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打造共同主体的师生关系,使教学互动由“必须”走向“自然”
在讲课过程中我要求自己大部分时间从那个象征教师知识权威的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近距离的交流与沟通。我甚至与学生来一个“角色换位”,让他们走上讲台充当“先生”,我坐在下面当学生。在课堂语言的运用上,我经常采用鼓励性语言(如:You are so clever/smart.Never mind.You can do much better next time.)或商讨性语言(如:Would you please say some thing about it?Do you think it’s better to...?)尽量注意“俯下身来”与学生的眼光平视,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与教师平等交流,从而调动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以学习活动为线索设计教学,创设主体参与的课堂机制
这里以初中英语第三册Planting Trees这一课为例。在教学设计时,笔者进行了这样的处理:
(1)情景演示:笔者把小树枝、泥土、花盆、小木棍、绳子、小铁锹等教具带进课堂,边演示边用英语讲解“How to plant trees"。演示完后在黑板上板书“Planting Trees"的几个步骤。
(2)设计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把课文学习与实践联系起来,要求每组用树枝、泥土、花盆、木棍等教具演示植树,边演示边用英语表达。
(3)问题讨论:通过提问“Which day is Tree Planting Day?”及“Why do we plant trees?”,学生表达了他们的观点:“植树是为了保护环境,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样探讨问题,可以让学生想象、思考。他们不仅学习巩固了新知识,还激活了已学的词汇和句型。同时也加强了环保意识,认识到了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三、注重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是学生的自觉行为,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运用最佳方法去领悟和运用语言。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几年来我特别注重指导学生学习方法,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当前成绩,而且为将来继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例如,提倡学生课前预习,并详细、具体地布置学生的预习工作,且每次都结合一些具体的形式多样的练习,通过长期的训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再如,我在教学中还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使用字典,充分发挥工具书的作用。
四、实施因材施教原则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因材施教,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全班学生参加英语教学活动;实行分类指导,全面训练,让尖子生更上一层楼,让中等生稳步提高,让差生不掉队,急追直上。因此,多年来,在教学中我一直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坚持区别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学生,特点各不相同。就语言学习而论,有的学生语法知识容易接受,而阅读能力却比较差;而另一些学生则是语言能力、综合能力较差;或者有的学生对英语没兴趣,有的是学习方法不对,有的是没有动力等等。针对这些不同的情况,我们都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对症下药,扬长避短,尽可能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实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
五、正确处理语言教学和文化的关系
大纲告诉我们,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与文化密切联系。掌握语法知识有助于语句结构正确,而熟悉有关文化知识有助于理解和表情达意,通过英语教学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学好英语,扩大他们的视野,还有助于他们理解本民族的文化。为此,在日常教学时,我们应处理好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例如我们在进行课文教学之前,必定介绍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背景知识以及不同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这决不是浪费时间,而是有助于学生语言思维的尽快形成。只有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才能真正掌握英语这门语言。(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
在讲课过程中我要求自己大部分时间从那个象征教师知识权威的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近距离的交流与沟通。我甚至与学生来一个“角色换位”,让他们走上讲台充当“先生”,我坐在下面当学生。在课堂语言的运用上,我经常采用鼓励性语言(如:You are so clever/smart.Never mind.You can do much better next time.)或商讨性语言(如:Would you please say some thing about it?Do you think it’s better to...?)尽量注意“俯下身来”与学生的眼光平视,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与教师平等交流,从而调动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以学习活动为线索设计教学,创设主体参与的课堂机制
这里以初中英语第三册Planting Trees这一课为例。在教学设计时,笔者进行了这样的处理:
(1)情景演示:笔者把小树枝、泥土、花盆、小木棍、绳子、小铁锹等教具带进课堂,边演示边用英语讲解“How to plant trees"。演示完后在黑板上板书“Planting Trees"的几个步骤。
(2)设计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把课文学习与实践联系起来,要求每组用树枝、泥土、花盆、木棍等教具演示植树,边演示边用英语表达。
(3)问题讨论:通过提问“Which day is Tree Planting Day?”及“Why do we plant trees?”,学生表达了他们的观点:“植树是为了保护环境,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样探讨问题,可以让学生想象、思考。他们不仅学习巩固了新知识,还激活了已学的词汇和句型。同时也加强了环保意识,认识到了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三、注重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是学生的自觉行为,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运用最佳方法去领悟和运用语言。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几年来我特别注重指导学生学习方法,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当前成绩,而且为将来继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例如,提倡学生课前预习,并详细、具体地布置学生的预习工作,且每次都结合一些具体的形式多样的练习,通过长期的训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再如,我在教学中还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使用字典,充分发挥工具书的作用。
四、实施因材施教原则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因材施教,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全班学生参加英语教学活动;实行分类指导,全面训练,让尖子生更上一层楼,让中等生稳步提高,让差生不掉队,急追直上。因此,多年来,在教学中我一直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坚持区别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学生,特点各不相同。就语言学习而论,有的学生语法知识容易接受,而阅读能力却比较差;而另一些学生则是语言能力、综合能力较差;或者有的学生对英语没兴趣,有的是学习方法不对,有的是没有动力等等。针对这些不同的情况,我们都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对症下药,扬长避短,尽可能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实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
五、正确处理语言教学和文化的关系
大纲告诉我们,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与文化密切联系。掌握语法知识有助于语句结构正确,而熟悉有关文化知识有助于理解和表情达意,通过英语教学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学好英语,扩大他们的视野,还有助于他们理解本民族的文化。为此,在日常教学时,我们应处理好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例如我们在进行课文教学之前,必定介绍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背景知识以及不同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这决不是浪费时间,而是有助于学生语言思维的尽快形成。只有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才能真正掌握英语这门语言。(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