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立足统编教材使用一年来的教学实践,以二年级教材为例,总结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六个关键,即“厘清明暗线索,把握核心主题”“回归儿童生活,彰显课程价值”“回应课程转型,落实法治教育”“凸显情感教育,张扬学科特质”“关注学程设计,引发教学互动”“理解副版教材,体现教学张力”。既是对统编教材编写理念的溯源和教材使用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即将全面使用的二年级新教材的解析及实施建议。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教材解析;教学;关键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8)07-00-05
自去年秋季以来,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教材走进了广大一线小学课堂。我们在摸索中不断解决困惑,深化对教材的理解。今年秋季,《道德与法治》二年级教材也将进入全面使用阶段。笔者针对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全面使用一年以来的课堂实际,对教材编写理念进行溯源,对教材使用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以二年级上册教材为例,对教学的六个关键分别进行说明,解析新教材,为教学实施提供建议。
一、厘清明暗线索,把握核心主题
低段《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始终贯穿着明暗两条线索。“明线”即儿童可感的时空线索。教材循着儿童现实生活的时间推进和空间转移,讲述儿童自己的生活,还原儿童生活的本来面貌。以此实现教材与儿童的沟通对话,体现了教材的“学本”特征。教材的“暗线”即教师可感的教育线索。随着儿童现实生活的时间推进和空间转移,教师需要引导儿童亲历哪些成长性事件?需要帮助儿童解决哪些发展性问题?通过这些镶嵌、隐含在儿童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与问题的亲历与解决,达致教育的目的,实现课程价值。“暗线”实现了教材与教师的对话,体现了教材的“教本”特征。
教材以儿童的生活逻辑为“明线”安排教学内容,因此,现实生活中反复出现的内容,也会作为教学内容重复出现在教材中,造成这些教学内容之间的高相似度。而教材“暗线”体现了课程的教育逻辑,要求教师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必须有高区分度。那么,厘清明暗线索,把握核心教育主题便成为教学的关键。
在此,以第三课“欢欢喜喜庆国庆”和第八课“装扮我们的教室”为例,进行说明。
“欢欢喜喜庆国庆”一课在“新中国的生日”框题下,安排了国旗、国徽、国歌的教学内容,意在引导儿童了解这些国家象征的意义及有关法律规定,实现“国家”这一抽象意识对于儿童认知的具体化,通过公共事件及公共节日的学习回应二年级上册(以下简称二上)教材中“培养公共意识”这一核心教育主题。回顾一年级上册(以下简称一上)“校园的号令”一课,在“升国旗了”这一框题下,也出现了国旗、国徽、国歌的教学内容,意在引导儿童感受学校生活的制度化特点,理解国歌声就像校园的其他铃声一样,是一种特殊的“号令”,学会遵守这一“号令”所规定的静齐快列队、参加升旗仪式等要求,通过行为规范的学习回应一上的核心教育主题“适应新生活”。
“装扮我们的教室”与一上第二单元第五课“我们的校园”,都呈现了教室的“图书角”“植物角”“板报区”等教学内容。它们在“装扮我们的教室”一课“我们的教室更漂亮了”框题下出现,意在引导儿童发现班级发生的变化,以此激发儿童集体生活的责任感、荣誉感,提升公共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这些内容在一上“我们的校园”一课“我最喜欢的地方”框题下出现时,意在让儿童熟悉新校园、新环境,通过帮助儿童消除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培养对新环境的安全感以“适应新生活”。
通过对明暗线索的理解与核心教育主题的把握,我们可以对高相似度内容进行高区分度教学,让同样的教学内容回应不同的教育主題,达到不同的教育目的。
