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二十年来,村上春树的小说风靡日本及全世界。其作品具有全球化的特点。村上春树小说的文体及题材都明显区别于日本传统的文学,故事情节多有欧美文化的元素,呈现出全球化消费文化的特点。
关键词: 村上春树 作品 全球化 特点
读过村上春树小说的日本国外读者常常留有这样一种错觉,这简直就是本国作家用自己的母语创作的作品。日本的比较文学评论家四方田犬彦曾评论:“‘村上文学’无论在什么社会状态下,都很容易被读者当做治愈自己的政治挫败感、恋爱挫折、孤独与虚无的文字广为接受。”他在《在全球化之中》一文中进一步评论:“海外读者如此爱读村上春树的小说,其原因在于在世界全球化之中村上春树文学所呈现出的‘清澈性’。”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日本的工业产品畅销世界,而其文学远不及其经济为世界所认同称道。究其原因大致在于日本的文学总给人一种阴郁、晦涩的印象的缘故。或许正因为这一点,四方田犬彦才指出走向世界的村上文学具有日本传统文学所不具备的“清澈性”吧。当然,这只是村上文学走上世界的一个原因,我们绝不能据此推断说村上文学不是日本的,或者是说日本的传统文学不够优秀。
一
日本传统文学在日本国外读者看来有阴郁、晦涩之感,这是由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自身的文化发展及日本独特的传统审美意识决定的。在文化发展上,与亚欧大陆率先发展起来的文明,比如“四大文明”相比,日本作为孤岛位于世界一隅,相形之下文化发展较晚。但日本自古以来都注重文化的学习与交流,先是中国的隋唐,后有欧美,并对学到的先进文化吸收加工,逐步实现了文化建设的日本化。或许正是由于这种来之不易,日本文化在具有开放性的同时也产生了浓厚的保守性的特点。日本的历代文学家在作品中不遗余墨地表达了对本国文化的钟爱,并形成了固有的文学范式。即便是到了现代,日本著名作家谷崎润一郎、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也都在其小说中刻意描写日本传统文化的气息与美感。1964年川端康成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后,在瑞典科学院作了题为《我在美丽的日本》的纪念讲演。虽然川端康成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样一个世界文学界的至高奖项,但日本文学在世界上,特别是在欧美国家并不被大众所了解。
村上春树对日本的文学传统采取了漠不关心的态度,并依此作为自己文学创作的出发点,尝试创作出为更为广阔的世界所接受的小说作品。正是因为村上春树时刻意识到自己的日本人身份才选择了这样一条创作态度,因此我们或许可以把这种“漠不关心”、“清澈性”看做是村上春树在日本文学转型期采取的一种突破性战略。村上春树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1987年发表的小说《挪威的森林》在日本取得了发售四百万册的破纪录的佳绩,还在世界各地先后推出了18种不同语言的译本,成为他在日本国内外知名度最高的作品。其后,他的几乎每部作品都受到日本国内外读者和文学评论界的关注,除了在日本获得了不少文学奖项外,在国外还获得了“卡夫卡文学奖”“耶路撒冷文学奖”等文学大奖,在世界掀起了“村上春树热”。
二
村上春树于1979年发表了处女作《且听风吟》。该作以“轻快的笔触”“干爽的感觉”“美国化的小说”“崭新的文体”等获得了“群像文学新人奖”,这些评论可以说道出了村上作品的不同于日本传统文学的创作风格。“美国化的小说”之评,揭示了村上是一位受美国作家影响的作家。那么其中的被评委们称道的“崭新的”“独自的”文体是怎么回事呢?村上春树后来对《且听风吟》的创作细节这样说道:“怎么用日语写小说,我思考了很长时间,首先我用英语写了一部分,然后再把它翻译成日语。为什么这样呢?我觉得自己必须选择好可以用于创作小说的崭新的文体。借用既存的文学文体写小说我做不到。总之,在那时,作为讲故事的载体,他(美国作家钱德拉)的文体是必需的。把小说的文体置换成钱德拉那样的风格是个庞大的作业。……不过我这么做了。我认为语言风格的转换能够带来观念的变化。我想包括我在内的日本年轻作家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或多或少地探索出日语的一种崭新文体。如果大家要讲好一个新的故事就要用一种新的日语。”也就是说,村上春树不但是在音乐、生活用品等生活方式方面受到了欧美文化的影响,也接受了英语小说创作的文体特点,并采取了积极的、主动的姿态接受了英语这一不同的文化概念。
那么,村上春树所说的“新的故事”、“新的文学”到底是什么呢?他在同一文章中讲道:“我们日本人在语言方面没有对其他国家带来任何补益,更有甚者只是在二战时强制几个亚洲国家学习日语罢了。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消除日本的‘文化的孤立’,……重新构建日语,穿越语言的障碍,把故事讲到更为广阔的世界去。”从他的这番讲话,我们除了可以看到村上春树作为一名进步作家的正义感外,也大体可以了解村上小说创作的心机和起点。村上的小说创作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试图从日本传统文学的苑囿中摆脱出来。
