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市規划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市规划定位城市的性质,决定城市发展的方向,既在宏观层面又在微观层面指导城市的发展。城市规划主导了城市的改变,本文从城市规划的整体布局、可持续发展设计、绿化系统建设、建筑节能措施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指导设计者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把握正确的设计理念,做出合理高效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城市规划;绿色节能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战略、建设城市的纲领、管理城市的依据。如何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前必须回答的问题。人们通常把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称之为城市规划。
国内外经验证明,一个城市的建设和管理,首先取决于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并以之为依据,指导城市开发、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合理发展,首先必须通过科学地预测和规划,明确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在规划的指导和调控下,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城市的发展目标。随着城市社会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系统整体功能的复杂化,对城市规划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
我国人口众多,许多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沉重的资源环境压力。我国大中城市人口密集,社会经济活动高度集中,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任务繁重,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与西方国家相比更为突出,在城市规划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尤为重要。
1.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当前,可持续发展观念至少在如下几方面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规划:
(1)如何确立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与规划方法体系;(2)在规划环节怎样才能保证城市发展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3)如何体现“科教兴市”从总体上对城市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4)资源、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客观约束,通过何种形式才能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得到有效反映;显然,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将使我们的城市规划工作更好地适应和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从而有助于实现城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2.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城市规划的思路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城市规划中除了包括常规的规划内容之外,还必须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资源与环境问题,预测在不同政策方案下,城市系统的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状况,在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两个关键指标的约束下,制定城市的发展方案及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需要对城市规划的内涵进行必要的拓展,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城市规划的新思路。仅对产生总体规划方案的过程进行了描述,实际上,在其后的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中都应按照类似的步骤考虑环境与资源的约束。
城市规划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如果城市规划的初步方案突破了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及城市的资源供给力,则要求进行相应的需求管理,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进行控制,据此在环境指标和资源指标下得出一个新的城市规划方案,再与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比较,直至满足为止。这种城市规划新思路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综合需要与可能,建立一个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城市系统 ; 同时必须考虑城市环境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将城市的资源环境消耗确定在一个合理的限度之内。
根据研究目标设立了两个决策作用点:城市交通环境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城市环境承载力即城市环境对污染承载能力;城市资源供给力即城市的资源(包括土地、淡水、森林、能源等资源)对城市发展的供给能力。对于任何区域,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城市的资源利用和城市的环境污染都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限度将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3.创新的规划发展
创新是城市发展的永恒动力,也是城市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国际化,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从自然因素让位给智力因素,创新能力愈益成为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城市要保护和发展,其为城市的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和珠江三角洲副中心城市的战略作用,必须着力增强创新功能,真正成为“求知创业”的天堂。增强创新功能,首先要培育和增强创新源,其工作重心更多的是指创造吸引人才、资本等先进要素的机制和环境。
打好“品位牌”,彰显艺术特征。城市应当成为开放式建筑工艺品博物馆,绝大多数城市建筑物都应当按照有艺术观赏价值的标准来打造。市政府、车站、学校、艺术馆等重要的公共建筑物,要按照建筑工艺品的标准来设计和建设;临街建筑物应当讲究优美的造型、漂亮的外观、柔和的色调。整个城市和每一条街道都要对建筑物的风格、造型、色调、高度等因素有明确的要求,反对出现建筑造型的克隆和雷同,赋予城市建筑物文化艺术生命,努力建造中西合壁、富于特色和个性的现代化城市。
4.城市生态规划
