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20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874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很大困难。本文旨在分析疫情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提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相关具体措施建议。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大学生就业;就业策略;就业帮扶
1.2020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背景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874万,同比增加4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受疫情影响,往年春季进行的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公务员考试、企业春招等招聘工作都相应延迟,再加上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问题是民生问题中的重中之重,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疫情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因分析
2020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落实情况不容乐观,就业率与同期相比有较大程度的下降。以某高校为例,2020届预计毕业生人数为10381人,其中本科生8783人,研究生1598人,截止至2020年5月26日已签约本科生2851人,占比32.46%,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9.82%。已签约研究生387人,占比24.22%,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2.57%。通过梳理当下学生就业情况,疫情下毕业生就业难主要存在以下因素:
2.1部分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岗位用人需求骤减
社会上的服务型行业以及一些微小企业受疫情影响较大。有调查显示,春节后复工第一周招聘职位数较2019年下降70%,部分行业如文旅、艺术表演、教育培训、机械加工、外贸等岗位用人需求骤减。由于就业供需市场的变化,导致部分毕业生无法在本专业领域内应聘适合的岗位。
2.2各类日程延迟,毕业生就业压力大
受疫情影响,国家五部委联合发文,暂停各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现场招聘活动。同样,国家公务员面试、研究生复试以及用人单位的招聘进程推迟,甚至还有一些省市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的招考至今仍无消息,不少有志于考公、考事和考研的同学仍在观望等待中。求职时间的延期使得求职和毕业论文的撰写、答辩的时间重叠,部分学生出现无法按期毕业情况。
2.3求职氛围不浓,毕业生就业意愿不强
求职氛围对毕业生就业也有很大影响。以往,高校举行春季招聘,很多毕业生的就业是在同学好友的带动下完成的。今年受疫情影响,很多学生无法返校,独自在家,求职未进入状态,缺乏主动性;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家长鼓励考研失败的孩子不着急就业,继续“二战”甚至“三战”考研;也有的家庭担心疫情出行安全问题,给予子女马上求职的动力不多。这些原因都导致一大部分毕业生萌生“再等等,再看看”的思想,就业缺乏主动性。
2.4求职观念不合理,部分学生求职期待过高
调查数据显示,应届生平均期望薪资5960元,而企业平均招聘薪资为5047元。受疫情冲击,今年招聘企业薪资待遇普遍下降,但是部分学生对就业岗位的薪金福利等要求不降反升,可见,毕业生的求职期待与企业的条件形成较大反差。同样,对于就业地点的选择,部分毕业生非大城市不选,艰苦贫穷地区不去,再加上部分地区疫情风险程度不同,毕业生对地域的要求也胜于以往,这样的求职观念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毕业生就业。
2.5求职方式改变,学生就业观念未及时转变
长久以来,多数毕业生已习惯招聘会投递简历、面对面考试等途径求职,因此对新的网络投递简历及“线上面试”的方式未能很好地接受并掌握技巧,个别学生甚至产生排斥心理。疫情期间,“云就业”、“云校招”、“云讲堂”等线上招聘和就业帮扶工作相继开展,但有统计发现部分参加的人数比较有限,学生对于网络招聘不习惯、不放心是造成这一原因的因素之一。同时,许多企业的HR也因不习惯或不放心新的招聘方式,延长招聘周期而暂不确定岗位人选。特别是受疫情影响,毕业生无法返校,外地实习存在食宿困难,种种因素导致的毕业生无法到企业单位实习也是造成岗位迟迟未能落实的一大原因。
2.6自身存在困难,经济或心理方面压力大
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方面存在困难,疫情期间许多学习和招聘放到了网上,网络问题成为制约部分偏远地区贫困学生求职应聘的最大硬件因素,再加上受疫情叠加影响,很多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更是学上加霜,心理压力也更大。
3.助力疫情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措施建议
面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高校应采取积极措施,改变思路,利用好网络线上平台,助力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
3.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推进落实国家政策
