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为何频频洗手?等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2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儿为何频频洗手?
  
  Q:女儿上小学六年级,是一个衣着整洁、爱干净的孩子。但前年经历过“非典”之后,女儿爱干净的程度明显增强了。只要她的手触摸到家中什么东西,马上就要去洗,不洗不行,一刻也不能忍受。事后她的解释是如果不洗心里就不舒服,就无法做其他任何事情。原以为孩子讲卫生是一件好事,但这种现象让我很担心,其实孩子也挺苦恼的,我们该怎样帮助她呢?
  A:女儿过度爱清洁,以至于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其洗手行为明显具有强迫性,考虑是强迫性神经症(俗称洁癖),这是一种心理障碍。所谓强迫症是指当事人明知自己的想法或行为没有必要,但不能自控,他们活得很紧张,很容易忧虑,过分的忧虑使当事人整天关注自己担心的事情是否发生。比如你的孩子总是会想到自己被细菌、病毒污染,此时洗手的行为是用来对抗和消除内心焦虑的。虽然当事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担心毫无意义,但因无法对付内心不断涌现出的强烈的焦虑和恐惧,所以非要采取某些行为来减轻不适感,借以达到安慰自己的目的。
  表面上看,有洁癖的人好像很卫生,但他们却不能从自己的行为中感受到幸福,反而时常笼罩在紧张、痛苦的体验中,根本无暇顾及其他事情,更谈不上享受生活的快乐。至于信中提到孩子是在“非典”之后出现强迫症状的,说明在那个特殊的时期,严重的传染病导致的社会恐慌心理是导致孩子出现问题的诱因,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孩子的人格特点,所具有的人格特点是其形成疾病的根源,使她很容易因为承受不起强烈刺激而致病。
  因为你是通过信函问诊,其他方面的情况提供得不全面,比如孩子的成长史、你们的养育风格以及孩子对自己症状的态度等等,建议你最好带女儿到心理门诊看看,面见医生仔细交谈,医生还需要参照其他方面的信息给孩子作出诊断,并给你一个具体的建议,这样会更利于孩子的治疗和康复。
  
  如何看待孩子“爱作对”?
  
  Q:大夫, 别人都说孩子长大了, 父母难管教,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正在上初中二年级的女儿,以前是个挺乖巧的孩子,现在不仅主意多,不听话,有时还会因为看法不同和我们发生争执,弄得我们毫无办法。怎样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A : 青春期的孩子变得不再温顺,凡事“爱作对” 是很多家长的感觉, 这是逆反心理在作怪。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与传统的观念定式和特定教育情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矛盾的、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青少年思维的发展和逆向思维的形成,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和可能。青春期性的发育导致的性别意识、性意识的萌发又使孩子产生逆反。再有就是青少年时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是不平衡甚至是矛盾的,这种矛盾和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生理上的成熟和心理上的不成熟,使他们容易把自己置身于与施教者对立的位置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和行为。产生逆反心理的客观因素也不容忽视。一些家庭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学校是中学生聚集的环境,群体不良习性的作用也是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因素。对于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长的态度是关键。家长学会理解和尊重孩子,并在自己的言行中体现出来,也就是把理解和尊重准确地传达给孩子。父母的教育和孩子的独立之间是一对矛盾,但实质上两者又是一致的,惟有态度能改善和转化双方的关系,如此才会使孩子的心理反感削弱并消除逆反心理。其次,注意和孩子培养感情,多些宽容、多些亲近,有利于减轻青少年心理上的厌恶、背离,逆反行为自然就会减少。再则,加强对同辈群体的指导。积极的群体对个体正常心理所产生的是一种推动,而不良群体对个体心理产生的是一种动摇力量,故及时发现不良风气并做到尽早扭转,可以有效地防范不良习气滋生。
  最后还有一点,赞扬是一种鼓励,家长应经常使用。赞扬是一种认可,一种肯定,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就少一个背离者,多一句赞美,就把摇摆不定的孩子们纳入我们的期望中。要少批评,多鼓励,少训斥,多赞美,在和女儿的交往中,您不妨试一试这些方法。
  
  刺激会引起抑郁症吗?
  
