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叛逆青年的三封家书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_mer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4岁那年,我得到去美国读书的机会,踏上背井离乡的求学之路。
  尽管远离家乡,但爸爸、叔叔和爷爷对我的要求非常严格,以至于我对他们始终是抵触的。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前夕。当时,我的学习、生活状况还是不错的。在当年的考试中,我的法律课和宏观经济课在全年级得了第一名;生活上,我也有女友爱护照顾,有朋友沟通交流,过得算是自在。只是內心总会莫名产生一种不安,或者说是迷茫,还有些许的叛逆。
  “青春就是迷茫与叛逆的挣扎史。”那段时间,我看每一件事都不顺眼——爷爷、爸爸和五叔跟我说的每一句话,我都感觉特别逆耳——我已经长大了,他们还在不停地批评我。于是,我会想尽各种方法来反驳他们。
  我很迷茫,根本不知道人生目标是什么,也没有具体想过;我对这个世界的很多事情都不太认可,感觉生活就是这样,就像尼采所说:“人,动物的人,就根本没有意义。”每次情绪不好或者感觉不顺,我就会产生一些厌世心理。
  有天晚上,我实在郁闷得不行,就决定写信发泄一下。我写了三封信,分别给我的爸爸、五叔,还有爷爷。大致意思是:我不知道我在干吗,也不知道我跟这个世界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读书,我觉得我寻找不到生命的意义。既然人生没有意义,活着也就没什么意义了,我决定在暑假前结束我的生命。反正你们也不是特别在乎我。当然,我还是有责任告知你们一下。
  现在回想,写这三封信既有对前途和生存意义的迷茫,也有一种调皮捣蛋式的叛逆在里面。
  信写完,我便匆匆寄出,然后跑到朋友家躲了起来。刚开始,我很为这个鬼主意开心,觉得一定会弄得他们三个“老头子”坐立不安:“终于小小报复了一下,谁让你们平时对我那么凶。”
  到了第三天,我心里有点不安了。一是怕爸爸把信给妈妈看,让妈妈担心。二是我也很害怕等假期回家的时候面对他们三个人。这时,我在朋友的书架上看到一本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翻开书,我看到了“积极主动”的内容:一个人无论做任何事,首要的是积极主动去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我感觉像被电击了一下,一口气把书读完,当即决定第二天早上就回学校去。
  第二天,我赶回学校,推开宿舍门,看到桌上有三封信,分别是爷爷、爸爸和叔叔的。我有些纠结,既非常急切地想知道他们的回复,又害怕他们暴风骤雨般的指责。


  最终,我还是把这三封信一一拆开。
  爸爸的回信很短也很意外,他一改往日的严厉,变得温和。他说:“明基,看到你的厌世,我很震惊。人生很短,你长大了,人活着就要快乐,希望你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去做,不断追求深层次的快乐,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
  我看的第二封信是五叔写的。他说:“明基,你长大了,在寻找生命的意义了。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最有意义的事,就是要胸怀天下,要看到中国的大势,并为此做好准备。我们平时对你严厉,是希望你能够成为做大事的人。人生其实就是等待一个机遇,这个机遇来临之前,你要通过一切方法来武装自己;只有这样,当这个机遇到来的时候,你才能有信心去把握好它。希望你能堂堂正正地做一个中国人。”
  最后一封是爷爷写的,信里除了鼓励和认可外,爷爷还说:“明基,等你这个暑假回来,我带你回汕头,到我们的祠堂去看看,我们的根在那里。我们洪家的生存史也是一部创业打拼的历史。你长大了,我相信你会想明白,你是能够肩负起家族的使命和责任的。”
  这三封家书,我看了一遍又一遍。
