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偷情,灵与肉间的飘摇

来源 :八小时以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jxl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偷情”,一个赋有创意和想象力的词汇,更被人归于暧昧文化的一种而广受热议。姑且不论这一词汇从文字逻辑上是否讲得通,这种介于友情与偷情间的感情状态的确存在,且成为当下的一种时尚。内心的矛盾和焦虑、难以抗拒的诱惑和躁动,都为亚偷情的产生及蔓延提供了源源的动力,而网络的发展更为这种所谓的精神出轨创造了泛滥的条件。于是乎,不超越最后界限的亚偷情以自欺欺人的方式堂皇了起来,实质上的感情背叛被人冠之以“难以企及的感情境界”而备受推崇,其亵渎情感的本质则被忽略了。
  
  无性的风月
   这是一个被暧昧空气紧紧裹着的世界。情和性是主角,女人和男人是道具。
  爱,在一个物欲横流的年代里实在难得,也很辛苦。
  “心是我的,身是我的。到底用上半身爱还是下半身爱都是个人自己的事,旁人无权干涉”。在自我意识凸现的当下,爱越来越难。感性和理性碰撞摩擦,折腾得人身心俱疲。性是最原始的欲望,爱则承载了太多社会伦理,向原始倾斜会背负上罪恶感,向社会伦理倾斜,又要忍受压抑欲望的苦楚。人们小心翼翼地在性与爱之间找寻平衡,于二者间反复权衡、反复比较、反复揣摩,可往往越权衡、越比较、越揣摩,就越迷惘、越茫然……爱与性,本应是一个唯美的童话,在现代却变成了一种纠结。
  偷情,自古就有,也算是人类的“优良传统”了。不过,古人对男女苟且并不叫偷情,而称为通奸。偷情其实是对通奸的一种美化,有个“情”字在其中,听上去怎么都比通奸优雅一些。
  好在历史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几千年的封建体制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呼啸而来的西方文化渗入中国人的生活。经济发展,文明提高,让中国人的思想有了开放的条件。性,被解禁,被承认,被宣传。通奸之类已不值得大惊小怪,人们甩掉了清规戒律、扔掉了性道德,堂而皇之地告诉自己:  “爱我所爱,无怨无悔。”中国瞬间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从极端保守走到了极端开放。我们生活的世界似乎在一夜之间进人了性与爱分离的年代。妻子或丈夫,都可以在外边寻找性伴侣,一夜情的故事落地开花……夫妻之间感情的冷淡似乎很难得到补偿,于是感情空虚的婚内男女便把这些发泄到了性生活里。他们希望用性来摆脱婚姻带来的苦恼,用性高潮来替代感情回春。
  当一切思想枷锁都被打破后,尽管人类的寿命在不断增长,但人类婚姻的寿命却在不断缩短。
  就在婚外情方兴未艾的时候,一个新兴词汇闯进了我们的生活——“亚偷情”,又叫精神出轨或者亚出轨。
  亚偷情,一种只谈精神不谈肉欲的偷情。就像是一对裸露的男女面对面坐着,大谈人生理想,大谈股价期货,大谈反恐战争,大谈21世纪……这种状态关乎风月,却不关乎性。
  “亚”,代表的是一种颜色由浅变深的状态。这种状态在何种程度算“亚”,那就要看亚偷情双方是否有了性关系。亚偷情是个特殊的围城,在城墙里边的婚姻男女都把彼此当作婚外密友。如果把接吻当作是确定恋爱关系的标志,那么从接吻到性交,就是一个颜色渐深的状态。在性交之前的任何行为,都在亚偷情之列,这就是所谓的“无性外遇”。