二、回归儿童生活,彰显课程价值
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我们强调课程来源于生活,还需要进一步思考“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来和去之间发生了什么?这个发生的过程就是我们教学的引领,就在实现我们课程的价值”[1]。在纵向的生活维度中,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利用儿童的过去生活,丰满儿童的当下生活,引领儿童的未来生活。儿童带着过去的生活经验进入课程学习,这些生活经验是教学展开的基础,也是最好的课程资源。在儿童当下的课堂生活中,过去的生活经验被唤醒,被梳理,被反思,被借鉴……伴随的是儿童丰富的情感体验的发生。在此过程中,儿童的社会情感得以培养,实践智慧得以提高,引领未来生活的课程价值得以实现。
以下,以二上第一课“假期有收获”和第二课“周末巧安排”为例来说明。
这两篇课文分别引导儿童合理安排自己长时段以及短时段的闲暇生活。“假期有收获”通过小主持人“我们一起来交流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吧”这一活动倡议,引导儿童回顾长长的暑假生活;“周末巧安排”通过“周末了,大家都在做些什么呢”这一问题,引导儿童交流刚刚过去的周末生活。两课都是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开始进入主题学习,这个过程就是在利用儿童过去的经验生活。课堂上,儿童对自己暑假生活以及周末生活的回顾,是就事论事的情景再现,而教师需要对这些过去经验进行就事论理的引导提炼,将凌乱、模糊、局部、片面、无意识的生活经历变成有条理、清晰、整体、全面、有意识的生活经验。这一过程就是在丰满当下的课堂生活。两课最后都需要儿童用习得的方法计划“下个假期”“下个周末”,这一过程就是在实现过去经验生活与当下课堂生活对于儿童未来生活的引领意义,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来去之间实现课程价值。
三、回应课程转型,落实法治教育
自课程更名以来,我们在大量教学调研中发现,老师们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法治教育的意识都比较强,但是缺乏落实法治教育的有效方法,往往将法治教育简单理解为寻找法条、课堂呈现、诵读讲解的过程,导致法治教育显得生硬、牵强、形式化。
课程的转型要求我们需要考虑法治教育的年段定位和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规则意识是法治精神的基础,小学低年段法治教育定位就是规则意识的培养。通过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等途径,低年级儿童已经初步具备了类似“过马路要走横道线”“跟同伴在一起要团结,有话好好说”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为规则。但是,这一阶段的儿童对规则的习得状态尚处于依从水平。我们的教学要帮助儿童将规则的习得状态从对家长、老师等角色权威的依从变成对规则意义本身的认同,将规则从依从水平的刚性的外在约束转化为认同水平的柔性的内在自觉,以落实“初步建立规则意识,初步理解遵守规则、公平竞争、规则公平的意义与要求”[2]这一法治教育内容。 如此,我们才能“坚持落细落小落实”[3]的工作要求 ,将规则意识教育落到实处,为今后法治精神的培养奠定基础。 以二上第六课“班级生活有规则”和第十一课“大家排好队”为例。第六课旨在帮助儿童发现规则对公共生活的价值,学会制订规则,能够在使用中修订和完善规则。教材的第一层次“夸一夸我们班讲文明、守规则的地方”,意在让儿童感受到“规则是用来遵守的,遵守规则的行为是值得夸赞的”;第二个层次“发现班里的不文明现象,一起来制订规则提醒大家”意在让儿童体会“规则具有改进生活的意义”;第三个层次“除了《中小学生守则》,我们班还需要制订哪些自己的规则呢”,意在让儿童理解“在既定规则、普遍规则之外,还可以基于问题,改进规则”。
“大家排好队”一课旨在让学生理解公共场所排队的重要性,懂得不同场所正确的排队方式,明白规则与礼让兼顾的生活智慧。二年级儿童大多知道公共场所需要排队,但是对为什么需要排队未必理解。因此,教材第一框题“还是排队好”通过情境创设和讨论,重点落实对排队意义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展开排队方法指导以及排队问题的解决。