  爸爸让我寻找自己喜欢的东西,人生的目标是快乐;我的叔叔给我讲世界大势,尤其说到中国的大势,希望我要把握好机遇;爷爷更多给我讲的是家族使命和民族责任。
  我的祖辈和父辈都是爱国人士,可当时我对爱国的感觉并不是很强烈,是这三封信让我第一次真正有了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我开始思考,我的人生应该如何度过?我到底喜欢什么?什么样的东西能给我带来快乐,让我可以努力地去工作?我生活的意义在哪里?作为洪氏家族的一员,我这一生应该承担起什么样的责任……
  我把自己关在宿舍里整整三天,懵懵懂懂地悟出了一些道理:要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对自己的家族负责,要武装自己,找到自己喜欢的事,做出一番事业。
  稻盛和夫说过这样一句话:“要想拥有一个充实的人生,你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则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
  我喜欢美食,美食能够带给我快乐,算是个超级吃货,于是,我下定决心,要以吃作为切入点,打开一条通往未来的路。
  想明白以后,我感觉自己一夜间长大了,找到了人生的价值追求,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一股强大的力量瞬间充满全身。我并不明白这股力量是什么,但正是这股力量帮我做出了人生中第一个重要决定——开始美食创业。
  这三封家书是我人生的转折点,我找到了自己喜欢的、有能力去做的、社会需要的、对自己又很有意义的事。
  (王传生摘自《改变的力量:六力理论助你成功》中国青年出版社)
  【素材运用】成长犹如在沙滩上行走,每前进一步,都会留下一个脚印。成长的岁月里有顺从,也有叛逆;滋味有些苦,有些辣,也有些甜。在对前途和生存意义感到迷茫之际,是爷爷、爸爸和五叔的三封回信点亮了洪明基前行道路上的灯。青春璀璨,需要让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样的人生才快乐;国家发展,需要让自己去抓住机遇,把它变成美好的未来;家国情怀,需要让自己去承担使命和责任,这样能写出理想的人生答卷。原来,青春的叛逆并不可怕,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能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速用名言】
  1.有许多东西,只要我们对它们陷入盲目性,缺乏自觉性,就可能成为我们的包袱,成为我们的负担。——毛泽东
  2.光阴可惜,譬诸逝水。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南北朝文学家 颜之推
  【适用话题】青春叛逆;学会担当;机遇与努力;目标
  (特约教师 方春生)
  (本文作者是洪氏集团副主席,合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公司旗下有吉野家、DQ冰激凌等品牌)
其他文献
赢了!我们赢了!  2021年4月13日晚,#中国女足晋级东京奥运会#的词条刷爆了热搜。  在东京奥运会附加赛第二回合比赛中,中国女足上半场0∶2落后,场面一度陷入胶着。现场上万名观众举着国旗,奋力地呐喊着,齐声高唱着国歌,为女足的姑娘们加油鼓劲!而她们也不负众望,通过加时赛,以2∶2战平强劲的对手韩国队。最终,以总比分4∶3淘汰韩国,获得东京奥运会入场券!  女足的姑娘们在胜利后也按捺不住围在一
期刊
一头小牛丢了  肯定是被牵牛花偷走的  白瓷碗摔碎了  那是一朵打碗花给打碎的  脚上划了一道口子  也說是被狗尾巴草咬破的  因为鸡冠花早上没有叫鸣  所以上学又迟到了  草丛里的那个孩子  撒完最后一个谎就长大了  从此以后见人说话就会害羞  也是含羞草教的  (张秋伟摘自《诗选刊》2021年第2期)
期刊
