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制波 用书法成就人生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p_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与书法相伴一生,我觉得我很幸运。”坐在古色古香的案几旁,余制波先生轻轻啜饮着龙井茶,叙述着他与书法之间的故事,眉眼间皆是温润。
  与共和国同龄的余制波先生,字碧浩,号鄱西耕夫。出生于江西鄱阳湖西岸乡村一个普通家庭,家族中有爱好书法笔墨的传统,自曾祖父始,就喜爱舞文弄墨,余制波先生的父亲深受祖辈的影响,也对书法很感兴趣,家中常备笔墨纸砚,父亲兴趣广泛,农闲时常帮人刻墓碑、算卦、不仅是乡村的好木匠,对风水学、武术、乐器都很爱好,尤其喜欢挥毫泼墨,练习书法。余制波先生自幼受到熏陶,与书法结了缘,这缘分,一结就是一辈子。

勤学巧练终成书法大家


  “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文字生。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清代著名学者陈澧如是说。汉字是世界上起源最早的文字之一,传承数千年,见证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国书法产生于文化的需要也深受文化的影响,几千年的沉淀成为一种特有的美的艺术表达,中国书法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书法艺术中蕴含着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伏案六十余载的余制波先生对此有着深切的感悟。“俗话说:字要练,拳要打,一天不练不打手生。书法写作讲究天天练,笔笔有始有终,起笔、收墨,一气呵成。”余制波先生说,“做事也是,业精于勤,一件事情,开始要有所交待,要一如既往、要有始有终。从学写‘人’字过程中悟到人与人是一个互相依靠、互相支撑的道理。”在余制波先生看来,世间万事,都能在书法艺术中找到同源与共鸣。做事有始有终,勤工出精活,做人左右随缘,这是余制波先生在书法写作过程中的感悟,也正契合着他的书法修习之路。
  在父亲的影响下,刚上小学的余制波先生就开始拿起毛笔,站在案几边,认真临摹老师提供的范本,渐渐地,他的毛笔字在同学中初露头角,班里的板报书写任务当仁不让地成了他的任务,小小年纪的他会认真地完成每一次板报书写工作,并因为漂亮的板书赢得了班里老师和同学的好评,这也成了他继续练习书法的动力。
  在家里,父亲为鼓励他练习书法,写春联的任务逐渐落在了他的头上,每到春节,他写的春联总会引起左右邻居的围观和村里人的称赞,后来邀约他帮忙写春联的人家也渐渐多了起来。虽然那时他年龄还小,但是因为会写春联,也因此赢得了村镇四邻的尊重。“每每帮别人写完春联后,那家女主人就会端出最好吃的东西招待我,经常是一碗面条,还要卧几个鸡蛋,我记得很清楚,这在当时,是只有招待贵客才有的待遇。”余制波先生回忆说,“我那时小学还没毕业,却能够感受到因为能写一手好字而常常受到赞扬,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这些都无形中给了我鼓励,让我练习书法的兴趣越来越浓。”
  文化大革命来了,历史的大浪潮无人能躲避,十七岁的余制波先生中断了学业,但是对笔墨纸砚的热爱已经深深地融入了骨髓里,“当时没有学上了,乡村下地劳动的人也少了,天天有人搞运动,许多墙壁上都贴着大字报,当时的红卫兵组织安排我抄写毛主席语录和会场的大幅标语,便成了我练习书法的极好机会。”
  1968年底,余制波先生有幸应征入伍,来到了大西北军营,“我们的军营在宁夏贺兰山下戈壁滩上,刚一下车,就看到白茫茫的雪域迎面扑来。”余制波先生回忆着,从江南到西北,他还没来得及感受地域文化间的差异,就投入到了丰富而忙碌的部队生活。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因为书法写得好,他很快在部队崭露头角。



  而之所以被部队领导发现他的书法才能,则源自于一封信。“当时,我表弟也在这个连队服役,他让我帮他代写家信,寄出这封家信时偶然被部队的一个领导看到,后来他打听到出自我的手笔。”辗转间,部队的人都知道了有一个江西来的新兵叫余制波,字写得不错。当时,工程部队战士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会写毛笔字的人不多,字写得好的人更少,余制波先生因为会写一手好字,成为了部队难得的人才,他的工作也由一线劳动变成了连队的文书,在完成文书工作的同时,还肩负连队出黑板报的任务,甚至还常常被抽调到团机关写大幅标语。他积极热情地投入每一天部队的生活,对每一件小事都认真完成。他秉承着一直以来的原则:做一件事,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如同写字,每一个字都不曾马虎,认真对待。正是由于这样的工作态度,他很快成为部队的重点培养对象,并被迅速发展为党员。这一年是1969年,他刚刚二十岁。
  工程部队比较艰苦,生活节奏单调而忙碌,但是因为有书法陪伴,余制波先生自有乐趣,从未觉得苦,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会郑重地铺开旧报纸,认真地练一会儿字。他的字也写得越来越有自己的风格,遒劲有力,多种美术字都写得很好,常常赢得部队领导和战士们的赞扬。
  文化大革命结束了,军队院校每年都到基层部队选招学员,余制波先生也想进军校深造,“可是部队当时会书法的人很少,部队的领导就找我谈话,让我安心工作,继续在连队服务。”余制波先生回忆,有几次上军校的机会都因工作需要而主动放弃了,就这样与军队院校失之交臂,但他并不后悔,“因为在部队里,我也得到了很多锻炼,部队领导非常信任我,给了我很多实践平台,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军人的价值,以及書法艺术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部队,他书写证书、奖状、锦旗、牌匾、对联,得到了许多锻炼。同时,他通过在职走读和自学考试途径完成了大学专科学业,使自己的文化水平得到提升。



