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化儿童3大法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dManWa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
  ——陶行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孩子既不能跟同时代的欧美孩子比试思想深度,就连古人的取试标准,也遥不可追。为什么会这样?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一直在矮化孩子,一直在用一条看不见的绳索束缚孩子。
  第一大法:把天真等同为弱智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经常会收到一些品牌样品。有一天,女儿把两个品牌的logo指给我看,问我是不是很像?我一看,还真是,两个logo几乎一模一样,都很丑。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上,我发现几个不同版本的教材插图无论形象、配色、趣味都非常相似,都很低劣,就像一个插图工作室流水线生产出来的。这可是全中国一亿多孩子每天读得最多的读物啊!
  按理,教材出版的利润是稳定和丰厚的,即使是普通刊物的出版社,也完全有能力请一些好的插图师来为孩子们创作。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公然冒犯这么多孩子呢?
  归根结底,是他们想当然地把天真等同于弱智。
  他们以为孩子们要先看喜羊羊灰太狼这类低幼孩子看的简单动画片,才能“进化”到看得懂迪士尼动画片,才看得懂法国动画片以及其他艺术性强的动画片,不知道孩子完全可以在开始看电影的第一天起就看大师们的作品。
  一些真心喜欢凤凰传奇和《小苹果》的人说,这一辈子,他们唯一听的古典音乐就是《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配乐。原因是小时候父母认为他们听不懂高雅音乐,上学后老师认为听这些会坐不住,长大之后,他们也就一直坚信自己听不懂,也不爱听。
  不难看出,我们矮化孩子的审美,其直接的作用,是剥夺他们接触大师、成为大师的机会。
  第二大法:臆想孩子的喜好
  我们听过很多大人跟孩子说一些“孩子气”的叠字——吃饭饭、拉尿尿、去街街。这些大人这样说的时候,脸上都充满了亲切的、取悦的表情,以为这就是“蹲下来跟孩子说话”。事实上,只要细心观察过孩子说话,就会发现他们并不是这样说话的,这都是我们臆想他们说话的样子,以为在投其所好。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童书出版上,市面上没有几本儿童读物的书名字体是老老实实待着的,它们全都一个劲儿地歪歪扭扭,横七竖八。要是哪本书名正儿八经,就会被认为违反美的规律,是跟孩子作对。
  还有就是中国独有的注音读物,看起来很科学地尊重了孩子的发展规律,专门千辛万苦为孩子们缩写文章(因为不缩写加上拼音版面挤不下),逐个标上读音,方便儿童识字——其实,真正观察过孩子识字和阅读的人都知道,孩子不是通过拼音来识字的;拼音唯一的作用就是标出读音这样一个功能。
  这些“认知规律”和喜好,都是我们臆想出来的。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孩子会喜欢。也许,孩子在10岁前不得不买我们的账,因为那时候,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谁掏钱谁就有话语权。可是,等孩子稍微有自主权之后,出现的情形就大相径庭了。他们不再受制于大人,而是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读物。家长往往不理解,有些读物那么“肤浅”,凭什么赢得孩子的青睐?其实只要用手摸一摸杂志封面,用心看一看杂志内容,了解杂志的风格和设计,就会找到答案:这些读物从审美上真正做到了尊重孩子。
  没有一个青春期的孩子看见这样气质的杂志不觉得内心深深被理解。“终于有人把我们当人看了!”这是几个十二岁的孩子的心声。
  看吧,一个尊重的姿态,就可以俘获他们的芳心。
  第三大法:充当孩子的“杀毒软件”
  我接触到的很多家长都相当“负责任”,孩子读什么书,看什么电影,上什么网站,交什么朋友,都要审查:
  “这本书不能给孩子看,看了伤心流眼泪。”——他们看不得孩子感动。
  “福尔摩斯探案集好是好,但孩子看了天天谈福尔摩斯,没有一点自控能力。”—— 他们看不得孩子着迷。
  我有个习惯,每次见小朋友,都会问问他们最近看什么书,最喜欢的书是什么。有一次,一群八九岁的孩子告诉我,他们的阅读书目是《明朝那些事儿》《藏地密码》《巨流河》《果壳中的宇宙》……“孩子就爱瞎看,这些他们哪看得懂啊。”旁边的家长露出很不好意思的神情这样说道。——他们看不得孩子广泛涉猎。
  即使是一些名篇经典,他们也诚惶诚恐:格林童话充满黑暗暴力,曹文轩的作品都是单一的美纯女性形象不够独立果敢,白雪公主居然在恋爱结婚……这些性、暴力、公主病的作品,能够给孩子看吗?
