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任何教学活动的本质都是以学生发展为主的价值取向,语文阅读教学也应本着“以生为本”的基本理念,运用恰当的方法引领学生发现自我、成就自我。让学生深入文本,潜心思考,实现读者与文本、读者与作者之间思想和心灵上的深层对话是阅读教学的重点。本文以“关注生本对话”为中心,从让学生充分地接触文本、开放独立对话的空间、营造共享心得的学习氛围、组织有内涵的话题讨论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生本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包括老师与学生、老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三种关系之间的对话。“与文本对话”就是让学生接触文本、体验文本,用自己的生活和经验与文本相互作用,共同建构起文本的意义。对话交流的结果是实现学生发现文本意义和学生自我发展这双重过程。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是最有生命力的。同学之间的相互质疑、相互讨论、相互激励、相互分享……这些最能激发孩子思想的火花,是最有教育价值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这一过程,努力营造这种氛围。
一、保证学生充分地接触文本,深化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对话的实质就是人与人之间在精神上的相遇,因此,对话意味着教师对学生作为与文本对话主体者的独立性和内在自由的承认。为了保证这种独立性和内在自由,教师必须保证学生充分地接触文本,把阅读教学营造成一个真正平等、真诚沟通的时空。
笔者认为在指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适时对作者创作此文特定的写作时代背景及心路历程进行必要而科学的介绍,扫清阅读中的“路障”,架好桥梁。具体地说,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做好“铺垫”工作,如介绍作者背景、时代特点,这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产生共鸣的基础。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写了萧红回忆在祖父园子里自由快乐的生活,以至于让读者不禁产生向往之情。如果在教学中适时补充萧红的生平资料,学生就会知道,这段经历是萧红苦难一生中唯一幸福的回忆。因此,老师适时地架桥铺路能引导学生曲径通幽,帮助他们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促使他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最终进行创造性理解。
二、开放独立对话的空间,推动学生与文本对话。
课堂上留足时间,哪怕说得肤浅也不做任何干涉,这就首先奠定了平等交流的基础,让学生敢想敢说。教师的这种态度,是对学生的阅读兴趣的极大保护,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搭建了一个开放的平台。但教师并不是不作为不投入,而是重视投入的质量和效果。教师必须把握好几种关系:“预设”与“生成”、“思考”与“交流”、“同化”与“童化”、“读”与“写”,才能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动态把握“预设”与“生成”
《蚂蚁和蝈蝈》教学中截取的一小个片断:
师:这么热的天,蚂蚁们在干什么呢?他们有的( ),有的( ),个个( )。
师:后面的蚂蚁还会怎么搬蚂蚁呢?他们有的( ),有的( ),个个( )。蚂蚁们围着火炉,他们有的( ),有的( ),个个( )。
之后在教学最后一个自然段时:
师:冬天来了,蝈蝈们有的( ),有的( ),个个( )。
师:那么,小蚂蚁们呢?只见他们有的( ),有的( ),个个( )。
生1:个个(很快乐)。
生2:个个(都在舞蹈)。
生3:个个(都很幸福)。
学生各抒己见,有学生说“个个感到很幸福”,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可是老师在引导学生齐读时,仍旧是齐读“个个很高兴”,硬生生地将孩子的思绪从“幸福”拉回了“高兴”,因为教师的教案中“幸福”在后面的环节出现,学生“过早”地说出来了,打乱了“教案”,所以教师只能“迂回”其中。几番轮回后,终于“回到”自己的教案,水流成“渠”——达到了“幸福”的彼岸。要是教师抓住“幸福”,直奔“幸福”,少了几番轮回,学生不也“幸福”,教师不也“幸福”吗?当学生的思维已经触及“主题”,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成”。课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的精彩之处就是不断生成,我们没有办法完全预料,所以随时都会有惊喜出现。课堂生成往往是精彩课堂的来源,不失时机地把握,就会“曲径通幽”,看到更美的风景。
2.正确运用“思考”和“交流”
一教师教学《争论的故事》的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争论的故事》,我知道同学们都预习地很认真,都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生:我知道了是一对兄弟在争论。
