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和建筑科技的进步,各种新型、大跨度、高墩桥梁逐渐增多,对于墩身高度超过30m以上的墩身,由于不可能一次立模浇筑成型,故墩身模板使用时间长,周转次数多,正确选择和使用模板施工工艺,很大程度上能够节约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加快工程进度。本文结合贵州省六盘水至盘县高速公路老鹰岩特大桥高墩施工实践,详细论述了翻模施工技术的原理特点及施工要点。
【关键词】高墩桥梁;浇筑;翻模施工
贵州省六盘水至盘县高速公路老鹰岩特大桥,地处深山峡谷,全桥长816.6m,主墩高度均在110m以上, 其中2#主墩墩高126m。采用双肢薄壁空心截面,墩顶65m段采用等截面,余下部分横桥向按1:80放坡,两肢间净距8m,采用0.5m厚薄壁连接为整体。
针对变截面空心薄壁高墩,目前施工中常用的主要有三种模板体系:滑模体系、爬模体系、翻模体系。滑模体系施工必须是动态连续的,不能间断,且结构复杂,设备投入量大,耗用大量滑升支承杆材料和测量施工定位的劲性骨架材料,成本较高;爬模体系结构复杂,预埋件定位要求高,浇筑的混凝土整体性较差,外观质量差,成本也较高;翻模体系施工进度快、结构整体性好,能保证工程质量,模板定位准确,安全可靠,比滑模和爬模经济且操作简单。
1 技术原理
采用大块定型钢模板,设置上下两层,每层模板高4.5m,宽度根据墩身尺寸设置,要利于运输及现场拼装;每次拆除下层模板并翻升至上层模板上进行拼装,上层模板作为立模的基座,并用螺栓将上下层模板连接牢固,这样上下层模板均与墩身紧贴,不会出现漏浆、错台现象;模板高度为4.5m,是利用每根钢筋9m长的特点,根据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数量不大于50%的要求,每次只需接长一半的钢筋数量,且模板在高度方向可以一次拼装到位,方便操作,定位准确。
2 技术特点
2.1 利用传统钢模板制作,不需特殊器材和工具,运至施工场地再进行组合拼装,制作简单、运输方便、工艺成熟、技术可靠;
2.2 上下两层模板的配置,使得每循环均有一层模板不拆,解决了高空模板安装临时支撑问题,牢固可靠;
2.3 每层模板上设置双层作业平台并采用安全网全封闭,结构简单,安全性强。
2.4 安装及拆卸模板可以一次到位后再进行精调,施工速度快,测量定位方便。
2.5 变截面段可使用少量墩身调节块模板并循环使用,节省了成本,不受墩身高度及截面变化限制,通用性强。
3 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绑扎第1节钢筋——浇筑砂浆底座——第1节外模拼装——内模拼装——模板定位——拉杆加固——浇筑第1节混凝土——混凝土养生——凿毛处理——绑扎第2节钢筋——第2节外模拼装——提升内模——模板定位——拉杆加固——浇筑第2节混凝土——混凝土养生——凿毛处理——绑扎第3节钢筋——拆第1节外模并打磨处理——外模提升、拼装——提升内模——模板定位——拉杆加固——浇筑第3节混凝土——混凝土养生,以后均按绑扎第3节钢筋以后的步骤循环操作直至墩顶。
4 施工要点
4.1 钢筋绑扎
接长钢筋时利用模板上设置的作业平台作为操作平台。每层模板上均设置有两层作业平台,其中上层平台应尽量靠模板上沿,以方便施工人员站在作业平台上接长钢筋,下层平台作为穿设拉杆、连接螺栓、检查模板加固的通道使用。同时要注意作业平台上严禁集中堆放重物及杂物,以防止受力过大造成坍塌或者高空坠物伤人。
4.2 模板安装
4.2.1 模板安装前需将运至工地的模板按照配置要求初步组拼成大块,并在背楞上设置作业平台,组拼时每大块钢模板重量控制在3T以内,以方便吊装。
4.2.2 第一层模板安装前需在承台上采用低标号砂浆沿墩身轮廓线浇筑5cm厚、5~10cm宽的模板底座,留待模板拆除时凿去,从而在模板底部留出空隙方便模板拆除。
4.2.3 单块模板提升安装后先初调定位,采用连接螺栓每隔80~120cm将模板与下层及周围的模板初步连接,顶部采用8#铁丝通过螺栓孔与绑扎好的墩身主筋连接在一起,每大块钢模板至少连接3道,以防止模板倾覆,保证施工安全。
4.2.4 所有模板安装后再进行精调,定位准确后再将所有螺栓连接好,穿设拉杆,进行加固。
4.2.5 空心薄壁墩由于截面限制,箱内空心尺寸较小,所以内模通常只设置一层模板,以方便内模的提升安装。
