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周转护理模式在心肌梗塞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mhk1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快速周转护理模式在心肌梗塞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100例心肌梗塞患者为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快速周转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FMC至心电图、告知至获得知情同意时间、入院至溶栓时间、入院至胸痛缓解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栓再通率为88.00%,高于對照组(68.00%,P<0.05);观察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分别为26.00%、6.00%,低于对照组(52.00%、28.00%,P<0.05)。结论  将快速周转护理用于心肌梗塞患者可减少患者的急救时间,提升治疗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快速周转护理;心肌梗塞;救治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9-258-01
  心肌梗塞是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是急诊科、心血管内科常见危重急症,该病的发病急骤,预后差[1]。心脏介入手术及静脉溶栓治疗为早期治疗心肌梗塞的措施,其中溶栓治疗在基层医院的应用较为广泛,溶栓治疗具有快速、简便,对存在适应的患者,静脉内溶栓仍为治疗的首选[2]。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静脉溶栓治疗的应用广泛,降低了心肌梗塞的致死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3]。本文结合我院急诊科及院前急救的特点,将快速周转护理模式用于心肌梗塞患者探究其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0.4-2021.4我院收治的100例心肌梗塞患者为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8.91±4.68)岁,男性33例,女性17例,体质量指数(22.19±2.19)kg/m2。对照组50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9.32±4.72)岁,男性35例,女性15例,体质量指数(22.30±2.03)kg/m2。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文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4]中关于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2)经心电图检测确诊;(3)发病至入院时间在12 h内;(4)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存在介入手术禁忌症;(2)既往接受心脏外科手术者;(3)存在出血倾向者;存在溶栓禁忌症;(4)患有精神疾病或严重心理疾病;(5)认知功能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入组后常规的急救护理,到达急诊科后进行心电图、肝肾功能、心肌酶谱检查;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患者硝酸甘油、保持绝对卧床休息、吸氧、心理干预。给予患者镇静镇痛,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后接受溶栓治疗。
  观察组:快速周转护理,具体为:(1)接诊到可疑的心肌梗死患者后立即测量生命体征、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测;尽可能选择留置针建立静脉通路并留取血液样本;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损伤时,通过手机拍照传送至救护小组微信群,通知组长及时查看并远程指导,通知院内启动急诊程序;给予患者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通过症状、心电图及心肌标志物等明确为心肌梗塞后,转运期间给予患者疾病知识宣教,告知治疗方案及溶栓治疗的收益,获取患者家属的知情同意。患者送至医院后安置进CCU,心内科医师接诊后告知医师病情;入院后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实施先救治后付费;建立双静脉通路,使用留置针;连接除颤仪进行心电监护,使用粘贴式双导联电极板;护士从急诊药房取出溶栓药物,开始溶栓治疗2 h由专人负责,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2)根据结果进行对症处理,必要时经相关专家会诊。从下述方面进行预防性护理,a:指导患者吹气球、上肢扩胸运动、有效咳嗽,指导家属协助排痰。b:协助患者穿戴弹力袜,早期足底泵治疗,指导患者早期踝泵、股四头肌运动等,2次/d,20 min/次;病情允许,给予患者抗凝药物。c:嘱咐患者多饮水,尿潴留患者给予留置导尿管处理,防止尿路感染;d:指导患者多食用富含粗纤维、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防止便秘;e:给予患者防压垫垫臀部,防止压疮。(3)术后常规给予患者24 h低流量吸氧及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出入量、体温、生化指标的变化;重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4)术后快速康复计划,患者清醒后,进食半流质食物,指导患者进行踝泵、股四头肌运动。(5)快速周转对接,住院期间的术后愈合良好,康复锻炼可配合护理人员完成,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可适当安排患者出院,做好家庭照护的对接;告知患者体位护理注意事项,嘱咐家属关心、鼓励患者,督促患者康复锻炼。若患者家庭照护条件不允许进一步康复治疗,可与社区医院对接。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救治时间(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FMC)、FMC至心电图、告知至获得知情同意、入院至溶栓、入院至胸痛缓解);统计患者治疗疗效及预后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1.0。计数资料n(%)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救治时间
  观察组FMC至心电图、告知至获得知情同意时间、入院至溶栓时间、入院至胸痛缓解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病至FMC、住院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
  2.2  两组疗效及预后
  观察组血栓再通率为88.00%,高于对照组(68.00%,P<0.05);观察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分别为26.00%、6.00%,低于对照组(52.00%、28.00%,P<0.05);两组严重心率失常、发病30 d内死亡率比较无差异(P>0.05)。   3  讨  论
  心肌梗塞是常见的危重急症,早期、快速的解除梗死动脉,恢复心肌组织的血液灌注为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5]。心肌梗塞患者的抢救过程需与其他急救護理程序区分,减少时间的浪费,提高抢救成功率。本文将快速周转护理用于心肌梗塞患者,分析其价值。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入院至溶栓及胸痛缓解的时间明显缩短。护理干预作为心肌梗塞抢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未受到广泛重视,尤其在院前基层医院、转运期间。本文利用基层医院急诊科兼顾院前急救的特点,成立快速周转护理小组,促使院前急救、急诊科及心内科医护人员成立团队合作的急救通道。通过培训,医护人员掌握心肌梗塞相关的知识及急救技能,可使患者在院前完成心电图、血清指标等的检测[6]。利用微信将患者的基本信心传送至院内,便于院内救护小组远程指导抢救。在急诊科室常备急救药品,确保可第一时间为患者提供抢救。对接诊的疑似心肌梗塞患者立即开放静脉通路、血液样本采集、启动溶栓,在接诊期间告知患者相关治疗情况及溶栓治疗的收益,缩短溶栓准备时间,提高抢救的效率[7]。患者入院后将患者直接送至CCU,减少溶栓治疗操作的时间。通过上述治疗环节,缩短心肌梗塞患者溶栓抢救时间,为患者的抢救争取时间,提高救治效果,挽救患者生命。快速周转护理同时注重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与家庭照护或社区医院的周转对接,保证患者预后恢复。
  综上所述,将快速周转护理用于心肌梗塞患者可减少患者的急救时间,提升治疗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石娟, 龚兴媛, 张雪婷,等. 综合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 科学养生, 2020, 23(1):222-223.