四、凸显情感教育,张扬学科特质
在此赘述情感教育这一“老话题”,主要针对课程转型后一线教学已经出现的、需要警惕的一味重视法治教育,忽视情感教育的现象而提出。儿童的“思想品德要素有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每一要素在思想品德心理结构中均有确定的地位和作用,各要素按一定方式相互作用,形成有机统一体”[4]。其中,道德情感是儿童道德认识内化为道德信念,外化为道德行为的必要因素,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基础和内在动力。德育课程的教学无论从目标、内容还是方法、途径,都应注入情感因素、体现育情功能。情感教育是德育课程的显性特质,只有凸显情感教育,张扬课程特质,课程设置的意义才能得以体现。
二上第九课和第十课是典型的规则教育课文,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极具情感教育元素,在此我们进行对比说明。
第九课“这些是大家的”教学难点和重点是培养儿童产生爱惜公物的情感,形成切实保护公物的行动。教材在“学校里的公物”这一框题下,引导儿童理解什么是公物,感受学校的公物对于自己学习、生活的帮助,创设“要感谢”的情感基础;接着,在“身边的公物还好吗”框题下,组织儿童通过调查发现公物的使用及保护现状,产生“要爱护”的责任感。在“我和公物的故事”框题下,教材创设了一个童话情境:放学后,教室里的课桌椅在说悄悄话,被爱护的课桌椅开开心心,不被爱护的课桌椅愁眉苦脸,通过拟人情境,引发儿童的情感共鸣。最后“大家一起来爱护”,通过实践活动,让儿童经历爱护公物被肯定的積极情感体验。
第十课“我们不乱扔”的编写目的是理解讲究公共卫生的多重意义,反思自己及身边人的不良公共卫生习惯并改进。教材也是从情感开端进入教学:“我喜欢哪种场景”通过不同环境的比较产生对良好环境的悦纳;“不只是为了干净”感受讲究卫生的责任感和光荣感;“这样可不行”剖析日常生活中不良卫生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心理;“我能做到的……”对讲卫生好习惯进行正向鼓励和肯定。以上两课,是典型的规则学习内容。帮助儿童理解规则之义,引导儿童养成规范之行,都需要通过情感教育来实现。
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是二上教材中最具情感性的内容。借助“我爱家乡的山和水”引导儿童感受具体的家乡山水,爱“家乡景”;通过“家乡物产养育我”了解山水孕育的家乡物产,爱“家乡物”;通过“可亲可爱的家乡人”引导儿童感恩守望相助的左邻右舍、乡里乡亲,爱“家乡人”;最后,通过“家乡新变化”激发自豪感及建设家乡的责任感。整单元体现了鲁洁先生提出的“见物又见人”的德育观点,引导学生探究家乡山水、物产、发展与人的关系、与我生活的关系,随着话题层层递进,儿童情感得以渐渐深入,很好地体现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情感教育特质。
五、关注学程设计,引发教学互动
二上教材沿循了低段教材“以学程设计组织教学内容”的特点,每一篇课文都站在儿童的视角,设计了各种学习活动……教材中两个同龄小主持人引导每个活动的展开,完成活动与活动之间的推进。教材的学程设计思路,强调以儿童为主体的学习活动,隐藏了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活动。这需要教师精准把握学习活动设计背后的教育意图,为儿童的学程设计相应的教程,用高质量的教实现高质量的学。
以下,以二上第五课“我爱我们班”、第七课“我是班级值日生”和第十二课“我们小点儿声”为例进行说明。
“我爱我们班”一课编写目的是引导儿童反思集体生活,有初步的共同生活感并享受群体生活;回顾同学交往,感受班级同学的友爱与温暖;有初级集体荣誉感,愿意与同学团结协作。第一课时儿童总结、回忆“班级生活快乐多”,教师需要提供学习资源,通过呈现班级生活照片等,唤醒儿童的班级生活经验;“团结友爱的同学们”版块,儿童的活动是交流自己和同学各种各样的交往、夸赞同学,教师需要引导孩子发现同伴的进步,从各个角度提炼团结友爱的表现;“我为我们班点赞”版块,儿童的活动是体现团结友爱的班级事件,教师需要帮助孩子发掘除教材范例以外的更多内容,引导儿童将关注点从事件结果转移到团队一起努力的过程中来;“全班来跳集体舞”版块,儿童的活动是全班一起跳舞,教师需要引导儿童体验和表达跳舞过程中团结友爱的感受。
