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世界的共生

来源 :阅读(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t0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些动物不是你争我斗,而是和平共处。动物学家称这种现象为“共生”,也就是“共同生存”之意。
  欧洲的寄居蟹就是“共生”现象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寄居蟹的身体较为软弱,所以,它总是寻找一个坚硬的海螺壳作为“房子”住在里面。在海螺壳中,还有另一位无可奈何的“房客”——沙蚕,它一般是在寄居蟹搬来之前就被困在了海螺壳当中。寄居蟹会和沙蚕同居共食,成为非常好的邻居。
  还有一位“房客”,寄生的海葵,也会搬过来凑个热闹,不过,它一般在海螺壳的外面过宿。当寄居蟹另外发现了较大的海螺壳搬走后,沙蚕和海葵又会和新搬来的寄居蟹同住。
  奇怪的是,寄居蟹既不会吃掉沙蚕,也不会赶走海葵。据说,这是因为海葵能起到“保护”作用。海葵的触须尖锐,能赶走前来袭击的敌人,保证同屋“房客”的生命安全。
  另一种和平共处的海洋动物,是与鲨鱼共同生活的热带鲫。热带鲫用头部吸附在鲨鱼身上,专门帮鲨鱼捕捉它皮肤上的寄生虫,鲨鱼对此当然十分满意。有时,鲨鱼会将自己吃剩的食物碎屑“赏赐”给热带鲫。很难想象,性情暴躁的鲨鱼竟能和其他动物如此友好地共处。
  在欧洲和亚洲的河流里,傻僇(lù)和贻贝的关系也很好。每年4月,雌傻僇准备产卵时,雄傻僇便会把它领到一只贻贝前,让雌鱼将卵产在贻贝的吸管里,卵就在贻贝的壳中慢慢孵化。
  在傻僇产卵时,贻贝也排出幼虫,附在傻僇的尾巴或鳍上。傻僇会用皮慢慢将这些“小客人”盖住。3个月后,幼虫就会完全发育成贻贝了。看来,傻僇与贻贝的合作基础是为了相互协作养育下一代。
  许多鸟类都喜欢骑在别的动物身上,这对双方都有好处。红蜂虎通常骑在南非的鸨鸟背上,穿越非洲热带稀树草原的高原区。鸨鸟身高3英尺多,急行时会惊起苍蝇和其他昆虫,红蜂虎就伺机出动捕食。
  同样,爱站立在水牛、羚羊、斑马或犀牛背上的牛背鹭,也利用这些大动物捕捉被惊起的昆虫。这样既能使牛背鹭经常获得食物,又使水牛等动物免遭毒虫的骚扰。
  除此之外,牛背鹭还有另一项重要服务。当有危险动物接近它们,威胁到动物们的安全时,牛背鹭会展翅飞向天空,拼命扇动双翼,以此向自己寄宿的朋友发出警报信号。
  最奇特的共存实例,大概是行鸟与非洲鳄之间的合作了。非洲鳄是一种极其凶恶的爬行动物,鳄嘴所及之处,一切生物都难以逃脱。但行鸟却担任了非洲鳄的“牙医”工作,它把长嘴探入到鳄的巨口内,替鳄清理塞在牙缝中的食物屑。
  以上大部分动物之间的合作,实际上都是为了彼此的方便,但蚂蚁与蚜狮之间却不同。蚜狮靠吸食植物汁液为生,在吸取汁液的时候,它会留下一种叫蜜露的黏性物质,这种黏性物质是蚂蚁最爱吃的一种美食。
  为了让蚜狮多产一些蜜露,蚂蚁就像牛奶场的农夫一样,不停地用触须轻拂蚜狮,这种舒服的感觉会令蚜狮产出更多蜜露。
  到了秋天,蚂蚁开始收集蚜狮的卵,放在蚁穴中细心加以照料。等到春天来临,蚜狮孵出后,蚂蚁会把它们送到地面,让它们继续生产自己所需的食物。
  动物之间的和平共处,其实就是互助、互惠、互赢。
  感悟
  动物之间的共生,也教给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纵使是才华横溢、能力超群的人,若不善于跟周围的人沟通、协作,就无法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多远,更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与目标。学会合作,让他人因你而温暖,你也会因他人而精彩。
其他文献
妈妈:Don’t talk with your mouth full.  It doesn’t look clean.  孩子:I just want to say something.  妈妈:You can talk after you swallow your food.  Nice manners at the table.  孩子:Yes, Mom.  妈妈:注意嘴里有食物时不要说话哦。
期刊
放假了,爸爸妈妈带我去探寻南京的“水美乡村”——漆桥古村。在那里,我们欣赏了美景,大饱眼福;品尝了美食,大饱口福;不仅如此,古村的风土人情也让我的心灵得到了滋润。一起跟我去体验一番吧!  出了南京市区,我们沿着宁宣高速行驶四十分钟后,就看到了漆桥古村落。村落三面环水,一面抱山,景色十分秀丽。整个村庄错落有致、干净整齐。村庄四周长满了树木,远远看去,密密的长青树木宛如朵朵绿色的蘑菇祥云,我不禁感叹了