  [2]杨洁, 李兵飞. 无缝链接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0, 31(1):170-172.
  [3]莫凤兴, 莫云弟, 邵凤娣,等. 急救一体化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 38(17):2831-2834.
  [4]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 29(12):710-725.
  [5]翟婉雪,贾亚龙. 快速周转护理模式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术后康复的影响[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0, 31(20):172-173.
  [6]蔡丽英. 无缝链接护理模式在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30(17):5-7.
  [7]环小琴, 樊霞云, 陈娟,等. 无缝链接护理模式在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 15(11):145-14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于基层卫生院应用中对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基层卫生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300例患者进行试验比对,随机分设2组,参考组150例行常规护理,实验组150例行优质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于护患沟通、护理技能、健康宣教等维度满意评分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基层卫生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提高临床护理竞争力。  关键词:基层卫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随机筛选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50例作为本文分析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纳入患者分成对照与观察两组,每组人数有25例,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将最终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两组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度和依从性均得到显著提升,治疗期间发生的并发症较少,患者临床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病房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和效果观察。方法:根据本院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录的有关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70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该70例患者中,实施常规护理标准的患者人数为35例,作为对照组;另外35例患者,则采用的是优质护理标准,作为观察组。本次探究内容,主要涉及患者的康复效果和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探究。结果:入院前,两组
期刊
摘要:总结2020年2月-3月对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期45例重症患者(对象均为意识清晰、能正确回答问题)。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隔离期的心理状态,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法,对患者疾病治疗期间起到的积极、良性作用;为此次突发全球性公共卫生(PHEIC)事件提供心理护理方面的参考。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
期刊
摘要:目的:术中优化护理在肩袖损伤关节镜下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74例肩袖损伤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围术期护理是否开展优化护理干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未开展优化护理干预而行常规护理干预)与实验组(37例:优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40%)低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平均住院时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对于肾小球肾炎患者而言,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及其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在进行不同护理之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对较好,另外在患者疾病复发率方面,实验组复发率
期刊
摘要:研究目的:分析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意义,以及对患者恢复效果的主要影响。研究方法:选择某医院一年内骨科收治的临床患者110例,利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将这11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就在传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方法。研究结果:通过周期的治疗护理,发现接受了人性化护理的患者,相对来说疼痛、红肿、焦虑的心理情绪的症状要相对来说减少一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口服益气化瘀汤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残留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残留腰腿痛患者60例为对象,30例是参照组,在入院以后实施功能锻炼,30例患者是研究组,添加口服益气化瘀汤,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对于术后3个月疼痛评分,研究组更低,与参照组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腰椎功能评分降低,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残留腰腿痛患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对首次化疗胃癌患者实施精细营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方式将本院在2020年2月-2021年1月期间接收的首次化疗胃癌患者80例分成两组,即对照组(n=40例,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0例,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精细营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首次化疗后体质量下降值、能量摄入情况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首次化疗后,观察组体质量下降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能量摄入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
期刊
摘要:目的 浅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2020年年1月至2020年年12月间;研究样本:80例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分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与乙组(常规护理)各40例;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甲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75.00%,高于乙组32.50%,P<0.05;甲组满意度97.50%,高于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