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乙丙橡胶与C5F10O/CO2混合气体的相容性研究

来源 :高电压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we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5F10O气体具有优异的绝缘和环保特性,在中低压电气设备中作为绝缘介质使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C5F10O与气体绝缘设备中常用的三元乙丙橡胶密封材料的相容性在其工程应用前仍待研究.为此通过搭建橡胶相容性试验平台,使用热加速老化的方法研究了C5F10O/CO2混合气体与三元乙丙橡胶的相容性,并测试了试验后气体成分的变化、三元乙丙橡胶的机械特性、表面形貌和元素变化.研究发现,在热老化条件下三元乙丙橡胶会与C5F10O和C3F6反应,使C5F10O气体分解产生的C3F6减少,但同时会使C5F10O气体分解产生的C3F6O和C3HF7增多;老化试验结束后三元乙丙橡胶表面覆盖了一层油性物质,老化试验会使三元乙丙橡胶脆化降低其机械性能,表面会析出大量晶体颗粒;C5F10O气体腐蚀三元乙丙橡胶后,会加速三元乙丙橡胶的老化造成其使用寿命缩短.相关试验结果将会对C5F10O气体绝缘设备的设计和制造过程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为了解决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直流故障难以清除的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双电流转移支路的直流电网故障清除策略.该策略通过在换流器直流侧增加双电流转移支路和能量耗散支路,使故障期间的故障电流被迫转移到这两个支路中,保证在低压小电流情形下断开故障线路,并可在故障隔离之后迅速恢复电网的正常运行.双电流转移支路安装在直流母线上,采用晶闸管与电容配合的方式起到转移换流器电容放电能量的作用;能量耗散支路安装在直流出线上,通过接地电阻消耗线路电感储存的能量.最后,通过PSCAD/EMTDC验证了所提策略在故障清除和恢复运行
目前,IEC标准和DL行标均未对接地极的接地电阻提出明确的限值要求,但部分海外工程对接地电阻限值提出了额外要求.当接地极极址土壤电阻率较高时,接地极的接地电阻值也会偏大.因此,调研了国内外大量己建接地极的接地电阻值,存在接地电阻>0.35 Ω并长期稳定运行的案例;通过理论推导和仿真计算,分析了高接地电阻对接地极稳态温升、暂态温升、跨步电位差、接触电位差、损耗、周边变压器直流偏磁等方面的影响;结合巴西美丽山二期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里约接地极的设计案例,得出当设计合理时,接地电阻偏高不会影响接地极安全稳定运行的
电能质量综合评估对电网电能质量管理和电力市场环境下的“依质定价”至关重要,但现有方法较少考虑电能质量指标的变化过程和分布特性,未能充分利用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所积累的海量监测数据,难以反映长时间尺度的电能质量整体情况.因此,在模糊综合评判的基础上,引入数据包络分析,建立了针对长时间尺度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模型,并提出了“电能质量综合偏差度”的概念,直观地反映了电能质量的偏差程度和趋势信息.最后,实例分析表明采用所提方法可获得长时间尺度的综合评估结果,反映电能质量监测数据的整体情况和趋势信息.
目前国内外广域雷电定位系统在反演地闪回击电流时,一般设定回击速度为1×108 m/s至2×108 m/s之间的某一固定值,该文探讨了这种取值方式对回击电流反演准确度的影响.首先,介绍了利用雷电定位系统反演地闪回击电流的方法,分析了地闪回击速度对雷电定位系统反演回击电流的重要影响.其次,基于Lundholm等人提出的负极性回击电流与回击速度之间的关系式,分析了对于负极性首次回击,25 kA以下回击电流可能被低估,160 kA以上回击电流可能被高估;对于负极性后续回击,5kA以下回击电流可能被低估,32 kA
为解决高频隔离整流器半导体开关电压应力大的问题,并提高并网电流的控制性能,提出一种双向功率流两级高频隔离整流器的调制和控制方法,并对其工作模态和软开关条件进行详尽的分析.该整流器由副边的全桥、高频隔离变压器和原边的周波变换器构成,并加入钳位电路消除变压器原边的电压过冲和振荡.设计其调制方法,建立其数学模型,并采用复合重复控制的双闭环策略进行输出电压和电网侧电流的高性能控制.周波变换器和钳位电路均实现了零电压开关,副边全桥电路部分实现零电压开关.制作了1 kVA的实验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调制方法和控制策略的
柔性直流配电网供电可靠性高、传输容量大,但其继电保护系统还不完善.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电流故障分量波形相似度的柔直配电网纵联保护方法.首先,分析了不同故障下两端正负极电流故障分量的极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两端正负极电流故障分量波形相似度的双端量保护方法.最后,在PSCAD/EMTDC中进行了仿真分析和验证.结果 表明该方法只需电流量即可同时实现故障识别和选相,易于实现;由于利用了两端电流故障分量的相似度,不受线路分布电容电流影响、耐受过渡电阻和噪声干扰能力强、重负荷高阻故障情况下仍能正确识别,且不受
随着电子电气装备的小型化、高功率化、集成化的发展,电介质电容器的需求也朝着功能化、多样化发展,从而对电容器用储能电介质材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适应更加日益复杂的工作环境.聚酰亚胺作为具有耐高温、耐化学腐蚀、热稳定性等优异特性的工程塑料,被认为是作为耐高温储能电介质薄膜的候选材料,但由于其介电常数较低,大大影响了其作为高温储能电介质的应用,而依据分子结构与性能关系,通过调整其空间结构及构型可同时实现介电性能与耐热性的平衡,因此如何从本征上提升聚酰亚胺的介电与储能特性成为本领域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聚酰
H桥功率模块在投入使用前需进行运行试验,常用的试验方法采用2个模块背靠背结构,等效性及试验效率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新型H桥换流阀运行试验装置.该装置采用H桥级联换流阀背靠背运行方式,由2组直流电源对装置进行充电,通过连接电抗进行阀间功率交换,可同时对多个H桥模块进行试验.对装置拓扑进行了详细描述,采用输入输出法建立了装置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其运行特性,提出了可实现子模块电容快速充电的启动策略,及实现装置稳态电压电流控制的运行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试验装置可根据需求输出电压电流,有效模拟H桥换流阀的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是柔性直流输配电领域的优选拓扑之一,但其传统半桥子模块(half-bridge submodule,HBSM)不具备阻断直流故障电流的能力.为此,推导了一种基于双向开关的钳位双电容子模块(clamp dual capacitor submodule,CDCSM),该子模块包含两个电容,能够输出3个电平,通过将电容引入故障回路可实现对故障电流的快速阻断.与其他能够阻断直流故障电流的子模块相比,CDCSM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由于在生物医学、环境治理、材料加工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价值,近来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而等离子体中各种活性粒子在这些应用中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对各种活性粒子浓度的诊断是推进其应用的关键.文中针对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诊断中的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即激光诱导荧光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评述.首先对激光诱导荧光的基本原理、实验装置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给出了单光子和双光子激发的绝对密度标定方法和实验案例.针对常见的OH、NO、O、N等活性粒子,分析讨论了不同等离子体源条件下的分布特性.最后根据激光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