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尔雅〉分卷与分类的再认识》一文的补正

来源 :中国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sswind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尔雅〉分卷与分类的再认识》在《中国语文》今年第5期发表后,蒙李荣先生指出张揖是曹魏太和间人,而不是北魏太和间人。这是我的疏忽和浅陋所致。其实《魏书·江式传》就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我以前主编《传统语言学词典》和《古代汉语》(高教出版社,1992)时,都曾依此写明"三国魏时人"。这次我未再检寻《江式传》和旧作,却依《中文大辞典》和《中国人名大辞典》,遂成大错。在此,我除向李荣先生致谢外,还要向编者和读者致歉,并望大家以我为鉴:作学问一点也马虎不得。又,曹魏代汉,造的舆论是"周公反政,孔子非之","周公不圣,以天下让",那么张揖把《尔雅》之作托之周公,是不是有意讥讽呢?这是需要再研究的。
其他文献
<正> 要研究古代汉语的教学语法体系,首先必须确立它的范围。传统的认识以为,古代汉语即古汉语,古汉语只讲以先秦两汉为基础的"文言",所谓古汉语的语法体系也就是文言的体系,因而大多的古汉语教材都奉行这一精神。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笔者以为,既然公认古代汉语有文言和白话两个系统,那么其语法体系就应当涵盖这两个部分,否则,它只能叫做"文言语法"而不能称为"古代汉语语法"。这是从"名"、"实"的角度考虑。从古汉语的课程性质说,它是基础课,也是一门重要的工具课,对于文史类学科尤其如此。
<正> 《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著)记录了东汉至魏晋间士族阶层的遗闻轶事、言谈风尚、思想情趣,文学价值、史料价值都很高。其语言特点有二,一是代表当时士大夫阶层的语言,二是行文比较口语化,释解难度很大。可喜的是,近年来有《世说新语辞典》(四川人民出版社)和《世说新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为继续深入研究《世说新语》的语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研读《世说新语》当中,笔者发现以往的一些注译不甚确切,今特录出求教于方家。为《轻诋》15:"孙绰作《列仙商丘子赞》曰:‘所牧何物,殆非真猪。傥遇风云,
<正> 由澳门语言学会主办的汉语方言与汉民族共同语国际研讨会于1996年12月17日—20日在澳门举行,来自中国大陆、新加坡、港澳地区的学者出席了会议。澳门语言学会会长、澳门大学中文系系主任程祥徽教授发表了题为《放眼21世纪的汉民族共同语》的开幕辞,他指出:"中国现在正处于改革开放时期,汉语方言与汉民族共同语的关系也在急遽地调整,许多问题正等待着语言学家从理论的层面作出回答。例如,汉民族共同语标准的厘定,港澳粤方言强势
<正> 方一新先生《东汉语料与词汇史研究刍议》(《中国语文》1996年第2期)谓《汉语大词典》"不听"条书证引《北史》为"例证偏晚",补引《论衡·佚文》、《桓子新论·离事》二例,曰:"知此词至晚已见于东汉典籍。"其实此词早见于《史记·楚世家》:昭王亡也至云梦……吴王闻昭王往,即进击随……欲杀昭王……随人卜予吴,不吉,乃谢吴王曰:"昭王亡,不在随。"吴请入自索之,随不听,吴亦罢去。检定四年《左传》原作"乃辞吴曰:‘以随之辟小,而密迩于楚,楚实存之,世有盟誓,至于今未改,若难而弃
<正> "修养"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常指道家的修炼养性,或培养高尚的品质;在现代汉语中则指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或指思想、理论、知识、艺术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在近代汉语中,"修养"有一种特殊的意义,特指按摩揉捏,使人浑身感到舒服。《汉语大词典》、新版《辞源》等大型辞书"修养"条均未收此义项。请看《李渔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八卷《无声戏》第七回的用例:
<正> 那宗训先生《全浊上声字是否均变为去声》(见《中国语文》1995年1期)一文认为"浊上变去""只是部分现象","未变的字不少,无法称之为‘例外’"。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讨。那先生是以每个反切作为一个单位来统计变去与否的。但是《广韵》每个反切下所包含的字数差别很大,这就可能造成统计结果的不准确。另一个问题是如果同一个反切下,有些字未变而有些字已经变去声,这该如何计算呢?那文中所举的"汞、皖、颗"三例就有这种情况。"汞"《广韵》"孔切",但小韵首字为"澒",《现
<正> 川剧是我国地方戏曲里历史非常悠久的一个剧种。中央电视台第三套节目的"戏苑百家"(又称"九州戏苑")既播放京剧又播放包括川剧在内的多种地方戏曲,受到川剧爱好者的欢迎,自然是情理中事。川剧用的是四川话。"四川话"是一个泛慨的名称,并不是一个语言学术语。要是说得精确一些,这是一种以四川省成渝地区的方言为基础的西南官话。这是站在方言学的立场上来蜕的,非专业人士说话没有必要说得那么精确,就如同一般人不必把臭鸡蛋的味儿说成"硫化氢",把艾滋病说成"后天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台症"一样
<正> 宋代司马光领衔编撰的《资治通鉴》294卷完成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四库全书总目》称其"网罗宏富,体大思精,为前古所未有。而名物训诂,浩博奥衍,亦非浅学所能通。光门人刘女世尝撰《音义》十卷,世已无传。南渡后注者纷纷,而乖谬弥甚"。至宋末元初,胡三省历尽艰难,花了三十年的时间,"汇合群书,订为补漏",完成了《资治通鉴音注》,成为"司马氏功臣"。现在流行的《资治通鉴》版本,是根据清代胡克家翻刻的元刊胡三省音注本。
<正> 先秦汉语中由"不过"构成的句子(下称"不过句")主要有两种情况:A."过"为动词,表示超过,"过"与它后面的成分构成动宾关系。如:"匏竹利制;大不踰宫,细不过羽。"(《国语·周下》)B."不过"为复音副词,用在动词或名词性谓语之前充当修饰成分,表示限止的语义。如:"[子我]谓之曰:‘我尽逐陈氏而立女,若何?’对曰:‘我远于陈氏矣,且其违者不过数人,何尽逐焉?’"(《左传·哀公十四年》)本文不讨论A类"不过句",而只讨论作为复音副词的B类。
<正> 目前电视广告为推销商品常把成语中的某字换成一个同音别字,如止咳药广告将"刻不容缓"换成"咬不容缓",电蚊香片广告将"默默无闻"换成"默默无蚊",自行车广告将"其乐无穷"换成"骑乐无穷"。这种做法对语文水平有限、鉴别文字真伪能力不强的读者,尤其是少年儿童,无疑会产生误导作用。语文学界和公众已经并正在进行口诛笔伐,此不赘。这里要说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