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喧听政 雅园幽居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_go_0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国天下
  构殿于园之南,御以听政。晨曦初丽,夏晷方长,召对咨询,频移画漏,与诸臣相接见之时为多。
  ……
  昼接臣僚,宵披章奏,校文于墀,观射于圃,燕闲斋肃,动作有恒,则法皇考之勤劳也。春秋佳日,景物芳鲜,禽奏和声,花凝湛露,偶召诸王大臣从容游赏,济以舟楫,饷以果蔬,一体宣情,抒写畅洽,仰观俯察,游泳适宜,万象毕呈,心神怡旷,此则法皇考之亲贤礼下,对时育物也。
  ……
  庶几世跻春台,人游乐国,廓鸿基于孔固,绥福履于方来。
  ——雍正《圆明园记》
  圆明园不是普通的御苑,而是五代皇帝长年居住生活并处理朝政之所,即所谓“凡莅官治事,一如内朝”的大型皇家宫苑,前后长达130余年之久。实际上,它也成为了与紫禁城一南一北遥遥相对、互为表里的另一个政治中心。
  然而,圆明园与紫禁城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宫苑结合、以苑为主,是封建帝王“避喧听政”、“宁神受福”的理想场所。对清帝而言,圆明园不是风景名胜,不是郊野公园,而是他们美丽、温馨的“家”。这里的皇家宫苑不仅暗含皇家的属性,也明确了“家”的属性。在紫禁城中,行动颇多限制,若园居,则除政务外,其余行动相对自由得多。加之园林景色优美、天地广阔,可使他们更随心地耽于园林之乐。
  园林不同于轴线对称、主从分明、处处体现着封建礼制与伦理秩序的宫殿,它渗透着自由的气氛和诗情画意的气质。圆明园“四时之景不同,而赏心乐事者亦与之无穷”,皇室成员们悠游于此,可在河湖泛舟,在福海观赏龙舟竞渡、河灯、乘坐冰床游赏;在藏书楼读书、在同乐园等戏台听戏、在山高水长欣赏元宵火戏;在买卖街陶醉于模拟市井街市的别样风情;在北远山村、多嫁如云等地享受农桑、田园和水乡景致;在西洋楼欣赏各式各样的西式水法;他们还可拈香拜佛、登高揽胜、宴饮咏对。
  有了圆明园 不恋紫禁城
  清帝每年都有大半时间居住在园中,把所谓的日理万机与悠游之乐合于一处,把园林的憩静幽雅和繁冗复杂的政务结合在一起,享有心旷神怡的安逸,而在紫禁城中的时间反而较少。一般情况下,清帝每年正月即来御园,直到冬至才打点回宫。皇帝每年初由皇宫到圆明园,皇太后、皇后嫔妃、皇子公主等眷属都一同随往。待入冬迁回大内时,也是“宫眷皆从”。这种每年两度的浩浩荡荡的大迁居,俗称为“大搬家”。
  清帝除外出巡游,一年之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圆明园度过。从雍正到咸丰,五朝皇帝驻跸圆明园的时间,全都超过其宫居紫禁城的时间。
  具体而言,雍正十几年的帝王生活,主要在圆明园度过。除去为康熙及太后服丧的时间外,从雍正三年雍正首次以皇帝身份驻跸圆明园至雍正十三年病逝于圆明园,雍正累计居住2314天,平均每年210天。雍正十一年,全年共计355天,雍正有246天生活在圆明园,占全年天数的70%。
  乾隆的活动范围较大,除紫禁城、避暑山庄、南巡、东巡外,也长期在圆明园居住。乾隆在58年间累计在园居住7310多天,平均每年126天(紫禁城宫居年均110天)。乾隆二十一年有闰月,全年共393天,乾隆去热河行宫及木兰围场66天,去曲阜54天,其余居大内105日,居圆明园168日。
  嘉庆驻园时间年均162天(宫居年均135天)。
  嘉庆之后,皇帝在圆明园居住的时间更长,尤其是道光,年均驻园多达260天(宫居年均不足91天),最多的一年达354天(有闰月)。道光时期,国力衰弱,道光宁可裁撤避暑山庄、清漪园等园林的陈设,也要保证圆明园生活起居的完备与安逸。
  咸丰也酷爱在园内居住。咸丰在1860年出逃避暑山庄前,驻园7年,年均也达216.6天。圆明园罹劫的咸丰十年,他仍在圆明园住了212天。
  圆明园地域广阔、景物众多、功能齐全,帝后的起居、宴集、君臣的骑射以及观剧、祀祖、礼佛、政务等功能都内含其中。清帝不喜欢久居于紫禁城高屋大墙下的封闭空间,而更乐意把朝务移于园林空间来。