  八十年代中期,由于他出色的工作能力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当然还有一手优秀书法的助力,他被国务院军转办按特批军转对象批准转业到国家民政部优抚局工作,全家也由此落户北京。尽管已经离开部队,但是在部队的多年历练,使军人的刚毅、果敢,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的书法特长在国家机关业务工作中也得到了充分发挥。这不仅仅反映在他的性格中,还反映在他的行动中,至今,年逾七十的他,走路都会昂然有风,他不允许自己有一丝颓然之势。这些生活的烙印,无形中都在他笔下的字中反映出来,人如其字,余制波先生深有体会。



  无论是在部队,还是在国家机关,余制波先生研习书法的热情从未有一丝消褪,反而随着年岁增长,对书法的热爱日日见隆,并总能结合业务工作发挥自己书法的一技之长。他对书法艺术孜孜不倦、执着追求,而书法也给予了他丰厚的回报,书法成为他一生事业发展的助力器,并最终让他在书法界占有一席之地。
  他利用业余时间勤奋临习碑帖,从不敢有丝毫马虎,因为热爱,也为满足工作需要,各种字体都有涉猎,同时还练就了写一手工整秀丽的美术字。因此,他的书法作品中,可以得见隶书的严谨婉转,楷书的大方烫贴,行书的行云流水,草书的豪迈奔放……他对于书法名家的碑帖百临不辍,王羲之、怀素、颜真卿、赵孟頫、欧阳询……临摹着古人的字,如同与他们对话,他在一笔一划间,感受着书法的艺术魅力。

做人与写字一样,互相支撑


  余制波先生常常说,书法中有大美,笔下的字是一个整体,要气韵生动,离不开美学。“书法中也蕴含着做人的道理。中国的字很有意思,每一笔每一划之间都有联系,它们彼此支撑,一起构建了书法之美。”余制波先生说,“这与做人一样,我们生活的每一步,都是由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完成的。就比如‘人’字,一撇一捺间,就稳稳地立住了。”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互相支撑着、依靠着,事就干成了,人就走得更稳了。书法让他安身立命,也让他收获颇丰,书法世界构建了余制波先生生活和精神的着落点。
  “多年来,我通过书法,在社会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也通过书法,交了很多好朋友。”余制波先生深有感触,“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与人交往的媒介。”因为书法写得好,求他字的人越来越多,他会很认真地考虑为对方写什么才是合适的。“‘家和万事兴’,挂在客厅里,‘宁静致远’,更多的人愿意放在书房,这些约定俗成的惯例其实蕴含着很深的中国文化,说得通俗一些,就是什么场合适合什么样的话,字也一样,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创作相应内容的作品。”余制波先生说,“为别人写字,一定要写得合适。”也正是因为有这份常常为他人着想的熨帖,他的人缘儿也越来越好,朋友也越来越多。他办展览,朋友云集,他的书法展出之际,也是他与好友们相聚一场的机缘。以书会友,文人雅聚,这是他人生的高光时刻,既有一生为之付出心血的书法作品,又有各路高朋荟萃。因为朋友多,他的字传播的途径也越来越广,他的书法作品频繁出现在越来越重要的场合,并频频获奖。2008年他参加纪念周恩来总理诞生110周年书画展览,作品入编《精品书画集》,被授予“中华杰出书画艺术家”称号;2009年参加“弘扬中华民族儒、释、道文化大展赛”,自创诗词行草书法作品“喜迎华诞六十年”获得银奖,被授予“中国功勋书画艺术家”称号;2011年参加第五届“民族情”全国书画艺术大赛,书法作品获金奖,2012年获得金奖3次、二等奖1次、中华龙名家名人艺术世纪奖等奖项5次;他书写的“北京精神”曾在北京多个地铁站展示多年;他为国家机关慰问边海防部队书写的锦旗悬挂许多边海防部队;他为国家机关书写表全国“双拥”模范市的证书悬挂全国诸多市县会议室;2014年8月应中国关心下一代基金之约创作100幅书法作品赠送该会,编辑为一部《余制波示范书法集》,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偏远贫困地区中小学做辅助教材;2019年参加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举办的全国第19届“庐山杯”书法大赛,又获得金奖,被授予“新中国70华诞优秀书法工作者”称号;他的书法作品分别被选入《中国书画家大辞典》(当代卷)、《中国书画名家大典》等,余制波先生还先后被国家文化艺术机构分别授予“中华杰出书画艺术家”、“国礼艺术家”、“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家”、“当代中国书画领军人物”、“中华爱国艺术家”等称号。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余制波先生的朋友众多,他的作品不仅受國内藏家喜爱,也在海外有广泛交流,他的书法作品先后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展出,被政界领导和海外专家、港澳台专家等收藏,作品《和谐发展》被新加坡美术总会收藏,作品《积学储宝》被首都图书馆收藏,作品在马来西亚展出时获得“大红花”奖……

