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宰相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g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张齐贤是宋太宗、宋真宗两朝名相,先后任相长达二十一年,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尤为难得的是还能投笔从戎,多次大败北方劲敌契丹辽兵。张齐贤长得高大健硕,善言谈,有大略,忠君报国,在他手上纠正了不少冤假错案。他还喜欢提携后进,尤其是寒门学子,太宗真宗两朝人才济济,与他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也是分不开的。
  张齐贤有两个特点,一是胆大,二是能吃。张齐贤家世贫寒,从小缺衣少食,因体量庞大,基本上从没吃饱过,他最大的愿望是祈祷乡邻为还愿而开斋饭。这样的话,他就能捡着一顿白食而大吃一回,哪怕遭人白眼也无所谓。
  有一次赶上吃斋饭后,没吃饱,瞅着邻居家后院悬挂着一张牛皮,顺手牵羊拎回家后,煮了一锅牛皮汤,连皮带毛囫囵吞下肚去,这吃法虽然跌分儿,但能管饱,至于斯文嘛,暂且放在一边。
  张齐贤不仅胆大还胆正,为了混个肚儿圆,不惜以身犯险。
  有一次,一伙强盗烧杀掳掠之后,啸聚旅馆大吃海喝,路人唯恐避之不及,纷纷逃散,张齐贤远远闻见肉香,不禁食指大动,他径直来到盗匪面前,拱手而言:“小弟我啊家里穷,饿得实在不行,能不能让我吃上一顿饱饭?”
  众盗非常惊奇,有一人说道:“秀才你能够屈尊,有何不可,只是我辈都是粗人,怕你见笑?”
  张齐贤吃人嘴软,赶紧奉承:“做强盗的并不是庸庸碌碌之人,都是世上的英雄,只不过时运不济,流落到当强盗而已。”
  众盗大喜,任凭张齐贤取杯痛饮,张齐贤也是饿得头眼昏花了,取来猪腿,狼吞虎咽风卷残云,又是大碗喝酒,又是大口吃肉,气定神闲安之若素。一个吃白食的,表现得比强盗还要豪爽大气。
  群盗相视而言:“您真是当宰相的材料,如果有一天您真的当上宰相,别忘了我们这些流落江湖中人。”
  一个读书人,能够如此不拘小节,且身陷虎狼之窝,镇静自若,大快朵颐,绝非常人。张齐贤大神级的表现征服了一众枭雄,群盗竞相以金银相赠,张齐贤大包大揽,毫不推辞,负重而返。
  2
  张齐贤发迹,走上仕途之路与其胆量胆气也是分不开的,当然也离不开一个吃字。
  一天,宋太祖巡幸西都的皇家队伍过来了,一般人看见这种车辚辚马萧萧拉风的场面时,都吓得不敢吭声了,唯独张齐贤扒拉开众人,大声吆喝:“草民愿献治国方略十策。”
  宋太祖大惊,让人把张齐贤带回行宫详细盘问.张齐贤大叫:“我的肚子很饿,能否吃饱再问?”
  宋太祖让人给他端上牛肉,张齐贤迫不及待地手抓牛肉往口里塞,宋太祖心想,可能碰上一个吃白食的家伙了,就用玉斧敲打着张齐贤的脑袋说:“别只顾着吃了,你那十策呢?”
