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依达》:“经典之花”绽放宜兴

来源 :歌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d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第三届中国歌剧节进入尾声,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台优秀剧目轮番登台亮相之后,作为本届歌剧节唯一入选的西方经典歌剧——上海歌剧院全新制作的《阿依達》,1月7日于宜兴保利大剧院震撼亮相。
  该版《阿依达》是上海歌剧院2017年联合一流国际团队全新制作的,自9月15日在上海大剧院首演以来,短短四个月内,已经辗转德国萨尔布吕肯、香港、苏州、福州等地——5地14场的演出,多番磨合,精益求精。而在宜兴的这场演出,可谓经历了十多场的演出打磨和数万观众的检阅之后,以成熟而又精湛的风貌呈现在了中国歌剧节的舞台上。
  在接到这次演出任务之后,上海歌剧院在繁重的排演日程中挤出时间,确保《阿依达》的排练。虽然有了此前多场演出的经验,但这次演出可谓克服了重重困难,接受了全新的考验。
  此版《阿依达》的舞台装置中,转台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对于上演的剧场也提出了硬件要求。虽然此次的宜兴保利大剧院新建不过两年,但自其建成后,舞台上的转台仅使用过寥寥数次。在1月6日晚进场搭建完毕、全部人员带妆彩排时,剧组才发现转台欠缺润滑,无法顺畅地承载着道具布景及演员们的全部重量运作。好在经验丰富的上海歌剧院团队,利用现有的舞美装置和道具,临时调整了进场、站位以及相应的动线和灯光等方案,彻夜调试,力图在有限的条件中带给观众最完整的舞台呈现。这也是此版《阿依达》第一次在数九寒冬演出,大部队起程赴宜兴前又恰逢江苏普降大雪,特别是气温降至零下,这给需要在舞台上衣着单薄的演员们和乐池中的乐手们都带来不小的考验。然而每位演员都用专业、敬业、乐业的精神完成了彩排任务。
  演出当晚,剧院座无虚席。从序曲第一个起音开始,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执棒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为观众奉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细腻有之,雄壮有之,收放自如:加之上海歌剧院合唱团的扎实功力,无论是台前的庄严威武,还是幕后的遥声细闻,皆烘托出强烈的戏剧氛围。上海歌剧院女高音徐晓英的阿依达优美婉转百转干回,意大利男高音马可·贝尔蒂(Marco Berti)的拉达梅斯英雄豪迈又深情款款。除了两位男女主角,女中音董芳、男中音杨小勇以及两位男低音余杨、宗师的出色发挥,诠释了各自的角色性格,使演出的质量更进一步提升。舞台视觉效果方面,整个团队在克服了场地的硬件设施障碍后,调度上佳,呈现了简洁明亮而又恢宏大气的效果。
  本场演出激起了观众们极大的热情,虽然演出时长近三个小时,从幕间休息到终场,观众们一直持以高涨的热情,甚至是演出谢幕结束后仍沉浸其中不愿离去。观众王女士表示,这是她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西方经典歌剧,现场演出特别是台上演员不加扩音的声乐演唱方式和交响合唱的雄壮效果,令她大开眼界。另一位专程从无锡赶到宜兴观摩的观众表示,能够有机会在“家门口”现场感受上海歌剧院这样的一流团队带来的一流制作,实在是机会难得:“这样一部高水准的制作,让我们感受到了国际范,也体会到中国也能做出国际水准的艺术作品,使我充满了文化自豪感。”他还表示,虽然宜兴这样二三线城市的高雅艺术氛围仍在起步阶段,但非常欢迎像此次《阿依达》这样的演出能常来,为观众们打开新的艺术殿堂的大门,“美妙的音乐旋律是一种享受,这是一次艺术的洗礼。”
  除了宜兴当地及周边苏锡常的热情观众外,还有来自本届歌剧节的专家评委及特约评论员一行十余人,一同观赏了这朵绽放的“经典之花”。对于本场演出,无论是艺术水准还是制作水平,专家们一致给出了极大的赞赏。
  著名作曲家莫凡早已听闻过上海歌剧院的此版《阿依达》去年首演时一票难求的盛名,此番现场观看不禁赞叹连连。他表示,上海歌剧院的阵容很强大,从乐队、合唱到角色演员,包括“布服道效化”在内的各方面都有很雄厚的实力。许忠的指挥流畅、到位,很好地糅合了合唱、交响以及角色演员在内的多方面,把控住了整场的节奏,带来一场精彩的艺术享受。另外,莫凡还特别提到了女高音徐晓英,对她从《雷雨》中的“繁漪”到“阿依达”自身角色的进步表示惊喜:认为她声音非常通透,几个大的咏叹调都完成得很好,成功驾驭了阿依达这一大抒情的戏剧女高音角色。男高音贝尔蒂声音极具戏剧性和抒情性,而男中音杨小勇“宝刀不老”,多年演绎外国歌剧的经验,使他在人物掌握和声音发挥方面极为出色。饰演朗费斯的男低音宗师,使人眼前一亮,声音和形象都很棒,塑造人物到位。整体舞台的调度很有新意,根据音乐的推进展开副线,用场面的处理将多元的舞蹈形式巧妙地衔接,是一种探索和新的诠释。
  谈及西方经典与中国歌剧作品,莫凡表示,威尔第的《阿依达》也是一部委约作品,但优美的旋律和极强的故事性使其成为一部传世之作。近年来,中国的原创歌剧新作频出,从艺术呈现上来说,需要看到、也要多思考西方经典带给我们的启发。我们的原创作品要着重表达中国民族的情感,用特殊的民族韵律,在接地气的同时,也要兼具真正的歌剧“规格”和“血统”。“我自己也在学习经典的基础上努力地探索,来创作我们自己民族的、与老百姓关联的,具有中国气质、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作品。谢谢上海歌剧院奉献了一个经典之夜。大家共同努力!”