期刊
We all love our Earth Mother,because she is our only home. What can we do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I think we can do many things.  First, we shouldn’t use too many plastic products. We should use g
期刊
同学们好,欢迎再次来到“国学讲堂”。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庄子是一个非常喜欢用短篇寓言来讲明道理的人,他用丰富的想象力虚构出许多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往往仅用两三个出场人物和几句简明的对话,就把一个深奥的哲理讲得明白通透。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这个故事来自于《庄子·骈拇》,叫作“臧谷亡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原文。  品读典故  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
期刊
故事导读:  小朋友,当你遇到困难,不知该怎么办时,你是哭呢,还是会急得跳脚?或者你会好好地想一想,该怎么解决问题,可以找谁帮忙?故事中的小花把困难告诉了小蚂蚁,小蚂蚁找到了蜻蜓,蜻蜓最后请猫头鹰一起帮忙完成了任务,它们是不是很会解决问题呢?更重要的是,它们懂得合作的力量呢!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吧。  Once there were two beautiful flowers, Judy and Ru
期刊
I have a beautiful animal friend. Its body is yellow and red, its wings are green and blue. It looks so colorful. It has big wings and small legs. It has a big mouth. It can talk and fly. It always sa
期刊
1928年, 65岁的齐白石家中来了一位年轻人,他专门来请齐白石先生到我国第一所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学院任教。一开始,齐白石自嘲是个“乡巴佬”,不肯到洋学堂教书。但这位年轻人一次次登门劝说,最终感动了白石老人。这位尊师重教的林校长,就是我国著名画家、艺术教育家林风眠。在巴黎留学时,他汲取西方画派的营养,又深入了解中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创作了许多中西合璧的 “现代中国画”。  林风眠的仕女画最
期刊
不管在什么场合,应当意识到风景的惠顾只能有一次。因为自然是活生生的,它在不断地变化。而且,眼望着风景的我们自身,也在天天变化着。不断流转的命运在描画着生成和衰灭的圆环。从这一点看,自然和我们都连结在一条根上。  自然景物令人赏心悦目,这个体验是我在战争中获得的。那时想到自己的生命之火就要熄灭了,处在这样境况里,才发觉自然景物却充满了旺盛的活力。于是,我受到了强烈的震动。过去在我的眼里,这些景物都是
期刊
要想真正了解一个人是不是品行出众,你得花数年的时间,还要有好的运气和机会去观察他的行为。如果他的行为没有私心,动机无比慷慨,心中没有存着求回报的念头,而且他还在大地上留下了明显的印记,那么由此认定他是一个品行出众的人,基本错不了。  1913年的一天,我长途跋涉,来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高原,那是一个位于法国东南部阿尔卑斯山附近被称为普罗旺斯的地方。当我走过这座毫无生机的高原的时候,看见的除了野薰衣草
期刊
《婷婷的树》  作者:金波  出版社: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这是一本宝贵的书——  因为,它是八十岁的诗人金波的第一部现实题材儿童小说;  因为,它是一本关于人与自然的书;  因为,它是一本关于生命关怀的书;  因为,它告诉我们:生命的相互呵护,是最让人牵挂在心的感情。  金波,1935年7月生于北京。儿童文学作家、诗人。代表作有长篇童话《乌丢丢的奇遇》《追踪小绿人》,系列童话《会唱歌的小窗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