  亚偷情如狂风暴雨般袭击着身心疲惫的人们,他们也许并不认识,又也许相识不久,但都在暧昧中缠绵。在21世纪的今天,人人都顶着开放与自由的帽子来看待和宽容自己的一切欲望,亚偷情也正在被有意无意地宽容着。剔除责任的因素,事实上,很多结婚之后的男女很快便厌倦了对方的身体,厌倦了重复的生活。谁又能拍着胸脯保证不会落入“审美疲劳”的圈圈中?那时,亚偷情的温床会轻而易举地产生,亚偷情的故事会在各色男女间演绎着。
  爱情、情爱,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爱情是灵魂的默契,当两个人的灵魂产生默契时,那种力量足以抵御全世界的反对。可是情爱却不同,它可以是两具躯体的纠葛,没有神交,只是为了发泄性欲。情爱是种占有,是种索取,满足的也可能是一个人的需求。不管是爱情还是情爱,都是人性当中的一部分,原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一样地令人神往。于是乎,亚偷情俨然成为一种时尚,有人叫嚣着不满,有人挣扎着不舍,这种欲罢不能恐怕要比肉体出轨还要让人欲死欲仙。
  都市是个让人难以喘息的地方,当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到烦闷的时候,就忍不住让灵魂开个小差,到外边肆意游荡一下。就这样,爱情与亚偷情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甚至分辨不出爱人和知己的关系。然而,这种情愫却犹如一把利器,戳伤了家庭,戳伤了婚姻,也戳伤了爱情,实践着亚偷情的一方该如何面对自己的爱人,如何面对自己的家庭,如何面对自己的心?暧昧,也许在一起时透着一丝甜蜜,然而那层窗户纸破了以后呢?从里边流淌出来的究竟是甜蜜,还是苦涩?今天,在这个性爱分离的年代,我们到底要为谁来守身如玉,守心如冰……
  
  肉体出轨的幌子
  
  亚偷情这股风吹遍大江南北后,又有了一个更富哲学意味、更有理论依据的名字——柏拉图式精神出轨。
  柏拉图高深的理性哲学深奥难懂,通过后人脑子过滤之后,那些哲学概念或是走形,或是流失。而人们又将这些一知半解的理解和尘俗世欲混杂在一起,于是得到了一个错误的信念:男人和女人可以在灵魂里面谈恋爱,柏拉图式爱情应运而生。
  人们似乎误解了柏拉图的真正身份,他是一个哲学家而非婚恋专家。也就是说,柏拉图关于爱情的解释不过是为了突出一个哲学概念。而“柏拉图式爱情”的真正含义,就是哲学中的“节制”。他并非将爱情限定在灵魂交流之中,而是推崇节制。在柏拉图看来,有所节制地释放自己的热情和欲望,才能获得爱情。节制不会令人意乱神迷,不会让人轻易就在巅峰与低谷之间摆动。而爱情却是一种让人大起大落的情绪波动,只有在爱情上加点节制,才是幸福。
  柏拉图为世人构筑了一个如梦似幻的爱情殿堂,然而,这个殿堂却是带有浓烈理想主义色彩的乌托邦。在他的眼中,爱情就应该像宗教一样,崇尚爱情的人应该像教徒一样虔诚和善良。爱情带来的盲目和迷乱,都是柏拉图所排斥的。显然,柏拉图是个理想主义者,他大概不会想到,爱情这玩意儿不仅能从哲学上理解,也能从生理上来诠释,倘若柏拉图研究生物学就会发现。有节制的爱情似乎不太容易实现。
