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博士论文头疼的德布罗意

来源 :中学生百科·文综理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yy001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所有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当中,德布罗意可以说是最令人羡慕的一个。仅仅凭一篇博士论文就能把“巨奖”揽于怀中的实在不多,更何况他那篇论文据说是“史上最短的博士论文”,包括标题、摘要在内,都没有写满两页纸,通篇就两个连现在的中学生都会写的公式。然而所有的这些,一点也不影响他成为科学史上无可争议的大师级人物——他是波动力学的创始人,物质波理论的创立者,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1892年8月15日,德布罗意出生在法国塞纳河畔的一个贵族家庭。德布罗意家族历史悠久,先后出了许多的大人物,将军、元帅、部长等等,并且有着最高世袭身份的头衔:公爵。德布罗意的祖父就是法国著名的政治家、国务活动家。他老爸是内阁大臣,也算官位显赫。
  德布罗意一直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甚至可以说是吃饱了没事干。对于这样一个每天为如何打发时间发愁的人而言,找点什么费神的事来磨蹭掉那些无聊日子显然很迫切,于是德布罗意打起了中世纪史的主意。实际上,他从小就对历史颇有兴致,只不过把精神集中到中世纪史上来之后,才算是有了份“事业”。在年轻的德布罗意看来,这是一份很酷的事业,也是自己的兴趣所在。然而,在历史研究上,他毫无建树。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一个科学界急剧动荡的年代。当时,因为爱因斯坦和普朗克等人对量子说的研究,物理学突然又热门起来。1919年,正处于青春期里精神最旺盛阶段的德布罗意终于耐不住寂寞和平淡,决定放弃枯燥的历史研究,赶时髦似的、转而投身于当时最流行的量子说热潮中,准确地说是感兴趣于一个在当时很酷的观点:光具有粒子性。
  学物理就学物理吧,老爸很无奈地说,不过好歹得找个好“老板”,于是把德布罗意推荐到了一派宗师朗之万门下读博士。在研究生学习生涯中,没人知道他在物理上究竟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转眼五年过去,一事无成的德布罗意开始为博士论文发愁。当时,物理学家们还在争论“光是波还是粒子”这些问题。德布罗意想,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光是波,却忽视了它的粒子性。比如说,电子,我们一直认为它是粒子,会不会它又是波呢?
  1924年,在名师门下熬了五年后,德布罗意向巴黎大学提交了自己的博士论文——《量子理论的研究》。这篇论文两页纸不到,两个公式,一个当时看似无聊的观点。不过可以想见,就算是这么短的一篇论文或许都让德布罗意深感头疼了。他的博士论文只是说了一个猜想:既然波可以是粒子,那么反过来粒子也可以是波,也就是提出了物质波。可是,这种想法太疯狂了,很少人能够接受。再说了,他们从来就没见过短得如此过分的论文,光心理上就无法接受。答辩委员会大部分成员在答辩会之前就明确表示要投反对票。
  其实在欧洲,一个学生苦读数年都拿不到学位太正常不过。然而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德布罗意身上就有些不一样了,因为他的家庭,因为他的父亲是位高权重的内阁大臣。“老板”朗之万急了,无奈之下,写信给爱因斯坦,以求点评。谁料爱因斯坦马上予以了高度评价,称德布罗意“揭开了大幕的一角”。在当时,爱因斯坦的威望足以说明一切。1924年11月,德布罗意的博士学位顺利到手,从此他是个物理学博士,继续他摇摆不定的生活。可是,他怎么后来就能拿到诺贝尔奖呢?
  按照当时欧洲的学术传统,朗之万则将德布罗意的博士论文印成若干份分寄到了欧洲各大学的物理系,其中有一份来到了维也纳大学。另一个物理学大师德拜看了一眼,觉得没啥意思,就随手给了他手下的一个讲师,说反正大家都不愿意看,你就给大伙讲一讲它的内容吧。这位讲师硬着头皮作完报告,台下还是一头雾水。德拜站起来说:“这年轻人虽然有点孩子气,可是观点也许还算新颖。既然你说粒子是波,那总得搞个波动方程吧?!”两周后,这位伟大的讲师拿出了他的方程,即薛定谔方程!德布罗意要感谢薛定谔,因为正是薛定谔的波动方程让他的物质波闻名世界。
  1925年4月,在美国纽约的贝尔电话实验室,戴维逊和革末在做一个有关电子的衍射实验,得到了电子通过晶体的衍射图像,从而证明了电子的波动性。1927年,G.P.汤姆逊在剑桥通过实验进一步证明了电子的波动性,他利用实验数据算出的电子行为,和德布罗意所预言吻合得相当好。1929年,德布罗意终于凭借他的那篇博士论文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历史上第一篇获得诺贝尔奖的博士论文。从此物理课本上多了一段让人费解的话——光既是粒子也是波,既不是粒子也不是波。
  德布罗意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你不懂物理,只要大胆尝试,也许会有意外收获。
  编辑/梁宇清
其他文献