  Q:我的一位女友最近因为一件小事与同事发生争吵,后来总是唉声叹气,愁眉苦脸的,谁也劝不了她,因为情绪不好连家务都不想做了。后来,家人陪她到医院诊断是抑郁症,医生还给她开药治疗。请问:刺激会引起抑郁症吗?
  A :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这位女友的家人陪她去医院诊治的做法。不少人对抑郁症不了解,往往忽略了亲人长期心情不好的事实,而不能像对其他疾病那样真正重视起来。抑郁症的确与我们通常生活中的负性生活事件密切相关,而且常常在应激性生活事件之后发生。当然,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心理承受能力不同,各种生活事件的强度是否构成伤害也是不同的。常见的不良生活事件包括:长期工作压力、失业、家庭不和、离异、亲友重病或亡故、家庭经济困难、遭受意外事故等。另外,还包括不能适应新环境,人际关系紧张等等。这些导致人们紧张、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应激性生活事件的持续存在,使得个体在心身两方面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此时当事人极力调动一切潜能去应付,长此以往就会感到精神疲惫,无法支撑,于是就逐渐出现了精神活动“衰竭”的现象。比如情绪消沉沮丧,产生消极悲观的念头,时常感觉不开心,生活没兴趣,无心做事情,这些都是心理方面的变化。同时,生理上的反应多为头痛、心悸,还可能出现食欲下降、睡眠障碍、性功能紊乱等症状。
  虽说长期心理应激是抑郁症发病的主要因素,但各种生活事件、不良经历与轻度抑郁症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容忽视的。在轻度抑郁症患者中,约有3/4 的人未求助过医生,他们不清楚自己正处于疾病状态中,故长时间地忍受着抑郁的痛苦和折磨。因为轻度抑郁症不容易被察觉,也不容易被认识,往往被说成是“小心眼”“闹情绪”“思想狭隘”,而不能被真正重视起来。当事人因躯体不适而反复奔波于内科、中医科,迟迟得不到正确的治疗。同时,治疗无效及由此带来的经济负担又加重了病人的心理负担,使之更加失去生活的信心。因此,当我们在遭遇了某些生活事件后,如果出现失眠、烦躁、情绪低沉、心身疲惫等现象时,应及时找精神科医生咨询,早干预、早治疗,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抑郁症的危害。
  
  “见血就晕”是何因
  
  Q:我是一位女中学生,有一次上体育课时,看到一个男同学不小心跌破了头,摔得满脸都是血,我感到一阵心慌,好像马上就要晕倒似的。从此以后,我只要一看到血就会感到头晕不舒服,我担心自己从此会留下毛病。
  A : 你描述的情况属于恐惧症中的一种, 是在突厄的情况下受到刺激而留下的心理反应。同学意外摔伤流血作为刺激源引发了你最初的恐惧感,并成为日后再次看到血色而紧张的条件反射。恐惧是人类的原始情绪之一,是对于真实存在的威胁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凡是能够对人构成危险或威胁的客观事物,都能够引发恐惧。这样说是想让你了解恐惧情绪,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它的存在。
  当人们在通常不应该引起恐惧的情境或场合产生了与实际危险不相协调的恐惧感时,就有可能患上了恐惧性神经症。常见的恐惧症主要有场所恐惧、社交恐惧、特异恐惧三种。晕血症属于特异恐惧。特异恐惧患者过于害怕某个具体的事物或情境,一旦遭遇到这种情境或事物时,就会产生严重的压抑感和恐惧感。即便面临的刺激不会对自己造成真实的威胁,内心也会恐惧不安。
  特异恐惧通常始于幼年,多见于女性。克服恐惧的方式主要采用认知行为治疗。一方面,从患者的成长经历中寻找恐惧事件或根源,帮助患者从认知角度上了解恐惧意味着什么,区别同样的刺激对于成年人早已不同于幼年;另一方面,在行为上可以采取系统脱敏法,逐步降低患者对所恐惧的事物或情境的敏感程度,使患者渐进地能面对恐惧的对象。也就是通过一步步的适应刺激,来减弱和抵消患者最初某一时刻面对刺激所体验的不良感觉。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在正规的心理门诊接受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获得的帮助会更加具体可行。
  
  母亲为何“没病找病”?
  
