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看《百合花》中战争下的毁灭

来源 :世界家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anfranc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茹志娟的《百合花》从问世之初,就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众多人的着眼点都在《百合花》中的人性人情美、军民之间的质朴感情。本文主要从战争的大背景出发,看这篇文本中,战争所带来的,一些被忽视的毁灭。
  关键词:环境;破坏;悲凉;遗憾
  茹志娟的《百合花》成于1958年,同年在《延河》杂志上发表,该作品以委婉、柔美的语言讲述了在战争下,助人的通讯员与“我”与新媳妇之间的一些温情,该作品在发表时曾因“感情阴暗”遭受了重重困难,但也受到了众多作家的肯定,成为了茹志娟的成名作。
  一、环境的破坏
  《百合花》一个极重要的主旨是在表达战争下的人性美、军民一家亲。绕不开的战争话题。但在环境的选择上,作者没有直接刻画烽火连天的战争场景,而是选择了后方的场景。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了一个故事,但作者对环境的刻画却涉及了多个方面。
  一是现实自然环境的描写,在文章的第四自然段作者就描写了自己与通讯员初走在路上时,细雨后的万物复苏,“青翠水绿”“珠烁晶莹”“清鲜湿润”“香味”等词的使用给人一种清新的懵动,甚至连“我”也有了错觉“真以为我们是去赶集呢”,但却用冷炮的轰隆将现实的美好削减。二是对过去的回忆,这种回忆也掺杂了想象的成分。“我”和通讯员都是来自天目山的同乡,在对通讯员过去生活的联想中,青翠的竹海,盘旋的石阶,“我”看见的场景,颇有古香古朴的韵味,但因为战争,“我”远离了这样的故乡,通讯员也远离了这样的生活。三是对现实的一种直接描写,“小学已有多时不开课了”,学校负担着育人成才的使命,教育也是使人高于其它生物的重要手段,但现在,学校不仅不开课了,还经受着战火的洗礼,受伤的战士、流血流泪的病人充满苦痛的在这里挣扎。最后一个是时间的选址,文章的开头以“一九四六年的中秋”开头,对于中秋的选择。通讯员的死亡,突出了不能“人长久,共婵娟”的心愿,通讯员不仅离开了,还离开在寓有阖家团圆的中秋之夜;中秋之夜,对着皎洁的月亮,“我”想起了儿时的美好,也幻想了故乡的美好,无论是生人还是死人,无论是离开的人还是活着的人,都不能团聚;月亮是皎洁的,在月亮的照耀下,地面更是赤裸裸的暴漏在人眼皮底下,这也为攻击增加了难度,胜利必然需要更多的人牺牲。在环境的描写上,既包括了过去的也包括了现实的,既有实际存在的也有处于“我”想象中的,多种空间、时间的环境,在战争的影响下,都覆上了一层摧毁。
  二、生者的悲凉
  作者以《百合花》命名这篇小说,“百合花”三个字的出现是在“我”和通讯员去借棉被的时候。而在这前面,大概占据了全文三分之一的内容,这三分之一的重点是在“我”和通讯员的相处上。
  在这三分之一,“我”和通讯员的人物形象差不多已经被刻画了出来,义无反顾的去包扎所、调侃通讯员、自告奋勇借棉被,“我”以一个行动力强、果敢的形象出现,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和这位通讯员之前,又有些不同寻常的的感情。比如“我”不自觉的问他家里的情况、“我”毫不掩饰自己对他的欣赏之情(我从背后看他时觉得他是个挺棒的小伙,我已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乎乎的小同乡)。而对于通讯员的形象,不敢和我说话、和我说话就流汗等,可以看出他的稚嫩和腼腆,但这个稚嫩的小伙,却在临行时把把馒头给了我。通过全文来看,“我”和通讯员的感情,已经比战友之情更深一层。
  但是,在新媳妇出场后,在全文的重点和最后的结局上,作者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新媳妇的反应,特别是最后新媳妇的悲痛,而“我”则退位旁人,位于见证一种情谊的旁观者的角度,“我”见证的,是通讯员与新媳妇的一种人情间的美。对新媳妇与通讯员之间的情谊进行了着重描述,使这篇文章的主题成了茅盾所说的“反映了解放军的崇高品质的人民爱护解放军的真诚”。
  但无论是通讯员与新媳妇的人情美、还是“我”与通讯员之间的情感,也由于战争给通讯员带来的死亡而中斷了。对“我”来说,一个记忆深刻的人将只在为数不多的回忆中,而对新媳妇来说,自己关心的一个同志弟不会再出现了。陌生人尚且如此,何况对通讯员的家人呢?逝者已逝。但对生者来说,悲伤才刚刚开始。
  三、死者的遗憾
  作者茹志娟曾说“我麻里木足地爱上了要有一个新娘子的构思。为什么要新娘子,不要姑娘也不要大嫂子?现在我可以坦白交代,原因是我要写一个正处于爱情的幸福之漩涡中的美神,来反衬这个年轻的尚未涉足爱情的小战士。当然,我还要那一条象征爱情与纯洁的新被子,这可不是姑娘家或大嫂子可以拿得出来的。”
  这里可以看出,在爱情上,通讯员是还有很大的遗憾的,但是对于通讯员来说,生命已经结束了。遗憾也只能成为遗憾。至于上文提到的人情人性美,也许对于其它的军人、其它的军民之间依然存在着这样的温情,这样的温情以一种普遍性而永存,但小通讯员作为一个个体,对他来说,生命已经终结,他已经不存在了。
  四、旁观者的悲凉
  鲁迅曾说“所谓悲剧,就是把有美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文中所刻画的通讯员虽然腼腆,但确一直为人着想,他停下脚步等“我”、为借了新媳妇的唯一嫁妆而犹豫、把馒头给我吃,最后之所以会受重伤死亡,也是为了救其他的人。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好人”,一个19岁人生才刚刚开始的“好人”却死在了战争的炮火中。除了个体而言,通讯员和“我”的情感也成为一种遗憾,故事还未开始,却已将结束。两种有价值的东西,都在战争的影响下,无疾而终。
  参考文献
  [1]袁俊华,《茹志娟<百合花>主题解读》,文学教育,2013年。
  [2]茅盾,《谈最近的短篇小说》,人民文学,1956年。
  [3]叶有根,《美好毁灭后的悲凉——重读茹志娟的<百合花>》,怀化学院学报,2013年。
  [4]茹志鹃,《〈百合花〉的写作经过》,语文教学与研究,1980年。
  [5]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6]朱栋霖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工业化的大环境之下,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渐露头角,而后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种以工业设计为基础的新机械设备制造出新的材料并采用新的制作工艺手法将多种艺术形式展示出来的艺术渐渐填满我们的生活。艺术是雅俗共赏的,它不是属于个人的,而是属于全体人类的,具有公共属性,而公共艺术是最能体现出艺术的这种性质。设计与艺术是密切相關的、密不可分的,设计是对生活服务的,具有物质属性,例如工业设计中