4.1生态城市的建设规划依赖于自然环境的资源和城市生态的系统支撑力,城市绿化是维系城市资本和生产力的重要方式,因此城市规划和城市绿化是密不可分的。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中,应该通过科技的进步改变经济构成的组成和增长方式,同时应该兼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最终实现生态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不言而喻,城市绿化和城市规划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2城市规划的功能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城市生态系统,城市规划起着桥梁和阶梯的作用,兼顾城市绿化服务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也兼顾废物的污染和循环利用的价值,最后兼顾城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城市绿化的核心是规划,有效的利用原有的生态资源,配合人为绿化工程,使整个城市绿化系统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从而为城市带来生态效益。景观功能,绿化能够营造出优秀的植物景观,凸显出一个城市的文化、品味和历史积淀,成为一个城市的符号和名片。社会效益,良好的绿化可以提升人们对这个城市的认同感以及生活的幸福感。
4.3生态城市设计
做好生态城市设计,以真实实现城市的生态化目标,并体现不同城市拥有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风格的特点和吸引力。其基本设计有城市景观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城市住区设计三个方面。
城市景观设计的目标是建立在由建筑、园林等为主的人文景观和各类自然生态景观构成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建筑景观设计的重点在平面规划的基础上做好空间天际轮廓线的规划设计,特点是沿主要街道建筑景观设计,要在做好高层超高层的建筑景观设计的同时,适当布置低层的生态建筑。
园林设计的重点是要做好沿江、河、湖、溪等两岸林带及城市公园、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融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历史传统与现代理念及现代生活要求于一体,提高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各类自然生态景观设计的重在完善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功能,提高其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要用生态建筑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形成生态建筑与完善的基础设施构成的生活环境以及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居住区的设计要坚持以上原则,选择城市居住区的最佳区位和发展规模。
二是节能低耗无污染,即在建筑材料的是使上坚持环境保护原则,避免由于建筑材料的原因造成光污染、化学污染、放射性污染等。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朝向、间距等,以解决住宅采光、室内通风等卫生问题。
三是应用生态技术处理生活排泄物、生活垃圾。四是通过增加居住区绿地,推广屋顶绿化、垂直绿化、湖河溪流水体的坡岸绿化等,大幅度提高居住区绿化覆盖率。居住区设置中央绿地。公共绿地必须大于人均1.5平方米。五是增加居住区的文化体育设施。城市的形成源于我们的祖先“逐水草而居”的生存准则,生态城市建设中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所谓充分利用,一是保护,二是提升。从实践经验看,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
5.结束语
总之,良好的城市规划是当前和今后城市文化发展的必然条件,是高城市素质,城市文明的重要因素。21世纪城市发展的模式既已确定,设计者就应该根据城市具体情况、研究其发展规模和方向,确定适合城市远景发展的规划设计,指导城市建设逐步实施。
参考文献:
[1]张祖刚. 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是城市规划建设与建筑设计营造的基本理念[J]. 建筑学报,2005年特刊.
[2]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宁德城市发展战略规划[Z].2003-08.
关键词:城市规划;绿色节能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战略、建设城市的纲领、管理城市的依据。如何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前必须回答的问题。人们通常把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称之为城市规划。
国内外经验证明,一个城市的建设和管理,首先取决于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并以之为依据,指导城市开发、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合理发展,首先必须通过科学地预测和规划,明确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在规划的指导和调控下,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城市的发展目标。随着城市社会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系统整体功能的复杂化,对城市规划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
我国人口众多,许多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沉重的资源环境压力。我国大中城市人口密集,社会经济活动高度集中,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任务繁重,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与西方国家相比更为突出,在城市规划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尤为重要。
1.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当前,可持续发展观念至少在如下几方面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规划:
(1)如何确立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与规划方法体系;(2)在规划环节怎样才能保证城市发展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3)如何体现“科教兴市”从总体上对城市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4)资源、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客观约束,通过何种形式才能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得到有效反映;显然,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将使我们的城市规划工作更好地适应和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从而有助于实现城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2.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城市规划的思路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城市规划中除了包括常规的规划内容之外,还必须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资源与环境问题,预测在不同政策方案下,城市系统的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状况,在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两个关键指标的约束下,制定城市的发展方案及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需要对城市规划的内涵进行必要的拓展,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城市规划的新思路。仅对产生总体规划方案的过程进行了描述,实际上,在其后的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中都应按照类似的步骤考虑环境与资源的约束。