  Q:几年来,我母亲一直莫名其妙地感到胃部不舒服,看过几家大医院,胃镜、CT 等检查做了好几遍,也都没发现任何病变的迹象,可她自己的感觉却一直不见好转。母亲整天长吁短叹,不断地催促父亲陪她到处看病,却丝毫不见效果。无奈之下,有人给父亲出了个主意:回家后假装头痛,观察一下母亲有什么反应。自从父亲装病后,母亲不舒服的感觉好像轻了一些,甚至有时还对父亲嘘寒问暖。虽然我不认为别人的主意有多高明,但这办法竟然有效,这说明了什么呢?
  A : 你母亲这种“没病找病”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躯体化,即患者将心理问题转化为身体症状表现出来,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无意识层面上进行的。在这一类病人中,以中老年女性居多,儿童和青年较少。心理学家认为,这与有些人不善于体察和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有关。一个人有心理需要,若因为种种原因不能以言语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话,就有可能通过非言语的方式显示出来,让身体“生病”就是其中之一。比如说:生气后感觉胃胀,愤怒时隐隐地头疼,还有癔病发作,都是在以身体的不适感受间接地表达自己的心理需要。
  面对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变故,有些人情感交流的能力不高,表达自己内心愿望的渴望受到各种因素的压抑,就像正常的渠道被“阻塞”一样,当他们不能采用其他方式进行弥补或改进时,就只能通过躯体不适的方式来求得他人的关注,借此弥补内心的需求。对于有这种心理特征的人,我们需要理解其表达方式,还要把他们用躯体表达出来的东西尽可能地转化为言语,如你母亲感到胃痛就是在告诉家人自己不愉快,希望给予一些安慰和帮助。同时,家人也不要过分关注这类人的症状,而应鼓励他们正常地表达,避免助长其养成“以病代言”的习惯。当有人因躯体症状反复就诊却毫无结果时,应当想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最好到心理门诊就医。
其他文献
十年前,我从企业报总编岗位上退下来时,张君接替了我。他于1966 年高中毕业,下乡到甘肃酒泉兵团一直办小报,一干就是18 年。我戏曰:“你是王宝川,寒窑受苦18年。”我18 岁离开甘肃天水老家,一直在天津工作,因此,他叫我是“甘肃的天津人”,我叫他是“天津的甘肃人”。彼此乡音相近,地域风情相通,共同语言多,感情甚笃,工作协调有效。他新闻造诣深,又正值不惑之年,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工作起来常常忘记休
期刊
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希望自己下个月的工作业绩会更好,希望明年能考上向往已久的重点大学,希望能找到即令人羡慕又适合自己的新工作,希望过上宁静而舒适的生活……对于这些充满着向往的话,我们通常是附和着随之一笑,视之为一种自我期待,自我宽心,自我慰藉,往往不会很在意。如果把希望换成另外一个词“目标”,你的感觉会怎样呢?来,试一试:我的目标是拥有强壮的身体,我的目标是一年赚10万,我的目标是短期内获得某
期刊
从“而立”到“不惑”的洒脱一跃,让我站在了35岁的门槛。多少希望已悄然成真?多少希望仍蛰伏于心底?多少希望只适合永久地收藏?多少希望仍在与岁月的大手作最后的抢夺?此时,我静静地清扫着心房,为即将到来的一年 “打点”新的希望……  生命的太阳已是正午。在那泥沙俱下的岁月的河床上,谁都希望多捡几粒珠贝回家。希望就这样以美女似的秋波从容地“俘虏”着我们,让我们寻寻觅觅、忙忙碌碌,从中体验着忍耐和成熟。希