“我是班级值日生”一课的编写意图是引导儿童明确班级值日责任,学习换位思考,掌握妥善解决值日问题的方法。孩子的学习过程是回忆值日经历,交流值日职责——听“羊羊值日”的故事,发现错误行为——夸夸班级的优秀值日生。教师相应的教学过程是,最大程度地唤醒儿童的值日生活经验,组织现场讨论,补充并明确值日职责及意义——呈现“羊羊值日”的故事,引导儿童发现并表达,帮助分析错误原因并指导正确做法——引导儿童发现优秀值日行为,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表扬肯定,强化正向情感。
“我们小点儿声”一课编写目的是帮助儿童了解公共生活中声音文明的必要性,辨识公共场所的声音文明标识,形成公共生活中声音文明自觉。“教室里面有点儿吵”意在引导儿童发现生活中的噪音现象,“做个小小‘调音师’”意在帮助儿童想办法解决不文明的噪音现象,然后扩大关注需要小点儿声的场域。整课学程设计清晰明朗,但在试教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学对教师提出了诸多挑战。比如,声音稍纵即逝、难以物化和留存,教师需要想方设法将声音进行形象化,外显和固化为可以用作课堂讨论的素材;每个班级每个儿童的情况不同,教师需要对实际情况进行课前了解,课堂上针对性地进行引导等。教材以学程呈现教学内容,需要教师以教程实现教学意图,以学程带教程,引发有效的教学互动,才能用教师的有效教保证儿童的有效学。 六、理解副版教材,体现教学张力
副版设计是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的创新,其生动活泼的绘本表达深受教师和儿童喜爱。但是,目前课堂中副版教材的使用普遍存在诸多误区:不少教师简单地认为,既然副版教材是编进教材的内容,就必须在课堂中使用;正因为副版教材绘本深受儿童喜爱,教师们经常会因为过度使用造成对主教材的喧宾夺主。
怎样用好副版教材?首先我们要明确副版教材的编写定位。每课教材的编写意图都是通过主教材内容得以全面落实的,而副版教材则是对教材编写意图的内容补充。因此,在实际教学时,副版教材既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直接使用,也可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让儿童进行自主阅读。其次,要将副版教材与主教材的关系进行比较。如果副版教材与主教材之间并非隶属关系,我们就必须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决定是否在课堂上使用副教材;如果是隶属关系,我们完全可以将副版教材作为主教材的必要补充,运用于课堂教学。
以第四课“团团圆圆过中秋”為例,第一课时意在引导儿童感受“团圆”这一中秋节的文化内涵。主教材通过交流“我们这样过中秋”的习俗,以及“中秋节,团圆夜”中儿童日记,全面回应中秋节的团圆意义。副版教材“古诗词中的月”与主教材是非隶属关系,以月代指中秋,以“咏月”表达“思亲”,这对低年级儿童而言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如果将其放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将很难定位教学目标。因此,建议将副版教材用作课外阅读的拓展材料。第二课时“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是一个内容开放的教学活动,教师要结合儿童生活实际,对当地秋天的其他节日进行拓展。副版教材“重阳节”与主教材形成隶属关系,既是对主教材重阳节意义的进一步理解,也是对秋天节日的拓展,我们可以将其纳入课堂教学。
本文总结了当下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六个关键,需要强调的是,每个关键点与例举课文并非一一对应关系,每个关键适用于多篇课文,一篇课文的教学也需要同时注意各个关键。这六个关键,需要彼此相倚,平衡兼顾,才能整体作用于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孙彩平.小学品德课程核心素养刍议——一个实践哲学的视角[J].中小学德育,2016(9):9-13.
