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监管、合规、转型是过去一年互金行业的关键词,也仍将是今年的主基调。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三大攻坚战”之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健全对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等监管。
“唯有纠偏治乱,行稳才能致远。”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何海峰说。
去年一系列监管政策已颁布和落地,网联、信联相继成立,为纠偏行远奠定了基础。
网贷、第三方支付、征信、虚拟货币等互金业态将持续上演纠偏与蜕变。去年监管层及时叫停校园贷、现金贷、“P2P+金交所”等转偏现象,整顿ICO并随后向公众提示其转为IMO的风险,并切断支付机构与银行直连等诸多不合规模式。
继网贷、第三方支付之后,征信业也被正式纳入监管体系。网贷更将经历“生死倒计时”。一位资深专家称,网贷行业今后将是“幸存者的游戏”。今年4月底前,各地要完成轄内主要P2P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6月底前完成全部P2P机构的备案登记。在监管和市场的双重压力之下,将持续有机构退出,机构总数将骤降。
对新兴金融科技的严监管也仍将持续。“无论金融科技还是科技金融,核心都是金融,第一要持牌,第二要严守底线,第三要务实。”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研究员董毅智说。
星合资本董事长郭宇航建议,引导行业有序转型、保证后备案时代的市场稳定,还需要监管层密切关注,做好应急预案。
一边全力合规,一边则是蜕变。
以网贷为例,将进入优质资产为王的时代,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等细分领域或将成为“新宠”。备案大战将开启资产大战,网贷行业将向更适宜、更细分的领域拓展。经合规门槛筛选过后,将有更多机构谋求上市,并由此展开国际化布局。
互金行业已经建立起自上而下的监管体系和自律体系,对网贷、支付、征信形成深远影响。
针对网贷行业的“1+3”监管体系已基本成型。“1”即《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3”即涉及备案、资金存管、信息披露三方面的具体监管文件。这奠定了2018年网贷行业整改验收、备案登记的基调。
首先网贷机构要与银行展开存管系统对接,并对已开展网贷资金存管业务且已上线网贷机构的银行展开测评。
其次银监会也明确了网贷机构要做信息披露,对应披露的具体事项、披露时间、披露频次及披露对象等也有要求。网贷备案时间线、流程和其他事项则从2016年起就陆续做了规范。
另一个趋势,则是网贷机构的持续“去刚兑”,即主动取消或调整风险备付金。拍拍贷也将于2018年取消投资者风险准备金,PPmoney在去年4月就宣布这么做。
2018年第三方支付也将迎来空前大变革,监管重点仍是客户备付金存管和无证经营。
央行过去一年持续加强对支付行业的监管,通过一系列文件建立了准入的基本门槛,即备付金存管和持证经营。监管仍在趋紧,比如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今年央行要求由20%左右提高至50%左右。
董毅智认为,网联也将得到深度推广。网联的组建一举打破了支付机构与银行直连的历史。按央行的要求,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
对征信行业的监管也将推进。2018年2月22日,百行征信获批个人征信业务许可,百行征信的成立意味着征信“国家队”正式诞生。“但仍有立法、牌照、信息安全保护等难题。”董毅智说。
严监管之下,有人选择了转型。这在2017年已有端倪,去年诸多互金巨头与传统银行牵手,打破了一直以来“新金融VS传统金融”的对立局面,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已成大势。
“这标志着技术、数据与业务场景的融合。”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表示,“由此才能在金融智能化的浪潮中保持竞争力。”
互金企业集中登陆资本市场则是另一种尝试。迄今已经有6家互金企业先后在美上市。
出海是第三种出路。一批网贷、支付机构转向东南亚市场,试图复制或输出“中国模式”。“但海外投资的难度超乎想象”董毅智提示,要审慎对待。
有人则在困境中挣扎。比如无场景、无抵押为特征的现金贷,从2017年初的火热到被纳入互金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再到年底被彻底叫停。还有以ICO为标志的虚拟货币,从异常火爆到戛然而止,经历了史上“最快”监管。