期刊
希望是对未来的渴望,是经过奋斗之后对成功到来的期待,希望是动力,是激励,是爬起来接着前进的鞭策。  在我的心中,鲜花、美酒、掌声、功利……什么都可以丢下,却不能丢下希望。在我并不长远、也并不辉煌的人生历程中,始终有希望相伴,执著前行。  一生务农的父母表面上愚讷,可他们与人为善,淳朴达观,是他们教会了我怎样生活,怎样为人处事。还有我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豫西南伏牛山区那片丘陵沟壑
期刊
本期策划:  希望,承载生命之舟  有人把希望比喻为引导人前行的一缕光束,生命存在, 希望就存在,存 有希望的生命也就有了依靠和力量。  我们设计“希望”这样一个具有个性化的开放式话题,汇集诸位作者的想法,看看他们在谈到希望时产生了怎样的联想,激发出哪些智慧的闪光点。新春伊始,让心中的希望与我们同行……    专家论坛  探询心理测验的误区  在我们这个以量化为标准的时代,心理测验已经成为公众中非
期刊
故事是从一个电话开始的。那时我们结婚已经半年多了,婚后的生活幸福而温馨。老公在一家公司任部门经理,我在一家网络公司做软件开发,虽然大家都忙着各自的工作,但却并不耽误每日的卿卿我我。在外人眼里,我们是一对幸福的小夫妻,我一直很满足现有的生活状态,也为找到了一个疼爱自己的老公感到庆幸。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电话打破了我们原本平静而幸福的生活。  打电话的是一个女人,声音很疲惫。我顺手把电话转给正在书房的
期刊
三年前,一对夫妻下岗了,生活一下子陷入困境。后来男人参加了一个劳务输出组织,远赴非洲工作,为期三年。女人则在家带着一个12岁的儿子靠帮人做钟点工过日子。  女人这样忙忙碌碌地过着。一次做钟点工时,主人家恰巧有客人来,客人激动地向女人打招呼。女人认出这客人就是以前的初恋情人伟。两人寒暄一番,于是,女人知道了伟的境况不错,生意做得如鱼得水,腰包鼓了起来;女人还知道伟是一个单身贵族。  后来,伟就经常来
期刊
去年的老人节,我结识了一位88 岁的老人。老人虽然年事已 高,但耳聪目明,精神状况好,身体硬朗,与人交谈也很风趣。我对这位年老心不老的老人非常敬佩,被她那种乐观的精神深深地感染。  后来我了解到,这位老人一生厄运不断。她和丈夫20多岁就投身革命,丈夫在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50 岁那年,她的小儿子又被车祸夺去了生命。三年前,大儿子也离开了人世。中年丧偶、老年失子的不幸都被她碰上了。更令人吃惊的是,她
期刊
真诚不会贬值    Q:我是一个企业的科室负责人,崇尚真诚待人 。但是,我的真诚换来的却是部下的欺骗,让我对自己的真诚产生了怀疑,也使我不再相信他人。我想咨询一下如何在尔虞我诈的职场左右逢源。  A : 真诚没有错,但是真诚不等于不设防。社会不可能像我们期望的那样单纯,不同的人、不同的道德取向、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是现实生活中的常态,在职场上这一点会表现得淋漓尽致。  职场上的挫折一如家常便饭,
期刊
笑口常开,健康常在。古语说:“笑一笑,十年少。”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笑的作用有了更深的理解。德国专门成立了“笑运动联协”,有的发达国家还成立了“笑俱乐部”。  笑能提高免疫力,使人机体内产生大量免疫球蛋白,增强机体自身保护功能。日本《东洋经济周刊》2002年1月19日报道:笑甚至可以提高癌症治疗的效果。据说有两个癌症病人因爱开玩笑而经常开怀大笑,而大笑竟能激活患者体内攻击癌细胞的天然杀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