近年,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中央出台了许多政策,如 “西部(山区)计划”、“三支一扶计划”、“艰苦边远地区专招生”、“选调生”等基层就业项目。对毕业生通过新媒体宣传,班会、党课等形式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讲实、讲透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鼓励毕业生扎根基层,将青春书写在祖国大地。2020年国家专门制定政策,优化大学生士兵征集结构,提高应届毕业生征集比例,大学毕业生参军入伍,报效祖国也是实现个人人生理想,达成就业目标的方式之一。
3.2全员协作,合力助推毕业生顺利就业
疫情下,高校要当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联络员,服务员的角色,对外要分析用人单位人才需要,了解招聘环节存在的困难,对内要各部处、各学院齐上阵,导师、辅导员、班主任等全员动员,充分发挥校友企业、合作单位、行业协会等社会资源,积极推介毕业生,为企业做好就业招聘提供便利,为毕业生求职就业提供指导服务。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家校联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主动了解学生心理动态,真正做到全员协作,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
3.3搭建好网络招聘平台,保证招聘顺利进行
针对今年毕业生人数多、未就业学生基数大等工作难点,高校需持续深化校企合作机制,搭建优质网络就业平台,将线下招聘活动不打折扣迁移到网络上,多途徑开展“双选”、“组团”式面试平台,开展好分层次、分类别、分行业领域的线上招聘活动。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就业讯息,及时转变求职方式,适应新形势下求职方式,保证线上招聘顺利进行。
3.4创建实时在线服务平台,实现就业帮扶“面对面”
针对毕业生延迟返校的现实情况,部分毕业生还存在因缺乏求职技能而导致的就业难的问题,高校应鼓励毕业生“宅家不停学”,充分利用线上资源学习各类求职技能,提升个人就业竞争力和职业素养。为及时解决毕业生特别是往届毕业生就业咨询难的问题,高校应创建实时在线服务平台,针对学生求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答疑解惑。针对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用好国家政策,通过发放就业补贴等形式帮助解决求职过程中面临的经济困难;针对学生临近毕业心理压力大的问题,动员辅导员、班主任加强人文关怀,施以线上心理辅导,实现线上帮扶“面对面”。
4.结语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企业、高校、毕业生在“求职季”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一次大考,只要不断适应发展新形势,改变自身策略,危机往往也是转机。
参考文献
[1] 毛丙波.策略性行为视域下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 ,2020(03):123-128
[2] 蒋利平,刘宇文.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本质解析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0(04):64-66
[3]刘思广.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大学生就业策略分析[J].就业与保障,2020(04):193-194.
作者简介:陶翔宇(1994-),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大学生就业;就业策略;就业帮扶
1.2020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背景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874万,同比增加4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受疫情影响,往年春季进行的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公务员考试、企业春招等招聘工作都相应延迟,再加上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问题是民生问题中的重中之重,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疫情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因分析
2020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落实情况不容乐观,就业率与同期相比有较大程度的下降。以某高校为例,2020届预计毕业生人数为10381人,其中本科生8783人,研究生1598人,截止至2020年5月26日已签约本科生2851人,占比32.46%,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9.82%。已签约研究生387人,占比24.22%,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2.57%。通过梳理当下学生就业情况,疫情下毕业生就业难主要存在以下因素:
2.1部分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岗位用人需求骤减
社会上的服务型行业以及一些微小企业受疫情影响较大。有调查显示,春节后复工第一周招聘职位数较2019年下降70%,部分行业如文旅、艺术表演、教育培训、机械加工、外贸等岗位用人需求骤减。由于就业供需市场的变化,导致部分毕业生无法在本专业领域内应聘适合的岗位。
2.2各类日程延迟,毕业生就业压力大
受疫情影响,国家五部委联合发文,暂停各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现场招聘活动。同样,国家公务员面试、研究生复试以及用人单位的招聘进程推迟,甚至还有一些省市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的招考至今仍无消息,不少有志于考公、考事和考研的同学仍在观望等待中。求职时间的延期使得求职和毕业论文的撰写、答辩的时间重叠,部分学生出现无法按期毕业情况。
2.3求职氛围不浓,毕业生就业意愿不强