生:我知道是一对兄弟为一只大雁怎么吃法而争论不休。
生:我知道最后他们什么也没有吃到,因为大雁早就飞走了。
生:他们还请了一位老爷爷来评理。
师:果然不出所料,孩子们都回家认真读书了,还认真思考了。将这些内容连起来,就是课文地主要内容,只是要将语句有顺序地组合一下,有点小小难度,谁愿意来试试。可以再读读课文,先自己练习一下。
教师没有大段地分析指导,而是从学生的“知之”出发,从学生的“模糊处”着手,适当点拨,让学生跳一跳摘桃。这样的教学遵循了学生的学习规律,激起了思维的火花,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3.恰当把握“同化”和“童化”
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对内容的教学选择做三个不教,即学生已经会的,不教;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教;教了学生也不会的,暂时不教,留待将来教。《我和祖父的园子》文章内容简单,通俗易懂,无须更多讲解,教者主要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
(1)在多元解读时,我们需要有儿童立场中的“童化”。在解读课文时,常常将自己当做一个儿童,引领学生沿着那些有着童趣的问题走进文本。课前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与学习需要,在课堂上对学生察言观色,敏锐地捕捉到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揣测学生的心理,自然课就能上到学生的心里,学生乐学情绪高涨,教学效果明显。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更需要同化,有思维容量的语文课才是有效的语文课。《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教学,问题设计精辟,且富有理智的挑战,让学生的思维活跃、深刻。 (2)在深度剖析时,我们要思想丰满地进行“思维同化”。两个问题:在作者的眼里,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自由、快乐、幸福的园子的?前一问指向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情感的体验,后一问指向对课文独特表达方法与语言形式的学习模仿,既明确了学什么,又有了一定的思维难度,促使学生阅读、思考、交流。学生真正进入思考状态的时间越长,所获得的长进就越大,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有一种真切的情感体验,真正“走进去”,而不是简单地“走过场”。薛法根老师的语文教学让人听起来很轻松,让学生学起来有劲头,关键是问题的设计精当,且直奔文章主题,既不高深莫测,又不过于简单;既有一定的深度,又极富挑战性;既注重课堂的“文化含量”(思想力量),又注重“思维含量”(思维深度),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和积极性。简单语文中学生大量实践,在大量实践中简单学语文,问题的“度”把握适中,强调人文性的同时,又对文本多角度、多元化、创新化地解读与挖掘,通过主体自我体验、自我构建和对话互动,实现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
4.合理把握“读”与“写”
在许多课堂中,我们看到泛泛的过多的阅读不能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事实上,读得热闹的表象往往掩盖了学生思维的贫乏和肤浅。如果读得好,的确是理解到位的外显,那么理解是不是就意味着会运用?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就是让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叶圣陶先生曾说:“读和写是学好语文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只读不写是不行的,其结果是眼高手低。”由读到写是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升华,从低年级写话,到中年级写片段,再到高年级大作,这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语文教师持之以恒地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例如教学《变色龙》一课,先让学生看图说说变色龙的外形。然后对照课文,读读写变色龙外形的语段,感悟写外形“从整体到部分”、“从头到尾”的方法。然后找来《动物世界》片段,让学生观察练写动物的外形,这样一步步深入,最后学生就会掌握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又如教完《艾滋病小斗士》一课后,请为小恩科西写一份100字左右的颁奖词。读完《秋天的怀念》后,出示练笔题: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史铁生写的,他在21岁时双腿瘫痪,至今还生活在轮椅上。文章用省略号结尾,让人感觉兄妹俩其实有许多话要和母亲说。请你认真阅读全文,想一想:兄妹俩还会对母亲说些什么?
