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从古至今,人类对早期文明的探索从未停止。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些疑问,既是每个人生而有之的文化自觉,也是值得不懈探索的科学命题。2001年起,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推进,中华文明起源研究迈入新阶段。这一过程中,古DNA研究为破解文明密码打开了新窗口。 古DNA作为古代生物遗存留下的关键“语言”,对重新认识古人类、动植物以及微生物具有重要价值。20世纪80年代,国外科学家开启了该领域专业研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古至今,人类对早期文明的探索从未停止。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些疑问,既是每个人生而有之的文化自觉,也是值得不懈探索的科学命题。2001年起,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推进,中华文明起源研究迈入新阶段。这一过程中,古DNA研究为破解文明密码打开了新窗口。
古DNA作为古代生物遗存留下的关键“语言”,对重新认识古人类、动植物以及微生物具有重要价值。20世纪80年代,国外科学家开启了该领域专业研究进程。此后,随着古DNA提取及测序技术不断完善,古DNA研究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其中,对古人类基因组的解析陆续取得突破,为人类寻根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例如,2010年,科学家在对一段指骨化石进行DNA测序时,发现了早已灭绝的古人类丹尼索瓦人,随后有研究表明其基因传递给了部分现代人。这一成果再次刷新了学界对史前人类基因交流情况的认知。
古DNA技术仿佛一把钥匙,开启了窥探早期文明的大门。然而,想要完美提取所需样本的DNA并不容易。古代样本材料数量少、完整性差,其中含有的DNA分子由于存在时间久远等客观因素,极易发生降解、损坏和污染。古DNA研究是一场与时间的较量,每项激动人心的成果背后,都離不开科研人员常年积累的经验和创新技术的智慧。
前沿科技在分子生物学、考古学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表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互补、深度融合,是探索人类文明演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科发展的趋势。在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仅将地层学、类型学等视作主要研究方法的考古学难以获取更丰富的古代信息,仅掌握分子生物学技术也难以完全阐释人类行为的深层动因。只有打破学科壁垒,将分子生物学、考古学、遗传学等多学科交汇融合,以实证取代推测,以多元取代单一,才能立体还原史前文明交流的壮阔图景。近日,我国科学家通过将55个中国北方古代人全基因组数据与考古学、语言学进行交叉性研究,证实中原地区人群的主体遗传结构至少在仰韶文化时期就已奠定。这一研究既为中华文明探源再添新证,也成为跨学科研究的生动实践。
作为人类文明史拼图中的珍贵碎片,古DNA肩负着再现古人类演化历程的重担,亦承载着推动疾病医疗研究、创新药物研发等期待。通过分析古细菌、古病毒基因组,人类有望了解致病菌遗传变异规律等信息,从而更好制定防治策略。随着学科融合持续走向深入,技术手段日益精进,古DNA研究视野将更广阔,关于文明起源的资料将更丰富,从而更好帮助人类认识历史、走向未来。
其他文献
人脑由大脑、小脑、间脑、脑干组成。其中: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也是脑的主要部分。分为左右两个大腦半球,二者由神经纤维构成的胼胝体相连。 大脑半球表面有许多弯弯曲曲的沟裂,称为脑沟,其间凸出的部分称为脑回。这些脑沟、脑回就像一块皱拢起来的绸布,一旦展平,它的面积像半张普通报纸大小,约2250平方厘米。 人的大脑有100多亿个神经细胞,每天能记录生活中大约8600万条信息。脑占头盖内
“青青芦苇荡,深深海眼亮,悠悠粽飘香,家家奔小康!”8月5日,《科学导报》记者走在吕梁市临县青塘村的街道上,远远就传来了一声声“粽子,粽子,青塘粽子,新鲜的粽子”的叫卖声。而在百里之外的吕梁市区,除了能听到熟悉的叫卖声,青塘粽子也已经摆在了各大超市的储物柜,继而装进了消费者的购物筐里。 青塘村位于临县县城八公里处的湫水河西岸,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生长着400亩茂密苇子,品
《人类大瘟疫》 传染病从未远离人类,可为何每一次,人类总是被打个措手不及?《人类大瘟疫》试图为这个历史的迷思寻找答案。1跨越时空的叙事 《人类大瘟疫》的叙事是从20世纪初的西班牙流感开始的,全书共选取了近百年来全球暴发的9例特大传染病案例,包括鼠疫、鹦鹉热、军团病、非典、埃博拉、寨卡等,作者通过档案、书信、日记、新闻报道、广告、访谈等来源,详细梳理了每次疫情中,公众、社会、国家和公共舆情等各个
《钱的千年兴衰史》,金菁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5月出版 本书是一部关于钱的简史,分中世纪十字军东征到文艺复兴、发现新大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现在三个阶段,来展现钱和货币跨越1000多年的历史脉络。从“用什么衡量财富”和“什么才有资格被称为钱”谈起,梳理了利息、杠杆、银行、纸币、债券等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金融要素产生的来龙去脉。《现代医学小史》,[墨西哥] 弗兰克·冈萨雷斯-
科學导报讯 据中国能建最新消息,由其旗下广东院勘察设计、广东火电负责建安施工总承包、广电工程局负责土建施工的广东华夏阳西电厂(2×124万千瓦)工程6号机组,近日顺利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加上此前于7月7日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的5号机组,这一世界首个124万千瓦高效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全面建成投产。
人生有许多美好的事,读书一定是其中的一件。 读书通往何方我没有考虑过,我看书不是想达到什么、得到什么,不是功利性阅读。对我来说,旺季时加班,人疲劳了,然后跑到图书馆看书,感觉比吃一顿丰富的大餐心情还要好。读书改变了我的性格,拓展了我的视野。 读书改变命运,是不变的真理。从我读到的历史类书籍来看,治理好国家,需要一批文化程度高、知识渊博的人。读书改變命运这是必然的,没有知识,命运不会掌握在自
去年7月份科創板开市以来,一大批参与创新创业的科研人员通过公司上市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这将吸引更多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未来或将诞生更多科学家创业者。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强调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科研人员实际贡献与收入分配不完全匹配、股权激励等政策缺位、内部分配激励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默默耕耘、勇攀高峰,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去年颁发的8名“共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圈的“大个头”,但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与之相伴的,是“两张皮”现象——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果过于“高大上”,企业用不上;企业的技术难题,高校和科研院所没有动力破解。 面对破解痼疾、“黏合”两张皮的迫切需求,有这样一群科学家,他们聚集在全国学会这样的学术团体中,忙碌在科技、经济两大关键词之间,力图让科技创新显露强大的生命力和推动力,全方位融入社会经济发
科学导报讯 记者日前从浙江大学获悉,该校胡欢研究员团队联合美国IBM沃森研究中心以及東华大学彭倚天教授团队合作发明出一种新型纳米球探针技术,可以精准测量纳米到微米尺度范围的界面,填补了该尺度空缺,解决了纳米摩擦学领域的重要技术瓶颈。
为进一步助力脱贫攻坚,推动功能农产品销售,8月9日,山西省农产品展销中心东方红展区开门迎客,吕梁名特优农产品太原旗舰店首家进驻,该旗舰店也是太原首家市级特产太原专卖店。山西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郝建新,吕梁市副市长尉文龙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由山西省科技助力精准扶贫领导组办公室、吕梁市农业农村局、吕梁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吕梁市功能食品研究会承办,山西佰强祺悦商贸有限公司、山西省功能农产品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