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ote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会学生学习”是当今世界教改的一大发展趋势,它将伴随着人们教育意识的更新,展示出越来越广阔的前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冷冉先生把“教会学生学习”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二是学习方法;三是学习的自我评价和修正。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自我获取知识,贵在“自我”,为达到这一要求,在组织教学和导入新课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创设最佳思维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全神贯注地、如饥似渴地参与教学过程。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都爱听故事,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尽量采用故事、童话、情节、实物等多种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将问题情境故事化,让学生在听故事中不知不觉地学到知识。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时,我将自编的《孙悟空分桃》的故事带入课堂。丰富的故事情境,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2、选择材料多样化,创造性使用教材。一般书本上提供的例题和练习,条件比较少,因为常规数学题一般都是把实际生活问题抽象简约而成的。而开放题就应突破这一常规,把数学问题还原成实际问题,这样既能培养数学技能,又培养了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觉得设计的开放题提供的材料应该多,与生活实际联系应该多,学生选择条件的机会应该多。
  同时注意选择与平时的生活有关的素材,把情境设计融合入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开放性地自由选择条件的同时,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所以都会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思考。
  3、加强直观教学,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在教学中,教师单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工夫还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还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我利用电脑动画的形式,使平行四边形的一侧一角逐渐向另一侧移动,演变成长方形。通过观察一系列运动变化,学生自然地提出了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关系,使学生的兴趣顺利地转化为急于探求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意向。
  二、教会学习方法,引发学生大胆探究
  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是学习的核心。
  1、鼓励学生动手实践。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各类三角形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使三角形转化为已学图形,推导出其计算公式。这样通过学生自主活动、自己动手操作,不但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掌握新知,更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
  2、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合作、交流。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習,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例如,教学圆锥体的体积计算时,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采用同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将圆柱体中的红色液体倒入圆锥体中的实验,推导得出圆锥体的体积公式。学生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探索规律,突破难点,掌握知识,培养了创新能力。
  3、鼓励学生大胆求异。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给学生创设富有变化而且能激发学生新异感的学习情境,启发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例如: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中,出示下题“一根铁丝正好围成边长5分米的正方形,现在如果要改围成长8分米的长方形,宽是几分米?”针对这道题的多种算法,要鼓励学生勇于争辩,既不去附和现成的结论,又不是钻牛角尖,而且信守真理。在学习过程中要思想活跃,避免思想僵化。
  三、实施积极评价策略,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真正体验到自己的成功与进步。
  l、评价行为贯穿于整个课堂。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更不是为了筛选,而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评价应该是不断的,可以在完成新授知识的某个略有难度的内容之后,也可以是某个学生的精彩提问时等。
  2、评价内容注重个性化。特别是小学生,他们自己对所做行为的意义还不是很明确,而教师给予的肯定和表扬会使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既是对学生行为本身的肯定,更让学生产生一种强有力的愉快的情绪体验,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个性化的评价语言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有不一样的效果,教师要善于运用评价的语言。
  3、评价形式多样性。教师给予学生的口头评价,是比较常用的,有效的,而学生自我评价能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学生间的相互评价,能让学生学会客观地评价。这两种评价形式更能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课堂中要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更能促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听课效率,促进个性发展。
  当然,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决非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在长期的自学活动中逐渐形成。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严格要求,认真训练,知难而进,学生的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完全是可以得到提高的。
其他文献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实践证明,“兴趣” 是小学生各种求知欲、创造力的源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现。浓厚的兴趣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也深深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由此
期刊
摘要:新的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运用数学实验开展教学是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的一条全新的思路。这样,学生不但能在和谐氛围内进行学习,同时还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养成。本文结合新课改的要求阐述了初中数学实验课在教学中的一些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数学实验探究思
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来看,需要教育鼓励学生愉快而主动地去探究,获取知识,解决学习中的障碍。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呢?  一、引发探究欲望   恰当的、诱发性的问题情境具有两个特点:(1)处在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对其可望又可及,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2)有一定的情趣,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数学教学
期刊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层层深入,这种理念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也渗透到了每節课的练习中。练习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如何让数学练习散发出新课程的气息,是新理念下教师们所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我认为求新、求活、求近是数学课堂练习的精髓。  一、求新——提供新鲜的东
期刊
该研究在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下,通过对新生大鼠进行美金胺的急性毒理学和重复用药毒理学实验,对美金胺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今后临床应用的可行性作进一步探讨,以期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教师设置了同一个数学情境,面对教师设计的同一个问题,有的学生反应敏捷,思路畅通,作答流畅,而有的学生反应迟缓,苦思冥想,思路凝滞,作答语无伦次。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感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
现代社会经济,高科技的飞速发展,致使人才的激烈竞争,人才的竞争又归根为人的创新能力的竞争。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我们教学中的一个突出的课题。在课堂都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知识能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励学生大胆探索,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转变传统观念,突出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明确以学生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活泼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其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新课程标准环境下,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尊重差异,关注个体已成为重要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有效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同时,倡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教学情境的创设既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教学
期刊
发展通用化、开放型的数控系统,符合国际数控技术发展的最新潮流。采用PC机总线结构和模块功能板,可以为软件开发和功能扩展提供优良平台,同时对CNC系统制造,将大大缩短开发周期,更易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