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会学生学习”是当今世界教改的一大发展趋势,它将伴随着人们教育意识的更新,展示出越来越广阔的前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冷冉先生把“教会学生学习”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二是学习方法;三是学习的自我评价和修正。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自我获取知识,贵在“自我”,为达到这一要求,在组织教学和导入新课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创设最佳思维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全神贯注地、如饥似渴地参与教学过程。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都爱听故事,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尽量采用故事、童话、情节、实物等多种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将问题情境故事化,让学生在听故事中不知不觉地学到知识。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时,我将自编的《孙悟空分桃》的故事带入课堂。丰富的故事情境,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2、选择材料多样化,创造性使用教材。一般书本上提供的例题和练习,条件比较少,因为常规数学题一般都是把实际生活问题抽象简约而成的。而开放题就应突破这一常规,把数学问题还原成实际问题,这样既能培养数学技能,又培养了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觉得设计的开放题提供的材料应该多,与生活实际联系应该多,学生选择条件的机会应该多。
同时注意选择与平时的生活有关的素材,把情境设计融合入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开放性地自由选择条件的同时,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所以都会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思考。
3、加强直观教学,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在教学中,教师单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工夫还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还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我利用电脑动画的形式,使平行四边形的一侧一角逐渐向另一侧移动,演变成长方形。通过观察一系列运动变化,学生自然地提出了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关系,使学生的兴趣顺利地转化为急于探求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意向。
二、教会学习方法,引发学生大胆探究
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是学习的核心。
1、鼓励学生动手实践。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各类三角形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使三角形转化为已学图形,推导出其计算公式。这样通过学生自主活动、自己动手操作,不但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掌握新知,更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
2、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合作、交流。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習,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例如,教学圆锥体的体积计算时,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采用同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将圆柱体中的红色液体倒入圆锥体中的实验,推导得出圆锥体的体积公式。学生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探索规律,突破难点,掌握知识,培养了创新能力。
3、鼓励学生大胆求异。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给学生创设富有变化而且能激发学生新异感的学习情境,启发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例如: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中,出示下题“一根铁丝正好围成边长5分米的正方形,现在如果要改围成长8分米的长方形,宽是几分米?”针对这道题的多种算法,要鼓励学生勇于争辩,既不去附和现成的结论,又不是钻牛角尖,而且信守真理。在学习过程中要思想活跃,避免思想僵化。
三、实施积极评价策略,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真正体验到自己的成功与进步。
l、评价行为贯穿于整个课堂。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更不是为了筛选,而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评价应该是不断的,可以在完成新授知识的某个略有难度的内容之后,也可以是某个学生的精彩提问时等。
2、评价内容注重个性化。特别是小学生,他们自己对所做行为的意义还不是很明确,而教师给予的肯定和表扬会使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既是对学生行为本身的肯定,更让学生产生一种强有力的愉快的情绪体验,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个性化的评价语言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有不一样的效果,教师要善于运用评价的语言。
3、评价形式多样性。教师给予学生的口头评价,是比较常用的,有效的,而学生自我评价能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学生间的相互评价,能让学生学会客观地评价。这两种评价形式更能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课堂中要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更能促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听课效率,促进个性发展。
当然,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决非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在长期的自学活动中逐渐形成。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严格要求,认真训练,知难而进,学生的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完全是可以得到提高的。
冷冉先生把“教会学生学习”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二是学习方法;三是学习的自我评价和修正。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自我获取知识,贵在“自我”,为达到这一要求,在组织教学和导入新课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创设最佳思维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全神贯注地、如饥似渴地参与教学过程。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都爱听故事,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尽量采用故事、童话、情节、实物等多种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将问题情境故事化,让学生在听故事中不知不觉地学到知识。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时,我将自编的《孙悟空分桃》的故事带入课堂。丰富的故事情境,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2、选择材料多样化,创造性使用教材。一般书本上提供的例题和练习,条件比较少,因为常规数学题一般都是把实际生活问题抽象简约而成的。而开放题就应突破这一常规,把数学问题还原成实际问题,这样既能培养数学技能,又培养了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觉得设计的开放题提供的材料应该多,与生活实际联系应该多,学生选择条件的机会应该多。
同时注意选择与平时的生活有关的素材,把情境设计融合入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开放性地自由选择条件的同时,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所以都会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思考。
3、加强直观教学,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在教学中,教师单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工夫还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还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我利用电脑动画的形式,使平行四边形的一侧一角逐渐向另一侧移动,演变成长方形。通过观察一系列运动变化,学生自然地提出了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关系,使学生的兴趣顺利地转化为急于探求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意向。
二、教会学习方法,引发学生大胆探究
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是学习的核心。
1、鼓励学生动手实践。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各类三角形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使三角形转化为已学图形,推导出其计算公式。这样通过学生自主活动、自己动手操作,不但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掌握新知,更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
2、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合作、交流。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習,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例如,教学圆锥体的体积计算时,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采用同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将圆柱体中的红色液体倒入圆锥体中的实验,推导得出圆锥体的体积公式。学生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探索规律,突破难点,掌握知识,培养了创新能力。
3、鼓励学生大胆求异。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给学生创设富有变化而且能激发学生新异感的学习情境,启发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例如: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中,出示下题“一根铁丝正好围成边长5分米的正方形,现在如果要改围成长8分米的长方形,宽是几分米?”针对这道题的多种算法,要鼓励学生勇于争辩,既不去附和现成的结论,又不是钻牛角尖,而且信守真理。在学习过程中要思想活跃,避免思想僵化。
三、实施积极评价策略,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真正体验到自己的成功与进步。
l、评价行为贯穿于整个课堂。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更不是为了筛选,而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评价应该是不断的,可以在完成新授知识的某个略有难度的内容之后,也可以是某个学生的精彩提问时等。
2、评价内容注重个性化。特别是小学生,他们自己对所做行为的意义还不是很明确,而教师给予的肯定和表扬会使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既是对学生行为本身的肯定,更让学生产生一种强有力的愉快的情绪体验,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个性化的评价语言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有不一样的效果,教师要善于运用评价的语言。
3、评价形式多样性。教师给予学生的口头评价,是比较常用的,有效的,而学生自我评价能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学生间的相互评价,能让学生学会客观地评价。这两种评价形式更能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课堂中要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更能促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听课效率,促进个性发展。
当然,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决非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在长期的自学活动中逐渐形成。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严格要求,认真训练,知难而进,学生的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完全是可以得到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