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做到读写结合,课课有练笔,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稳步提高。
三、营造共享心得的学习氛围,在生生对话中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在课堂交流前,学生首先要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这一分享过程,其实是一个提高过程。在交流中,学生参考他人观点,看到新的阅读角度,进而激发探讨热情和进一步深入与文本对话的愿望。精心准备好自己小组的分享资料后,自然会有与其他小组一较高低的竞争意识和聆听他人不同观点的愿望,课堂上各个小组的分享交流,让学生在竞争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经过这些精心设计的环节之后,学生不仅能深入地和文本对话,而且能亲密地进行生生之间的对话,在生生对话中,形成一个亲密的阅读共同体,相互理解,彼此佩服,懂得合作学习,对学生进一步的阅读是有促进作用的,学生和文本的对话能在阅读和交流中形成良性循环。教师如何营造共享心得的读书氛围呢?
1.朗读,以其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优越性和表情达意的简捷性,在阅读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不同学生或不同小组同一段落的朗读对比,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通过具体的朗读指导,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一是鼓励学生互相挑刺,二是诱导学生发现其他学生的长处,三是激励学生勇于挑战。在这种民主、平等又互相激励的氛围中进行朗读训练,学生的朗读积极性空前提高,对文本的理解逐渐进入新的阶段。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评价时,要根据教学阶段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如感知性朗读与感受性朗读,一个层次较低,一个层次较高,在要求上要做到循序渐进。学生的知识水平有差异,理解程度有高低,评价标准也应因人而异,注意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2.重新设计词句内容,能帮助学生体会词句的含义乃至妙处。费尔马哈指出:“感情只能向感情说话,因此感情只能为感情所了解。”在对比过程中,学生逐渐进入角色,在朗读中传达出感情,从而训练表象的准确性和形象性,培养语感。这种效果是传统教学的繁琐分析不能达到的。朗读中只要注意精选训练内容,并把握训练的“度”,努力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就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独特体验。“语文再现生活是通过理解、想象、体会来实现的,是与读者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链接的结果”。通过创设情境,丰富学生想象,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课文意境,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锻炼语言表达,积累规范语言。如教学《黄果树瀑布》时,让学生重点理解“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浪声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和“只觉得胸膛在扩张,就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生机”两句话表达了什么情境?根据想象,能描绘出这种情景吗?这时笔者有意创设情境,让学生闭上眼睛,配上音乐,乐声奏鸣并叙述: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轰鸣,山回谷响,坐在下面,仿佛置身在一个圆形的乐池里。人就好像漂浮在一片浪声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然后紧密联系课文情境,把瀑布的雄伟气势,“如雷轰鸣”的声响,同坐在谷底与瀑布咫尺相望的人结合起来展开联想,从而让学生体会出自然景观对游人的影响,使其感觉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与人的生命活力有紧密的联系。这样指导,学生真正感悟到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无限生机对人的陶冶。
4.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质疑机会,落实自主参与。如在教学《黄果树瀑布》第三、四自然段时,笔者让学生选择自己感触最深、最喜欢的语段谈自己的体会,允许学生打破课文的描述顺序进行“跳跃式”阅读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组织有内涵的话题去讨论,活化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为什么提“话题”而不说“问题”?话题的主要特点是:思维空间大,学生围绕话题发表意见,而不是回答老师的问题。所以,答案意识淡化,交谈所获得的认识往往是多元的。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这样就能产生新的思想。在与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同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意义的创造。
如教学《理想的风筝》一课时,引导学生思考“风筝”指什么?刘老师有什么理想?作者为什么那么怀念刘老师?这些话题的提出启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引起了较广泛的讨论,活化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尤其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改变过去“独白式”的教学模式,以现代对话理论为基础,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师应运用各种手段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积极的对话,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进而起到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与构建学生精神世界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蕾.浅议和谐课堂教学之构建.当代教育论坛,2006(4).
[2]叶再勇.努力构建和谐课堂教学.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3).
[3]漆淑萍.和谐课堂教学的构建及策略探究.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张慧英.“和谐课堂”教学的特征及其构建.新课程(教师版),2006(12).