后来才知道,这里是我一生中注定要背井离乡在此生活近两年的地方。  一座临街的长方形灰色的大楼,一排排紧闭的窗户总共五层。我从中找到一扇门钻进去,一问才知小说北组和南组都在三楼。那时人文社的小说编辑室分南北两组,以长江为界,将南北两地作者分由南组和北组负责,我在北方燕赵之地,自然属北组。  一进北组,靠墙一圈八九张桌子前坐着的全是老编辑,每人书桌上都堆着满满的书稿,连地上都是一摞摞用纸绳捆着的厚厚的
期刊
在大学里,我经历过许多次考试。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道题,来自《世界贸易组织法》,也就是俗称的《WTO法》的期末考试。  考试当天,我洋洋洒洒地写到最后,却发现最后一题只有简单的一行字:“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世界贸易组织法》这门课程最核心的内容。”  我盯着卷子,第一反应是:这怎么可能?要知道,世界贸易组织法所涉及的内容复杂且广泛,不仅有着诸多的协议和规则,更有着形形色色的争端解决案例。它们既涉及
期刊
我本就是一位不会讲普通话的普通老师,也一直十分享受这一身份。  在窗明几净的书斋泡上一壶好茶,摊开一本好书,一人细品乌龙静读书,是我的人间至乐。要是能无拘无束地胡思乱想,再把自己所思所感写成文章,与两三知己切磋分享,那更是让我进入了人间天堂,如庄子所说“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  原打算在武汉汤逊湖边买房,退休后在那里读书、写作、休闲,顺便也翻译一点自己酷爱的英文随笔小品,当然更要玩转自己想玩而未
期刊
毫无疑问,《山河令》成了2021年的开年第一爆款。连续10天稳居猫眼热度日冠军,微博话题#山河令#阅读量超过83.7亿。而它能够如此火爆,剧中饰演“温客行”的龚俊功不可没。他的表演张弛有度,对人物情绪细节的处理十分细腻,让观众能够感受到活生生的鬼谷大人。  一个月前,龚俊是谁?一个月后,各种采访代言快把他的门槛踏破。从2月26日到3月18日,他的新浪微博粉丝从865万涨至1100万,自嘲“十八线”
期刊
养宠物一直是我从小的愿望,但过去的经历让我对这件事有了敬畏之心,不敢轻易去对一个小小的生命负责。就在我迟迟不敢行动时,恰好有一位朋友问我能不能领养她的狗。  哪怕我与那只小奶狗素未谋面,但想到能救助一个小家伙,我当即应允下来。  2003年,我把小狗甜甜接到了我身边,就这样,它整整陪伴了我15年。  甜甜刚到家的时候非常调皮,在屋子里“上房揭瓦”,“拆家”行为十分熟练。那时我一回到家,迎接我的常常
期刊
今天说一个听起来有些伤感的话题:假设现在你患上一种很轻微的疾病,如果你不做手术,不会影响你的寿命,仅仅会觉得有点难受罢了。如果你做了手术,有83%的成功率,但是一旦手术失败,等待你的就只剩下死亡。你会选择做这个手术吗?  这时候传统的经济学不能帮助我们做决策了,那该怎么办呢?  1979年,两位美籍以色列经济学家阿莫斯·特沃斯基和丹尼尔·卡尼曼就对这些奇怪的现象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且开创了一个新的
期刊
我妈曾是一个小镇上的初中语文老师,那时镇上的初中按入学成绩分为“重点班”和“普通班”。被分到普通班的学生,某种程度上是“弃子”,学校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不要惹是生非。他们有极大的自由,周末不用补课,作业也可以不交,有时甚至旷课去池塘里钓小龙虾,或者把蛇装进饮料瓶里吓唬一下班上的女孩子,只要性质不恶劣,都是可以被容忍的。  普通班的学生会得到这样的对待,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他们很多是留守儿童,被爷
期刊
一个有趣的小实验  很早以前,科学家们做过这样一个关于乘电梯的实验:  第一个实验,他们安排了11个人坐电梯,结果在电梯上升過程中,每个人几乎都有5次至7次的抬头举动。  第二个实验,人数减少到7个,这时电梯里空间明显空旷了一些,不过很多人还是忍不住抬头。不过这次的实验中,大家抬头的次数少了一些,只有3次左右。  第三次实验,电梯里只安排了两个人,结果两个人都自然而然地往相反方向的角落靠,而且抬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