  圆明园的前朝区主要包括正大光明、勤政亲贤及大宫门朝房值房区,皇帝日常理政、接见外使等活动皆在此进行。后寝区相对分散,帝后寝息处所的设置既有较为固定、集中的寝宫区,又能随处而憩。清帝的主要寝宫在九州清晏,包括九州清晏殿及前期的乐安和、后期的慎德堂;妃嫔寝宫主要在天地一家春。皇太后寝宫主要在长春仙馆及绮春园敷春堂。皇子除了各有赐居之地外,一般也在园内洞天深处上书房附近起居读书。
  国之大事
  在园居住时,清帝并没有沉湎于游山玩水,在勤于政务的同时,他们也注重揭示或彰显圆明园的政治及文化隐喻,并常常由园林景观联想到修心治世。营造园景时往往刻意以儒学的治世思想为宗旨,寓自然景物以道德、伦理、政治的内容,运用园林艺术作为教化工具,以之警铭自己,教育后代,训诫臣工。这一点正如康熙所言:“玩芝兰则爱德行,睹松竹则思贞操,临清流则贵廉洁,览蔓草则贱贪秽”。历代清帝用心良苦,无非是让园居环境的功能和效益得以最大化,以达到自我标榜、笼络人心,最终巩固统治的目的。
  御门听政
  御门听政是皇帝集体召见群臣,处理政务的一种方式,最初是在大内乾清门举行,故名。因是在清晨举行,又称早朝。圆明园御门听政多在勤政殿和正大光明殿。御门听政一般每月举行六次,也只是例行公事,而绝非朝廷重大事务的决策会议。皇帝要实现统治,拥有高层小范围的讨论和决策系统,这才是国家权力的核心所在。
  日常办事
  清帝相对都比较勤政,在圆明园时,一般每天清晨5点左右就起床,洗漱后即至勤政亲贤进早膳和处理政务。这期间也要接见相关官员,差不多忙碌到10点左右。每天下午皇帝一般在一两点时用膳,然后接着批阅奏章。其余就是消遣、娱乐和游玩的时间了。
  考选官员
  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清帝注重通过各种考试来选拔官员,在圆明园就经常举行这类考试。雍正朝,一般于吏部朝房举行散馆考试(殿试后,新进士擅长文学及书法者,选用为庶吉士,入翰林院庶常馆,肄业3年期满再行考试,按等第分别授职)。至乾隆时,则在正大光明殿散馆。这里举行的御考还包括大考翰林詹事、复试乡试取中的举人以及考试京堂各官等。   秋审勾到
  清代规定,每年的秋审斩犯均须奏请皇帝勾到。皇帝勾到要遵循一定的仪式,勾到当天的黎明,在御案上放置黄册,大学士、军机大臣、刑部尚书、侍郎、内阁学士等官员都按班跪地。皇帝翻阅黄册,满族阁学一人跪于读本案前,逐个宣读人犯罪由。皇帝若说此犯“情有可原”,就免于笔勾;若说“法无可贷”,就由秉笔大学士以朱笔勾其姓名,以示立即处决。雍正十一年,雍正就曾御圆明园洞明堂,阅秋审情实招册。咸丰二年八月十八日、九月初四日,咸丰皆在洞明堂勾到。
  宗藩外交
  在清帝国处理民族关系及对外交往活动中,圆明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舞台。每年正月十五日正大光明殿的朝正外藩宴,清帝宴赏来京朝贺新正的各族王公、首领及外国来使。《大清会典》记载,上元日皇太后在正大光明殿还要专设一次筵宴,以宴赏在京的外藩王妃和公主。出入贤良门外,是来京外藩王公和藩属国使臣觐见清帝的地方,称为“瞻觐”。
  山高水长元宵烟火盛会,内容包括摔跤、马术、杂技、民乐、舞灯、烟火等多项表演,来京贺正的外藩王公和各国使臣被特许观礼,所谓“欢腾中外集西园”即指此。每年正月十五、十九日,即上元日和燕九日,凡在圆明园参加宴赏的外藩王公和各国来使,都被特允在山高水长看完火戏之后,随皇帝一起到同乐园观戏并参加宴会。清帝也经常特允一些外藩王公和外国使臣同观福海斗龙舟,这被视为殊荣。观赏西洋水法,也是清帝礼遇外藩王公和外国使臣的惯常之举,如乾隆五十八年七月英使马嘎尔尼、乾隆六十年正月荷兰使臣德胜都先后在西洋楼“瞻仰”过水法。
  行乐十二月
  听政之外,丰富多彩的园居生活也是圆明园的一个重要属性。
  雍正是圆明园的第一位主人,并自称“圆明居士”、“圆明主人”。雍正在位期间,日常活动范围非常有限,几乎就是紫禁城和圆明园之间,繁忙的政务使他几乎未离开过京城,也没有像父亲康熙和儿子乾隆那样巡游南北。雍正是个相对勤俭的皇帝,兴建圆明园是他最为奢侈的一项挥霍。雍正一再声明,自己在圆明园的居住是为了“少屏烦喧”,更好地理政,但是追求享乐是统治者的本能,园中的生活总是要少一些礼仪拘束,多一些娱乐休闲。
  雍正虽以“不喜华靡”、“崇俭不奢”自称,但对声色犬马也并非无动于衷。作为一国之君,他同样要享受生活,狭小的生活范围并不影响他以自己的方式体验帝王生活的快乐。由于长期固守宫禁,雍正对宫中陈设观赏、日常生活所用的器物发生了极大的兴趣,以至对瓷器、鼻烟壶等器物制作的具体过程都要详细过问,这在历代皇帝中实属罕见。