[5]李维编.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吴效峰.怎样把学生教好.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
[7]刘子杰.愉快教育之我见.光明网,2002-5-21.
[8]李征.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培养例谈.qkzz.net,2014-6-21.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生本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包括老师与学生、老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三种关系之间的对话。“与文本对话”就是让学生接触文本、体验文本,用自己的生活和经验与文本相互作用,共同建构起文本的意义。对话交流的结果是实现学生发现文本意义和学生自我发展这双重过程。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是最有生命力的。同学之间的相互质疑、相互讨论、相互激励、相互分享……这些最能激发孩子思想的火花,是最有教育价值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这一过程,努力营造这种氛围。
一、保证学生充分地接触文本,深化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对话的实质就是人与人之间在精神上的相遇,因此,对话意味着教师对学生作为与文本对话主体者的独立性和内在自由的承认。为了保证这种独立性和内在自由,教师必须保证学生充分地接触文本,把阅读教学营造成一个真正平等、真诚沟通的时空。
笔者认为在指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适时对作者创作此文特定的写作时代背景及心路历程进行必要而科学的介绍,扫清阅读中的“路障”,架好桥梁。具体地说,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做好“铺垫”工作,如介绍作者背景、时代特点,这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产生共鸣的基础。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写了萧红回忆在祖父园子里自由快乐的生活,以至于让读者不禁产生向往之情。如果在教学中适时补充萧红的生平资料,学生就会知道,这段经历是萧红苦难一生中唯一幸福的回忆。因此,老师适时地架桥铺路能引导学生曲径通幽,帮助他们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促使他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最终进行创造性理解。
二、开放独立对话的空间,推动学生与文本对话。
课堂上留足时间,哪怕说得肤浅也不做任何干涉,这就首先奠定了平等交流的基础,让学生敢想敢说。教师的这种态度,是对学生的阅读兴趣的极大保护,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搭建了一个开放的平台。但教师并不是不作为不投入,而是重视投入的质量和效果。教师必须把握好几种关系:“预设”与“生成”、“思考”与“交流”、“同化”与“童化”、“读”与“写”,才能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动态把握“预设”与“生成”
《蚂蚁和蝈蝈》教学中截取的一小个片断:
师:这么热的天,蚂蚁们在干什么呢?他们有的( ),有的( ),个个( )。
师:后面的蚂蚁还会怎么搬蚂蚁呢?他们有的( ),有的( ),个个( )。蚂蚁们围着火炉,他们有的( ),有的( ),个个( )。
之后在教学最后一个自然段时:
师:冬天来了,蝈蝈们有的( ),有的( ),个个( )。
师:那么,小蚂蚁们呢?只见他们有的( ),有的( ),个个( )。
生1:个个(很快乐)。
生2:个个(都在舞蹈)。
生3:个个(都很幸福)。
学生各抒己见,有学生说“个个感到很幸福”,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可是老师在引导学生齐读时,仍旧是齐读“个个很高兴”,硬生生地将孩子的思绪从“幸福”拉回了“高兴”,因为教师的教案中“幸福”在后面的环节出现,学生“过早”地说出来了,打乱了“教案”,所以教师只能“迂回”其中。几番轮回后,终于“回到”自己的教案,水流成“渠”——达到了“幸福”的彼岸。要是教师抓住“幸福”,直奔“幸福”,少了几番轮回,学生不也“幸福”,教师不也“幸福”吗?当学生的思维已经触及“主题”,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成”。课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的精彩之处就是不断生成,我们没有办法完全预料,所以随时都会有惊喜出现。课堂生成往往是精彩课堂的来源,不失时机地把握,就会“曲径通幽”,看到更美的风景。
2.正确运用“思考”和“交流”
一教师教学《争论的故事》的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争论的故事》,我知道同学们都预习地很认真,都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生:我知道了是一对兄弟在争论。