[2][3]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关于印发《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通知[J].中小学德育,2016(8):4-10.
[4]顾明远.教育大词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38.
(作者单位: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 浙江杭州 310003)
责任编辑 毛伟娜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教材解析;教学;关键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8)07-00-05
自去年秋季以来,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教材走进了广大一线小学课堂。我们在摸索中不断解决困惑,深化对教材的理解。今年秋季,《道德与法治》二年级教材也将进入全面使用阶段。笔者针对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全面使用一年以来的课堂实际,对教材编写理念进行溯源,对教材使用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以二年级上册教材为例,对教学的六个关键分别进行说明,解析新教材,为教学实施提供建议。
一、厘清明暗线索,把握核心主题
低段《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始终贯穿着明暗两条线索。“明线”即儿童可感的时空线索。教材循着儿童现实生活的时间推进和空间转移,讲述儿童自己的生活,还原儿童生活的本来面貌。以此实现教材与儿童的沟通对话,体现了教材的“学本”特征。教材的“暗线”即教师可感的教育线索。随着儿童现实生活的时间推进和空间转移,教师需要引导儿童亲历哪些成长性事件?需要帮助儿童解决哪些发展性问题?通过这些镶嵌、隐含在儿童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与问题的亲历与解决,达致教育的目的,实现课程价值。“暗线”实现了教材与教师的对话,体现了教材的“教本”特征。
教材以儿童的生活逻辑为“明线”安排教学内容,因此,现实生活中反复出现的内容,也会作为教学内容重复出现在教材中,造成这些教学内容之间的高相似度。而教材“暗线”体现了课程的教育逻辑,要求教师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必须有高区分度。那么,厘清明暗线索,把握核心教育主题便成为教学的关键。
在此,以第三课“欢欢喜喜庆国庆”和第八课“装扮我们的教室”为例,进行说明。
“欢欢喜喜庆国庆”一课在“新中国的生日”框题下,安排了国旗、国徽、国歌的教学内容,意在引导儿童了解这些国家象征的意义及有关法律规定,实现“国家”这一抽象意识对于儿童认知的具体化,通过公共事件及公共节日的学习回应二年级上册(以下简称二上)教材中“培养公共意识”这一核心教育主题。回顾一年级上册(以下简称一上)“校园的号令”一课,在“升国旗了”这一框题下,也出现了国旗、国徽、国歌的教学内容,意在引导儿童感受学校生活的制度化特点,理解国歌声就像校园的其他铃声一样,是一种特殊的“号令”,学会遵守这一“号令”所规定的静齐快列队、参加升旗仪式等要求,通过行为规范的学习回应一上的核心教育主题“适应新生活”。
“装扮我们的教室”与一上第二单元第五课“我们的校园”,都呈现了教室的“图书角”“植物角”“板报区”等教学内容。它们在“装扮我们的教室”一课“我们的教室更漂亮了”框题下出现,意在引导儿童发现班级发生的变化,以此激发儿童集体生活的责任感、荣誉感,提升公共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这些内容在一上“我们的校园”一课“我最喜欢的地方”框题下出现时,意在让儿童熟悉新校园、新环境,通过帮助儿童消除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培养对新环境的安全感以“适应新生活”。
通过对明暗线索的理解与核心教育主题的把握,我们可以对高相似度内容进行高区分度教学,让同样的教学内容回应不同的教育主題,达到不同的教育目的。
二、回归儿童生活,彰显课程价值