“私小说”是日本近现代文学的一大传统,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日本的纯文学,是日本传统美的文字体现,被竭力加以推崇。所谓私小说,就是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来创作的,或者是作者脱离时代背景和社会生活孤立地描写自己身边的琐事和心理活动的小说。其主题往往是主人公个人心境的刻画、日本传统家庭的纠葛、日本的“义礼”与“人情”,都普遍存在主人公自我意识缺失的特点。然而,村上作品中的主人公几乎都是些不具备传统日本人性情的“边缘人”,故事中很少有日本传统道德观的体现,甚至于每部作品中都缺失代表父权与制度的主人公的“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在《斯普特尼克恋人》之后,村上春树较多地采用第三人称来创作小說,突出主人公个人主义的特点。开始于近代的西方新体小说就是以客观描写一般民众个体为创作基础的。就如罗兰·巴特所说,使用第三人称是“小说的典型习惯”。村上早期小说中的“我”,有评论家认为其实可以认为是“他”的变形,已不是私小说中的“我”了,村上春树逐渐抛弃第一人称转而更多地采用第三人称,就具有了刻意刻画小说中人物个人主义的色彩。其实,日本的私小说就也是在明治维新后文化领域输入欧美个人主义背景下产生的,受二战后特别是后资本主义环境下美国文学影响的村上春树,其作品中的个人主义特点就更为鲜明了。 三
那么,村上作品全球化的特点是怎么体现的呢?这要从二战后美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特别是对日本产生的重大影响说起。二战以后,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间接统治日本近乎七年,其间及其后传统保守的日本文化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全面美国化。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经济学家佐伯启思在访谈中曾这样评论战后日本人的生活。“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现状是,得益于经济高速增长政策,国民生活富足起来,日趋美国化。……可乐与牛仔服、美国流行音乐与摇滚乐、T恤与麦当劳,诸如此类的东西深深融入了日本国民的日常生活中,以至于早已忘记了它们的美国印记。”在村上春树1985年发表的小说《挪威的森林》中早已通篇充斥着欧美古典音乐,美国作家及其小说作品,爵士乐、好莱坞电影等美国文化的元素。战后美国文化最大的特点是文化的消费性,文学也全面商品化了,村上春树的小说自然就具有了消费文化的特点。“现如今,在称之为全球化形势下的日本及海外各国的人们,特别是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他们都过着相似的消费文化生活,感受到类似的孤独感和空虚感,描写了日本这一社会形态的村上春树的小说也就成了海外各国类似人群人们的代言人。”所以,从这层意义上说,无论是村上春树还是宫崎骏,他们的小说,他们的故事使国外的读者遗忘了日本文化的印记,被当做自己国家的文化接受了。
村上春树是一位日本作家,其小说自然要写日本人的故事。但在他的作品中经常能看到中国人的身影,经常有二战时日本军人在中国所犯罪行的暴力情节,所以他是位有良知,有正义感的作家。再加上他轻快的日语文体,贴近读者生活的故事,这些因素都促成了他的作品在世界特别是亚洲国家被广为接受。当然,其作品无论在日本国内外还是在读者或文学评论界中,都赞否两论,但无疑他是一位积极探索极其成功的作家。
村上春树的作品无论是创作手法还是内容都具有明显的欧美化特点,但是在作品中也无处不流露出他对高度发达的日本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拜金主义、物化现象的深恶痛绝。可以说村上春树小说全球化的创作策略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他以全球化为武器,通过对作品中主人公生活方式与兴趣的欧美化描写,与日本传统文学所体现的强烈的地域性保持距离,尝试一种日本文学走向世界的道路。另一方面,通过描写生活在伴随着世界全球化而形成的消费文化之中的人们所产生的疏离感和自我丧失,唤起人们对这种消费文化的反思。也就是说,就像村上春树作品的多义性与不可解性一样,村上春树对自己当做创作武器的全球化的特点也抱有一种矛盾的心理,当他力图摒弃日本文学的传统性与地域性的时候在竭力渲染全球化的因素,但在全球化的消费文化造成人与人间的疏离、个体的丧失的时候,也在为之哀叹不已,呈现出一种进退维谷的双重性构造性心理。
参考文献:
[1]四方田犬彦.世界は村上春樹をどう読むか[M].文艺春秋社,2009.
[2]韩立红.日本文化概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3]村上春树.芭蕉を遠く離れて——新しい日本の文學について[J].すばる,1993,3.
[4]风丸良彦.越境する「僕」——村上春樹、翻訳文体と語り手[M].试论社,2006.