  总之,他们“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把“安全”从最低标准升格为最高标准;他们评判孩子读物的标准,已经从高超的艺术性思想性,退化到“一定要看得懂”。正因为这样,孩子们获得的永远是咀嚼过的好消化的精神食品,很难获得一手顶级知识。
  殊不知,善的、恶的、诱惑的、节制的、坚定的、动摇的等等各种各样真实的生活情感,孩子都要接触,这样才会慢慢形成自己的判断力,拥有强大的内心。
  我们要尊重孩子,但这种尊重不是小看孩子。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很早以前就写过一个打油诗《小孩不小歌》:
  人人都说小孩小,
  谁知人小心不小,
  你若小看小孩子,
  便比小孩还要小。
  只有把孩子当成真正的“人”来看,真正相信他们,真正理解他们,我们才能真正满足他们成长的需要。
其他文献
玩水仅仅让孩子“傻乐”而没有带来其他附加价值,所以我们不能允许?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功利到只有能学到东西的事情,才肯同意孩子去做了?  雨季来了。对一些孩子来说,玩水的时候到来;而对另一些孩子来说,被困在家里没法出门的时候,也来了。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因为不同的家长对于孩子玩水的态度,真的有天壤之别。  别踩水,绕过去  网上有篇文章,来自一位儿童教育专家关于如何让孩子不去踩水坑的经验分享:
儿童近视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市场上的“护眼”产品也层出不穷,而且价格越来越贵。  它们真的能起到护眼防近视的效果吗?  斜面学习桌?看书时嫌小,写字时嫌大  这种桌子最大的特征就是斜面加凹形,斜面的度数多为12°或15°。据说可以避免孩子趴在桌子读写,保持脊柱直立形态,而且能够使眼睛和桌面保持最佳视距,即使长时间的学习也不会对身体造成负担,让孩子远离近视和驼背。  事实上平面桌是国际通用的标准学
爸爸答應用柳枝给小雪扎一个过家家的篱笆墙。  请根据爸爸正在修剪的柳枝长短推理一下:他是刚刚开始,还是快剪完了?
秋天到了,杏子熟了。奶奶买了一些杏子,切给大家解解馋。试试在脑海中,把奶奶切开两半的甜杏重新合在一起——你能算得出來,她总共买了多少颗杏子吗?
美国研究发现,与每晚8点前睡觉的孩子相比,9点后才睡觉的学龄前儿童肥胖症风险会增加一倍。  该项研究对美国10个地区977名儿童展开了大数据跟踪。将学前儿童按上床睡觉时间分三组:A组晚8点或更早睡觉,B组8~9点睡,C组9点后睡。结果分析发现,等他们长到15岁时,三组孩子的肥胖率分别为10%、16%和23%。无论亲子关系质量如何,学前上床睡觉时间与儿童期肥胖间的关联都很明显。  因此,为确保学前儿
韬韬特别喜欢跟爸爸一起。他们玩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主题”,只是互相追逐打闹,为了避免被抓四处逃窜,桌底下、奶奶身后、厕所角落里,边跑边笑。结果无非是韬爸将其逮住,然后紧紧搂在怀里,或者挠一通痒痒,或者用胡须扎得小家伙咯咯咯咯地笑个不停。  韬韬还特别喜欢玩捉迷藏,一有机会就缠着我和奶奶陪他玩,其实家就这么点大,能藏在哪里而不被发现呢?可是不管是他找我们还是我们找他,韬韬对这个游戏的热情始终不减。 
照片中的姐姐臂膀修长纤细,手指灵活自如,她正在演绎的是傣族舞。  姐姐引颈昂首的神态仿佛在林中窥探,她正在模仿一种动物的姿态,你看得出是什么动物吗?  没错,是孔雀!  傣族舞向来与孔雀是密不可分的。  傣族人民生活在亞热带,他们经常接触孔雀,喜欢孔雀,并将其作为傣族图腾。他们模仿孔雀的形态、神态和习性,并将其融入到傣族舞蹈当中。  照片中姐姐富有雕塑美的造型,就是傣族舞典型的“三道弯”。你一定很
游乐园智能开发游戏图册
美國儿科学会于5月22日发表的最新报告指出,宝宝1岁前最好别喂果汁,以免带来长期危害。  果汁中缺乏儿童成长至关重要的膳食纤维和蛋白质。而且,幼儿常喝果汁会导致血糖飙升,增加肥胖症、心脏病和龋齿等疾病的风险。即便是在医生指导下,为了防治小儿便秘而给孩子喂果汁,也必须喂食100%浓缩果汁或鲜榨果汁。美国儿科学会营养委员会主席史蒂文·阿布拉姆斯表示,儿科医生应该告诉家长,应多给孩子吃新鲜水果,而非喝果
过去人们认为,高学历、高收入的“双高女性”,为了生孩子而辞职变身“家庭主妇”,非常可惜。因为在以前,做主妇多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要么是从来就没能就业,要么是半途被迫下岗。  而如今,时代不一样了。  你会发现,身边“双高女性”回归家庭的越来越多;当代城市中做主妇,也不再都出于被迫和无奈,而是自由自主的选择。  老辈人无法理解,觉得亏。他们认为,高等教育表面看是一个人完成的,但背后倾注了一个家庭、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