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我们强调课程来源于生活,还需要进一步思考“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来和去之间发生了什么?这个发生的过程就是我们教学的引领,就在实现我们课程的价值”[1]。在纵向的生活维度中,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利用儿童的过去生活,丰满儿童的当下生活,引领儿童的未来生活。儿童带着过去的生活经验进入课程学习,这些生活经验是教学展开的基础,也是最好的课程资源。在儿童当下的课堂生活中,过去的生活经验被唤醒,被梳理,被反思,被借鉴……伴随的是儿童丰富的情感体验的发生。在此过程中,儿童的社会情感得以培养,实践智慧得以提高,引领未来生活的课程价值得以实现。
以下,以二上第一课“假期有收获”和第二课“周末巧安排”为例来说明。
这两篇课文分别引导儿童合理安排自己长时段以及短时段的闲暇生活。“假期有收获”通过小主持人“我们一起来交流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吧”这一活动倡议,引导儿童回顾长长的暑假生活;“周末巧安排”通过“周末了,大家都在做些什么呢”这一问题,引导儿童交流刚刚过去的周末生活。两课都是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开始进入主题学习,这个过程就是在利用儿童过去的经验生活。课堂上,儿童对自己暑假生活以及周末生活的回顾,是就事论事的情景再现,而教师需要对这些过去经验进行就事论理的引导提炼,将凌乱、模糊、局部、片面、无意识的生活经历变成有条理、清晰、整体、全面、有意识的生活经验。这一过程就是在丰满当下的课堂生活。两课最后都需要儿童用习得的方法计划“下个假期”“下个周末”,这一过程就是在实现过去经验生活与当下课堂生活对于儿童未来生活的引领意义,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来去之间实现课程价值。
三、回应课程转型,落实法治教育
自课程更名以来,我们在大量教学调研中发现,老师们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法治教育的意识都比较强,但是缺乏落实法治教育的有效方法,往往将法治教育简单理解为寻找法条、课堂呈现、诵读讲解的过程,导致法治教育显得生硬、牵强、形式化。
课程的转型要求我们需要考虑法治教育的年段定位和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规则意识是法治精神的基础,小学低年段法治教育定位就是规则意识的培养。通过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等途径,低年级儿童已经初步具备了类似“过马路要走横道线”“跟同伴在一起要团结,有话好好说”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为规则。但是,这一阶段的儿童对规则的习得状态尚处于依从水平。我们的教学要帮助儿童将规则的习得状态从对家长、老师等角色权威的依从变成对规则意义本身的认同,将规则从依从水平的刚性的外在约束转化为认同水平的柔性的内在自觉,以落实“初步建立规则意识,初步理解遵守规则、公平竞争、规则公平的意义与要求”[2]这一法治教育内容。 如此,我们才能“坚持落细落小落实”[3]的工作要求 ,将规则意识教育落到实处,为今后法治精神的培养奠定基础。 以二上第六课“班级生活有规则”和第十一课“大家排好队”为例。第六课旨在帮助儿童发现规则对公共生活的价值,学会制订规则,能够在使用中修订和完善规则。教材的第一层次“夸一夸我们班讲文明、守规则的地方”,意在让儿童感受到“规则是用来遵守的,遵守规则的行为是值得夸赞的”;第二个层次“发现班里的不文明现象,一起来制订规则提醒大家”意在让儿童体会“规则具有改进生活的意义”;第三个层次“除了《中小学生守则》,我们班还需要制订哪些自己的规则呢”,意在让儿童理解“在既定规则、普遍规则之外,还可以基于问题,改进规则”。
“大家排好队”一课旨在让学生理解公共场所排队的重要性,懂得不同场所正确的排队方式,明白规则与礼让兼顾的生活智慧。二年级儿童大多知道公共场所需要排队,但是对为什么需要排队未必理解。因此,教材第一框题“还是排队好”通过情境创设和讨论,重点落实对排队意义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展开排队方法指导以及排队问题的解决。
四、凸显情感教育,张扬学科特质