  雍正热衷于为自己绘制肖像,常要画师为他画一些行乐图,这也许是雍正在繁忙紧张的政务之余放松身心的一种独特方式。圆明园的美景也因此保留在了许多传世的雍正行乐图中。雍正一般给人们的印象是性格多疑、为人狠辣,但在他留下的众多行乐图中,似乎可以看到一个自信坦然还带着一些幽默感的君主。他的肖像和行乐图,既不像康熙那样总是正襟危坐,也不像乾隆那样耀武扬威,而是变换出各种风貌,简直如同一场花样迭出的“模仿秀”,如吟诗的李白、偷桃的东方朔、乘槎升仙的老者、身披袈裟的僧人,甚至还有着西洋服饰、戴假发的猎手。这反映出雍正是个很有情趣的人,以他一生政务之繁忙来看,这是他难得的一种生活状态了。
  作为皇家御园的圆明园,一年当中的节庆和娱乐活动极为丰富,郎世宁所绘《十二月令行乐图》正是园中快乐生活的生动写照。这套图并不是完全的写实作品,其中的景观应该是画者结合了圆明园的建筑与自己的想像而创作的。画面以山水楼阁为主,建筑描绘细腻,其中既有中式园林建筑,又有西式亭台楼阁,还有中西合璧者。12幅图按四季12个月的顺序排列,依次为正月观灯、二月踏青、三月赏桃、四月流觞、五月竞舟、六月纳凉、七月乞巧、八月赏月、九月赏菊、十月画像、十一月参禅、腊月赏雪。12幅图表现了12个月的不同节令风俗,也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各个场景及雍正的日常生活状态。
  乾隆从小就生活在圆明园,他的一生与圆明园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他在园里的活动、留下的影响力最为广泛,也最为深远。在圆明园成为万园之园的过程中,乾隆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比如圆明园四十景,是他定型完成的;圆明五园的宏大格局,是他拓展归并的;西洋楼景区的建设,也主要是因为乾隆的好奇心理;圆明园里的珍贵收藏,同样大多是在乾隆时代形成的。可以说,乾隆有着真挚的圆明园情结。
  与雍正无休止的忙碌相比,乾隆似乎更懂得去享受圆明园姹紫嫣红的良辰美景。在御园泛舟、赏荷、观鱼、垂钓、拜佛、观稼、种花、赏雪、宴饮构成了乾隆的日常消遣活动。乾隆喜欢写诗,圆明园的美景、圆明园的人和事为他提供了多样的素材,写诗抒怀是乾隆园居生活的一种乐趣。据不完全统计,乾隆御制有关圆明园的诗文接近3000篇。
  同样,嘉庆、道光、咸丰都是在圆明园一边掌管着国家政令,一边享受着园居雅趣。家与国在圆明园已经融为了一体。
其他文献
法国五家重要博物馆的重要馆藏品、8位大师的10幅极具代表性的法国绘画杰作——日前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亮相的“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特展”阵容十分豪华。  此次特展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法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会—大皇宫共同主办,展品来源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凡尔赛宫博物馆、奥赛博物馆、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和毕加索博物馆。  拉·图尔、弗拉戈纳尔、雷诺阿、毕加索、费尔南·莱热、苏拉热等8位大师的10
期刊
今天的中青年陶艺家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方面存在哪些不足?艺术家能否触类旁通?艺术家应该如何利用工艺为主题思想服务……不久前,在江西景德镇举办的“中国收藏艺术陶瓷高峰论坛”上,来自工艺美术界、文博界以及专业院校的多位专家、学者和艺术家,就当代艺术陶瓷领域的发展及问题进行了对话。  此次论坛由中国收藏杂志社主办,与“中国收藏十大艺术陶瓷名品”颁奖典礼同期举行。这样一场以当代艺术陶瓷为主题的深入探讨,
期刊
