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康复护理对改善慢性心衰者心脏功能的应用价值评析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yy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在慢性心衰患者的护理中应用运动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慢性心衰患者共103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50例对照组和53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运动康复护理,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时步行6分钟的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慢性心衰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结合运动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字:慢性心衰 运动康复护理 心脏功能
  慢性心力衰竭指的是由于心肌病、心肌梗死、各种炎症、血流动力学的负荷过重等因素引起的心肌损伤,导致心肌结构发生变化,充盈功能和心室泵血功能低下[1]。患者会出现乏力、呼吸困难、体潴留等症状,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2]。在本次研究中,对慢性心衰患者采用了运动康复护理的方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共103例,根据患者入院的单双号数分为50例对照组和53例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在49岁-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2±10.8)岁。观察组男31例,女22例;年龄在51岁-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9±10.5)岁。103例患者中71例为心功能Ⅱ级,19例为心功能Ⅲ级,13例为心功能Ⅳ级。两组患者的年龄、职业、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了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运动康复护理: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床上进食、翻身、洗漱、坐盆大小便等,指导患者调整饮食结构。协助患者进行步行训练,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并对患者运动时的心率进行监测和控制,以此为基础逐步提高运动的强度,一个周期为7天。针对心功能Ⅱ级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指导他们每次运动在室外进行500m-1000m的步行,自行上樓梯,1层-2层,每日2次,如果患者没有不适应的感觉可进行12分钟的步行测验,每日1次-2次。针对心功能Ⅲ级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扶持患者在床边进行步行训练,每次5分钟-10分钟,每日3次-4次,如果反复练习后没有不适感觉可进行室内步行,每日5分钟-15分钟,每天2次-3次。针对心功能Ⅳ级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嘱咐他们绝对的卧床休息,通过被动运动的方式帮助患者活动肢体关节,每次5分钟-10分钟,每日3次-4次。在病情逐渐稳定之后可指导患者进行床上的主动运动,如果没有不适感觉后可坐扶手椅在床边进行运动,每次10分钟-20分钟,每日2次-3次。
  1.3 评价指标
  将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出院时步行6分钟的距离和心率以及出院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统计和对比。生活质量评分通过明尼苏达量表进行评价,一共21个评定项目,总分为105分,分数越高代表或者的生活质量越差[3]。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其中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用卡方和t值进行检验,差异性用p值进行判定,p值小于0.05表示本次试验数据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值大于0.05代表无统计学研究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和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出院时步行6分钟的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出院时步行6分钟的距离和心率以及出院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3 讨论
  由于慢性心衰会导致患者的健康状况出现恶化,而且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的生活质量会不断降低,甚至丧失劳动力。传统的护理方式是要求患者绝对的卧床休息,只需进行药物治疗就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病情,但是却无法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的慢性心衰患者采用了运动康复护理的方式,研究的结果证实,观察组患者出院时步行6分钟的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相关的研究报道称,有效的饮食干预和运动护理指导,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发生急性左心衰竭,并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命,使他们的生存质量得到提高[4]。该研究结论与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在本次研究中,通过给予患者低盐低脂高维生素饮食,并配合运动康复护理,不但能够降低心室重构和血栓发生的风险,而且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使患者在运动中获益。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运动康复护理时必须根据患者心功能的分级进行针对性的运动指导,才能有效保证运动练习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慢性心衰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结合运动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力平,朱晓征,肖玉娟等.运动康复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2):1409-1411.
  [2] 梁月琨.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19(03):162-163.
  [3] 王建华.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2,11(30):93-94.
  [4] 李宏,陈务贤,梁榕等.六分钟步行运动训练在慢性心衰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11,28(7):1111-1113.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微课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牙体牙髓病学实践教学效果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16级所有23名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作为实验组,2015级所有20名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在牙体牙髓病学实践教学中采用微课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研究起始时间为2019年9月至2021年1月。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实践理论和实践操作的成绩,并通过问卷调查评估实验组学生对微课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的认可度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实践成绩和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
摘要:探讨:老年患者肠造口的术前定位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5年6月期间收治的肠造口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术前定位与护理干预,而后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和生活质量差异。结果: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4%,对照组为28%,p<0.05;在生活质量各指标上,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肠造口的术前定位与护理干
期刊
目的检测青少年脾虚肝郁型闭经病人血清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雌二醇(E2)水平,并探讨其与肥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8月于张家口市中医院妇科门诊确诊的青少年脾虚肝郁型闭经病人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青少年肥胖诊断标准分为青少年脾虚肝郁型闭经发生肥胖60例(闭经肥胖组)和青少年脾虚肝郁型闭经未发生肥胖50例(闭经未肥胖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体质量、肥胖度、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
目的统计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对奥氮平疗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4月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使用奥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病例230例,对其基本信息(性别、年龄、治疗方案)、治疗前及治疗后1、2、3、4、6周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和治疗6周后的副作用量表(TESS)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持续治疗的6周后,痊愈病人29例(12.61%)、显著进步69例(30.00%)、好转87例(37.83%),总有效率达80.43%
口腔是人体的敏感器官,患者对于牙痛的治疗,很容易产生不安和恐惧,很多患者都是因为恐惧害怕而讳疾忌医,所以护理人员应重视口腔患者的心理疏导,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1600例,其中男性870例,女性730例,年龄在18~66岁,平均年龄42岁。  2 牙痛的种类  2.1 自发性疼痛:多为急性牙髓炎,急性根尖周炎,慢性牙髓炎。  2.2 刺激性疼痛:多见于深
期刊
目的观察经乳晕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病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良性甲状腺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经乳晕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美观度、各项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复发率及甲状腺功能损伤情况。结果术后30、60 d,观察组NS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及住院时
目的探究基于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的数据研究腹腔镜术中气腹对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总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7例,并通过TEE记录麻醉诱导后5 min(T1,基础值)、气腹(压力12~14 mmhg)后1 min(T2)、改变体位后5 min(T3)、改变体位后10 min(T4)、改变体位后15 min(T5)患者的心率(HR)、呼吸期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道压(Paw)和平均动脉压(M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行手术治疗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AO/OTA 31-A2,A3型)病人120例,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9例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观察组61例行PFNA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Harris评分与生活自理能力,测定血红蛋白与血细胞比容水平,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6.68±2.19)cm比(11.43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自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7例,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即护士按照医嘱
期刊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法对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患者的急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50例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血液灌流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生理指标、中毒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生理指标、中毒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患者使用血液灌流法进行治疗,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