  当现代人强行将柏拉图式爱情与亚偷情之间画等号,说亚偷情就是柏拉图式的精神出轨的时候,麻烦那些大谈“只谈情不说性”的男女们考虑一下柏拉图的感受,也考虑一下各自家庭中另一半的感受。柏拉图式爱情的概念,柏拉图式的爱情理想世界,与产生于现代物欲横流大背景下依靠虚拟平台和通讯工具弥补精神欲望的亚偷情,显然有着天壤之别。
  的确,在性解放、女权主义、一 夜情、无性婚姻、试婚等像白色塑料袋一样充斥在我们周围的时候,在人类行为越来越放纵的时候,很多人都渴望能有一场类似于柏拉图式的爱情那样纯粹、不掺杂任何肉欲的爱情,试图以此还原和拯救心中那份被打碎或已经模糊的爱的印象。可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柏拉图式的爱情不过是崇高的理论,完全不切合实际。柏拉图式的爱情不过是墙上的一个影子,没有血肉,没有实质,不能独立生存。柏拉图式的爱情是一个梦幻泡沫,无法存在于现实之中。
  在现代社会中,除去极少数性冷淡和洁癖患者,绝大多数柏拉图式爱情的拥护者都是荷尔蒙正常分泌者。当男男女女们口口声声标榜自己在精神上的纯洁和唯美,唠唠叨叨之余却又心口不一地将自己的身体献了出去。真正为爱能孤独终老,真正为爱人冰清玉洁,真正不食人间烟火不逾雷池半步,仅靠神交而不性交的精神恋爱又有多少? 不可否认,世界上没有爱的性到处都是。人们贪图一时的肉体快乐,或者逢场作戏,没有美感也没有深意。从某种意义来说,有了性的爱不但美丽,且富有滋养性。因为性是爱情的血液,没有性的爱等于没有血液的躯体。当然,对于这点,男性和女性的感知、认可的程度也有所不同。在女性心中,两人要有感情,也要有性,但相对来说更热衷于享受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相对于女人在性方面的“保守”,男人则更重视性,他们可以没有爱,但不能没有性。男人可以很容易地把爱和性像油和水一样分离开来,对他们来说,没有爱的性是一种轻松、愉快的娱乐。当一个男人爱上一个女人的时候,他的爱必有强烈的性欲存在,他愿意等那个女子一段时间,但当他发现他永远得不到后者性爱的回馈时,便会转舵,向其他女性发起进攻。这虽然不是定律,但却是世俗间的人之常情。
  走进亚偷情的男女们,不是不想越雷池,而是有着自己的顾虑。也许他们是因为恐惧,也可以说是因为爱,而不敢走向偷情那一步。他们会恐惧自己辛苦打造的家庭、爱情受到损害,说得更加露骨一些,他们自私得想占有婚内和婚外的所有感情。或者说这种恐惧是责任心的表现,但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恰是一种自私。从这点来看,亚偷情中的种种顾虑让这部分人没能在贪恋里活得顺心,他们必须在理性与感性中挣扎,也必然会受到煎熬。
  即便如此,还是有人奋不顾身地扑在亚偷情上。这应该也算是人的本性之一,那就是贪婪。在人类的观念里,情感和金钱一样,都是越多越好。正是由于贪婪出自本性,才难以遏制。于是,处在亚偷情中的男女往往会左右为难。是该大胆向前?还是维护现在?这是让人难以抉择的问题。
  偷情者的本意并不是破坏对方的家庭,而对方家庭在伦理关系上也保持着形式上的完整,但事实上,偷情状况的存在已经对对方家庭感情的真实性造成了冲击。对于亚偷情者,如果参与其中的两个异性感情亲密,对方的家庭关系又维系得很好,似乎也不能说是不道德。但仅仅是似乎而已,事实上谁知道这种亚偷情会发展到什么地步,又有多少丈夫和妻子允许自己的另一半背着自己在外头进行与偷情沾边的事呢?精神都已经出轨了,肉体出轨还远吗?
