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末,美、英两国代表文学作品分析与比较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xwh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研究20世纪末美、英两国的知名作品及其文学表现特点,分析此时期美、英两国的社会状况及大众心理,并具体剖析文学对社会的导向作用,实现对美、英两国特定时期社会和人文概况及其发展方向的了解与掌握,为21世纪的文学发展提出期望。
  一、《美国牧歌》:破碎的美国梦
  (一)作品简介
  世纪之交时期,美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发展速度与经济技术实力领先其他国家,但是在其经济极度繁盛的阳光下也有许多的阴影。
  《美国牧歌》是美国著名作家菲利普·罗斯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该小说是罗斯“美国三部曲”的第一部。19世纪,伴随着东欧犹太移民浪潮,菲利普·罗斯的祖父来到美国纽瓦克定居。作为一个犹太人,融入美国企业社会本已十分艰难,后来的经济大萧条、越战和政坛丑闻更使得人们精神动荡,怀疑和愤世嫉俗成为当时美国社会的主旋律。
  《美国牧歌》描述了从经济大萧条到20世纪末,一个传统体面的犹太家庭美国梦破碎的故事。塞莫尔·利沃夫本是被万人仰慕的棒球明星,为了追求梦寐以求的美国梦,他继承了家族企业,并迎娶了新泽西选美小姐为妻,成为一个事业成功的企业家。就在他认为自己已经完全融入他所追求的主流社会时,他心爱的16岁女儿梅莉参与了几次残酷的恐怖袭击,成为一名激进的“和平主义者”。这摧毁了利沃夫一家,彻底摧毁了他的美国梦。
  (二)作品主旨
  与其说《美国牧歌》讲述了一个父女断绝关系的绝望故事,不如说是当时美国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小说涉及了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社会趋势、种族冲突、贫富差距、暴力等。
  小说运用了蒙太奇的写作手法,打乱了原有线性发展的时间顺序,模糊过去与未来的时间概念,所保留的只有恒久的现在,表达越战前后美国犹太人的历史文化心理。作者巧妙地将《托姆金斯维尔的男孩》的故事拼贴到利沃夫的成长过程中,虽然“瑞典佬”利沃夫并没有像故事中的男孩一样战死在没有硝烟的棒球比赛运动场上,但却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兴起的反战高潮中风雨飘摇、迷失自我。
  同时,直接矛盾和反讽的写作特点也反映了利沃夫妻子的性格。她就像一个现代的灰姑娘,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美国式的成功,但她特别在意周围的人对她的看法。小说中,作者将反讽艺术贯穿到利沃夫妻子的一系列矛盾话语中,突出表现她渴望被认可,以及想要掌控自己生活的想法。
  小说中,作者借用了《圣经·创世记》和史诗《失乐园》这种宏伟崇高的社会理想结构设计形式,叙述了一个普通的美国犹太人失去心中理想乐园的故事,使现代的叙述研究内容与传统的叙述形式发展之间形成一种张力。同时,作者还拉开了神话与现实之间的鸿沟,表达了对犹太人、当时的美国社会乃至人类生存状况的深切担忧和思考,揭示了美国社会繁荣背后所隐藏的现实生活问题。
  菲利普的《美国牧歌》给读者呈现了完全不一样的美国社会,对人人都追求的美好美国梦产生了一些质疑与抨击。有人说这部文学作品是美国梦的崩坏,实则不然,这部作品更像是对美国梦的反思与盼望,通过将阴暗面公之于众来求得发展、改变,只有让阳光照进人们生活的每一寸土地,人们才能追求更加美好的梦想。
  二、《幸存者回忆录》:幸存者的悲哀
  (一)作品简介
  《幸存者回忆录》是英国著名作家多丽丝·莱辛创作的长篇小说,被列为莱辛最重要的“内心空间”小说之一。莱辛在自传中说,这部小说以德黑兰育婴院的经历为背景。同时作者也将自己对父母的认识,以及第一次婚姻时的感受都一并写入这个似梦非梦的小说之中。