求职氛围对毕业生就业也有很大影响。以往,高校举行春季招聘,很多毕业生的就业是在同学好友的带动下完成的。今年受疫情影响,很多学生无法返校,独自在家,求职未进入状态,缺乏主动性;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家长鼓励考研失败的孩子不着急就业,继续“二战”甚至“三战”考研;也有的家庭担心疫情出行安全问题,给予子女马上求职的动力不多。这些原因都导致一大部分毕业生萌生“再等等,再看看”的思想,就业缺乏主动性。
2.4求职观念不合理,部分学生求职期待过高
调查数据显示,应届生平均期望薪资5960元,而企业平均招聘薪资为5047元。受疫情冲击,今年招聘企业薪资待遇普遍下降,但是部分学生对就业岗位的薪金福利等要求不降反升,可见,毕业生的求职期待与企业的条件形成较大反差。同样,对于就业地点的选择,部分毕业生非大城市不选,艰苦贫穷地区不去,再加上部分地区疫情风险程度不同,毕业生对地域的要求也胜于以往,这样的求职观念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毕业生就业。
2.5求职方式改变,学生就业观念未及时转变
长久以来,多数毕业生已习惯招聘会投递简历、面对面考试等途径求职,因此对新的网络投递简历及“线上面试”的方式未能很好地接受并掌握技巧,个别学生甚至产生排斥心理。疫情期间,“云就业”、“云校招”、“云讲堂”等线上招聘和就业帮扶工作相继开展,但有统计发现部分参加的人数比较有限,学生对于网络招聘不习惯、不放心是造成这一原因的因素之一。同时,许多企业的HR也因不习惯或不放心新的招聘方式,延长招聘周期而暂不确定岗位人选。特别是受疫情影响,毕业生无法返校,外地实习存在食宿困难,种种因素导致的毕业生无法到企业单位实习也是造成岗位迟迟未能落实的一大原因。
2.6自身存在困难,经济或心理方面压力大
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方面存在困难,疫情期间许多学习和招聘放到了网上,网络问题成为制约部分偏远地区贫困学生求职应聘的最大硬件因素,再加上受疫情叠加影响,很多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更是学上加霜,心理压力也更大。
3.助力疫情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措施建议
面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高校应采取积极措施,改变思路,利用好网络线上平台,助力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
3.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推进落实国家政策
近年,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中央出台了许多政策,如 “西部(山区)计划”、“三支一扶计划”、“艰苦边远地区专招生”、“选调生”等基层就业项目。对毕业生通过新媒体宣传,班会、党课等形式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讲实、讲透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鼓励毕业生扎根基层,将青春书写在祖国大地。2020年国家专门制定政策,优化大学生士兵征集结构,提高应届毕业生征集比例,大学毕业生参军入伍,报效祖国也是实现个人人生理想,达成就业目标的方式之一。
3.2全员协作,合力助推毕业生顺利就业
疫情下,高校要当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联络员,服务员的角色,对外要分析用人单位人才需要,了解招聘环节存在的困难,对内要各部处、各学院齐上阵,导师、辅导员、班主任等全员动员,充分发挥校友企业、合作单位、行业协会等社会资源,积极推介毕业生,为企业做好就业招聘提供便利,为毕业生求职就业提供指导服务。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家校联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主动了解学生心理动态,真正做到全员协作,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
3.3搭建好网络招聘平台,保证招聘顺利进行
针对今年毕业生人数多、未就业学生基数大等工作难点,高校需持续深化校企合作机制,搭建优质网络就业平台,将线下招聘活动不打折扣迁移到网络上,多途徑开展“双选”、“组团”式面试平台,开展好分层次、分类别、分行业领域的线上招聘活动。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就业讯息,及时转变求职方式,适应新形势下求职方式,保证线上招聘顺利进行。
3.4创建实时在线服务平台,实现就业帮扶“面对面”
针对毕业生延迟返校的现实情况,部分毕业生还存在因缺乏求职技能而导致的就业难的问题,高校应鼓励毕业生“宅家不停学”,充分利用线上资源学习各类求职技能,提升个人就业竞争力和职业素养。为及时解决毕业生特别是往届毕业生就业咨询难的问题,高校应创建实时在线服务平台,针对学生求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答疑解惑。针对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用好国家政策,通过发放就业补贴等形式帮助解决求职过程中面临的经济困难;针对学生临近毕业心理压力大的问题,动员辅导员、班主任加强人文关怀,施以线上心理辅导,实现线上帮扶“面对面”。
4.结语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企业、高校、毕业生在“求职季”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一次大考,只要不断适应发展新形势,改变自身策略,危机往往也是转机。
参考文献
[1] 毛丙波.策略性行为视域下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 ,2020(03):123-128
[2] 蒋利平,刘宇文.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本质解析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0(04):64-66
[3]刘思广.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大学生就业策略分析[J].就业与保障,2020(04):193-194.
作者简介:陶翔宇(1994-),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