  根据一项网络调查显示,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在自己的婚外亲密异性朋友被发现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对自己的另一半努力解释。希望对方能接受人在婚姻之外也可以拥有丰富感情生活的现实。只有很少一部分会真正向丈夫或妻子下战书,要么接受婚外异性朋友,要么离婚。
  事实证明,全部涉及亚偷情的婚姻问题中,如果不受控制,毫无例外地都会转化为真正的偷情。有些人维持亚偷情的时间可能会长一点,这是因为他们担心一旦发生了肉体关系就可能会失去这种联系。因为人的本性如此,无一例外,尝试了亚偷情。就难免想着要更进一步深入发生点什么。
  因此,当亚偷情公开的时候,只有两种结果,要么迅速转成真正的偷情而导致家庭破裂,要么家庭中的亚偷情一方悬崖勒马或者出于某些原因和自己亚偷情的情人一刀两断。这似乎说明他们还有所顾忌,有人希望有一个稳定的家庭做大后方,因此不愿意突破底线,但人的本性往往会诱惑他,让他一步步迈向最终的偷情。
  
  可怕的精神背叛
  
  托尔斯泰在他的《安娜·卡列尼娜》中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诸多不幸中,对爱情和婚姻的背叛恐怕是最普遍也是最令人痛心的。出轨,当这个词被移植到婚姻中的时候,就意味着不幸的家庭多了一个相同之处。
  婚姻的发展跟社会发展基本是同步的,经历了过去的群婚,到现在的个婚,也就是一夫一妻制,婚姻对男女的约束在逐渐加强,然而,当人们都认为一夫一妻制是婚姻的上乘制度时,却出现了新的变故——出轨。
  在肉体与精神的背叛中,更多人无法忍受精神背叛。两个人的婚姻靠的就是感情,如果感情给了婚姻之外的那个人,这段婚姻就是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当然了,并不是说肉体出轨就不值得警惕,而是精神的背离更加难以挽回。有些肉体出轨单纯的限于性交,不管是在金钱交易的基础上,还是在双方默认的情况下,这种性交都是一时的欲望驱使。然而,肉体出轨很容易演变成为精神出轨,当单纯性交的两人出现感情上的纠葛时,精神背叛就业已形成。  陈惠与许一嘉就是这样,他们二人都有自己的婚姻。陈惠是某企业的普通员工,生活不咸不淡,与丈夫刘军的性生活也没有波澜。生活的过于平静让陈惠厌烦,她是一个喜欢激情浪漫生活的女人,刘军在婚前起码还做过一些“浪漫的”举动让她惊喜,可结婚之后就懒于制造任何惊喜。刘军是个在小城市长大的人,他从小的生活环境告诉他一定要节约才能过活,勤俭持家是他的生活准则。可陈惠不一样,她生长在光怪陆离的都市,那种都市特有的小资情调深深吸引着她。两人的相识是经过他人介绍的,刘军珍惜这个都市爱人,更加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都市生活。他们有过天旋地转的热恋,有过激情洋溢的性生活,可是刘军在婚后表现出的过分节俭让陈惠十分厌烦。婚后的第一个情人节,刘军晚上定了一束快要发黑的玫瑰花快递到了陈惠的办公室,这个时候的花束价格便宜了不少。当陈惠看着别的女同事从上午开始就一个个手捧玫瑰,而自己却在快下班的时候拿到这样一束“惨不忍睹”的折价玫瑰花时,心里充满了委屈和怨愤。陈惠利落地将玫瑰花扔到了垃圾箱里,然后愤愤地回家。
  就是这样的生活,平淡而又朴实,可是陈惠不喜欢。许一嘉则不同,他喜欢浪漫,可偏偏老婆不喜欢那一套被称作情调的东西,用许夫人的话来讲, “虚了吧叽,毫无意义”。于是,在一次偶然的商业聚会里,陈惠与许一嘉相识了。陈惠有格调的性感穿着一下子吸引了许一嘉,而许一嘉身上的浪漫情愫也俘获了陈惠。二人在当天度过了浪漫而又激情的一晚,肉体上的畅快让他们无暇顾 及那种罪恶感。事后,两人协定不再联系,颇有一点“天亮之后让爱终结”的味道。
