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暑假,我有幸到敦煌古城旅游。
敦煌古城在今敦煌市城西的党河西侧,曾是丝绸之路上的名城;公元前111年,汉朝在此设郡;公元400年,西凉国在此建都。
敦煌最有名的景点是莫高窟、鸣沙山和月牙泉。
在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长达一千多千米的河西走廊的西端,在三危山和鸣沙山之间,有一片丰美的绿洲和一个布满石窟的悬崖,这里就是敦煌莫高窟。我们去参观莫高窟时,只看了约十个窟。当地文物管理部门出于对保护珍贵文物的考虑,关闭了很多石窟。第96窟里的坐佛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内佛,它用石胎泥塑法制成,是将大石头初步凿好后再在上面涂泥塑造的。在莫高窟的塑像中,除了四尊大佛是石胎泥塑外,其余的全部是木胎泥塑的。所谓木胎泥塑法,是将树枝、稻草初步整成形后在外面涂上泥。
据唐代碑文记载,莫高窟始建于公元前336年,到唐朝武则天年间,已增加到一千余个窟龛,以后经五代、宋、西夏、元不断重修、改造,现存石窟南北长约一千六百米,至今仍保存着从北魏到元代近千年的各代洞窟492个、彩塑佛像2450座、壁画四万多平方米,被称为“壁画艺术的长城”。特别是婀娜多姿的“飞天”,在许多画面上都能找到她的倩影。有的手持莲花,有的合抱琵琶,身上的飘带在微风中飞舞,给人以飘飘欲仙的感觉。这些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壁画艺术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劳动人民从事生产劳动时的不同场景、各种类型的古代建筑、各阶层人们的生活习俗等,题材之广泛、内容之丰富、技艺之高超,均为其他石窟所罕见,堪称世界艺术史上的奇迹。
翻过莫高窟,就是沙漠奇迹——鸣沙山,山下就是沙漠中罕见的甘泉——月牙泉。凡至莫高窟参观者必爬上鸣沙山倾听“沙岭晴鸣”,并观赏那月牙形的澄澈清潭。
鸣沙山东西长四十多千米,南北宽二十多千米,山峰陡峭,梁锐如刃。向上攀登,一步一个深深的脚印,别有一番情趣。若从山顶滑下,沙粒随人滑落,会发出隆隆的响声,鸣沙山因此而得名。鸣沙山是敦煌胜景中最好玩的地方。人们把鸣沙山也叫做神沙山、沙角山。在沙山上,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细小的脚印,你猜这是怎么回事?经过一番仔细观察,我们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原来是小蜥蜴们留下的。我和一只小蜥蜴互致问候后,就各奔东西了。
鸣沙山上还有很多奇怪的现象:一是尽管白天游人满山,山顶岭坡“千疮百孔”,然而一夜过后又是波平如水、脊似刀削,一切如旧;二是不管风怎么狂、沙子怎样漫天遍野地飞,月牙泉从来不会被埋掉盖住;三是晴朗的日子,风停沙静,有丝竹管弦似的声音……
很遗憾,在鸣沙山,我们没有听到沙响声,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点评】
总的来说,这篇游记较好地展现了作者所看见、所感受到的敦煌,无论是叙述还是描绘,都让人感到言之有物、层次清晰。作者在叙述时常能结合自己所了解的相关历史或传说,在对具体景物进行描绘时还能结合相关的专业知识,使整篇文章具有了一定的文化内涵,也使敦煌部分景点的独特魅力更容易被读者感受到。
仅就一篇游记而言,本文是合格的,部分介绍和描写也算精彩,但若要从思想性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小作者做得还不够。他对各景点的描写相对独立,景点之间缺乏联系,且作者用墨平均,文章的重点不突出,难以看出一个统一的中心思想。此外,开头平淡,结尾未起到收束全文的作用,给人以随意之感。
【写作指路】
以景致为写作对象的文章,描绘景物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内容,描写是否出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章是否出彩。然而,重点不突出、不带任何情感的描写即便再生动,也难免给人以有肉无血之感。特别是当写作对象是某处古迹时,更应融入文化内涵、历史知识。如前面我们读到的《大美敦煌》,无论是描写敦煌的古迹风貌,还是描绘现代敦煌的繁荣景象,都自然地表达了“我”对敦煌的神奇美丽、醉人情思的感叹;《敦煌秋日》虽集中笔墨写景,却也只着眼于秋日的敦煌,突出这一时节西北高原的独特风貌,感叹“造化的无穷魅力”,并于游览结束时产生惜别之情。这种惜别既是对敦煌的惜别,也是对老友的惜别;《道士塔》则比较特别,它不是一篇写景的散文,作者在简单描绘了景物后,便用大量篇幅着笔于景物背后的人物乃至于人物背后的历史,表达出某种哲思,具有极其浓厚的文化韵味和历史沉淀感。你看,同样是以敦煌为写作对象,三位作家的切入点却有很大的不同,但他们都放弃了平铺开来、处处描写的写法,做到了重点突出、情思丰富,很好地诠释了沉淀于古迹之中的历史、文化内涵。
同学们在写此类文章时,也应借鉴三位作家的写法。无论是岳阳楼、古隆中还是故宫博物院,人们去游览它,绝不仅因为其迷人的景色,更因其背后蕴含着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即便是风景绝美的黄山、泰山,也一定有着丰富的传说,人们在游览的途中也一定会有一些不一样的见闻和感受。或抒发感情,或表达哲思,方能与写景相得益彰。当然,这种抒情、说理一定要是真情实感,将之生硬、牵强地加入写景中则不能取得良好的表达效果。