生:我知道是一对兄弟为一只大雁怎么吃法而争论不休。
生:我知道最后他们什么也没有吃到,因为大雁早就飞走了。
生:他们还请了一位老爷爷来评理。
师:果然不出所料,孩子们都回家认真读书了,还认真思考了。将这些内容连起来,就是课文地主要内容,只是要将语句有顺序地组合一下,有点小小难度,谁愿意来试试。可以再读读课文,先自己练习一下。
教师没有大段地分析指导,而是从学生的“知之”出发,从学生的“模糊处”着手,适当点拨,让学生跳一跳摘桃。这样的教学遵循了学生的学习规律,激起了思维的火花,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3.恰当把握“同化”和“童化”
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对内容的教学选择做三个不教,即学生已经会的,不教;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教;教了学生也不会的,暂时不教,留待将来教。《我和祖父的园子》文章内容简单,通俗易懂,无须更多讲解,教者主要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
(1)在多元解读时,我们需要有儿童立场中的“童化”。在解读课文时,常常将自己当做一个儿童,引领学生沿着那些有着童趣的问题走进文本。课前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与学习需要,在课堂上对学生察言观色,敏锐地捕捉到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揣测学生的心理,自然课就能上到学生的心里,学生乐学情绪高涨,教学效果明显。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更需要同化,有思维容量的语文课才是有效的语文课。《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教学,问题设计精辟,且富有理智的挑战,让学生的思维活跃、深刻。 (2)在深度剖析时,我们要思想丰满地进行“思维同化”。两个问题:在作者的眼里,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自由、快乐、幸福的园子的?前一问指向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情感的体验,后一问指向对课文独特表达方法与语言形式的学习模仿,既明确了学什么,又有了一定的思维难度,促使学生阅读、思考、交流。学生真正进入思考状态的时间越长,所获得的长进就越大,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有一种真切的情感体验,真正“走进去”,而不是简单地“走过场”。薛法根老师的语文教学让人听起来很轻松,让学生学起来有劲头,关键是问题的设计精当,且直奔文章主题,既不高深莫测,又不过于简单;既有一定的深度,又极富挑战性;既注重课堂的“文化含量”(思想力量),又注重“思维含量”(思维深度),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和积极性。简单语文中学生大量实践,在大量实践中简单学语文,问题的“度”把握适中,强调人文性的同时,又对文本多角度、多元化、创新化地解读与挖掘,通过主体自我体验、自我构建和对话互动,实现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
4.合理把握“读”与“写”
在许多课堂中,我们看到泛泛的过多的阅读不能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事实上,读得热闹的表象往往掩盖了学生思维的贫乏和肤浅。如果读得好,的确是理解到位的外显,那么理解是不是就意味着会运用?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就是让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叶圣陶先生曾说:“读和写是学好语文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只读不写是不行的,其结果是眼高手低。”由读到写是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升华,从低年级写话,到中年级写片段,再到高年级大作,这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语文教师持之以恒地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例如教学《变色龙》一课,先让学生看图说说变色龙的外形。然后对照课文,读读写变色龙外形的语段,感悟写外形“从整体到部分”、“从头到尾”的方法。然后找来《动物世界》片段,让学生观察练写动物的外形,这样一步步深入,最后学生就会掌握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又如教完《艾滋病小斗士》一课后,请为小恩科西写一份100字左右的颁奖词。读完《秋天的怀念》后,出示练笔题: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史铁生写的,他在21岁时双腿瘫痪,至今还生活在轮椅上。文章用省略号结尾,让人感觉兄妹俩其实有许多话要和母亲说。请你认真阅读全文,想一想:兄妹俩还会对母亲说些什么?