在此赘述情感教育这一“老话题”,主要针对课程转型后一线教学已经出现的、需要警惕的一味重视法治教育,忽视情感教育的现象而提出。儿童的“思想品德要素有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每一要素在思想品德心理结构中均有确定的地位和作用,各要素按一定方式相互作用,形成有机统一体”[4]。其中,道德情感是儿童道德认识内化为道德信念,外化为道德行为的必要因素,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基础和内在动力。德育课程的教学无论从目标、内容还是方法、途径,都应注入情感因素、体现育情功能。情感教育是德育课程的显性特质,只有凸显情感教育,张扬课程特质,课程设置的意义才能得以体现。
二上第九课和第十课是典型的规则教育课文,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极具情感教育元素,在此我们进行对比说明。
第九课“这些是大家的”教学难点和重点是培养儿童产生爱惜公物的情感,形成切实保护公物的行动。教材在“学校里的公物”这一框题下,引导儿童理解什么是公物,感受学校的公物对于自己学习、生活的帮助,创设“要感谢”的情感基础;接着,在“身边的公物还好吗”框题下,组织儿童通过调查发现公物的使用及保护现状,产生“要爱护”的责任感。在“我和公物的故事”框题下,教材创设了一个童话情境:放学后,教室里的课桌椅在说悄悄话,被爱护的课桌椅开开心心,不被爱护的课桌椅愁眉苦脸,通过拟人情境,引发儿童的情感共鸣。最后“大家一起来爱护”,通过实践活动,让儿童经历爱护公物被肯定的積极情感体验。
第十课“我们不乱扔”的编写目的是理解讲究公共卫生的多重意义,反思自己及身边人的不良公共卫生习惯并改进。教材也是从情感开端进入教学:“我喜欢哪种场景”通过不同环境的比较产生对良好环境的悦纳;“不只是为了干净”感受讲究卫生的责任感和光荣感;“这样可不行”剖析日常生活中不良卫生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心理;“我能做到的……”对讲卫生好习惯进行正向鼓励和肯定。以上两课,是典型的规则学习内容。帮助儿童理解规则之义,引导儿童养成规范之行,都需要通过情感教育来实现。
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是二上教材中最具情感性的内容。借助“我爱家乡的山和水”引导儿童感受具体的家乡山水,爱“家乡景”;通过“家乡物产养育我”了解山水孕育的家乡物产,爱“家乡物”;通过“可亲可爱的家乡人”引导儿童感恩守望相助的左邻右舍、乡里乡亲,爱“家乡人”;最后,通过“家乡新变化”激发自豪感及建设家乡的责任感。整单元体现了鲁洁先生提出的“见物又见人”的德育观点,引导学生探究家乡山水、物产、发展与人的关系、与我生活的关系,随着话题层层递进,儿童情感得以渐渐深入,很好地体现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情感教育特质。
五、关注学程设计,引发教学互动
二上教材沿循了低段教材“以学程设计组织教学内容”的特点,每一篇课文都站在儿童的视角,设计了各种学习活动……教材中两个同龄小主持人引导每个活动的展开,完成活动与活动之间的推进。教材的学程设计思路,强调以儿童为主体的学习活动,隐藏了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活动。这需要教师精准把握学习活动设计背后的教育意图,为儿童的学程设计相应的教程,用高质量的教实现高质量的学。
以下,以二上第五课“我爱我们班”、第七课“我是班级值日生”和第十二课“我们小点儿声”为例进行说明。
“我爱我们班”一课编写目的是引导儿童反思集体生活,有初步的共同生活感并享受群体生活;回顾同学交往,感受班级同学的友爱与温暖;有初级集体荣誉感,愿意与同学团结协作。第一课时儿童总结、回忆“班级生活快乐多”,教师需要提供学习资源,通过呈现班级生活照片等,唤醒儿童的班级生活经验;“团结友爱的同学们”版块,儿童的活动是交流自己和同学各种各样的交往、夸赞同学,教师需要引导孩子发现同伴的进步,从各个角度提炼团结友爱的表现;“我为我们班点赞”版块,儿童的活动是体现团结友爱的班级事件,教师需要帮助孩子发掘除教材范例以外的更多内容,引导儿童将关注点从事件结果转移到团队一起努力的过程中来;“全班来跳集体舞”版块,儿童的活动是全班一起跳舞,教师需要引导儿童体验和表达跳舞过程中团结友爱的感受。
“我是班级值日生”一课的编写意图是引导儿童明确班级值日责任,学习换位思考,掌握妥善解决值日问题的方法。孩子的学习过程是回忆值日经历,交流值日职责——听“羊羊值日”的故事,发现错误行为——夸夸班级的优秀值日生。教师相应的教学过程是,最大程度地唤醒儿童的值日生活经验,组织现场讨论,补充并明确值日职责及意义——呈现“羊羊值日”的故事,引导儿童发现并表达,帮助分析错误原因并指导正确做法——引导儿童发现优秀值日行为,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表扬肯定,强化正向情感。