从业机构的挣扎也不断挑战监管底线。比如ICO,国内交易所虽被叫停,但一些境内人士转向境外网站平台。同时一种名为“以矿机为核心发行虚拟数字资产”(IMO)的变异模式逐渐蔓延。这迫使互金协会于2018年1月12日发布《关于防范变相ICO活动的风险提示》。
区块链技术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经过2017年的酝酿,区块链技术已能够在票据交易、供应链金融、跨国转账等诸多领域降本增效,但同样难掩炒作的“虚火”。
“一方面是互金创新正走向在线化、数字化、虚拟化,另一方面是金融监管滞后。”郭宇航说,这对监管的反应时间、治理精度都提出了挑战。
同时虚拟货币很难单凭一国之力实现有效监管。郭宇航认为,加强对虚拟货币的动态监测,避免洗钱、反恐融资和资金异常流动,是全球金融监管部门共同的难题。
监管的迅速跟上就变得尤为重要。“对现金贷的治理也体现了监管能力的提升。”北京市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郭大刚说。
风控是金融业发展永恒不变的底线。互金协会会长李东荣曾表示,金融科技不会改变金融的风险隐蔽性、滞后性和负外部性等特征,金融安全和风险治理绝不能掉以轻心。
从互金企业到国家层面都在尝试多角度维护金融安全。
首先,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下称“专委会”)成立,通过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检测行业风险。
专委会秘书长吴震表示,技术平台以互金风险预警为目标,实现了从事前总体情况摸底到事中企业风险监测,再到事后时间预警跟踪的闭环体系。这套系统行之有效,截至2018年1月底共发现互联网金融网站漏洞1336个、互联网金融仿冒网站4.6万个、互联网金融网站攻击135.3万次。
智能风控也迎来了发展机遇,致力于以技术手段来解决行业痛点。宜信致诚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其合作机构已达832家,涵盖网贷、消费金融,小贷、保险、银行等领域。
“智能风控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全行业的共享与合作,由此来实现技术和数据的效用最大化。”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唐宁表示。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三大攻坚战”之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健全对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等监管。
“唯有纠偏治乱,行稳才能致远。”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何海峰说。
去年一系列监管政策已颁布和落地,网联、信联相继成立,为纠偏行远奠定了基础。
网贷、第三方支付、征信、虚拟货币等互金业态将持续上演纠偏与蜕变。去年监管层及时叫停校园贷、现金贷、“P2P+金交所”等转偏现象,整顿ICO并随后向公众提示其转为IMO的风险,并切断支付机构与银行直连等诸多不合规模式。
继网贷、第三方支付之后,征信业也被正式纳入监管体系。网贷更将经历“生死倒计时”。一位资深专家称,网贷行业今后将是“幸存者的游戏”。今年4月底前,各地要完成轄内主要P2P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6月底前完成全部P2P机构的备案登记。在监管和市场的双重压力之下,将持续有机构退出,机构总数将骤降。
对新兴金融科技的严监管也仍将持续。“无论金融科技还是科技金融,核心都是金融,第一要持牌,第二要严守底线,第三要务实。”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研究员董毅智说。
星合资本董事长郭宇航建议,引导行业有序转型、保证后备案时代的市场稳定,还需要监管层密切关注,做好应急预案。
一边全力合规,一边则是蜕变。
以网贷为例,将进入优质资产为王的时代,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等细分领域或将成为“新宠”。备案大战将开启资产大战,网贷行业将向更适宜、更细分的领域拓展。经合规门槛筛选过后,将有更多机构谋求上市,并由此展开国际化布局。
监管主基调
互金行业已经建立起自上而下的监管体系和自律体系,对网贷、支付、征信形成深远影响。
针对网贷行业的“1+3”监管体系已基本成型。“1”即《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3”即涉及备案、资金存管、信息披露三方面的具体监管文件。这奠定了2018年网贷行业整改验收、备案登记的基调。
