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低渗非均质油藏CO2驱注气速度对采出程度的影响

来源 :石油钻采工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低渗非均质油气藏具有低孔、低渗、低饱和度和低产等特征,利用常规水驱开发难度大,采收率低,而CO2 驱油能显著提高特低渗非均质油藏的采出程度.根据特低渗非均质油藏的地质和储层特征,利用双层非均质岩心模拟油藏非均质性,设计完成了5 种不同注气速度下(1、2、4、8、10 mL/min)的驱替实验,系统分析了CO2 驱油速度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O2 驱提高采收率幅度最大段在CO2 窜流之前,随着注气速度的变大,推进速度变快,突破时间逐渐前移;合理的驱替速度使得CO2 气体与岩心孔隙中水及原油的接触
其他文献
深水钻井隔水管作为深水油气开发的关键部件必然面临涡激振动及其疲劳损坏这一重大安全问题,正受到广泛关注。基于精细流场模拟并耦合结构动力响应的流固耦合方法是准确分析
固井下套管作业中,井底压力平衡与波动压力的大小密切相关。套管下放速度是影响波动压力的主要因素,因此确定合理的套管下放速度,对安全固井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下套管工况,
川西须二气藏岩性致密,具有高温、高压且气藏含水等特点,前期两轮优化形成四开井身结构,平均井深5 354.60 m,钻井周期达252.20 d 以上,采用常规钻井技术经济开发难度大,极大
为了落实渤中凹陷太古界潜山储层岩性、物性及含油气性,为太古界潜山储量申报提供实物资料,设计在太古界潜山钻遇油气显示层进行取心作业。针对潜山顶面风化壳破碎严重、内幕
深水钻井具有较高风险,在救援井设计方面,国内外没有相关标准规范可参照,深水井实施救援井作业的数量也很少.为了保证深水油气田安全高效开发,结合中国南海深水钻井的需要,对
近5年来,"体积压裂"(新称"三维广密压裂",简称"广密压裂",译为"3-D Shattering Fracturing")试验在提高致密油藏单井产能方面取得成功,致使其成为公认的开发致密油藏的有效手段,促使各
马深1井完钻井深8 418 m,终孔尺寸?165.1 mm,下入?146.1 mm尾管。井下高温高压、环空间隙小、螺旋屈曲载荷低等问题突出,导致下套管作业难度大。为解决以上难题,研究并成功应用
南海东部地区调整井井深大,轨迹复杂,发生卡钻后解卡作用力无法有效传递,解卡难度大。通过对海上陆丰13-1油田A井在深层古近系恩平组地层的卡钻原因进行分析,现场采用循环法
<正>经济区是区域经济运行的基本格局.深刻认识经济区的内涵,有助于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也有助于加强区域联合,促进国民经济的整体进步.所谓经济区是指由经济中心、经济腹地
提高上海的技术创新能力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政府和企业界者在增加技术开发资金,推动技术创新活动。然而,从经济学家的观点看来,要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就应该研究如何要素利用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