“我们小点儿声”一课编写目的是帮助儿童了解公共生活中声音文明的必要性,辨识公共场所的声音文明标识,形成公共生活中声音文明自觉。“教室里面有点儿吵”意在引导儿童发现生活中的噪音现象,“做个小小‘调音师’”意在帮助儿童想办法解决不文明的噪音现象,然后扩大关注需要小点儿声的场域。整课学程设计清晰明朗,但在试教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学对教师提出了诸多挑战。比如,声音稍纵即逝、难以物化和留存,教师需要想方设法将声音进行形象化,外显和固化为可以用作课堂讨论的素材;每个班级每个儿童的情况不同,教师需要对实际情况进行课前了解,课堂上针对性地进行引导等。教材以学程呈现教学内容,需要教师以教程实现教学意图,以学程带教程,引发有效的教学互动,才能用教师的有效教保证儿童的有效学。 六、理解副版教材,体现教学张力
副版设计是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的创新,其生动活泼的绘本表达深受教师和儿童喜爱。但是,目前课堂中副版教材的使用普遍存在诸多误区:不少教师简单地认为,既然副版教材是编进教材的内容,就必须在课堂中使用;正因为副版教材绘本深受儿童喜爱,教师们经常会因为过度使用造成对主教材的喧宾夺主。
怎样用好副版教材?首先我们要明确副版教材的编写定位。每课教材的编写意图都是通过主教材内容得以全面落实的,而副版教材则是对教材编写意图的内容补充。因此,在实际教学时,副版教材既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直接使用,也可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让儿童进行自主阅读。其次,要将副版教材与主教材的关系进行比较。如果副版教材与主教材之间并非隶属关系,我们就必须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决定是否在课堂上使用副教材;如果是隶属关系,我们完全可以将副版教材作为主教材的必要补充,运用于课堂教学。
以第四课“团团圆圆过中秋”為例,第一课时意在引导儿童感受“团圆”这一中秋节的文化内涵。主教材通过交流“我们这样过中秋”的习俗,以及“中秋节,团圆夜”中儿童日记,全面回应中秋节的团圆意义。副版教材“古诗词中的月”与主教材是非隶属关系,以月代指中秋,以“咏月”表达“思亲”,这对低年级儿童而言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如果将其放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将很难定位教学目标。因此,建议将副版教材用作课外阅读的拓展材料。第二课时“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是一个内容开放的教学活动,教师要结合儿童生活实际,对当地秋天的其他节日进行拓展。副版教材“重阳节”与主教材形成隶属关系,既是对主教材重阳节意义的进一步理解,也是对秋天节日的拓展,我们可以将其纳入课堂教学。
本文总结了当下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六个关键,需要强调的是,每个关键点与例举课文并非一一对应关系,每个关键适用于多篇课文,一篇课文的教学也需要同时注意各个关键。这六个关键,需要彼此相倚,平衡兼顾,才能整体作用于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孙彩平.小学品德课程核心素养刍议——一个实践哲学的视角[J].中小学德育,2016(9):9-13.
[2][3]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关于印发《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通知[J].中小学德育,2016(8):4-10.
[4]顾明远.教育大词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38.
(作者单位: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 浙江杭州 310003)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