[5]佐伯启思.現代民主主義の病理——戦後日本をどう見るか[M].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97.
关键词: 村上春树 作品 全球化 特点
读过村上春树小说的日本国外读者常常留有这样一种错觉,这简直就是本国作家用自己的母语创作的作品。日本的比较文学评论家四方田犬彦曾评论:“‘村上文学’无论在什么社会状态下,都很容易被读者当做治愈自己的政治挫败感、恋爱挫折、孤独与虚无的文字广为接受。”他在《在全球化之中》一文中进一步评论:“海外读者如此爱读村上春树的小说,其原因在于在世界全球化之中村上春树文学所呈现出的‘清澈性’。”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日本的工业产品畅销世界,而其文学远不及其经济为世界所认同称道。究其原因大致在于日本的文学总给人一种阴郁、晦涩的印象的缘故。或许正因为这一点,四方田犬彦才指出走向世界的村上文学具有日本传统文学所不具备的“清澈性”吧。当然,这只是村上文学走上世界的一个原因,我们绝不能据此推断说村上文学不是日本的,或者是说日本的传统文学不够优秀。
一
日本传统文学在日本国外读者看来有阴郁、晦涩之感,这是由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自身的文化发展及日本独特的传统审美意识决定的。在文化发展上,与亚欧大陆率先发展起来的文明,比如“四大文明”相比,日本作为孤岛位于世界一隅,相形之下文化发展较晚。但日本自古以来都注重文化的学习与交流,先是中国的隋唐,后有欧美,并对学到的先进文化吸收加工,逐步实现了文化建设的日本化。或许正是由于这种来之不易,日本文化在具有开放性的同时也产生了浓厚的保守性的特点。日本的历代文学家在作品中不遗余墨地表达了对本国文化的钟爱,并形成了固有的文学范式。即便是到了现代,日本著名作家谷崎润一郎、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也都在其小说中刻意描写日本传统文化的气息与美感。1964年川端康成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后,在瑞典科学院作了题为《我在美丽的日本》的纪念讲演。虽然川端康成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样一个世界文学界的至高奖项,但日本文学在世界上,特别是在欧美国家并不被大众所了解。
村上春树对日本的文学传统采取了漠不关心的态度,并依此作为自己文学创作的出发点,尝试创作出为更为广阔的世界所接受的小说作品。正是因为村上春树时刻意识到自己的日本人身份才选择了这样一条创作态度,因此我们或许可以把这种“漠不关心”、“清澈性”看做是村上春树在日本文学转型期采取的一种突破性战略。村上春树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1987年发表的小说《挪威的森林》在日本取得了发售四百万册的破纪录的佳绩,还在世界各地先后推出了18种不同语言的译本,成为他在日本国内外知名度最高的作品。其后,他的几乎每部作品都受到日本国内外读者和文学评论界的关注,除了在日本获得了不少文学奖项外,在国外还获得了“卡夫卡文学奖”“耶路撒冷文学奖”等文学大奖,在世界掀起了“村上春树热”。
二
村上春树于1979年发表了处女作《且听风吟》。该作以“轻快的笔触”“干爽的感觉”“美国化的小说”“崭新的文体”等获得了“群像文学新人奖”,这些评论可以说道出了村上作品的不同于日本传统文学的创作风格。“美国化的小说”之评,揭示了村上是一位受美国作家影响的作家。那么其中的被评委们称道的“崭新的”“独自的”文体是怎么回事呢?村上春树后来对《且听风吟》的创作细节这样说道:“怎么用日语写小说,我思考了很长时间,首先我用英语写了一部分,然后再把它翻译成日语。为什么这样呢?我觉得自己必须选择好可以用于创作小说的崭新的文体。借用既存的文学文体写小说我做不到。总之,在那时,作为讲故事的载体,他(美国作家钱德拉)的文体是必需的。把小说的文体置换成钱德拉那样的风格是个庞大的作业。……不过我这么做了。我认为语言风格的转换能够带来观念的变化。我想包括我在内的日本年轻作家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或多或少地探索出日语的一种崭新文体。如果大家要讲好一个新的故事就要用一种新的日语。”也就是说,村上春树不但是在音乐、生活用品等生活方式方面受到了欧美文化的影响,也接受了英语小说创作的文体特点,并采取了积极的、主动的姿态接受了英语这一不同的文化概念。
那么,村上春树所说的“新的故事”、“新的文学”到底是什么呢?他在同一文章中讲道:“我们日本人在语言方面没有对其他国家带来任何补益,更有甚者只是在二战时强制几个亚洲国家学习日语罢了。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消除日本的‘文化的孤立’,……重新构建日语,穿越语言的障碍,把故事讲到更为广阔的世界去。”从他的这番讲话,我们除了可以看到村上春树作为一名进步作家的正义感外,也大体可以了解村上小说创作的心机和起点。村上的小说创作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试图从日本传统文学的苑囿中摆脱出来。
