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跨科学与艺术的医疗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ssiex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69年,门捷列夫终于编制成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年,一个16岁的美国小伙子亨利·惠康(Henry WeIlcome,1853-1936)公然宣传、贩售他的首件产品——隐形墨汁(其实就是柠檬汁)。这个小伙子,后来成了一名制药业巨头、慈善家与收藏家。因为他,才有了今天本文中与你分享的惠康收藏。
  你可能不知道惠康的名字,但你肯定买过他的另一款产品——药片(tabIet)。1884年,他与大学同学、好友SiIas Burroughs合伙成立的公司Burroughs WeIICome&Co.成为在英国最早贩售与制造药片的企业。药片比原先的药粉或药剂都更安全,因为标准化了药物的剂量,而且患者服用起来更方便,还可免受良药之苦。
  两人的制药与化工公司取得了巨大成功,并成为最早的国际企业之一。他有着极高的市场营销天赋与企业品牌意识,开创了不少现代的产品包装与广告设计先例,比如结合新艺术风格绘制的漂亮的玫瑰花图案被用于早期夏士莲雪花膏的外瓶包装,至今看来仍会令爱美女士为之心动。但在商业经营外,惠康也一直热心医疗研究与慈善事业。他自己其实很想搞学术研究,不过心有余力不足,于是出钱资助了多项重要的生物医疗研究,同时保护它们不受商业影响。1936年,惠康在自己去世前成立了惠康基金会,继续支持人类与动物的健康与医疗科研。如今,惠康基金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慈善机构之一,尤其关注生物医药、公共卫生与生物伦理学等领域的研究。
  惠康不仅以医药为事业,更投入了个人的无限热情。他对医学的兴趣,缘自幼年帮做医生、开药铺的叔叔打下手的经历。8岁那年,有一次他看着叔叔救治一位受了伤的印第安人。那就像一颗种子,在他心里种下了对医学以及其他民族文化的好奇。从接受专业培训成为一名制药师,再到推销药品直至漂洋过海、远赴英国开办自己的企业,他一如既往地着迷于医疗的历史与文化。凭借经商得来的巨额财富与超乎常人的旺盛精力,他前往世界各地探险,并热衷于收藏与医疗相关的一切物件和书籍,甚至称得上迷恋。他有一种近乎荒诞的野心,“相信整个物质世界终究会臣服于西方科学研究;只要我们能够拥有必要的资源,一切就都会被掌握、了解与理解。”惠康本人与受他委托的代理人们(主要帮他去拍卖行竞价买东西)从全球各地搜罗了共12.5万件医疗器物与设备,而包括书籍、册页、绘画、雕塑甚至家具、乐器、护身符、捕猎陷阱(?)等各类物件在内的总藏品多达150万件,这些共同构成了世界上最庞大的私人收藏之一(如果一场展览陈列163件展品,然后每场展览的展品不重样,按照一年办两场的速度,那得等差不多4600年才能把藏品全部展完,这相当于从金字塔造好开始展到现在了)。
  这批藏品的一小部分曾经陈列在惠康历史医学博物馆(wettcome Historical MedicaIMuseum),而很大一部分只能堆在库房积灰。2007年,在惠康基金会充足的资金支持下,惠康收藏(Wellcome CoIlection)正式成立,由专业的研究与策展团队梳理馆藏,并以实体和线上的博物馆兼图书馆向公众免费开放。馆址位于伦敦Euston大街的惠康宅邸,毗邻惠康基金会总部,在耗资1700万英镑重新设计与扩建整修后,馆内空间包含了仓库、展厅、图书馆、阅览室、餐厅、咖啡厅和商店。通过“医疗之人”(Medicine Man)与“生而为人”(BeingHuman)两大常设馆藏展,以及短期的主题展、演出、讲座、工作坊、放映等公共活动,吸引着每年以百万计的观众。
