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2滴末梢血在微量法血糖检测时差异的探讨

来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88_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上用快速血糖仪测定微量法血糖时,有的护士在操作中直接用第1滴末梢血测血糖,有的护士认为第1滴末梢血可能混有消毒液和组织液,而擦去第1滴末梢血使用第2滴末梢血测血糖.快速血糖仪很多,而使用说明书中多无此说明.为了检验前2滴末梢血在微量法血糖检测时数值上的差异及其意义,笔者分别测定了前2滴末梢血的血糖值,得样本100对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静脉滴注多巴胺是治疗新生儿心力衰竭、心肌炎、休克、寒冷损伤综合征等多种新生儿疾病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但因使用维持时间长,药物对局部血管刺激性强,血管局部反应较大,反射性痉挛、收缩,静脉穿刺局部常出现皮肤苍白,甚至坏死等缺血缺氧性改变,轻者局部疼痛,重者局部缺血坏死[1],甚至导致肢体残废,有的还可导致医疗护理纠纷,尤其是新生儿[2].我科从2003年11月起对静脉使用多巴胺的60例新生儿患者运用系
期刊
经皮肾穿刺术(简称肾穿刺)是确诊肾脏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上可根据肾组织病理检查进行分型诊断及确定治疗措施[1].但肾穿刺是一项创伤性检查,且小儿具有相对不易合作的特点,增加了术中的难度和危险性,术后也易发生一些不良反应.正确认识小儿肾穿刺术后的各种反应,对预防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年1月-2004年8月141例肾穿刺术,对术后不良反应的原因及护理对策进行了讨论,现报道如下
期刊
下肢不宁综合征,又称不宁腿综合征,是尿毒症患者的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上表现为下肢针刺、蚁走、虫爬、瘙痒等感觉异常,同时也伴有肌肉痉挛及深部肌肉不适,致使双下肢交替性不安[1].个别患者可有下肢感觉疼痛,足趾有自发性颤动,睡前尤为明显,活动后缓解,一旦发生,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但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本中心在药物治疗、心理护理基础上,结合血液灌流或血浆置换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期刊
肝静脉闭塞病(hepatic veno-occlusive disease,HVOD)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一种非常严重的肝脏并发症,死亡率约为30%~50%[1].血小板无效性输注是指患者在反复输注血小板后,疗效不断下降,最终导致无效[2].HVOD主要治疗方法是溶栓,血小板无效性输注的主要并发症是全身出血,因此,在溶栓过程中确保患者不引起重要器官的出血是护理的重点.我院2004年7-8月治疗1例
期刊
高频电刀用于医疗手术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如加快手术进程、减轻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减少或避免手术出血、减轻患者痛苦等,因此得到了广泛欢迎与应用,但由于高频电刀是一种利用高频电流对人体组织直接进行切割、止血或烧灼的高频大功率的电气设备,对安全要求极为严格,一旦出现问题,除了一般的高、低频灼伤,还可能造成一些暂时难以觉察的影响,甚至导致生命危险,不仅患者痛苦,也会引发医疗纠纷和麻烦.由于有些患者携带金属植入
期刊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且在人体内的留置时间也越来越长,因此,寻找简便有效的导管固定方法,是护理人员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我院2002年1月~2005年3月采用无缝线固定中心静脉导管,此法便于导管局部皮肤消毒、减少局部皮肤的感染、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不适感、减少导管扭曲成角而致不畅、减轻护士的工作量[1],尤其是在抢救成批失血性休克病人时可以因减去缝合步骤而缩短插管时间
期刊
无痛无汗综合征极其罕见.无痛征最先由美国的Dearborn于1931年报道,1961年,Winkdme作皮肤活检发现其神经末梢缺如,明确该疾病为先天性痛觉丧失综合征.患者由于痛觉丧失,对外界刺激反应能力差,出现自毁性行为和智力迟缓[1],故常有软组织或硬组织损伤及并发症发生,如骨骼外伤、骨折引起关节畸形、指(趾)甲变厚等.无汗征则由Capitanoi等于1968年首次报道,无汗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少
期刊
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肌腱缺损已在临床广泛开展,应用异体骨-髌腱-骨(bone-patellar tendon-bone,BPTB)修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在国内外均获得成功[1],此种术式不仅减少了自体取材造成的再损伤及引起的并发症,而且简化了手术方法,缩短了手术时间.2003年,我院在关节镜下实行同种异体BPTB移植重建ACL 11例,
期刊
桡动脉穿刺是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也是医疗诊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操作之一,传统穿刺方法常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疼痛.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适当地改变桡动脉穿刺部位可明显减轻疼痛,现报道如下。
期刊
神经干细胞是近年来人们从胚胎期和成年啮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以及人的脑和脊髓中分离、培养出具有向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分化潜能的细胞,它可分化为神经元、星形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1].神经干细胞移植是神经重建的有效方法之一[2],国内外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能在体外诱导成神经元样的细胞,移植后能在脑组织中存活,并被用来修复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现将2003年3月-2004年3月87例脊髓损伤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