  张齐贤一手抓肉,一手画地,条理分明地诉说并解释十条策略。
  宋太祖认为张齐贤所言只有四条甚合心意,张齐贤大声争辩:“我这十条都管用。”
  宋太祖怒了,令武士一阵乱棍把张齐贤赶出了行宫。
  宋太祖那是何等精明而善于识人用人的帝王呀,他又何尝不知张齐贤是个贤士,只是这家伙太落魄了,而且这吃相太难看了,君子食不言寝不语,不打磨打磨这样的狂士难成大器。
  回到帝都后,宋太祖招来兄弟赵光义对他说:“朕巡幸西都,其实是为了发现人才,还真是发现了一个叫作张齐贤的家伙,此人当为宰相也,你日后当善待之。”
  后来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张齐贤参加国家大考,宋太宗想起了哥哥说的话,想把张齐贤拔擢为一甲优榜,但负责国考的官员却将其置于丙科,宋太宗一怒之下,把负责考试的一众京官都免职了。
  在皇帝的重用下,张齐贤的官越做越大,最终官居宰相。
  3
  吃货宰相张齐贤,年轻时曾经游历嵩山。有一天,酒足饭饱之后醉卧乱石岗上,忽做南柯一梦,梦见有人驱赶着一群羊走到他面前说:“这些羊都是先生你这一辈子的食料。”张齐贤醒来后一抹哈喇子心满意足地笑了。后来张齐贤富贵以后,果然极爱食羊,每顿食羊肉数斤,从不厌烦。宋朝时羊肉为鲜见的美食,并非人人所能享用,张齐贤健食羊肉世所罕见。
  张齐贤的最爱是猪肉,尤其是肥猪肉,猪肘子、猪蹄之类的,越肥越好。张齐贤生来高大且肥壮,如此钟爱这些胆固醇特高的食物,越吃越胖,越胖越吃,从不忌口,且每餐必食数斤。
  当时有一种研制的黑神药丸,可能大补,别人通常只吃一丸,而张齐贤服用的剂量是六七丸,以之夹于胡饼之中而食,张齐贤把药当饭吃,可想而知胡饼要吃多少才算够。
  宋真宗淳化年间,张齐贤因事被贬安陆,治下官员以前不太熟悉他的嗜好,见其每餐饭量异于常人,都很惊奇。
  为了见证张齐贤一餐饭究竟能吃多少,大家伙搞了一个测试,有一次张齐贤宴请宾客,大家伙私下叮嘱厨子,准备一个金漆大桶,暗中偷窥张齐贤所吃食物,他吃什么,就往大桶里放什么。
  到了晚上,再看那只金漆大桶,酒浆四溢,食物满桶,一郡官员惊为天人。
  4
  虽然爱吃爱喝,但张齐贤绝不是一个酒囊饭袋之辈。
  他在地方任上,吏治清明,休养生息,惠及民众,百姓都很怀念他,有人诽谤他居官弛慢,不作为,朝廷召还,张齐贤自嘲道:“以前做宰相时,没有大的过错,如今治理一郡,却招致非议,就像我做了御厨三十年,如今老了却连煮粥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了了。”
  不过朝野上下,都认为诽谤者罪大恶极,对张齐贤评价极不公平。
  张齐贤在用人上明察秋毫。
  他最有名的一件事发生在任江南转运使上。
  一次家宴上,一个奴仆偷窃了几只银杯,张齐贤看在眼里,并未声张。后来当了宰相后,过去为他服务的仆从们都得到了提拔,唯独这个既未升职也未封赏,这个奴仆心里很不平衡,就向主人哭诉:“我年龄最大,资格最老,服侍您这么久了,为什么唯独遗忘了我?”
  张齐贤看了一眼老泪纵横的仆人,长叹一声说:“我本来不想说,就是怕你怨恨,你还记得三十年前偷窃银杯的事吗?我把这件事藏了三十年,不欲人知。我身为宰相,理当激励贤良,罢黜贪官,又怎能举荐一个偷窃之人呢?如今你把话挑明了,念在你服侍我多年的情分上,我送你三十万钱,你好自为之吧!”
  仆人震惊不已,哭别而去。
  可见,张齐贤做人做事坚持原则,立场坚定,不失为贤相名臣。
  张齐贤任相二十一年间,敢于担当,政绩斐然,张齐贤作为文化人还给后世留下了一本书《洛阳缙绅旧闻录》,极具史料价值。
  张齐贤退休后,每天與亲友喝酒吟诗,心情闲适舒畅,以七十二岁的高龄病逝。
  选自《民间传奇故事》2017.7下
其他文献
元大德年间,扬州一名崔姓官员同邻居吴防御交情深厚,且崔家儿子兴哥与吴家女儿兴娘都在襁褓之中,于是崔家求聘兴娘,吴父同意后以一支金凤钗作为订婚信物。  不久,崔父带着家眷远出做官,15年没传回一丝音信。兴娘便守在闺中,直至19岁仍未出嫁。吴母不忍女儿空等,便劝说吴父退婚。吴父固守承诺,坚持不肯。兴娘最终因为盼望崔郎归来,思虑过度而卧病在床,不过半年光景便香消玉殒。二老伤心透顶,待殓尸时,吴母哭着亲手
期刊
汉平帝元始年间,长安城里有一个叫王盛的小商贩,终年以卖饼为生。  公元8年的一天早上,他照常挑着担子出门沿街叫卖,走过几条街后,邻居钱大麻子慌慌张张地找到他说:“王盛!快点回家!有一群官人到你家找你来了!”王盛一听大吃一惊,连忙随着钱大麻子往家走,到了家门口,发现自家已经围满了看热闹的人,几十个身着官服的人正站在自己家院子里。钱大麻子把他领到一个官员模样的人面前,介绍说这是宫里的张大人。王盛吓得两