秋风起兮云飞扬,又到了鸣锣旗鼓,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秋拍时节。朵云轩2013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即将于12月22日至25日在上海四季酒店敲响拍槌,提前两天预展。本次拍卖会共设22个专场,再创朵云轩拍卖会拍品数量之最,不乏令人“眼前一亮”的生货绝品。  陈洪绶是中国艺术史上一位光彩熠熠的伟大画家。其作品存世极少,多藏于博物馆中,民间流传精品者寥寥。而本次朵云轩秋拍将重磅推出陈洪绶精品—《花鸟草虫册》与《水
期刊
今年秋拍,明代瓷器的市场行情颇受关注,多件明代瓷器均创出佳绩。日前,在北京东正本年度秋拍拍场上,一件备受关注的被誉为日本第一弘治御窑珍品的明弘治御窑青花“游享中和”龙行莲池图盘以897万元的佳绩夺魁,再次助推了明代瓷器的市场行情。  “皇家长物——宫廷艺术专场”作为东正拍卖的品牌专场,得到了众多藏家的认可,最终斩获了8427.2万元的总成交额,92%的拍品均槌下有音。本专场力推的明代官窑精品受到藏
期刊
在美国的一档介绍肌肉车改装的汽车栏目里,出现了这样的一辆改装车:一副“棺材”加了四个轮子。真看不出来这是从哪辆车改装而来,暂时把它列入艺术家的恶作剧作品吧,或者说叫万圣节概念车。  10月31日是西方万圣节前夕,在整个欧洲,人们都把万圣节前夜看作尽情玩闹、讲鬼故事和互相吓唬的好机会。于是人们不再把这节日用来赞美秋光,而是让它变成神怪、巫婆和鬼魂的节日。万圣节流传到今天已经完全没有了宗教色彩,它成了
期刊
圆明园是在平地上由人工创造的规模宏大、景色秀丽的大型山水园林。它集我国几千年园林艺术之大成,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登峰造极之作,在世界园林史上同样享有很高的声誉,被冠以“万园之园”、“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东方凡尔赛宫”等诸多美名。  圆明园其整体布局采取大分散、小集中,大空间开敞、小空间封闭,大中见小、小中见大、园中有园的方式,将全园分成若干景区,圆明三园景点共计100余处。景点之间多用山石、树木、
期刊
12月14日至17日,西泠印社2013年秋季拍卖会将在杭州浙江世界贸易中心举槌,提前3天预展。西泠拍卖素有“江南第一槌”之称,而其在书画拍卖方面尤为出彩。在即将举槌的秋拍中,有两件书画作品尤其值得一提。  吴冠中国画忆恩师  荼,是吴冠中在20岁时为自己起的笔名,那时他还是潘天寿的学生。荼,也是后来吴冠中很多作品的落款。吴冠中曾说,“荼”的意思是毒草、苦菜、猛烈,和自己的性格很像,如火如荼的。画上
期刊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朗朗上口的唐诗,在中国妇孺皆知。对于种田的农民来说,都知道每一粒大米来之不易,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然而,一颗谷粒或者说一粒大米能值多少钱呢?恐怕很少人去想过,也没有人会回答。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人会去注意多了一粒米还是少了一粒米,它们之间的差别实在是太细微了。但是,也有这么一个非常滑稽故事:  1948年底至1949年,解放战争进入决胜阶
期刊
古代有城管吗?难说。但古代肯定有很多走街窜巷、随地摆摊的小商小贩。他们地位卑微、辛苦营生,却能用琳琅满目的商品给他人尤其是孩童带来欢乐;他们微不足道、难登大雅之堂,却用最简单的方式诠释出古人与天地环境之间的相连相生。  在摄影术还不曾存在的年月,画笔便成为了记载万千行业的主要工具,尽管它是否逼真、是否可靠,并不容易被证实。由于中国画与生俱来的特性,在写实与写意、咏物与抒志、个体与场面之间相得益彰,
期刊
清乾隆黄地粉彩开光花卉壁瓶、清雍正珊瑚红地珐琅彩牡丹花卉纹碗、清康熙黄地素三彩双龙戏珠折沿盘……即将于12月14日至15日举槌的北京荣宝本年度秋拍瓷杂专场可谓精彩纷呈,多件清三代官窑将在此亮相,相信将吸引不少藏家的目光。  其中,清乾隆黄地粉彩开光花卉壁瓶为乾隆壁瓶中的精品;清雍正黄地粉彩云蝠纹碗为雍正时期特有的品种,堪为雍正瓷器中的典范之作;清康熙五彩穿花龙凤纹盘品格非凡,一器之上装饰六对龙凤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