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患儿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水平变化与冠状动脉损伤关系的探讨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baide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观察川崎病患儿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CEC)水平的变化与患儿冠状动脉损伤(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川崎病早期诊断的方法.方法 研究对象为30例川崎病患儿,其中23例为完全型川崎病,7例为不完全型川崎病.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川崎病组又分为CAL组9例和冠状动脉无损伤(non-coronary artery lesion,NCAL)组21例.对照组为10例健康体检儿童.采用双盲对照研究法,利用Hladovec法计数CEC.结果 川崎病组患儿CEC为(1.09 ±0.60)×107/L,高于正常对照组[(0.38±0.14)×107/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P<0.01).CAL组患儿CEC为(1.84±0.24)×107/L,高于NCAL组[(2.01±0.38)×107/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P<0.05).完全型川崎病组患儿CEC数量为(1.16±0.63)×107/L,不完全型川崎病组患儿CEC数量为(0.83±0.45)×107/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6,P>0.05).结论 川崎病急性期患儿CEC水平升高明显,急性期CAL组CEC水平高于NCAL组,CEC水平的检测有助于川崎病的早期诊断。

其他文献
急腹症是指腹腔内、盆腔内和腹膜后组织或脏器发生急剧性病理变化,产生以腹部症状、体征为主,同时伴有全身反应的腹部疾病.急腹症是小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引起急性腹痛的病种繁多,腹腔内脏器紧密相邻,个体疼痛耐受各不相同以及婴幼儿不会用言语准确表达等诸多因素,给疾病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若不能及时诊治,往往后果严重.准确的临床评估、合理的诊疗程序以及正确的处置方案对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期刊
目的 探讨益生菌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将165例机械通气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83例,治疗组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口饲益生菌,观察两组患儿VAP发病率.结果 治疗组患儿VAP总发病率为29.27%(24/82),低于对照组的44.58% (37/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1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联合一氧化氮(NO)吸入治疗新生儿严重低氧性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对8例经常频呼吸机联合NO吸入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的低氧性呼吸衰竭患儿,采用高频振荡呼吸机联合NO吸入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体循环氧合、肺动脉压力、平均动脉血压、心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8例患儿中7例治疗后病情逐渐改善,血氧饱和度上升,循环氧合改善、肺动脉压力下降.吸入氧浓度由治疗前的(0.95±0.14)降至治疗后的(
目的 观察频发室性早搏(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PVC)患儿磷酸肌酸治疗前、后的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CPET)各项参数变化,比较与正常儿童的差异,了解频发PVC对患儿心脏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心肺运动测试系统和活动平板对109例频发PVC患儿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CPET及98例健康儿童进行CPET
例1,患儿,女,6岁,因发热10d在当地医院静脉滴注抗生素无效收入院.患儿于发热第5天出现球结膜充血,口唇樱红、皲裂,并出现双下肢疼痛,行走困难,于发热第7天周身出现皮疹并持续2 d.入院查体:体温38.8℃,心率144次/min,呼吸26次/min,杨梅舌,舌尖溃疡,咽部充血,左右颌下淋巴结肿大1.5 cm×2.0 cm,双下肢肿胀,手足指/趾硬肿。
期刊
连续血液净化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在对危重患儿实施治疗时仍然存在各种危险因素,包括置管相关急性期并发症如出血、误穿动脉,治疗并发症如“吸壁”、导管感染、导管堵塞等;转流期并发症如低血压、低体温、凝血异常等;代谢并发症如丢失综合征、失衡综合征等.但在熟练掌握技术及操作方法的前提下,全程监控,及时纠治并发症和意外事件,其在儿科也可安全进行。
肝功能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在儿科病因更为复杂且病情凶险,传统的内科综合治疗效果欠佳,病死率高.人工肝支持系统也常称为人工肝,是一种能够替代或模拟正常肝脏的部分或全部功能的体外装置,可以使因肝功能衰竭所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得以清除,并替代肝脏的部分代谢功能,以维持患者生命.人工肝应用至今已逾50年,其血液净化方式包括血液透析、血浆置换、血液灌流、吸附、全血或血浆滤过以及应用肝组织或细胞研
目的 探讨Fas/Fas1介导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和正常小儿各25例,采用Annexin V/PI双参数法经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两组小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百分率,并用双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Fas、Fas1蛋白表达。结果心肌炎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0.6976±0.1109)%]较正常对照组[(0.1288±0.1069)%]
期刊
目的 许多儿童的死亡地点在PICU。丧子的父母经常希望能与救治过患儿的医生们开一个随访会议。我们试图制定一套实施方案,对PICU医生提供组织相关会议的指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