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胆》版本变迁探析

来源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vssam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3年至1957年,郭沫若对《孔雀胆》进行了多次修改.其文本的修改价值,长期以来一直被学界忽略,然而每一次对作品的修改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同时,对《孔雀胆》修改行为的考察,也是对被遗漏的史料进行整理和价值判定的有效方式.本文通过研究《孔雀胆》的3个重要版本来解析“再创作”的生成机制,探讨作家的心理历程,发掘作者在修改中不同于一贯的以政治调整为主要目的,而是在艺术结构及文化理论上倾注更多精力背后的心理历程,从而给予该作更加全面、真实的评价和文学史定位.
其他文献
小引rn《野草》研究有两条进路.1955年,冯雪峰先生把《野草》的思想情绪归因于“对当时时代环境的反应”②,开启了政治之维的解读模式.1963年,木山英雄先生避开外在现实与深层心理的方法,回到文章与语言本身的逻辑,追踪了鲁迅“主体构建的必然过程”③,开创了文学政治的阐释路径.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去政治化的氛围中,冯雪峰模式销声匿迹,木山范式被过滤掉政治性,以主体建构的话语样态为国内学界所接受,左右了此后《野草》研究的方向.
“鲁迅研究”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成熟板块,已成长为一门显学,有着庞大的专业研究队伍和翔实的历史考据基础,研究成果大多集中于对鲁迅深刻思想发展脉络的解读、鲁迅文本技术和艺术风格的解析、鲁迅传记日记研究、鲁迅对社会重大事件的反应态度、作家生活及成长轨迹研究、文化启蒙价值研究、域外鲁迅研究,还有鲁迅的译介研究、文学思潮与论敌论争研究等等,总之,“鲁迅研究”已形成了系统的、层次界面丰富的研究体系.鲁迅研究发展至今,“鲁迅研究史”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价值——张梦阳先生的《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
有关中国近现代文章变革的研究,通常集中在两个方向上:一是变革者对旧式文章及文章观的批判;二是变革者对新式文章的多元化设想与实践.然而有一个问题或许是未曾引起足够重视的:在中国近现代文章变革的过程中,被批判对象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反塑了批判者的文章观?新文学家们文章趣味的形成,除了与他们引入的种种文学资源有关外,又在多大程度上肇端于对某些特定风格、观念的排斥?考虑到“五四”文学革命所具有的“先因后创”的特性②,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譬如胡适文风的“精心结构”与“明白清楚”③,固然体现了其对逻辑性的刻意追求,但
一、研究对象的论题提起:时代变动中的独特存在rn要从宏大意义上的文化维度讨论地方话剧这个命题本身是棘手的.本文的论述主体是早期的四川话剧.一般而言,在艺术形式前面加了地方属性的修饰词,就会特别强调其文化地域性特色,地方戏剧本该因其风貌独特的地域性和地方色彩而具有存在意义.民族观念似乎应到一个更加广阔的时代地域背景之下去谈,而不是独论这一地.可是进入20世纪以后,任何重要的戏剧现象都是互文的,是世界与地域相互振动激荡的结果,把个体置于更加宏观的视野中去考量,极为重要.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戏剧都在蓬勃发生,都
期刊
一、“排拒”的效果:从《野草》阅读的“阻隔性”说起rn《野草》是鲁迅文学创作中唯一一部散文诗集,收录了鲁迅自1924年到1927年陆续发表在《语丝》杂志上的23篇散文诗(1927年,鲁迅又为其写了一篇《题辞》,后结集收在再版的《野草》中,共计24篇).从鲁迅整体的文学创作风格来看,《野草》应该说是鲁迅比较少有的、个人化特点非常集中的一部作品.《野草》在鲁迅个人的文学创作以及鲁迅研究方面的意义和价值,学术界早已有所申述.不同研究者通过对《野草》的现实背景、艺术风格等层面的探索,既在《野草》中照见了鲁迅生命“
期刊
“图像似作儿态.然史中炎凉好丑,辞绘之;辞所不到,图绘之.”②rn——《禅真逸史·凡例》rn一如明人夏履先对《禅真逸史》图文并茂风格的盛赞,在历史悠久的文学海洋里,以“图像之美”联动“文字之美”的跨界合作源远流长.媒介技术的迭代发展,为文学传播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表意手段,以“海”量信息为传播内容、以“报”道为传播目的的海报,以其图文联动的新传播形态,成为在各类媒体平台上推介文学作品及其衍生内容的重要媒介.与之相对应,在多元文化的激烈碰撞下,文学本身的增量扩容,尤其是“大文学”观念与围绕其展开的创作实践,不仅
便携式脑电图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脑科学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者基于脑电生理测量方法获取参与者生理数据,并在不同的学习环境开展相关教学实验研究.现有研究综述主要集中在广义层面的脑机接口或脑电图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研究,较少探究便携式脑电图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此,通过整理2010-2021年便携式脑电图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应用文献,以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为基础,从脑波数据的测量类型出发,概括出关于可供测量的脑波数据、脑电图技术与其他技术融合以及脑电图技术的教学应用三个研究
吴宓对小说《红楼梦》情有独钟,自幼阅读《石头记》②,且较早以比较文学视野研究《红楼梦》.其相关红学著述虽早已成为红学界研究热点,但正如研究者所论,“绝大部分以\'吴宓与《红楼梦》\'为研究对象的文著,都从他留学回国后谈起,至于在美求学那段时间,大都一带而过或者语焉不详”③.其原因在于“缺少相关史料”.亦有研究者感慨“在解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有关吴宓及其红学的研究一直都相当沉寂”,并分析说:“有两点原因导致了这种状况:首先,吴宓的红学论著大部分散佚在外.文献的缺失使今人无法对其理论体系做出整体把握
期刊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和基础,职业农民培育是着力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现实难题的理性方案,也是新时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近年来,党和政府颁布了一系列职业农民培育的相关政策,为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和规范协调多元利益主体行为提供制度支持和保障,希冀将培养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的既定政策理想转化为政策现实.话语制度主义为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解释路径,运用该理论分析和解读相关政策,可以发现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大致历经职业农民-新型农民-新
胡适在《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一文中,将《如何可使吾国文言易于教授》(下文简称“《教授》”)视作自己文学革命的起点,并几乎全文引述日记所载该文的大旨,因为胡适在此提出了“白话是活文字,古文是半死的文字”②,而这一点也与1916年4月5日《吾国历史上的文学革命》这篇关键札记中“活文学”的说法相连③.近年来,随着对《教授》一文英文刊本的重新发现④,对胡适文学革命理论的理解多有深入,但现有研究却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基础上:1915年8月26日所载大旨及其英文底稿与1916年五六月发表于《留美学生月报》的英文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