  然而,事情并不是两人所想的那么简单。人生处处有巧合,陈惠做梦都不会想到,许一嘉竟然和刘军所在公司业务上有来往,而且两人经业务认识后在私底下还是不错的朋友。当刘军第一次把许一嘉带回家的时候,陈惠讶异得连眼睛都要掉出来了。谁能想到在一夜之后会发生如此巧合,那种神秘感没有了,偷情的愉悦也丢失了,剩下的就是慌乱的掩饰。刘军与许一嘉的频繁接触终于让陈惠有了了解许一嘉的机会,接触越深,陈惠就越是难以自拔。
  时间是感情最好的催化剂——不管这感情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显然,陈惠跟许一嘉的感情已经不单单是一夜情的肉体关系,而是有了感情上的默契。这种默契最终上升到精神出轨。性欲来临的时候,不管男女都不会用大脑思考问题,大脑就像脱离身体的陀螺一样任由长鞭抽打。都说男人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动物,但当欲火焚身之时,女人也一样会忘记自己还有个脑袋。
  精神上的背叛远比肉体背叛可怕。在精神出轨之后,男女双方在进行性生括的时候也会出现障碍,对方性幻想中的人可能并不是此时的爱人,这种精神与现实的背离会导致失望进而发展成为性冷淡。婚姻也是有肉有灵的东西,没了灵魂的婚姻就如同没了灵魂的人,一个残留的躯壳还有什么生命力可言。
  恩格斯说,没有爱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在不道德之后还有更多的因素需要考虑,诸如家庭、责任以及未来。精神出轨背叛了自己的爱情,也正在背叛婚姻。
  
  结语
  
  不知从何时起,城市开始充斥着暧昧的气息,这气息越来越浓烈,越来越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如鬼魅般。
  评判社会公认的道德时下显得很苍白,存在就有其合理性,我们更应该将它看作是社会发展对婚姻观念造成紊乱的一个阶段,这样的紊乱其实我们已不是经历过一次两次,而是很多次。一夫多妻、男女平等、恋爱自由、政治婚姻、中国式离婚、婚外情、婚外性……诸此等等。跟那些波澜壮阔比,亚偷情不过涟漪而。婚姻观随时代而改变是种必然,是种渐进和混杂的过程,在目前这个追求个性和交融的E时代,亚偷情貌似很合适宜。
  存在即是合理的,但合理的未必是社会该弘扬的。爱情的高洁、坚贞和永恒仍是我们至高之追求,无论婚姻观如何改变。于爱情的婚姻,其纯净与长久才是社会的主流和被颂扬的美德。即使偷情加个亚也是对婚姻的亵渎与背叛。
其他文献
张爱玲说,自己的“第一个家在天津”。“在天津家里,一个比较简朴的半旧花园洋房,没草坪。”从两岁开始,张爱玲在这里生活了六年,童年的记忆影响了她的一生。  “天津的家是一个旧宅,空旷而温暖,有一种‘春日迟迟’之感。这里充满了陈宅旧具,又文墨齐全,间或也有一些西洋的玩物与书本。”“院子里有个秋千架,一个高大的丫头,额上有个疤,因而被我唤做‘疤丫丫’的,某次荡秋千荡到最高处,唿地翻了过去。后院子里养着鸡
期刊
“纯粹”是一种境界。它去伪存真,它是最后留下来的减得不能再减的本质。  “纯粹”是一种艺术境界。  在艺术上,“纯粹”之于我而言,是一道减法题。  一件艺术作品的内容及其造型语言,经过艺术家的灵感碰撞和理性的周密取舍之后,必须通过最终一道减法题的考验,它是将作品中非本质的那些元素去除,最后余留下来的才是那部分最能够表现出作品精神的本质要素——我理解其为艺术的“纯粹”性。  “纯粹”是一种生存境
期刊
“说谎不是好孩子!”小时候,妈妈总是这样教育我们,然而几乎没有一个人一生中从未说过谎。据科学证实,一般人每10分钟的对话里就会出现3次谎言,不管这些谎言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也不管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  如果说撒谎是人类的本能,人们会轻易而为之,那么测谎则要高难度得多,不过这也是每个人都想学会的技巧。刚刚热播了第一季的美剧《别对我说谎(1ie to me)》自一开播就掀开了一股测谎热潮,剧中男主角测