敦煌古城在今敦煌市城西的党河西侧,曾是丝绸之路上的名城;公元前111年,汉朝在此设郡;公元400年,西凉国在此建都。
敦煌最有名的景点是莫高窟、鸣沙山和月牙泉。
在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长达一千多千米的河西走廊的西端,在三危山和鸣沙山之间,有一片丰美的绿洲和一个布满石窟的悬崖,这里就是敦煌莫高窟。我们去参观莫高窟时,只看了约十个窟。当地文物管理部门出于对保护珍贵文物的考虑,关闭了很多石窟。第96窟里的坐佛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内佛,它用石胎泥塑法制成,是将大石头初步凿好后再在上面涂泥塑造的。在莫高窟的塑像中,除了四尊大佛是石胎泥塑外,其余的全部是木胎泥塑的。所谓木胎泥塑法,是将树枝、稻草初步整成形后在外面涂上泥。
据唐代碑文记载,莫高窟始建于公元前336年,到唐朝武则天年间,已增加到一千余个窟龛,以后经五代、宋、西夏、元不断重修、改造,现存石窟南北长约一千六百米,至今仍保存着从北魏到元代近千年的各代洞窟492个、彩塑佛像2450座、壁画四万多平方米,被称为“壁画艺术的长城”。特别是婀娜多姿的“飞天”,在许多画面上都能找到她的倩影。有的手持莲花,有的合抱琵琶,身上的飘带在微风中飞舞,给人以飘飘欲仙的感觉。这些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壁画艺术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劳动人民从事生产劳动时的不同场景、各种类型的古代建筑、各阶层人们的生活习俗等,题材之广泛、内容之丰富、技艺之高超,均为其他石窟所罕见,堪称世界艺术史上的奇迹。
翻过莫高窟,就是沙漠奇迹——鸣沙山,山下就是沙漠中罕见的甘泉——月牙泉。凡至莫高窟参观者必爬上鸣沙山倾听“沙岭晴鸣”,并观赏那月牙形的澄澈清潭。
鸣沙山东西长四十多千米,南北宽二十多千米,山峰陡峭,梁锐如刃。向上攀登,一步一个深深的脚印,别有一番情趣。若从山顶滑下,沙粒随人滑落,会发出隆隆的响声,鸣沙山因此而得名。鸣沙山是敦煌胜景中最好玩的地方。人们把鸣沙山也叫做神沙山、沙角山。在沙山上,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细小的脚印,你猜这是怎么回事?经过一番仔细观察,我们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原来是小蜥蜴们留下的。我和一只小蜥蜴互致问候后,就各奔东西了。
鸣沙山上还有很多奇怪的现象:一是尽管白天游人满山,山顶岭坡“千疮百孔”,然而一夜过后又是波平如水、脊似刀削,一切如旧;二是不管风怎么狂、沙子怎样漫天遍野地飞,月牙泉从来不会被埋掉盖住;三是晴朗的日子,风停沙静,有丝竹管弦似的声音……
很遗憾,在鸣沙山,我们没有听到沙响声,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点评】
总的来说,这篇游记较好地展现了作者所看见、所感受到的敦煌,无论是叙述还是描绘,都让人感到言之有物、层次清晰。作者在叙述时常能结合自己所了解的相关历史或传说,在对具体景物进行描绘时还能结合相关的专业知识,使整篇文章具有了一定的文化内涵,也使敦煌部分景点的独特魅力更容易被读者感受到。
仅就一篇游记而言,本文是合格的,部分介绍和描写也算精彩,但若要从思想性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小作者做得还不够。他对各景点的描写相对独立,景点之间缺乏联系,且作者用墨平均,文章的重点不突出,难以看出一个统一的中心思想。此外,开头平淡,结尾未起到收束全文的作用,给人以随意之感。
【写作指路】
以景致为写作对象的文章,描绘景物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内容,描写是否出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章是否出彩。然而,重点不突出、不带任何情感的描写即便再生动,也难免给人以有肉无血之感。特别是当写作对象是某处古迹时,更应融入文化内涵、历史知识。如前面我们读到的《大美敦煌》,无论是描写敦煌的古迹风貌,还是描绘现代敦煌的繁荣景象,都自然地表达了“我”对敦煌的神奇美丽、醉人情思的感叹;《敦煌秋日》虽集中笔墨写景,却也只着眼于秋日的敦煌,突出这一时节西北高原的独特风貌,感叹“造化的无穷魅力”,并于游览结束时产生惜别之情。这种惜别既是对敦煌的惜别,也是对老友的惜别;《道士塔》则比较特别,它不是一篇写景的散文,作者在简单描绘了景物后,便用大量篇幅着笔于景物背后的人物乃至于人物背后的历史,表达出某种哲思,具有极其浓厚的文化韵味和历史沉淀感。你看,同样是以敦煌为写作对象,三位作家的切入点却有很大的不同,但他们都放弃了平铺开来、处处描写的写法,做到了重点突出、情思丰富,很好地诠释了沉淀于古迹之中的历史、文化内涵。
同学们在写此类文章时,也应借鉴三位作家的写法。无论是岳阳楼、古隆中还是故宫博物院,人们去游览它,绝不仅因为其迷人的景色,更因其背后蕴含着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即便是风景绝美的黄山、泰山,也一定有着丰富的传说,人们在游览的途中也一定会有一些不一样的见闻和感受。或抒发感情,或表达哲思,方能与写景相得益彰。当然,这种抒情、说理一定要是真情实感,将之生硬、牵强地加入写景中则不能取得良好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