  这次编辑朋友说要做一期与医疗有关的艺术专题,我马上就想到了惠康收藏。几年前第一次知道它,还是从一个名叫“Mindcraft”(意识操控)的有点邪门的网页。说是网页,它更像一本多媒体故事书,图文视频并茂地讲述了催眠术在欧洲诞生和发展的故事:18世纪中叶,奥地利人Franz Mesmer提出催眠(Mesmerism)能够治疗精神失常与身体疾病,尽管从当时的图文记载与讽刺漫画来看,简直是彻头彻尾的江湖骗术,那些相信自己被催眠控制并治好了的人都是十足的傻瓜:但是,英国人James Braid继承衣钵,将其纳入心理学继续研究,并命名为Hypnotism,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也在治疗中使用了催眠术,从此开始了对潜意识的研究。
  一项曾经看来是旁门左道的巫术,后来却成了正经八百的医术,这一小段历史折射出了醫疗自古就是从巫术与科学之间、信仰与哲学之间发展起来的。古埃及、古希腊等民族、国家自古都有主司健康与医药的神灵,人们向神灵祈祷自己与家人的健康长寿;而在非洲、大洋洲等地的原始部落中,巫师或祭司往往肩负着为族人看病的职责。人类探索自己身体和生物奥秘的历程,既遵循着逻辑推演、理性实验与知识积累,也徘徊于令人啼笑皆非的迷信与神秘化的想象之中。即便在现代医学昌明、人类平均寿命大大延长的今天,我们仍面临着无尽的生物未知与健康挑战:神经科学对我们大脑意识的工作机制仍知之甚少,但用脑电波创作的艺术家却一大把;2019冠状病毒病仍会引发全球性的公共卫生乃至经济、社会危机,而双黄连会在一夜之间被抢购一空。
  这也就是为什么,庞杂无所不包的惠康收藏如此令人着迷(mesmerizing)——这泱泱百万余件馆藏,涵盖的不仅是一个典型的医学博物馆应该有的原理解说、医疗器械与设备、医疗书籍与指导手册等专业内容,还囊括了两千多年来,人类在神学、哲学、数学、物理学、解剖学、生物学、动植物学、金属冶炼、化工、制药、病毒学、疫苗与免疫研究、基因、摄影摄像、放射学、陶瓷、绘图、建筑等不胜枚举的学科领域的探索路径,并揭示了我们在不同的年代与文化中,对身、心、自然、生命、死亡的认识演变。
  从公元前400年的罗马神殿中出土的陶制人体器官贡品,世界各地、历朝历代的医神雕像,绘有经络图的针灸教学用人体模型,演示解剖结构的人体与器官模型与立体书,描绘17世纪英国街头拔牙场景的油画和同时期意大利以巴洛克艺术风格装饰的陶瓷药罐,从小猫到小机器猫等各类造型与材质的护身符和巫术道具,来自日本与中国的春宫图与性趣玩偶,印度高僧的铁钉拖鞋,记录了可怖的放血疗法的黑白照片,如刑具般惊悚的各类锋利的刀、锯、剪等外科手术工具,在底部绘有卡通人物形象、被作为新婚礼物赠出的精美的陶瓷痰盂罐……可以说,这些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馆藏能让你一站式体验自然历史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民俗手工艺馆、医学博物馆和——名人纪念馆。没错,你还可以在这里看到一些大名鼎鼎的人物曾经用过的物品,比如拿破仑·波拿巴的牙刷:即便是叱咤欧罗巴的波拿巴也得刷牙。刷柄用纯银打造,并刻有精美的花纹,刷头选用马毛,绝对是一把如假包换的贵族牙刷。还有查尔斯·达尔文的贴身手杖,这根骨制手杖的顶端饰有骷髅头,达尔文以此警示自己终有一天会到来的“不可逃避的死亡”(momentomori)。而居里夫人的粉丝可以在这里找到她用过的笔记本。   館藏的庞大体量给这里的运营、研究与策划者带来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不小挑战。所幸,根据线上资料与民间反馈判断(啊,是的,我也还没有去过),现场体验是舒适且充满惊喜的。新整修的空间十分开敞明亮,没有传统博物馆的闭塞与压抑,展品与藏书以疼痛、呼吸、身体、炼金术、意识等宽松的主题分类与广阔的学科涉猎,营造了整体的开放式氛围。除既有馆藏外,惠康收藏也在不断新增当代馆藏。