期刊
“中国首富”国美董事局主席黄光裕身陷囹圄后,他的妻子杜鹃也被调查。  2009年1月8日,北京市公安局向媒体证实,之前传言潜逃在东北的杜鹃因涉嫌经济犯罪已被警方监视居住。据知情人士透露,杜鹃在国美涉及投、融资方面的运作,警方的调查也极有可能从相关项目人手,甚至很有可能已掌握部分资料。杜鹃进入警方调查范围,一定会对黄光裕案的进展起到加速作用。  杜鹃漂亮、精明,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可以思路敏捷地与美方
期刊
胸部是男人和女人都最关注的身体部位,所以,对于胸部的问题,男人和女人都同样拥有发言权。男人对胸部的关注是为了满足视觉和身体的双重需要,说白了,其实就是性的需要。而女人对胸部的关注当然一方面是为了美丽,另一方面可能还是为了造成最好的视觉效果。  胸前坦荡荡的女性希望自己拥有女星天心那样的36E的美胸,拥有傲人胸部的女生却还会时常抱怨一下自己胸前的几斤肉让自己觉得累。  美国权威医学部门曾做了一个大规
期刊
现在还有没有人不爱看美剧?如果有,那只有两种情况。一是,他根本没看过美剧;二是,看了,爱看,但打死也不承认的“伪艺术人士”。对于第一种人,没关系,因为爱不爱看美剧只是早晚的问题;对于第二种人,那就更没关系了,因为他们早已经关着门,蹲在电视机前欲罢不能了。  其实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只要你不是成心挑刺儿,那总有一款美剧适合你。比如你要是家庭主妇,《绝望的主妇》等着你;你要是熟女加剩女,《欲望都市》、《
期刊
五光十色的都市生活,从来都不缺少昂阿挺惝、奋勇向前的女人。她们小心翼翼却又有滋有味地享受着单身生活。不婚的观念或许并没有深入内心,事实上她们早已觉得没有爱情,一样可以活得滋润。社会上,“剩女”现象愈演愈烈,现在,“败犬”这个词带来了一种全新的阐释,高学历、高收入,事业成功,似已过适婚年龄仍未婚的女性,你们又多了一个新称谓。    败犬女单无双的美丽传说    她是一个即将迈入33岁的女人。单身,最
期刊
2009年3月14日,青年演员李钰因患淋巴癌辞世,23天后的4月6日,年仅34岁的台湾歌手阿桑因患乳腺癌病逝。星光熠熠的娱乐圈再一次被“健康危机”所笼罩。  人前,他们是天上的“星星”,光鲜亮丽,羡煞世人;人后,他们则是“起得比鸡还早,干得比驴多”的超级苦力。在娱乐圈里,不管是幕前的“星星”们,还是幕后的工作人员,超负荷的工作让他们成为名副其实的“电视民工”。  近年来,由于巨大的工作压力、混乱的
期刊
不管你是谁,不管你过着怎样一种生活。在你心灵深处,总有独特的梦想支撑你生命的过程。你一直不断追求,不断更新,不断完成一生中每分每秒的定义。而Swatch给了你另一种选择,原来时间也可以充满色彩、充满幻想,令你悸动,你的心底有一个声音:“I want a swatch,I want to be a swatch”(我想拥有一支Swatch,我想像Swatch那样充满生命的力量,能变幻无穷,拥有青春活
期刊
周迅:我依旧相信爱情    “我喜欢‘爱情’这两个字,我觉得,只要有爱情就是完美的,不管在过程中,我遭遇过多少的挫折和伤害,我依旧相信爱情。”  有人说她是到处“晒幸福”的笨女人,将本该到手的美好婚姻“晒”到从手心溜走;有人说,她是活得真实、率真的聪明女子,从不遮遮掩掩,认真、投人地享受每一次爱情的美好……对待爱情,她到底是怎样的态度?她曾说,夏天的厨房,父亲给做饭的母亲摇蒲扇是心中最隽永的面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