今天是何年、何月、何日?要回答这些问题,只需看一眼日历就行了。  不过,在很长的一段时期中,人们无法使年、月、日协调起来。由于从一次圆月到另一次圆月需要29.5天,天数自然无法与月数吻合。同时,“天”也无法跟“年”吻合,因为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上需要365天5小时49分零46秒。此外,“月”和“年”也“矛盾重重”——因为月亮每年环绕地球12至13次,不是一个整数!  古巴比伦的祭师们绞尽了脑汁,才制
期刊
一个国家能否成为世界霸主,能否巩固自己的地位,既要依赖于经济制度的创新,政治制度的保障,军事力量的强大,还要借助地理位置的优势。地理位置的优越可以推动大国的崛起,取得一时的辉煌,同样,因为地理上的缺陷,也可能招致别国的攻击,难以保住胜果。    不安稳的胜利者    15世纪末,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葡萄牙、西班牙,是欧洲最强盛的中央集权国家。伊比利亚半岛处于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两个国家借助这一优势
期刊
从“神一”到“神六”再到“嫦娥一号”,我们迈向太空的步伐越走越远。在我们感叹航天科技把人们的飞天梦想变为现实的同时,航天技术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呢?    卫星技术:天涯若比邻    航天技术总是首先应用到民用前沿科学的研究,大家熟悉的卫星通信技术,就为现代社会提供了电话、数据传输、电视转播、卫星电视教育、移动通信、救援、远程医疗等上百种服务,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今天,我国的通信卫
期刊
于很多神话故事中现身的独角兽,据说最终灭绝,是因为没有搭上诺亚方舟而淹死在漫漫大水中。在那场持续了40个昼夜的大雨中,与之一起销声匿迹的,还有无数动植物。包括人类在内,现在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是挤进诺亚方舟的幸存者。那场空前绝后的洪水,是上帝对地球的惩罚;而最终驶入《圣经》的诺亚方舟成了物种的保护神。试想,假如没有那艘据说是用柏木制成的“巨大木箱”,结果将会怎样?现在的地球可能还是不毛之地。  诺亚方
期刊
中国人讲“举头三尺有神明”,意思是说人的一举一动都在神的注视之下。换个角度来说就是你的吃喝拉撒睡,一切一切的活动,都受到了彻底的监控,而这一偷窥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就是超级狗仔队员土地公和土地婆。如《醒世恒言》中的《吕洞宾飞剑斩黄龙》,吕洞宾见青气冲天而起,召来土地询问,土地道:“下界西京河南府在城铜驼巷口有个妇人殷氏,约年三十有余,不曾出嫁……”《西游记》中土地为寻找芭蕉扇的孙悟空提供情报:“大力王
期刊
输血是外科手术中的一个基本程序。然而,对人类健康影响巨大的输血疗法的开端,却是肇因于彻头彻尾的错误认识,这在医学史甚至整个科学史上,恐怕都难以找到第二个类似的例子了。一切要从人类输血史上的第一个著名病人莫里的故事说起。  莫里住在巴黎附近一个小村庄,当他疯病发作时会非常狂暴地痛打自己的妻子,并沿路放火烧房,这些行为让他十分出名。1667年冬天,莫里的疯病再次发作,赤身裸体地在巴黎流浪。一个贵族发现
期刊
妈妈说我是寄生虫    每个月都有月考,每个月我都尽自己的能力在考,但是考试成绩总是不尽如人意。老妈说白养我了,这么笨,考个试都考不好,只会浪费国家粮食。我很不服气,我考得不好,但是我已经尽力了,不像有些同学还要靠作弊来得高分,其实我只要作弊也可以考得更好,只不过我不想欺骗大家,但是妈妈总是只会说我,烦死了!何炅哥哥,你这么优秀,以前的成绩一定很好吧?没有像我一样老是被老妈说成社会寄生虫的时候吧?
期刊
《我们仨》杨绛先生的回忆录。回忆她和钱钟书先生以及女儿的生活点滴。一个90高龄的老人,所有的,也许只有回忆。杨绛先生在书中写道:现在我们仨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一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先生说:“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为有我们仨。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这本书大约初二就被我带回家,静静地在书
期刊
5月13号,我到了四川灾区,见证了“15勇士伞降”的事。  战士们13号晚上乘军机赶到成都,当时天上正下着大雨。地震发生当天晚上8点,都江堰就开始下雨,到了凌晨,汶川也开始下。降落条件非常不好,但是,大家都知道,这次伞降,全国人民都在看,全世界都在看。战士们背负了太多东西。  13号晚上6点,成都某军用机场,天降大雨。候机厅里的100人的先遣队。当时他们正在吃饭。100个队员,全副武装,伞靴,伞盔
期刊
最长寿的生物2.6亿岁    2005年,英国科学家在英国芬得克里夫兰郡的地下发现了“玛士撒拉小虫”,它是世界上最长寿的生物。玛士撒拉小虫是一种细菌,经过分析鉴定,这些目前依然活着的细菌的寿命为2.6亿年。研究人员估计,玛士撒拉小虫的发现地曾经是一片浅水,后来水蒸发干净,它们与盐一起沉积下来。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它们适应了地下盐层的严酷条件,以盐层中的有机物维生,并且新陈代谢的速度变得极为缓慢,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