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能量密度和投喂水平对吉富罗非鱼生长和健康的影响

来源 :水生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yce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饲料能量密度(DED)和投喂水平(DFR)对鱼类生长和健康的影响,本试验采用2×2双因子设计,设置2个DED(对照组和高糖高脂组)和2个DFR(1倍和1.2倍表观饱食投喂对照组饲料的能量水平),研究DED和DFR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14.59±0.06)g]生长性能、饲料利用、体成分、血液学指标和抵抗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感染能力的影响.试验以40d为1个周期,持续2个周期(周期Ⅰ和周期Ⅱ).研究结果发现,DED和DFR均未影响试验鱼的饲料效率(P>0.05).DED未影响试验鱼的生长(P>0.05).高DFR提升了试验鱼的末重(P<0.05),但降低了周期Ⅱ的蛋白质沉积率(P0.05).在周期Ⅰ,高DED仅增加了试验鱼的脏体比(P<0.05);但在周期Ⅱ,DED和DFR对试验鱼的肠体比和脏体比也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在周期Ⅰ,高DED引起了去内脏全鱼、内脏团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高DFR引起了肝脏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在周期Ⅱ,高DED和DFR均引起了去内脏全鱼、肝脏和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在试验期内,高DED和DFR显著升高了试验鱼的血清甘油三酯、丙二醛含量(P<0.05)和周期Ⅰ的血细胞比容(P<0.05),降低了周期Ⅱ的白细胞计数(P<0.05);高DED升高了试验鱼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和周期Ⅱ的血清胆固醇水平(P<0.05),降低了周期Ⅰ的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高DFR显著升高周期Ⅰ试验鱼的血糖水平(P0.05);可在周期Ⅱ,高DFR造成试验鱼成活率显著降低(P<0.05).以上结果表明,高DFR能提高罗非鱼的生长速度,但是会增加鱼体的脂肪沉积,降低鱼体健康水平;高DED更易于鱼体脂肪沉积,不利于鱼体健康.
其他文献
生态安全越来越受到社会不同层面的关注,生态网络研究成为当前学术热点.以地理国情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利用地理空间分析技术,识别重庆市主城区的生态源地,提取生态廊道,确定生态节点,分析生态网络空间结构,以期为重庆市主城区的生态保护与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街道安全性问题突出,已有研究利用城市视觉要素刻画街道安全感空间分布,忽略了街道真实安全性与安全感间的差异.该文利用街景影像和手机信令数据,结合K-means聚类算法与笛卡尔积运算模型减少“安全感知差异”,以长沙市主城区为研究案例,得到白天、夜晚及总体城市街道安全性分布:1)长沙市主城区安全感指数随圈层数增加呈波动递减趋势,主要原因是建筑视觉要素占比下降较快以及天空视觉要素占比逐步上升;2)长沙市主城区呈双圈层结构,白天高安全性、夜晚低安全性以及总体安全性最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主城区中心,具
信息流作为流空间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为城市群网络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但目前利用信息流对城市群的研究多侧重于描述城市间的层级关系或网络结构的外部特征,对网络结构及其时空演变规律缺乏从点到面的系统分析,且较少考虑距离因素.该文提出假设:信息流会在远距离影响城市间的交互,据此利用2011年、2015年、2019年信息流研究长三角城市群地理中心性随距离的变化情况,并对城市间关联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的主体结构由以上海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格局转换为以上海、苏州、南京、杭州4个城市构成的多核心结构
以杭州市为例,利用多渠道选取的较高空间分辨率数据,对杭州市土地多功能进行精细化评价,分析各项土地功能间的相互关系.杭州市土地生产、社会、生态功能在空间上呈现出较强的聚集性,生产功能高值区聚集于杭州市中部和北部,社会功能高值区聚集于杭州市东北部主城区,由主城区向外辐射逐渐减弱,生态功能高值区聚集于杭州市东北部和西南部区域.3大土地功能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性,即此消彼长此的关系.此外,各项指标间存在密切复杂的关系,即使从属于同一项土地功能,各指标也不一定具有同向性.由于土地功能和国土空间规划三线三区内涵的相
城市道路数据的完整性和实时性是保障位置服务和规划导航路径的关键支撑.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共享单车轨迹数据的新增自行车骑行道路自动检测和更新方法:首先,结合缓冲区方法和轨迹—路网几何特征检测增量轨迹;其次,基于分段—聚类—聚合策略提取更新路段,利用多特征融合密度聚类算法与最小外包矩形骨架线法提取增量道路中心线;最后,基于拓扑规则完成道路更新.以广州市共享单车轨迹为例,将该方法与传统栅格细化法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更新道路网络,且在2m和5m精细尺度范围内提取的新增道路覆盖精度提升14%左右;在7
多粒度时空对象数据模型更注重现实世界复杂、动态现象的表达,能更好地应用于智能设施管理和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该文基于多粒度时空对象数据模型及其建模理论,对高速公路智能监控系统中实体对象的特征和关系进行概念建模,设计数据存储方案,开发高速公路智能监控多粒度时空对象建模原型系统,并验证数据模型的实用性.结果表明:多粒度时空对象数据模型可以很好地支撑高速公路智能监控系统中动态智能实体及实体间复杂关系的表达、管理和分析,实现对路情的智能分析与决策.
针对以往住宅价格影响因素分析中忽略城市路网形态参数的问题,该文基于空间网络分析,将不同搜索半径下道路接近度与穿行度纳入住宅价格特征变量,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探究成都市路网形态对住宅价格的驱动效应.结果表明:1)相比享乐回归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揭示了不同变量的空间影响尺度,更适用于探究成都市路网形态对住宅价格的影响;2)路网的局部接近度、局部穿行度核心位于二环内,全局接近度核心主要分布在四环内,全局穿行度核心主要分布在交通干道上;3)不同搜索半径下对住宅价格具有显著驱动效应的接近度均
无人机航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地理空间信息外业数据采集提供了质的飞跃,但随之而来繁重的内业数据处理工作,生产效率提高不明显.如何充分地利用航摄成果快速实现地理信息产品高质量生产是目前业内普遍遇到的难题.本文通过生产实践,研究基于航摄点云分类综合处理方法提取地表高程信息及地形要素的方案,并验证分析该方案应用于水利规划中的可行性,为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提供参考.
城市活力是城市空间质量的重要体现,对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具有重要参考意义.该文以西宁市主城区为例,利用手机信令数据探索城市不同年龄群体活力的空间分布模式,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定量研究建成环境对城市不同年龄群体活力的时空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1)根据不同年龄群体活动能力和需求的差异可将活力空间分布模式划分为“离核紧凑型”“离核延伸型”“聚核延伸型”“聚核紧凑型”4种群体活力分布模式.2)建成环境对群体活力影响的群体差异和时空异质性显著.区位条件普遍影响各群体活力且
城市轨道交通是大城市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公共交通方式,其对周边住宅的时空溢价效应一直是城市研究热点,但传统研究存在样本量少、数据时间跨度短、忽视预期效应等问题.该文利用网络爬虫获取住宅交易大数据,以天津市地铁6号线为例,采用直接比较法、特征价格模型测度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住宅价格的时空溢价效应,结果表明:1)空间尺度上,轨道交通对沿线住宅价格具有显著溢价效应,但溢价程度并非随着距轨道交通站点距离的增加而下降,而是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形”趋势.其中,500~1000 m的影响区溢价幅度最大,溢价率高达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