“私小说”是日本近现代文学的一大传统,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日本的纯文学,是日本传统美的文字体现,被竭力加以推崇。所谓私小说,就是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来创作的,或者是作者脱离时代背景和社会生活孤立地描写自己身边的琐事和心理活动的小说。其主题往往是主人公个人心境的刻画、日本传统家庭的纠葛、日本的“义礼”与“人情”,都普遍存在主人公自我意识缺失的特点。然而,村上作品中的主人公几乎都是些不具备传统日本人性情的“边缘人”,故事中很少有日本传统道德观的体现,甚至于每部作品中都缺失代表父权与制度的主人公的“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在《斯普特尼克恋人》之后,村上春树较多地采用第三人称来创作小說,突出主人公个人主义的特点。开始于近代的西方新体小说就是以客观描写一般民众个体为创作基础的。就如罗兰·巴特所说,使用第三人称是“小说的典型习惯”。村上早期小说中的“我”,有评论家认为其实可以认为是“他”的变形,已不是私小说中的“我”了,村上春树逐渐抛弃第一人称转而更多地采用第三人称,就具有了刻意刻画小说中人物个人主义的色彩。其实,日本的私小说就也是在明治维新后文化领域输入欧美个人主义背景下产生的,受二战后特别是后资本主义环境下美国文学影响的村上春树,其作品中的个人主义特点就更为鲜明了。 三
那么,村上作品全球化的特点是怎么体现的呢?这要从二战后美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特别是对日本产生的重大影响说起。二战以后,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间接统治日本近乎七年,其间及其后传统保守的日本文化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全面美国化。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经济学家佐伯启思在访谈中曾这样评论战后日本人的生活。“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现状是,得益于经济高速增长政策,国民生活富足起来,日趋美国化。……可乐与牛仔服、美国流行音乐与摇滚乐、T恤与麦当劳,诸如此类的东西深深融入了日本国民的日常生活中,以至于早已忘记了它们的美国印记。”在村上春树1985年发表的小说《挪威的森林》中早已通篇充斥着欧美古典音乐,美国作家及其小说作品,爵士乐、好莱坞电影等美国文化的元素。战后美国文化最大的特点是文化的消费性,文学也全面商品化了,村上春树的小说自然就具有了消费文化的特点。“现如今,在称之为全球化形势下的日本及海外各国的人们,特别是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他们都过着相似的消费文化生活,感受到类似的孤独感和空虚感,描写了日本这一社会形态的村上春树的小说也就成了海外各国类似人群人们的代言人。”所以,从这层意义上说,无论是村上春树还是宫崎骏,他们的小说,他们的故事使国外的读者遗忘了日本文化的印记,被当做自己国家的文化接受了。
村上春树是一位日本作家,其小说自然要写日本人的故事。但在他的作品中经常能看到中国人的身影,经常有二战时日本军人在中国所犯罪行的暴力情节,所以他是位有良知,有正义感的作家。再加上他轻快的日语文体,贴近读者生活的故事,这些因素都促成了他的作品在世界特别是亚洲国家被广为接受。当然,其作品无论在日本国内外还是在读者或文学评论界中,都赞否两论,但无疑他是一位积极探索极其成功的作家。
村上春树的作品无论是创作手法还是内容都具有明显的欧美化特点,但是在作品中也无处不流露出他对高度发达的日本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拜金主义、物化现象的深恶痛绝。可以说村上春树小说全球化的创作策略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他以全球化为武器,通过对作品中主人公生活方式与兴趣的欧美化描写,与日本传统文学所体现的强烈的地域性保持距离,尝试一种日本文学走向世界的道路。另一方面,通过描写生活在伴随着世界全球化而形成的消费文化之中的人们所产生的疏离感和自我丧失,唤起人们对这种消费文化的反思。也就是说,就像村上春树作品的多义性与不可解性一样,村上春树对自己当做创作武器的全球化的特点也抱有一种矛盾的心理,当他力图摒弃日本文学的传统性与地域性的时候在竭力渲染全球化的因素,但在全球化的消费文化造成人与人间的疏离、个体的丧失的时候,也在为之哀叹不已,呈现出一种进退维谷的双重性构造性心理。
参考文献:
[1]四方田犬彦.世界は村上春樹をどう読むか[M].文艺春秋社,2009.
[2]韩立红.日本文化概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3]村上春树.芭蕉を遠く離れて——新しい日本の文學について[J].すばる,1993,3.
[4]风丸良彦.越境する「僕」——村上春樹、翻訳文体と語り手[M].试论社,2006.
[5]佐伯启思.現代民主主義の病理——戦後日本をどう見るか[M].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