4.3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时需沿墩身截面分层循环浇筑,严禁集中一侧浇筑完毕后再浇筑另一侧,以免模板受力不均,挤压移位。
4.4 模板拆除及提升
4.4.1 本节段钢筋绑扎完成后,用塔吊将下层模板分节提升。为保证施工安全,外模每次提升最大单块重量不得超过3T。
4.4.2 由于上层模板作业平台的限制,塔吊吊钩无法直接吊出下层模板,因此下层模板提升前需采用倒链配合将下层模板下放1m左右,然后再用塔吊挂起,提升外模板。
4.4.3 采用倒链配合时,先用塔吊吊勾将模板挂住但不受力,再用倒链拉住模板,解除拉杆螺母及模板间螺栓并将拉杆抽出。拉杆、螺栓全部抽出后使用倒链将模板慢慢下放1m左右,再用塔吊将模板慢慢提起,放至地面进行打磨、涂刷脱模剂。
4.4.4 在墩身变截面段每次模板放至地面后,需更换边角处的调节块后再提升至上层模板顶面进行安装,若是等截面段则在涂刷脱模剂后不需更换模板可直接提升再次安装。
4.4.5 每次模板拆除前应及时清除模板作业平台上散落的螺栓、混凝土块等各种杂物,防止造成高空落物伤人。
4.5 内模提升
内模在混凝土达到规范要求的强度后拆除,可用塔吊直接起吊提出,放至地面进行打磨、涂刷脱模剂,然后提升安装。
空心薄壁墩由于截面限制,箱内空心尺寸一般较小,因此内模提升十分不便。通常施工时外模采用两层模板,而内模只配置一层,内模提升时由于要首先拆除拉杆,因此需采取措施固定外模,以免外模松动下滑。对于下大上小的变截面墩身来说,拉杆拆除后依靠外模拐角处的连接螺栓及角拉杆,完全可以固定外模板。对于等截面段的墩身来说,通常每层模板最上面一层拉杆一次性使用,直接浇筑在混凝土里面,以便在内模提升后拉杆可以固定外模与墩身混凝土紧贴,保证上层模板安装时底座的牢固。而内模安装时需在每节混凝土顶部预埋Φ20以上的钢筋,作为内模的支撑底座。此时应保证内模底部与已浇筑段的混凝土紧贴密实,防止出现接面错台及漏浆情况。
5 總结
老鹰岩特大桥高墩采用翻模体系,施工中模板安装快捷,操作方便,定位准确,平台设置安全可靠,节省了每循环时间。外模调节块根据配置每个墩身可以重复利用两次,大块钢模板为定型钢模,通用性强,利用率高,节省了施工成本。
参考文献:
[1]李冬奎,金生斌. 佑溪大桥薄壁空心高墩施工技术 [J]. 山西建筑,2007(29)。
[2]叶生春. 郭家沟大桥空心薄壁墩施工技术 [J]. 科技信息,2010(22)。
【关键词】高墩桥梁;浇筑;翻模施工
贵州省六盘水至盘县高速公路老鹰岩特大桥,地处深山峡谷,全桥长816.6m,主墩高度均在110m以上, 其中2#主墩墩高126m。采用双肢薄壁空心截面,墩顶65m段采用等截面,余下部分横桥向按1:80放坡,两肢间净距8m,采用0.5m厚薄壁连接为整体。
针对变截面空心薄壁高墩,目前施工中常用的主要有三种模板体系:滑模体系、爬模体系、翻模体系。滑模体系施工必须是动态连续的,不能间断,且结构复杂,设备投入量大,耗用大量滑升支承杆材料和测量施工定位的劲性骨架材料,成本较高;爬模体系结构复杂,预埋件定位要求高,浇筑的混凝土整体性较差,外观质量差,成本也较高;翻模体系施工进度快、结构整体性好,能保证工程质量,模板定位准确,安全可靠,比滑模和爬模经济且操作简单。
1 技术原理
采用大块定型钢模板,设置上下两层,每层模板高4.5m,宽度根据墩身尺寸设置,要利于运输及现场拼装;每次拆除下层模板并翻升至上层模板上进行拼装,上层模板作为立模的基座,并用螺栓将上下层模板连接牢固,这样上下层模板均与墩身紧贴,不会出现漏浆、错台现象;模板高度为4.5m,是利用每根钢筋9m长的特点,根据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数量不大于50%的要求,每次只需接长一半的钢筋数量,且模板在高度方向可以一次拼装到位,方便操作,定位准确。
2 技术特点
2.1 利用传统钢模板制作,不需特殊器材和工具,运至施工场地再进行组合拼装,制作简单、运输方便、工艺成熟、技术可靠;
2.2 上下两层模板的配置,使得每循环均有一层模板不拆,解决了高空模板安装临时支撑问题,牢固可靠;
2.3 每层模板上设置双层作业平台并采用安全网全封闭,结构简单,安全性强。
2.4 安装及拆卸模板可以一次到位后再进行精调,施工速度快,测量定位方便。
2.5 变截面段可使用少量墩身调节块模板并循环使用,节省了成本,不受墩身高度及截面变化限制,通用性强。