著名当代艺术家Yinka Shonibare的作品《难民宇航员》(Refugee Astronaut)就是“生而为人”展览中的一件重点展品。Shonibare的典型作品是真人大小的人像装置,虽然它们仍会让我们联想到希腊雕像,但这些人像往往身着色彩鲜艳、图案多样的衣物,通常没有头,或以球形物体如地球仪充当头部。这件《难民宇航员》也是带有典型Shonibare风格的人像装置,只是头部变成了一个宇航头盔:人像身上背了一个大罗袋,里面塞满了望远镜、摄像机、炒锅等逃难家当。尽管看着让人哭笑不得,却也令我们不禁自问:会有这一天吗?我们被迫逃离地球?从而思考自然生态保护、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等紧迫议题。
  唔,如果你看到这里,已经蠢蠢欲动要查去伦敦的机票,那容我再善意地提醒一句:由于某些展品的实际外观、用途与历史背景(比如用于跳蚤马戏团的微雕舞台道具与海报——嗯,对的,就是让跳蚤表演杂技),阴森恐怖、反胃恶心、神神叨叨的感觉也在所难免喔。
  近年来,惠康收藏团队秉持亨利·惠康的遗志,将收藏全部数字化并上传到线上的公开数据库,还在Youtube开设了机构频道,在线可以观看不少讲述藏品故事的有趣短片。另外,前文提到的在线故事书是惠康图书馆的线上故事系列,通过动态网页讲述与收藏相关的主题故事。如果你像我一样,还只能心向往之却不能亲身拜访,那也可以先上网看看。
  对了,你还记得文章开头提到的隐形墨汁吗?现在来揭晓一下惠康小时候抖机灵的假发明究竟是怎么回事吧其实柠檬汁里的柠檬酸,比一般纸张的碳化温度低,所以用柠檬汁写在纸上,晾干后看不出,但只要加热一下,纸上写过的地方会先碳化变成焦糖色,这样就能看到字迹了。你如果想动手尝试,加热工具小贴士了解一下:打火机、吹风机或电熨斗都可以,但要注意安全喔。
  本文参考了惠康收藏官网(wellcome-collection.org)、惠康基金会官网、惠康图书馆、维基百科、英国科学博物馆官网、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网站、NewYorker、FT与Youtube等线上资源。
其他文献
从《推拿图》到《当代医学》,钟乐星画面中的那些身体,总令我想起梅洛一庞蒂的那句话,“世界的问题,可以从身体的问题开始。”这些身体,可以说是艺术家的自画像,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你我他/她,乃至整个社会的剪影。画面所呈现出的拧巴,暴力、挣扎,那些纠结、暖昧、抚慰和欲望,沉默中,触与被触的角力,施与受的统一,主动与被动的可逆如暗流般涌动。这种施受的结合因局部的无限推进与放大,基于这些动作自身的运动性,主动与
期刊
1奥拉维尔埃利亚松是当今最多面也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  在与艺术家本人的密切合作下,此书回顾了埃利亚松过去三十年间的艺术实践。清晰的图版展示了埃利亚松的装置、雕塑、绘画、摄影、电影、建筑项目,以及他对公共空间的介入,细致的说明则有助于读者理解这些作品。在数百幅插图前,是一篇由艺术史家郭恰安撰写的论文和一篇对埃利亚松的采访。兼顾埃利亚松的代表作如《绿河》和许多不那么广为人知的作品,大型装置如《天
期刊
2018年,来自海蒂·霍滕(Heidi Horten)收藏中的170件作品在列奥波多物馆进行展览。海蒂·霍滕的收藏以德国表现主义与美国波普艺术为主,现在已发展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收藏之一。1970年代,海蒂·恭斯-霍滕(Heidi Goess-Horten)与她的丈夫共同发现了对艺术的热爱。而在此后二十年的收藏生涯中,她也在全球各个拍卖会上购得了许多重要的作品。  在这篇访谈里,海蒂·恭斯-霍滕与合作
期刊
