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过程写作教学法

来源 :中国教育创新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clg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语言学家就指出了传统的成品写作教学法的不足,提出了过程写作教学法,他们将写作过程视为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和语言交流过程。过程写作法的首创者、美国西北大学教授Wallace Douglas指出:“写作是一个过程,写作课教授的应该是构成写作过程的一步步的操作方法”美国的Raimes和Zamel是将过程写作法应用于英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实践的两位倡导者,他们证实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并大力推广过程写作法。Zamel强调“写作课的重点应放在写作表达和创造的过程中”;Raimes也表明:“倘若我们仅仅对写作成品而不对写作过程产生兴趣,则学生写作将不会受益。”
  关键词:成品教学法作; 过程写作教学法; 有效的写作策略
  加强写作教学的策略研究是当前中学英语课改的要求之一。国家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读是理解的技能,也是信息输入的过程;说、写是表达的技能,也是信息输出的过程。它们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因此,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多年来一直使用成品教学法作为写作教学的模式,其弊端已然彰显。在现代写作教学课堂中,逐步引入过程法进行教学已成趋势。
  从成品教学法到过程教学法,教师要经历一个转变观念的过程,即关注点要从过去关心学生写什么转移到关心学生如何写的过程中来。写作过程本质上属于社会性交际活动,写作不是真空中的一个孤立行为,而是作者与读者进行交流、构建意义的社会过程。
  过程写作法以交际理论为基础,注重交际和交际能力的配制以及评议的交互过程。它以新的目光看待语言学习者的外部关系,而不是研究学生所谓形成习惯的学习风格。过程定作法是一个多次打草稿的方法,一般来说它有三个步骤:写前准备(pre-writing),即定题目,查资料,产生主题思想等;写作过程(writing/drafting),即将构思结果草拟成文;文章修改(revi-sing),即对文章进行删除、替换、增加等多次修改的过程。
  在过程写作教学法中,学生是中心,强调的是学生与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写作可以有感而发,内容相对比较实在,语言错误和写作技巧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反复重写中得到纠正和巩固。由此可见,过程写作法将学生视为写作主体,强调让学生体验写作的全过程,多采用课堂交互活动使学生在循环往复的交互过程中挖掘和创造主题意义。它增强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自主性,激发了学生写作时的积极情感,有利于消除写作中的心理障碍。良好的写作习惯与有效的写作策略,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和必备条件。
  1.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1)平时加强阅读,尤其要保证一定量的英语阅读,在吸收各方面知识的同时,加强对英语文章的感性认识。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只有在信息的输入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会有信息输出的可能。也就是说,信息的输入量总是大于、且远远大于信息的输出量。信息的输入有两个功能,一是扩大知识面,丰富学生头脑中的长时记忆内容,以积累尽可能多的“应激点”,为写作储备资料;二是尽可能多地接触英语类文章,熟悉英语和行文习惯。常规格式和表达方式,从而形成地道的语感和良好的写作习惯。这种能力不可能通过几节课的专门学习,在短时间内形成,它是一个长期积累、持之以恒、潜移默化的过程。
  (2)勤于思考,学会构困思,心中有谱才能笔下有物。写作的大忌就是信笔而就,想到哪写到哪。这样的文章要么成为流水帐,要么思维混乱,缺乏逻辑。长此以往,就会影响良好的写作习惯的养成。正确的做法是:经常做“脑部体操”,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以一个事物为中心点,向外发散和辐射。这种发散和辐射应是多层次的,即由中心点出发,先想到的为第一层,再从每个第一层出发,继续联想,这时所想到的就属于第二层次。以此类推,可以形成多个层次。这个中心点可以是一篇作文的题目,由此而形成的多层次树状结构也就是作文的框架,或称其为写作提纲。
  (3)做日常生活中的有心人,勤于观察、善于观察,养成记随笔的习惯。在大多数人眼中,每一天的生活没有太大的不同,但有心人会发现不变的表象之下所隐藏的内涵。例如生活中有个常见的现象: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穿梭着不少卖花人,他们年龄不等,但都同样地执著,对于眼前的危险仿佛视而不见。我引导学生去观察:他们大多出现在什么路段?多数情况下向什么样的车主兜售?再引导其思考:为什么会有人从事这种收入并不丰厚、还具有相当危险性的工作?他们有着怎样的无奈?我们应如何帮助他们?学生们在此思路下做了大量的工作,写出了内容翔实、有感而发的文章。
  (4)将平时所见所闻中有感触的东西以随笔的方式简单地记录下来,也是一种积累资料的方法,所谓“厚积而薄发”就是这个道理。
  2.介绍几种有效的写作策略
  (1)关于开头
  ① 开门见山式。即直接点题,不拐弯抹角,直接交代写作的内容,如写什么事、什么人等。最大的好处是直接明快,给人清新自然的感觉。
  ② 点文题式。即在文章的开头直接点出作文的题目,优点是目标明确、切中要害,最大限度地避免走题现象的发生。
  ③ 设置问题式。即以设问形式作为文章的开头,引人入胜,吸引读者。
  ④ 点中心式。即在开头就将所要写的人、事、景、物等中心内容言简义赅地概括出来,这种开头概括性较强,读者在文章开头就可以对全文进行宏观的把握。
  以上是通过对学生习作的讨论,概括出来的几种开头的方式。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方法是学生习作中没有出现的。对此,笔者以展示范文、让学生讨论的方式(讨论过程同上),将这几种形式介绍给他们。
  (2)关于主体
  ① 根据提纲,分步写作;
  ② 自然过渡,整合成篇。
  具体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A. 正确有效地使用表示先后次序的副词,从而体现文章的层次性,使得文章结构清楚,脉络分明。常用的这
  类副词有:first,then,next,afterwards,finally,atlast;或者是firstly,secondly,thirdly……
  B. 用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过渡。
  C. 用一个自然段过渡。即用一个小节的篇幅作为过渡段,自然引入下一环节。
  (3)关于结尾
  ① 首尾呼应式。即在结尾部分再次点出开头部分曾出现过的关键词或中心句,使文章在形式上浑然一体。
  ② 引用名言式。英语中有大量的名言警句、俚语俗话,均具有言简意赅、含义深刻、回味无穷的特点。在文章结尾恰到好处地用上这样一句话,不仅使文章增色不少,而且于简洁之外更透出无限深刻的含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③ 全文小结式。以简洁的几句话对全文进行小结式结尾,使读者很容易地对文章的内容形成一个总体上的认识和把握。
  ④ 抒情总结式。当完成对整件事情的描述后,可以在结尾部分适当地加上一些议论或抒情的句子,如采用排比句、感叹句、反问句等句式表达感情。
  从成品教学法到过程教学法,教师要经历一个转变观念的过程,即关注点要从过去关心学生写什么转移到关心学生如何写的过程中来。写作过程本质上属于社会性交际活动,写作不是真空中的一个孤立行为,而是作者与读者进行交流、构建意义的社会过程。
