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应阳光灿烂

来源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jf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年前,我从无锡师范学校的幼师教材里,第一次知道了“杜威”这个名字,但那时的“杜威”是一个“知识点”。30年来,在各类文章、讲座、报告中,引经据典时,常见“杜威”。然而,有多少教师系统读过杜威的著作?有多少教育人在研究并践行杜威的教育思想?
  30年后的今天,捧着《杜威教育名篇》,在艰涩的阅读过程中,“教育中的浪费”“教育即自然发展”“我们怎样思维”等篇目令人思索并汗颜。
  一、关于“教育与民主的生活”的认识
  在一生的哲学研究中,杜威对民主与教育的关系始终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早在1897年,即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出版前的20年,杜威出版了一本题为《我的教育信条》的专著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杜威认为,学校是一个社会机构,而教育本身作为一个社会过程,是进行社会改革和促使社会进步、达成理想生活的根本方式。这一理想的特点是“真正的利益共享,以及通过审慎的努力,组织起一个有益于全体成员成长与发展的社会”。这个理想就是民主主义。
  民主主义和教育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杜威曾再三强调:民主是一种教育的原则、教育的衡量尺度和教育政策。他表明自己所要求的是一种以“机会均等”为理想的“民主主义”教育。
  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出版20年之后,他还在思考:民主,真正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在目前复杂的生活中,民主所产生的结果可能是什么?倘若我们能回答这些问题,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我们应该给学校的工作指明什么方向,才能全面地促进民主生活方式的丰富内涵得以实现?
  在上述引文中,我们应该注意到有关学校工作的“方向”是旨在促进“民主生活方式”,全面实现它的“丰富内涵”。而这也正是當前幼儿园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教育如何促进民主的生活。
  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公正的体现,是教育民主的体现,更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教育要均衡发展,这是教育的呼声、更是社会的呼声;教育要均衡发展,是政府的决策,也是教育价值论的实践体现。因此,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自然就点赞无数。
  二、关于“教育的公平而有质量”的认识
  教育公平不仅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与逻辑起点,更是社会最大的公平。学前教育的公平,需要我们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关注不同体制、性质、规模幼儿园的均衡发展,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园际差距;我们更需要思考在一所幼儿园,公平地发展“人”(师生),关注每一个人的成长。教育的“有质量”,其实应是教育水平和质量的全面提升,最终以“每一个人”的发展为价值取向。因此,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
  在这里,我想起《儿童发展》(美国LauraE.Bark)等论著中阐述的调查结果、案例或观点,列举二三。
  1.广泛的调查证实,在生物禀赋、日常生活以及儿童教养方式上的变异、差异,是造成儿童发展中存在着普遍个体差异的根本原因。我们要关注儿童发展中的可变因素,更要关注教育发展最前沿的理论——包括社会生态学、社会文化学、动力系统学。
  2.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儿童的大脑功能、动作技能、认知能力、气质的发展以及各种发展障碍,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是相互表现、限制并共同作用的。
  3.美国在研究教育机构对儿童成长的贡献时发现,学校(或幼儿园等)对儿童的作用是巨大的,体现在记忆、思维、问题的解决能力以及社会道德认知的发展等方面。学校(或幼儿园等)是大“社会”的缩影,是一个时时处处都在与儿童互动的变化着“系统”。
  这些调查结果、案例或观点,再一次印证了杜威的理论和观点,需要我们去再学习再思考。
  三、关于“教育的全面和谐”的随想
  办好了每一所学校(幼儿园),有了每一个儿童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才有真正意义的“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反观现状,又随想了开去:
  1.关于“亮点”的随想。
  舞台上,序幕拉开的时候,往往用聚光;主角出现的时候,常常用追光,让人好奇、惊艳。但舞台的高潮多是华灯齐放的,因舞台上每一个人的精彩呈现,而令人心悦诚服。
  学校(幼儿园)犹如舞台,我们需要聚光,但如果只有聚光,是否会有精彩无法发现,是否表示有暗处怯于见人?我们也需要视角的变化,此起彼伏也可能是必要的过程,或是一种策略,因为,处在一个亮点里太久了,人的眼睛就会看不清暗处;盯着一个亮点看久了,也是一样,全面就失去了,真实也可能失去。我们更需要一盏盏灯亮起后,相互辉映的璀璨,更需要华灯齐放时的坦然、自信。
  学校(幼儿园)的亮点,应该由点到面,点燃每个教师的激情,辐射到课程、环境、管理等各个方面;学校(幼儿园)的主角是儿童,每一个儿童的发展才应该是我们“亮出”的主题、“亮出”的目的。
  2.关于“环境”的随想。
  “行者的脚步所到、目光所触、耳力所及,都是管理的范围、管理的内容、管理水准的表达。”——企业如此,幼儿园更如此。
  脚步所至、目光所触、耳力所及是什么?是“环境”。
  校园环境是一个生态系统,许多的人、事、物构成了“链”,“抓大放小”就可能会“顾此失彼”,破坏均衡,甚至产生“蝴蝶效应”。关注常规、关注常态、关注细节,关注人文的、物质的“环境”,收获的不仅是环境,改变的不仅是别人,不仅是现在。