  《幸存者回忆录》讲述了一个看似脱离现实,但又与现实有所联系的故事,使用的是微妙、委婉的现实主义风格。莱辛的想象力不是建立在空中跳舞的基础上,而是以丰富的细节表达了她对文明的担忧。这个像猫一样的神奇女人有着心里说不出的忧郁,以沉默的表情来对抗书中那个荒谬的世界。在这个虚构的末日世界里,人们之间疏远,彼此隔离,社会结构也不复存在,书中的世界就像建在一片脆弱的地基之上,仿佛只需轻轻一推,就会摧枯拉朽般地倒下。
  书中作为孩子的艾米丽和作为中年人的“我”,就是作者莱辛在不同时期的性格化身,两种身份互相纠缠,同时也互相替换。艾米丽性格外向开朗,而中年的“我”性格则内向收敛;艾米丽企图挣扎着逃避命运的安排,在叛逆中寻找成长的道路,而“我”则逐渐步入人生的晚年,放弃了挣扎,冷静而自然地注视着世界的变化和艾米丽的成长。公寓里那道颇具魔幻现实意味的“墙”是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交织的入口,也是不同时期自我的交换。艾米丽的镜像和莱辛遭遇的现实是统一与对立的关系,这既是小说中女性进行自我管理认知的完成,也是一个小说最终的救赎。
  (二)作品主旨
  在这个启示录式的现实主义、神秘主义,以及充满幻想的故事中,莱辛描写了她自己,在所有混乱的文字和图像背后是作者对自己的画像。莱辛关于世界和人性的思考被纳入这部预言式的作品,也許她最大的希望是这些作品能够帮助世界避免其预测实现。当拿起这本书的时候,读者要考虑作为现实中的人,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书中所呈现的遥远又真实的世界——关于忠诚、责任、爱,关于真正的未来,关于真正的自我。
  《幸存者回忆录》就是通过相互依赖、相互交叉的两条线性结构来展示英国社会出现的矛盾。
  三、结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一跃成为世界超级大国,民众变得高傲无比,为了维护这种不真实的荣誉,美国社会被装饰得无比华丽,美国梦成为每一个美国人,甚至是许多外国人的追求,但是在现实社会,种族主义、政治错乱等阴影显得格外刺眼,人们被阳光蒙蔽了双眼,但文学却没有,这时期的文学作品对美国社会产生了质疑,揭露了社会的阴影,把这些黑暗面搬上台面,在虚假中寻找真实,在质疑中寻找出路。
  战争使英国社会从天堂跌入了地狱,人们的生活也经历了极大的变化,经济的复兴成为首要的任务,但是社会的创伤却一时难以平复,必须寻找新的出路,文学作品要尽力调整落差,迎接未知的挑战。
  (大连民族大学)
  基金项目:大连民族大学2020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世纪末中、日、美、英四国代表文学作品分析与比较”(202012020618)。
其他文献
《救风尘》是元代杂剧大家关汉卿所作,主要讲述了风尘女子赵盼儿搭救婚姻不幸的昔日姐妹宋引章一事。赵盼儿以自己的美貌和胆识为武器,勇敢地从封建权贵代表——周舍手中救出宋引章,向封建礼教发起挑战。赵盼儿这一人物形象不僅展现了女性的外在美和内在美,更有重写女性美的美学意义。此外,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还在一定程度上为底层女性正名,有力地抨击了当时的封建社会。  一、美貌与胆识并重的女性形象  (一)洞察人心、
期刊
《金粉世家》是张恨水才华横溢的扛鼎之作,被称为民国版《红楼梦》。张恨水别具匠心地塑造了核心人物——冷清秋,赋予了她一种新旧合参的人物形象。金府是拥有改良思想的大家庭,但仍舊没有摆脱衰败的宿命,导致其悲剧的无非是酒、色、财、权。家族最重视的伦理体系,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其中起维系作用的三伦崩解,最终导致了这个大家族的衰亡。  《金粉世家》展现了一个大家族的兴衰史。总理的儿子金燕西遇见
期刊
2019年5月,第33届田汉戏剧奖评选活动在上海戏剧学院举行。孙浩创作的叙事性戏剧《大雪》在本次评选中获得剧本一等奖。  剧作家在《大雪》中以其高超的艺术技巧,表达了艺术诉求和人文关怀。《大雪》围绕两条线索展开故事情节,一条是企业家于景旗因企业破产导致其踏上逃亡旅程,另外一条则是于景旗和戴吟雪的亲情线索。由这两条线索所构成的空间维度中,于景旗在自我身份认同与集体身份认同的矛盾重压下,重新反省自己,