3 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绑扎第1节钢筋——浇筑砂浆底座——第1节外模拼装——内模拼装——模板定位——拉杆加固——浇筑第1节混凝土——混凝土养生——凿毛处理——绑扎第2节钢筋——第2节外模拼装——提升内模——模板定位——拉杆加固——浇筑第2节混凝土——混凝土养生——凿毛处理——绑扎第3节钢筋——拆第1节外模并打磨处理——外模提升、拼装——提升内模——模板定位——拉杆加固——浇筑第3节混凝土——混凝土养生,以后均按绑扎第3节钢筋以后的步骤循环操作直至墩顶。
4 施工要点
4.1 钢筋绑扎
接长钢筋时利用模板上设置的作业平台作为操作平台。每层模板上均设置有两层作业平台,其中上层平台应尽量靠模板上沿,以方便施工人员站在作业平台上接长钢筋,下层平台作为穿设拉杆、连接螺栓、检查模板加固的通道使用。同时要注意作业平台上严禁集中堆放重物及杂物,以防止受力过大造成坍塌或者高空坠物伤人。
4.2 模板安装
4.2.1 模板安装前需将运至工地的模板按照配置要求初步组拼成大块,并在背楞上设置作业平台,组拼时每大块钢模板重量控制在3T以内,以方便吊装。
4.2.2 第一层模板安装前需在承台上采用低标号砂浆沿墩身轮廓线浇筑5cm厚、5~10cm宽的模板底座,留待模板拆除时凿去,从而在模板底部留出空隙方便模板拆除。
4.2.3 单块模板提升安装后先初调定位,采用连接螺栓每隔80~120cm将模板与下层及周围的模板初步连接,顶部采用8#铁丝通过螺栓孔与绑扎好的墩身主筋连接在一起,每大块钢模板至少连接3道,以防止模板倾覆,保证施工安全。
4.2.4 所有模板安装后再进行精调,定位准确后再将所有螺栓连接好,穿设拉杆,进行加固。
4.2.5 空心薄壁墩由于截面限制,箱内空心尺寸较小,所以内模通常只设置一层模板,以方便内模的提升安装。
4.3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时需沿墩身截面分层循环浇筑,严禁集中一侧浇筑完毕后再浇筑另一侧,以免模板受力不均,挤压移位。
4.4 模板拆除及提升
4.4.1 本节段钢筋绑扎完成后,用塔吊将下层模板分节提升。为保证施工安全,外模每次提升最大单块重量不得超过3T。
4.4.2 由于上层模板作业平台的限制,塔吊吊钩无法直接吊出下层模板,因此下层模板提升前需采用倒链配合将下层模板下放1m左右,然后再用塔吊挂起,提升外模板。
4.4.3 采用倒链配合时,先用塔吊吊勾将模板挂住但不受力,再用倒链拉住模板,解除拉杆螺母及模板间螺栓并将拉杆抽出。拉杆、螺栓全部抽出后使用倒链将模板慢慢下放1m左右,再用塔吊将模板慢慢提起,放至地面进行打磨、涂刷脱模剂。
4.4.4 在墩身变截面段每次模板放至地面后,需更换边角处的调节块后再提升至上层模板顶面进行安装,若是等截面段则在涂刷脱模剂后不需更换模板可直接提升再次安装。
4.4.5 每次模板拆除前应及时清除模板作业平台上散落的螺栓、混凝土块等各种杂物,防止造成高空落物伤人。
4.5 内模提升
内模在混凝土达到规范要求的强度后拆除,可用塔吊直接起吊提出,放至地面进行打磨、涂刷脱模剂,然后提升安装。
空心薄壁墩由于截面限制,箱内空心尺寸一般较小,因此内模提升十分不便。通常施工时外模采用两层模板,而内模只配置一层,内模提升时由于要首先拆除拉杆,因此需采取措施固定外模,以免外模松动下滑。对于下大上小的变截面墩身来说,拉杆拆除后依靠外模拐角处的连接螺栓及角拉杆,完全可以固定外模板。对于等截面段的墩身来说,通常每层模板最上面一层拉杆一次性使用,直接浇筑在混凝土里面,以便在内模提升后拉杆可以固定外模与墩身混凝土紧贴,保证上层模板安装时底座的牢固。而内模安装时需在每节混凝土顶部预埋Φ20以上的钢筋,作为内模的支撑底座。此时应保证内模底部与已浇筑段的混凝土紧贴密实,防止出现接面错台及漏浆情况。
5 總结
老鹰岩特大桥高墩采用翻模体系,施工中模板安装快捷,操作方便,定位准确,平台设置安全可靠,节省了每循环时间。外模调节块根据配置每个墩身可以重复利用两次,大块钢模板为定型钢模,通用性强,利用率高,节省了施工成本。
参考文献:
[1]李冬奎,金生斌. 佑溪大桥薄壁空心高墩施工技术 [J]. 山西建筑,2007(29)。
[2]叶生春. 郭家沟大桥空心薄壁墩施工技术 [J]. 科技信息,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