  宋庆龄先生对新中国幼儿教育发展的贡献是杰出的,她走进幼儿园常会直奔食堂,先看抹布的清洁度,以此评议幼儿园教工的敬业爱幼程度。宋庆龄先生说,有爱,才有精细的关护;清洁的抹布,照见的是爱心,是文明。
  3.关于“队伍建设”的随想。
  说到幼儿园队伍建设,我们提得较多的是教师。其实幼儿园的队伍里不仅有教师,还有门卫、厨师、医生、保育员,等等。教师有愿景,他们也有诉求;教师有创意,他们也不乏金点子。幼儿园里的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
  杜威提出,要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儿童,大声疾呼教育要“机会均等”“教育即生长”“教育即自然发展”,但是,我们的制度给教师们的“均等”与“自然”的“生长点”在哪里?他们有多少这样的空间和机会呢?有时,一些民主的形式并不能带给他们“民主”的实质。
  让每一个儿童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需要倡导教育的民主,需要更多理念的改变,需要更多人的行动的跟进。我粗浅地想,教育的“公平而有质量”,首先是教育的均衡发展,这种均衡应该是发展过程的均衡、发展内容的均衡、发展对象的均衡、发展历程的均衡;均衡应该是投入与产出的均衡,是教师与学生成长的均衡,是传承与创新的均衡……
  让每一个儿童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需要把管理的触角伸展到影响师生发展的每一个细节。实现有质量的公平,需要有程序正义,也即是为实现有质量的公平而设计的制度和程序,以及保障相关教育政策制定与实施的手段。“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需要很多人的很多“努力”的,其发展之路,自然任重道远。
其他文献
每天早晨,我园的大门口总是站着一支联合护卫队,他们分别由一名园长或教师、两名保安、三名家长以及公安特勤人员组成。自从2010年有地区发生了歹徒袭击幼儿园的恶性案件后,家长护卫队就成了我园独特的风景线。我园通过多年的摸索,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家长护卫队”管理机制,让“家长护卫队”变成了铁打的营盘。  一、宣传发动,激发家长参加安全护卫队的主动性  新生家长会上,我们及时向家长宣传本园的各项安
良好的师幼互动对儿童早期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也是高质量保育和教育的保障。项目活动是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强调幼儿在教师的引导和支持下,围绕某个感兴趣的话题(话题的来源可以是教师的建议、幼儿的想法或者某个教育契机),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幼儿自主自愿进行深度探究的过程。每个项目活动的研究内容、研究方式、研究时长,都是在幼儿与教师的互动中生成的。项目活动的主体是幼
当今,多数幼儿园都专门为孩子开辟了“快乐农场”“亲亲小农庄”等种植园地,但我们常常看到教师在种植园地里忙碌,而孩子们只是定时按照教师设定的问题去发现、探索、记录。实践中,我们发现,其实种植活动应该源于孩子主张而不是教师的规划。一、探究幼儿的关注热点  深秋,班级的“一亩三分田”中收获了花生和土豆,空置的土地上面临着新一轮的种植,每每这个时候“种什么”都会成为孩子们议论的焦点,教师为孩子们推荐了几种
幼儿园主题墙创设是丰富教育环境、优化教育手段、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主题墙创设的过程中,淮安市淮河幼儿园关注幼儿当下生活与需求,追随幼儿生活中的发现,记录幼儿的学习过程,描绘幼儿的经验轨迹,让主题墙成为动态展示幼儿想法与作品,推动幼儿表达表现与经验分享,促进幼儿与环境、同伴、成人以及自我积极交流对话的纽带,支持幼儿在多感官参与、多方互动中不断丰富经验。立于儿童视角、凸显儿童发展的幼儿园主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是幼儿园利用户外空间和自然环境,提供开放的、丰富的材料,将3—6岁不同年龄段幼儿组合在一起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相互模仿、思考、学习、挑战,是对幼儿园基本活动的一种补充。  为了开展好户外混龄游戏,我
大门或主体建筑是一所幼儿园的标志。为了设计一个漂亮的、有特点的大门,或让主体建筑体现一所幼儿园的独特风貌,设计师和园长们绞尽脑汁。这里提供一些范例,希望能给读者们一些启发。  外国幼儿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幼儿园的课程生成应来源于幼儿,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生成了“多彩的秋天”这一主题课程。  一、主题课程的产生  “多彩的秋天”缘起于一次生活活动——餐后散步。午餐后,我带着孩子们在校园里散步,他们惊喜地发现黄澄澄的银杏叶,红彤彤的枫叶,粉色的菊花,橘色的南瓜,交汇成绚丽的校园秋
图画书作为一种集文学和视觉艺术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形式,被越来越多的创作者、读者和研究者所青睐,但图画书的研究和讨论,长期集中在儿童文学和儿童教育的学科门类下,而在视觉艺术领域做专门的探讨并不多见。来自于心理学和儿童文学领域的研究者普遍抱持着这样一种态度,即“儿童是天生的读图者”,似乎人类不需要学习就可以了解图画所传达的全部信息。但来自于人类学的研究又给予了相反的结论,认为图像知识只是一种约定,须透过
主持人的话:虽然新的一年从1月1日开始,但是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新年都是从春节开始的。所以,这一期刊登“新年的愿望”应该是合乎情理的。其实,它的合理性还在于,本文中各位园长和教师诉说自己新年愿望的时间是2015年12月31日下午至2016年1月1日的上午,由于出版流程的时间差,只能在2016年第2期刊登。  2015年12月31日下午,我在微信圈里讲述我2016年的愿望是:在本刊开设一个新栏目,叫
迎着风雪、怀揣期待,2018年1月我们踏上了美国东海岸学前教育实地考察学习之旅。参观了林肯幼儿园、伊普斯维奇河自然幼儿园和雷斯理大学自造者空间。如今虽时隔两年多,但波士顿百年不遇的严寒和美国同行的交流热情始终历历在目、常常浮现,尤其那闲适自然、富于挑战、最大化资源共享的教育理念和行为让我感悟良多。自然的回归和回归的自然  林肯幼儿园坐落于雕塑公园中,伊普斯维奇河自然幼儿园掩映在森林公园的生态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