图片致谢本文作者  如果找一个词来形容香港,最恰当不过的可能是——“洋买办”。清代五口通商地区被西方人雇佣来从事贸易活动的中国人,葡萄牙人为其取名“ComDrar”,对应的英文是“Comprador”,中文翻译过来便是“买办”。这类买办因其工作的特殊性,经常游走在欧美商人与本地商人之间,故而被华商戏称为“洋买办”。对于西方人而言,香港是不折不扣的华人:对于中国人而言,香港又是识讲“两文三语”的国际
期刊
和黄英聊天是一件很享受的事,她语速很快,总是能迅速抓到你想要问的关键,然后给予有趣的答复。爽朗的性格让她成为朋友圈中的“气氛担当”,有她在的现场总是热闹欢腾。对于外界事物的好奇,令黄英的眼中始终保持着少女般的灵动,她很清楚自己的道路,并一直坚定地践行着。正如她所说的那样:智慧地歌唱,智慧地生活。  歌剧表演需要不断地学习  《财富堂》:您最近正在准备什么歌剧的演出?  黄英:有两部歌剧在筹备中,一
期刊
20世纪60年代,美国影响几代人的嬉皮士运动通过“走进荒野”的号令,传达出对待村野的巨大兴趣与反思现代化文明的生活态度,影响着美国的众多的音乐电影和杂志,但是在美国,乡村并不是一个所谓的郊区,除了没有市中心的繁华和人潮,其他的应有尽有,所以这半个多世纪并没有太多的改变。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正在飞速地发展一线城市的同时,乡镇也改头换面了。这一巨大的变化就被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RemK
期刊
“艺术收藏家最大的挑战,就是去发现未来的人将会如何形容我们当下所生活着的这个时代”。基于这一思考,黄国台(WiyuWahono)建立的艺术收藏为未来的世代提供了强大的工具与知识来源,让他们得以去捕捉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他的收藏几乎跨越了所有的媒介:从生物艺术、灯光艺术、声音艺术,到表演艺术、扫描影像、音画装置等等。黄国台在印度尼西亚出生和长大,然后又在德国生活了20年。在此次访谈中,他与Larry
期刊
前言:  2020年3月5日,《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市场艺术报告》2020年在线上出版。报告由艺术经济学家克莱尔·麦克安德鲁(Dr.Clare McAndrew)撰写。在宏观方面,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艺术品市场销售价值达641亿美元,同比下降5%。艺术品交易量达到4050万,创+年新高。与此同时全球艺术品市场创造了近300万个就业机会,在国际贸易方面同其业务直接相关的辅助与支持服务创造了1
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让不少行业进入“暂停”模式,大中小企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创,在密闭空间里人群聚集的演出行业更是受到了巨大的损失。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近期在会员范围内进行的抽样调查不完全统计,2020年1月至3月,全国已取消或延期2万余场演出,直接票房损失超过20亿元,甚至直接影响到下半年演出的后续报批。对于剧场演出行业的各方来说,这不仅是一场危机事件,更是生死存亡的终极考验。  除了走大
期刊
歌剧与绘画貌似很隔,属于两条并行伸展的铁轨,然而站在高空鸟瞰,会发现作为人类的自我表达,歌剧里有“视觉”,绘画里有“旋律”,彼此也存在奇妙的交叉。  我N次在舞台上、荧屏里“撞见”黄英的表演,每每惊叹于她“身体乐器”的魅力。只要她款款走到舞台中央,嘴唇微启,整个剧院便会响起金属般闪亮、引人荡气回肠的旋律,而她的旋律是带有色彩的,无论与乐队、戏剧、文学、舞美等融于一体,还是“形单影只”一个人站立着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