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大众


  尽管他的书法作品出入各地厅堂,但他却常常提倡书法要走入寻常百姓家,要为国家的文化和经济建设服务,要成为教育人、激励人、鼓舞人、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余制波先生不止一次在访谈中谈到,中华书法应当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抓起,应当作为青少年学会做人做事的基本功训练的课程。“书画能够修身养性、提高自我素养,还能给大众以赏心悦目的精神享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当今时代更是得到重视和推广,对书法非常重视,尤其是对青少年的书法教育已经引起各界重视,不仅能使他们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更能有效地提升他们的素养。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书法艺术不仅应进校园、进课堂,还应进基层、进企业、进万家。”谈及书法普及,余制波先生侃侃而谈,“书法艺术家更应当放下身段,多创作一些接地气、亲民众的艺术精品,使书法艺术能够为民众服务,给大众提供精神食粮。”



  是的,书法之美,不应当只属于少数人,更应该走向大众,“书法艺术与哲学、美学、史学、文学、力学、社会学、心理行为学及音乐、舞蹈、武术、诗词歌赋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余制波先生说,所以他会在书法中倾注如此多心力,并乐在其中。
  汉字通过书法的形式,传递给大家的不仅是美感,更传递了几千年历史文化的深刻内涵,是净化心灵,塑造高尚情操,激励树立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的良药。余制波先生徜徉在书法世界中,也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生哲学,早年间,他修习各家所长,在名家字帖中流连琢磨,渐渐地找到了自己临帖的最爱。他喜欢赵孟頫的字,或许在性情上与赵孟頫和欧阳询有着某种印记,沉稳,有力,内敛。在赵孟頫的字帖中,字字有变化,骨气洞达,俊逸灵动,有的洒脱疏放,有的清劲挺拔,有的平正典雅,方寸间有大气象。欧阳询的字结构严谨,笔法秀美,点画劲挺,笔力凝聚,在余制波先生近年的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到赵孟頫和欧阳询书法风格的影响,温润间有劲健,灵动中有庄严,澄明中有和风结体工整笔画秀美,在扎实基础上,倾注了自己在生活的思考与情感。



  书法在时光的隧道里穿梭,以其不变的文化基调,衍生出千姿百态的生命风采,她是一条看得见的纽带,串联起五千年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它从精美的符号走向有情的世界,温润着一代又一代人。余制波先生有幸步入其中,在书法世界中创造出一份美,不仅滋养了自己,也丰富和感染着他人。尽管他的运笔沉稳冲和,功力日臻,但他依旧心怀虔诚的探索之心,书风一直保持着上升,因他知道,书法之道无止境。他也期待,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书法世界的瑰丽与内蕴,步入书法的无穷魅力中,一起去传承中华五千年文明。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事件中很有意义,然而在处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事件中,应该坚持些什么基本原则,正是本文的主题,本文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探讨了云南农业大学辅导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已经逐渐成为行业的形象代表,承担着社会所给予的厚望,它所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对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广泛的影响。因此,建立
胆道闭锁( biliary atresia,BA)是婴儿期较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以肝内肝外胆管进行性炎症和纤维性梗阻为特征,如不及时治疗,常在2岁以前死亡[1].目前对BA最常规且疗效较好的
东莞观音山是南粤一家优秀的生态旅游景区。广大游客在与景区一起走过的日子里,会越发感受到她的魅力所在,并从认知、观知、感知上真正看到她的美丽。  她的山水秀美、风景怡人也让许许多多人产生共鸣。在2018年的国庆长假过去不久,全国各地的旅游部门也及时进行了盘点,摸底。经济最发达的东莞市也不例外,据东莞市旅游局资料显示:2018年国庆期间,东莞全境共接待游客676.45万人次,同比增长3.49%。  国
期刊
舞蹈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在其产生之初最原始的形态就是通过舞蹈演员的动作肢体传达出人的内心情感,在形体中展现内心丰富的感情.舞蹈演绎者在诠释舞蹈过程中的每一个动
房建产业对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性作用,同时也与人们的正常生活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本文主要阐述土木工程房建工程存在的主要概念,探讨工程存在的主要缺陷,
患者男,52岁.腹胀、乏力1年,呕血半天,于1996年8月31日入院.查体:T 36.8℃,P 96次/分,BP 60/37.5mmHg(8/5kPa),呈慢性肝病容,唇色苍白,意识清,精神极差,应答切题.皮肤及巩膜
沙槽小学创办于1965年,距今约有45年的办学历史,是贵州省石阡县大沙坝乡的—个村级学校,位于该乡与思南县塘头镇接壤的最偏远的小山村——沙槽村环田堡山北麓.每天清晨,仅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