期刊
《复兴之路》中的许多篇章都是结合多种音乐手段对舞蹈表演进行强化和渲染,加深了观众的理解和印象。舞蹈表演选用了多种音乐形式进行创作,如管弦乐、民族乐、戏曲音乐和芭蕾舞音乐等,音乐的烘托和渲染使得整体舞台极具艺术感染力。本文基于《复兴之路》分析音乐在舞蹈表演中的应用,其主要体现在烘托氛围、塑造性格、调动情绪和拓展表演空间四个方面。  一、定下表演基调,烘托整体氛围  音乐曲调和强度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
期刊
小雅·我行其野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昏姻之故,言就尔居。尔不我畜,复我邦家。  我行其野,言采其蓫。昏姻之故,言就尔宿。尔不我畜,言归斯复。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不思旧姻,求尔新特。成不以富,亦祗以异。  初读《小雅·我行其野》时,以为这是一首弃妇诗,但是在后续查找资料时才发现,有学者认为《小雅·我行其野》是一首弃夫诗。诗中主角性别的不确定让笔者产生了不同的阅读感受。  一、弃妇说  以陈子展
期刊
漫瀚调是以蒙古族短调民歌为基础、以汉族的唱法为其风格,精妙融合而成的独特的鄂尔多斯歌种。其腔调热情豪放,旋律朴实,语言朴素,句法整齐,节奏明快,融合了准格尔乡音土语,形成了漫瀚调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内蒙古准格尔旗以及周边的山西以及陕西等地久盛不衰。本文通过文献分析、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漫瀚调在影视中的创作与应用进行重点研究。具体包括:其一,以2014年赵国桦导演的《漫瀚调》为研究对象,立足于艺术美
期刊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花木兰一直是一位受到人们爱戴和敬仰的女性,她具有忠孝和英勇的良好品德,受到人们的歌颂。《木兰从军》被改编成电影、电视、歌曲以及动画作品。歌曲《木兰从军》是作词人刘麟对我国的古诗词《木兰诗》进行详细研读之后改编的,王志信根据歌词进行了旋律创作,由我国女高音歌唱家宋祖英演唱。《木兰从军》是一首叙事性较强的民族音乐,歌颂了木兰的良好品质,是演唱会的常用曲目,歌曲的情感可以用忧愁、豪放
期刊
传统文化源于民俗、源于劳动。传统玩具是手工艺者的艺术品,其制作技艺承载着劳动者的生产、生活智慧。浙江地区的民间玩具种类众多,其中木质材料应用最广泛。地域文化内涵赋予手工艺传承、创新的动力和土壤。伴随时代的发展,这些手工艺品逐渐消失,挖掘传统民间工艺的艺术魅力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玩具概述  木质玩具是以环境中的木材为原料,经过劈、削、刨、雕刻、打磨、拼接及彩绘等手段制作而成,受到孩子们的青睐
期刊
寓言性和虚构性是小说的两大文本特征。陈忠实在长篇小说《白鹿原》中以“白鹿”作为意象中心,创作了许多具有不同审美意象的个体,创造了一个具有整体象征意义的寓言。分析“白鹿”意象可以发现,作家将构实与构虚相结合,赋予多个寓言主体同一精神,体现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个性化表达。这种虚构形式的完整性和寓言主体的多样化,丰富了小说的象征内涵和主题意蕴,体现了陈忠实在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反思。 
期刊
明治维新拉开了日本由传统走向近代的序幕。在西方潮流的推动下,日本涌现了一批女性作家,最有代表性的是樋口一叶,她的小说是区别于男性话语的女性写作,表达了女性的追求。樋口一叶笔下的人物均以女性为主角,书中的男性并未作为主角出现,只是作为女性的衬托与补充,但是男性的言行反映了日本传统社会中父权及夫权对女性的迫害,通过分析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来分析女性的生活状况,探讨其思想变化与抗争,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