期刊
扛起抗金大旗,怒斩叛徒朋友  辛弃疾晚年曾对他年轻时起义抗金的岁月,作词总结,表达自己坚持抗金的决心和情怀,这就是有名的《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提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南宋时期,金国占领了大宋的北方。一些长期受金人奴役和压迫的汉人忍无可忍,扛起了反金大旗,其中山东境内
期刊
西汉思想家董仲舒在30岁时开始大批招收学生。他讲课十分精彩,很多学生慕名而来。外乡学子自带盘缠,白天听董仲舒讲课,晚上就住在附近的客栈里。  有一次,一个叫子墨的学生遭遇劫匪,身上钱物被洗劫一空。子墨本就家贫,所带盘缠是全家人竭力拼凑而来,如今遭劫,他绝望透顶。而同窗多为穷学生,也爱莫能助。最后,一个学生暗中塞给他一些盘缠,子墨才得以勉强度日。  “一定要当众表扬这个学生,号召大家向他学习。”董仲
期刊
王安石和大弟弟王安国、小弟弟王安礼同在朝廷做官时,因为政见不同,他与两个弟弟的关系处理得并不妥帖。  王安国和北宋年轻官员王正甫、吴处厚志同道合,私交甚好。一天,三人相约会餐,觥筹交错之中,不觉谈起王安石变法,王安国几次欲岔开话题,可吴处厚不知趣,用更加激烈的言辞诋毁王安石。忍无可忍的王安国不禁拍案而起,指着他的鼻子说,一定要将其污蔑朝廷要员的言行禀报上去,让皇帝罢他的官。幸得王正甫打圆场,才使王
期刊
在曹操军中,战将之多犹如昨夜星辰,然而他们大都粗鲁、率直、不事文笔,只知钢刀出鞘,喋血沙场,李典可谓其中的异类。  李典以一个文雅书生的身份走入史家笔端,“乃就师读春秋左氏传,博观群书”。如果不是生逢乱世,遭遇“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境况,他一定会独坐西窗,品茶抚琴,一本诗书,悠闲度日。  不喜兵事并不等于不擅长,当李典在鼙鼓硝烟中随着叔父李乾一块儿冲上沙场时,一位名将浴火而生。  由于读书多
期刊
古柳县有一个叫苏叶的裁缝,他的手艺十分了得。这天,一位富贵人家的马太太想做一件旗袍,于是苏叶前去马家别墅给她量尺寸。 走了一会儿,苏叶有点累,见附近有一座亭子,便在亭子里休息。迷糊间,苏叶见到一个捕蛇的中年汉子手里捏着一条蛇,那蛇的蛇顶上却是猩红一片,犹如顶着个火苗子,甚是古怪。  捕蛇人认出苏叶是住在花郎巷子里头的裁缝,便跟苏叶打了声招呼。他自称姓江,叫老江头。两人聊了会儿天,休息片刻便告别了。
期刊
响彻世界的声音  1883年8月27日,当地时间上午10点02分,一股巨响的声音从印度尼西亚的喀拉喀托岛传出来。  2000公里外的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的人们听到了不同寻常的声音,他们以为是炸弹发出的爆炸声;3200公里外的新几内亚和西澳大利亚的人也听到了,有人认为应该是有颗大炮弹落在西北方向的地方;远在4800公里外的毛里求斯附近的印度洋岛屿上,人们将这个声音描述为来自遥远东方的枪声。总之,50多
期刊
这天晚上,金州知府衙门的周捕头在夜间查访时抓获了一个盗墓贼,盗墓贼名叫王大顺,被抓捕之后,他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罪行。他说刚才通过打洞进入了一处坟墓,谁知进去一看,竟然是座空坟。周捕头没敢拖延,第二天一大早赶紧将这一消息告诉了金州知府唐永年。唐永年听完,大感蹊跷,他让手下人迅速调查,这到底是谁家的坟地。很快,手下人就查明,那是金州大户李大春家的祖坟。  唐永年听完,陷入沉思,这个李大春可了不得,生意涉
期刊
20世纪30年代,上海报纸上出现了一则广告,上面仅有三个字:梅兰芳。原来,梅兰芳先生初到上海,虽唱功绝顶,但要一下子出名也难。当时替梅兰芳筹划的这个戏班子就想在报纸上打广告,宣傳梅兰芳先生。但怎么引起人注意呢?他们在报纸上印了三个字—梅兰芳,之后什么都不说,这样广告便登出去了。第一天就开始有人议论:“这梅兰芳是谁呀?”第二天的报纸上还是不小的版面三个大字—梅兰芳。这下子议论的人就多了,连登了几天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