其他文献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已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为适应这一需要,教师的教学方法必然也要进行相应的改变。在地理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有效方法,而且也符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面简单谈谈对案例教学的认识与体会。  一、案例教学的概念  中学地理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事物、现象或情境的描述、呈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提高学生解决
期刊
哲人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赏识、赞扬、鼓励正是肯定一个人的具体表现。作为初中学生,其心智还未完全成熟,老师的表扬、鼓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也许一个不经意的表扬能影响某位学生的一生。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就是一位很善于发掘、表扬学生优点的先知。记得有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学生犯了错误,陶行
期刊
摘 要:有效的提问,能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及时地反思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从而大大增强课堂的实效性。本文是从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角度来思考教师的提问,要坚持“学生提问”与“教师提问”相结合的双线并进的课堂提问方式,以达到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课堂提问; 有效性; 反思能力; 发问; 追问; 引问; 设问  有效的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什么是有效的课
期刊
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强调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别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语文活动课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语文活动课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相比,显示出鲜明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活动课的“活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活动
期刊
摘 要:初中物理教材以科学探究为编写主线,科学探究活动灵活地贯穿始终。“一件事情重复21次进入潜意识,重复100次成为习惯。”我们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经过130次的课内活动,其成效是显而易见的。  关键词: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探究能力; 激发兴趣; 潜移默化  传统教育的培养目标更多地关心学生学到什么,只注重学习的结果而忽略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的培养,更忽略了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立意为能力的发展。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创设情境,使学生想质疑;营造氛围,使学生敢质疑;指导学法,让学生会质疑;明确目的,给学生正确释疑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关键词:质疑; 创设情境; 营造氛围; 指导学法; 释疑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质疑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学习数学知识,通过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自主求知的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质
期刊
不知不觉当了十五年美术老师,把爱好当成职业是件幸福的事,到今天我还是这样认为的。虽然,现在的小学美术教育由于学校、家长眼中只盯着语、数、英,沦为“鸡肋”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来更好地正视现状,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更有意义,这就非常有意义。我觉得不管任何学科的老师,都可以把育人放在第一位,都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提升自己的育人艺术。总有不少同事问:陈老师,你的课堂纪律好,学生画得又好,你有什么诀窍吗?”下面就
期刊
新课标的颁布,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中离不开文章的阅读。阅读对于语文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使学生积淀着语文的基础知识,广泛地阅读又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所以,我们必须重视阅读教学。笔者认为新课程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关注以下几点:  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习惯。郭沫若先生曾说:“培养初中生写好字有好处,
期刊
摘 要:导入语的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是谱写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好的设计导入语,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能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劲头,为学生学习新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导语; 激情; 设疑; 引趣  导入语,又叫导语、开讲语,俗称开场白,是教师在讲课之前,围绕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的一段简练的教学语言。在语文教学中,导语的好坏对一节课的功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导语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调试
期刊
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关键。新课程对语文识字教学明确指出:“‘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识字教学要体现教学的特点,做到音、形,义相结合,要改进识字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查字典的习惯。’”因此,我探索了低段课堂识字教学模式,基本流程如下:校正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指导书写——总结提升——练习巩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