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做到读写结合,课课有练笔,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稳步提高。
三、营造共享心得的学习氛围,在生生对话中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在课堂交流前,学生首先要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这一分享过程,其实是一个提高过程。在交流中,学生参考他人观点,看到新的阅读角度,进而激发探讨热情和进一步深入与文本对话的愿望。精心准备好自己小组的分享资料后,自然会有与其他小组一较高低的竞争意识和聆听他人不同观点的愿望,课堂上各个小组的分享交流,让学生在竞争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经过这些精心设计的环节之后,学生不仅能深入地和文本对话,而且能亲密地进行生生之间的对话,在生生对话中,形成一个亲密的阅读共同体,相互理解,彼此佩服,懂得合作学习,对学生进一步的阅读是有促进作用的,学生和文本的对话能在阅读和交流中形成良性循环。教师如何营造共享心得的读书氛围呢?
1.朗读,以其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优越性和表情达意的简捷性,在阅读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不同学生或不同小组同一段落的朗读对比,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通过具体的朗读指导,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一是鼓励学生互相挑刺,二是诱导学生发现其他学生的长处,三是激励学生勇于挑战。在这种民主、平等又互相激励的氛围中进行朗读训练,学生的朗读积极性空前提高,对文本的理解逐渐进入新的阶段。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评价时,要根据教学阶段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如感知性朗读与感受性朗读,一个层次较低,一个层次较高,在要求上要做到循序渐进。学生的知识水平有差异,理解程度有高低,评价标准也应因人而异,注意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2.重新设计词句内容,能帮助学生体会词句的含义乃至妙处。费尔马哈指出:“感情只能向感情说话,因此感情只能为感情所了解。”在对比过程中,学生逐渐进入角色,在朗读中传达出感情,从而训练表象的准确性和形象性,培养语感。这种效果是传统教学的繁琐分析不能达到的。朗读中只要注意精选训练内容,并把握训练的“度”,努力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就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独特体验。“语文再现生活是通过理解、想象、体会来实现的,是与读者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链接的结果”。通过创设情境,丰富学生想象,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课文意境,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锻炼语言表达,积累规范语言。如教学《黄果树瀑布》时,让学生重点理解“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浪声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和“只觉得胸膛在扩张,就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生机”两句话表达了什么情境?根据想象,能描绘出这种情景吗?这时笔者有意创设情境,让学生闭上眼睛,配上音乐,乐声奏鸣并叙述: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轰鸣,山回谷响,坐在下面,仿佛置身在一个圆形的乐池里。人就好像漂浮在一片浪声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然后紧密联系课文情境,把瀑布的雄伟气势,“如雷轰鸣”的声响,同坐在谷底与瀑布咫尺相望的人结合起来展开联想,从而让学生体会出自然景观对游人的影响,使其感觉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与人的生命活力有紧密的联系。这样指导,学生真正感悟到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无限生机对人的陶冶。
4.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质疑机会,落实自主参与。如在教学《黄果树瀑布》第三、四自然段时,笔者让学生选择自己感触最深、最喜欢的语段谈自己的体会,允许学生打破课文的描述顺序进行“跳跃式”阅读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组织有内涵的话题去讨论,活化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为什么提“话题”而不说“问题”?话题的主要特点是:思维空间大,学生围绕话题发表意见,而不是回答老师的问题。所以,答案意识淡化,交谈所获得的认识往往是多元的。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这样就能产生新的思想。在与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同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意义的创造。
如教学《理想的风筝》一课时,引导学生思考“风筝”指什么?刘老师有什么理想?作者为什么那么怀念刘老师?这些话题的提出启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引起了较广泛的讨论,活化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尤其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改变过去“独白式”的教学模式,以现代对话理论为基础,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师应运用各种手段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积极的对话,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进而起到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与构建学生精神世界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蕾.浅议和谐课堂教学之构建.当代教育论坛,2006(4).
[2]叶再勇.努力构建和谐课堂教学.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3).
[3]漆淑萍.和谐课堂教学的构建及策略探究.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张慧英.“和谐课堂”教学的特征及其构建.新课程(教师版),2006(12).
[5]李维编.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吴效峰.怎样把学生教好.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
[7]刘子杰.愉快教育之我见.光明网,2002-5-21.
[8]李征.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培养例谈.qkzz.net,2014-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