功法,在中国养生健身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据《三国志·魏志·华佗传》记载:“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
期刊
11月5日至7日,“香港赛马会杯”2016年第三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在香港举行。本项赛事由香港赛马会资助,已举办3届,这项品牌活动的连续举办,为推动健身气功在港澳台地区的推广,促进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文化交流,造福民众身心健康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辛沂、香港赛马会市场及客户事务总监张之杰、中国香港健身气功总会会长吴小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香港体育、文化以及
期刊
“气息归元”其意之一是指将阴阳二气分别收于体内,之二是指通过赤龙搅海大量增生唾液,以强身健体。  《黄帝内经》指出:“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 从这个意义出发,练功时既要重视阳气的采集,也要重视阴气的收集。正如,古代养生家所说,人们欲达强身,除了吸取日精天阳之气外,还应注意接受地阴之气,所谓“赤脚大仙”就是一例。  大家在做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时,根据具体情况,在吸取阳气的同时,最
期刊
我曾在2012年第3期《健身气功》杂志“大漠深处的健身气功传播者”一文中,肤浅地分析了几套健身气功“异曲同工”之处。随着不断地习练和感悟,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这里浅析一下九套健身气功功法预备势之妙。  预备势是习练者通过心静、体松、气和进入功法要求的前奏和意境,是人体从静止状态向运动状态转变的过程,是健身气功“松静自然、动静相兼”要点的具体要求。“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讲的就是预备势的重要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