城市规划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如果城市规划的初步方案突破了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及城市的资源供给力,则要求进行相应的需求管理,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进行控制,据此在环境指标和资源指标下得出一个新的城市规划方案,再与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比较,直至满足为止。这种城市规划新思路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综合需要与可能,建立一个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城市系统 ; 同时必须考虑城市环境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将城市的资源环境消耗确定在一个合理的限度之内。
根据研究目标设立了两个决策作用点:城市交通环境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城市环境承载力即城市环境对污染承载能力;城市资源供给力即城市的资源(包括土地、淡水、森林、能源等资源)对城市发展的供给能力。对于任何区域,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城市的资源利用和城市的环境污染都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限度将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3.创新的规划发展
创新是城市发展的永恒动力,也是城市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国际化,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从自然因素让位给智力因素,创新能力愈益成为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城市要保护和发展,其为城市的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和珠江三角洲副中心城市的战略作用,必须着力增强创新功能,真正成为“求知创业”的天堂。增强创新功能,首先要培育和增强创新源,其工作重心更多的是指创造吸引人才、资本等先进要素的机制和环境。
打好“品位牌”,彰显艺术特征。城市应当成为开放式建筑工艺品博物馆,绝大多数城市建筑物都应当按照有艺术观赏价值的标准来打造。市政府、车站、学校、艺术馆等重要的公共建筑物,要按照建筑工艺品的标准来设计和建设;临街建筑物应当讲究优美的造型、漂亮的外观、柔和的色调。整个城市和每一条街道都要对建筑物的风格、造型、色调、高度等因素有明确的要求,反对出现建筑造型的克隆和雷同,赋予城市建筑物文化艺术生命,努力建造中西合壁、富于特色和个性的现代化城市。
4.城市生态规划
4.1生态城市的建设规划依赖于自然环境的资源和城市生态的系统支撑力,城市绿化是维系城市资本和生产力的重要方式,因此城市规划和城市绿化是密不可分的。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中,应该通过科技的进步改变经济构成的组成和增长方式,同时应该兼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最终实现生态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不言而喻,城市绿化和城市规划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2城市规划的功能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城市生态系统,城市规划起着桥梁和阶梯的作用,兼顾城市绿化服务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也兼顾废物的污染和循环利用的价值,最后兼顾城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城市绿化的核心是规划,有效的利用原有的生态资源,配合人为绿化工程,使整个城市绿化系统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从而为城市带来生态效益。景观功能,绿化能够营造出优秀的植物景观,凸显出一个城市的文化、品味和历史积淀,成为一个城市的符号和名片。社会效益,良好的绿化可以提升人们对这个城市的认同感以及生活的幸福感。
4.3生态城市设计
做好生态城市设计,以真实实现城市的生态化目标,并体现不同城市拥有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风格的特点和吸引力。其基本设计有城市景观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城市住区设计三个方面。
城市景观设计的目标是建立在由建筑、园林等为主的人文景观和各类自然生态景观构成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建筑景观设计的重点在平面规划的基础上做好空间天际轮廓线的规划设计,特点是沿主要街道建筑景观设计,要在做好高层超高层的建筑景观设计的同时,适当布置低层的生态建筑。
园林设计的重点是要做好沿江、河、湖、溪等两岸林带及城市公园、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融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历史传统与现代理念及现代生活要求于一体,提高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各类自然生态景观设计的重在完善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功能,提高其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要用生态建筑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形成生态建筑与完善的基础设施构成的生活环境以及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居住区的设计要坚持以上原则,选择城市居住区的最佳区位和发展规模。
二是节能低耗无污染,即在建筑材料的是使上坚持环境保护原则,避免由于建筑材料的原因造成光污染、化学污染、放射性污染等。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朝向、间距等,以解决住宅采光、室内通风等卫生问题。
三是应用生态技术处理生活排泄物、生活垃圾。四是通过增加居住区绿地,推广屋顶绿化、垂直绿化、湖河溪流水体的坡岸绿化等,大幅度提高居住区绿化覆盖率。居住区设置中央绿地。公共绿地必须大于人均1.5平方米。五是增加居住区的文化体育设施。城市的形成源于我们的祖先“逐水草而居”的生存准则,生态城市建设中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所谓充分利用,一是保护,二是提升。从实践经验看,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
5.结束语
总之,良好的城市规划是当前和今后城市文化发展的必然条件,是高城市素质,城市文明的重要因素。21世纪城市发展的模式既已确定,设计者就应该根据城市具体情况、研究其发展规模和方向,确定适合城市远景发展的规划设计,指导城市建设逐步实施。
参考文献:
[1]张祖刚. 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是城市规划建设与建筑设计营造的基本理念[J]. 建筑学报,2005年特刊.
[2]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宁德城市发展战略规划[Z].20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