首先网贷机构要与银行展开存管系统对接,并对已开展网贷资金存管业务且已上线网贷机构的银行展开测评。
其次银监会也明确了网贷机构要做信息披露,对应披露的具体事项、披露时间、披露频次及披露对象等也有要求。网贷备案时间线、流程和其他事项则从2016年起就陆续做了规范。
另一个趋势,则是网贷机构的持续“去刚兑”,即主动取消或调整风险备付金。拍拍贷也将于2018年取消投资者风险准备金,PPmoney在去年4月就宣布这么做。
2018年第三方支付也将迎来空前大变革,监管重点仍是客户备付金存管和无证经营。
央行过去一年持续加强对支付行业的监管,通过一系列文件建立了准入的基本门槛,即备付金存管和持证经营。监管仍在趋紧,比如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今年央行要求由20%左右提高至50%左右。
董毅智认为,网联也将得到深度推广。网联的组建一举打破了支付机构与银行直连的历史。按央行的要求,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
对征信行业的监管也将推进。2018年2月22日,百行征信获批个人征信业务许可,百行征信的成立意味着征信“国家队”正式诞生。“但仍有立法、牌照、信息安全保护等难题。”董毅智说。
转型与挣扎
严监管之下,有人选择了转型。这在2017年已有端倪,去年诸多互金巨头与传统银行牵手,打破了一直以来“新金融VS传统金融”的对立局面,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已成大势。
“这标志着技术、数据与业务场景的融合。”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表示,“由此才能在金融智能化的浪潮中保持竞争力。”
互金企业集中登陆资本市场则是另一种尝试。迄今已经有6家互金企业先后在美上市。
出海是第三种出路。一批网贷、支付机构转向东南亚市场,试图复制或输出“中国模式”。“但海外投资的难度超乎想象”董毅智提示,要审慎对待。
有人则在困境中挣扎。比如无场景、无抵押为特征的现金贷,从2017年初的火热到被纳入互金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再到年底被彻底叫停。还有以ICO为标志的虚拟货币,从异常火爆到戛然而止,经历了史上“最快”监管。
从业机构的挣扎也不断挑战监管底线。比如ICO,国内交易所虽被叫停,但一些境内人士转向境外网站平台。同时一种名为“以矿机为核心发行虚拟数字资产”(IMO)的变异模式逐渐蔓延。这迫使互金协会于2018年1月12日发布《关于防范变相ICO活动的风险提示》。
区块链技术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经过2017年的酝酿,区块链技术已能够在票据交易、供应链金融、跨国转账等诸多领域降本增效,但同样难掩炒作的“虚火”。
“一方面是互金创新正走向在线化、数字化、虚拟化,另一方面是金融监管滞后。”郭宇航说,这对监管的反应时间、治理精度都提出了挑战。
同时虚拟货币很难单凭一国之力实现有效监管。郭宇航认为,加强对虚拟货币的动态监测,避免洗钱、反恐融资和资金异常流动,是全球金融监管部门共同的难题。
监管的迅速跟上就变得尤为重要。“对现金贷的治理也体现了监管能力的提升。”北京市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郭大刚说。
智能风控新尝试
风控是金融业发展永恒不变的底线。互金协会会长李东荣曾表示,金融科技不会改变金融的风险隐蔽性、滞后性和负外部性等特征,金融安全和风险治理绝不能掉以轻心。
从互金企业到国家层面都在尝试多角度维护金融安全。
首先,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下称“专委会”)成立,通过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检测行业风险。
专委会秘书长吴震表示,技术平台以互金风险预警为目标,实现了从事前总体情况摸底到事中企业风险监测,再到事后时间预警跟踪的闭环体系。这套系统行之有效,截至2018年1月底共发现互联网金融网站漏洞1336个、互联网金融仿冒网站4.6万个、互联网金融网站攻击135.3万次。
智能风控也迎来了发展机遇,致力于以技术手段来解决行业痛点。宜信致诚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其合作机构已达832家,涵盖网贷、消费金融,小贷、保险、银行等领域。
“智能风控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全行业的共享与合作,由此来实现技术和数据的效用最大化。”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唐宁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