期刊
摘 要:产品设计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产品设计课程,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但是现阶段产品设计课程教学还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教学实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探索多师制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社会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综合性人才。  关键词:产品设计;多师制;教学模式  产品设计
期刊
摘 要:城市地名作为独特的城市文化载体,是城市文化的“血脉”,对承载历史意蕴和传承城市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道路地名演变剧烈。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商业化的发展,房地产的发展,大型基础设施的发展,使得许多老地名消失,大量新的地名不断产生。现代化快速城市化变化背景下,地名命名过程也存在诸多问题,加强和规范地名管理也顯得尤为迫切。本文以嘉兴的主城区地名管理为例,依据城市地名办
期刊
本作为2011年赴安徽黄山黟县西递村的写生稿,描繪了村边一个农家小院子的残垣断壁的景色,破旧的砖墙与新生的绿色形成鲜明的对比。  作品:《残垣》 作品类型:钢笔画 作品规格:40*30cm素描纸  本作为2013年赴安徽黄山黟县屏山村的写生稿,描绘了屏山村北一个篱笆栅栏里一个菜园子,独立的小破屋里养着两条牛,所以命名为牛之居。  作品:《牛之居》 作品类型:钢笔画 作品规格:40*30cm素描纸 
期刊
摘 要:社会的发展,人们希望得到更高的生活品质,所以每个人都忙忙碌碌的,每天除了工作还是工作,高节奏的社会生活状态使得人们完全无法去真正的体验生活和享受生活,所以想通过该咖啡厅来改变那些为了提高生活品质而无法享受生活的那些人,希望在这个空间能缓解在高节奏的社会状态下所带来的巨大压力。  关键词:生活方式;咖啡厅;空间设计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和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的精神追求不断提升,但在某种程度上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人们忽视了对历史文化的追求,那么要让历史文化的正能量传递下去,纪念馆这个宣传教育阵地是必不可少的。过去,说起滇西抗战史,中外人士不知晓的人还很多,但当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中外爱国人士的大力支持下,从2010年12月到2013年8月15日间,在国殇墓园的旁边建成了滇西抗战纪
期刊
摘 要: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开放,消费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社会结构与生活文化。而设计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随着发生变化。在现有市场的经济条件下,设计更多的是考虑是怎样赢得市场,因此以市场为导向的设计也层出不穷。以市场为导向的设计既带来了一些无可辩驳的益处,同时也导致了不可避免的弊端。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以市场为导向的设计的利与弊,以此促进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利与弊;市场导向  1
期刊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文化属性的实践活动以及表现形式等,其对于文化以及技艺活动等的传承有着极为突出的价值。高校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存在着独特的优势,必然要担起传承和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一重担。高校已成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平台,是保护和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为了把握山东高校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状况,提高山东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成效。本
期刊
摘 要:为了对电影在初级法语教学中的辅助功用有一个更明确的了解,本文阐述了初级法语教学中电影选择应该遵循的原则,探讨了电影在教学中的重要辅助作用,希望能够给实际的法语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法语电影;初级法语教学;辅助功用  引言  传统的初级法语教学,教学手段单一,内容比较枯燥,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听的多,说的少,不利于法语学习能力的提高,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电影相结合,能够有效的改善这一状况
期刊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本文从物质基础、理论标志、直接依据、不竭动力、重大任务、最大愿望、政治保证等对新时代进行了梳理,有助于我們从不同侧面较为全面的理解新时代的丰富内涵。  关键词:新时代;新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张文然,山东日照人,2009年毕业于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副教授,现为普洱市委党校市情研究室主任。  党的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