  剧作家冯柏铭表示,这是一部高品质的作品,从合唱到乐队以及演员带来的舞台效果很震撼。西方的经典歌剧中,如多声部合唱、管弦乐、重唱等各方面的精华,我们还是应该要多吸收。要想提高中国自己的歌剧水平,技术上要多学习,但是要用适合我们自己语言的旋律,讲中国人的故事,抒中国人的情怀。既要达到歌剧形式的国际标准,又要宣扬我们中国人的情感和情操,符合中国的审美,因而我们要学习、要创造、要发展。这次的《阿依达》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借鉴范例。
  继上海首演后,资深评论员伦兵是第二次观看此版制作,他认为此次《阿依达》很好地展现了上海歌剧院各方面的实力。“徐晓英能演绎好这个角色,对她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贝尔蒂是国际上最活跃的男高音之一,很意大利范,能请到他十分难得。”他认为,这个版本的布景色调十分干净简洁又不失大气,导演力图打破传统,用舞台间离的表现手法尝试与观众的沟通,这是一种探索。整个歌剧节里,二十余部作品,这是唯一一部用正宗意大利歌剧的制作方式、演唱方式来呈现的作品。“不得不说,这个制作不愧为经典,一气呵成、酣畅淋漓!”
  著名作曲家杨双智认为,男高音马可·贝尔蒂是帕瓦罗蒂第二,他大号的透明金属音质震动了所有观众,与大双管乐队融合得天衣无缝。在许忠的指挥下,乐队与演员、乐队与合唱队,都在指挥棒下控制的音乐中进行。全场没有麦克风,极强处强音可以似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极弱处旋律犹如软风细雨绵绵如丝,加上很有素质的宜兴观众非常配合,使整个歌剧进入到一个绝佳的表演状态。“感谢上海歌剧院所有艺术家们的精彩表现,这是难忘的歌剧艺术享受。”
  演出结束谢幕,台上也是掌声一片。在舞台上的女高音徐晓英难掩兴奋之情,她表示,整个团队非常投入,每个人都发挥得很好,特别是和马可的合作带动了自己很多情绪上的发挥,这是一场很棒的演出。而对于参演第三届中国歌剧节,许忠表示,此次宜兴的演出,可算是本轮《阿依达》十数场演出的完美收官:“一方面展示了我们对西方经典的驾驭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在不断演绎经典中积累沉淀,为今后上海歌剧院呈现中国原创的作品打下坚实的基础,2018年我们将为观众们带来更精彩的作品。”
其他文献
三年一届的中国歌剧节,已经成为展示中国歌剧创演成果最高端和权威的平台。2017年12月16日至2018年1月10日,由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歌剧节在江苏省举办。本届歌剧节共有参演剧目23部,26天之内,先后在南京、无锡、常州、徐州、宜兴5个城市8个剧场上演,共计演出45场。剧场观众7万余人次,网络点击收看超过26万人次。其间还开展了11次基层演出和艺术讲座。纵观本届歌剧节,无论规模
期刊
很多年以前,翻阅一本《外国歌剧故事》。只见绿色封面上,一个女子俯身垂首,浓密秀发如瀑悬挂于窗台之下,注释文字:德彪西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第三幕“我的长发……”。从此心驰神往,何时才能听到这美人的吟唱?  很多年以后,该剧由“中法戏剧连线”引进上海大剧院中国首演。2016年9月8日、10日,在德彪西生前耗费十年完成的唯一歌剧中,汤沐海和上海爱乐乐团,易立明和新蝉戏剧中心,无不理所当然为其注入新
期刊
“Welcome to my dream”,欢迎光临我的梦?NO,“欢迎光临太虚幻境”,舞台两侧字幕对应如是汉译。从老和尚口中念出这句英文台词开始,听用西方语言讲述的“中国故事”,感觉别开生面耳目一新。这部舞台新作虽诞生于大洋彼岸,但它却是由一群黄皮肤黑眼睛的华夏儿女合力打造的一个美丽而奇特的“梦”。  英语歌剧《红楼梦》被称为“国际顶级巨制”,上海生人旅美作曲家盛宗亮作曲/指挥、并同美籍华裔剧作
期刊
《汤豪舍》  这是瓦格纳创作中期的作品,取材自中世纪德国传说中的诗人、作曲家兼歌手湯豪舍(Tannhauser)与爱神维纳斯纵情声色,以及瓦尔特堡歌唱比赛(the Wartburg Song Contest)的故事。剧情主要讨论男主角在圣洁的爱与荒淫的欲之间的挣扎,也谈到伟大爱情的救赎性,后者更是瓦格纳好几出乐剧的主题。  该剧剧本的写作始于1842年,两年后瓦格纳仍在为谱曲忙碌,终于在1845年
期刊
岁末年初,在南京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歌剧节上,我有幸观看了十几部风格、色彩、样式、门类各不相同的歌剧。毕生从事声乐艺术演唱的我,在为我国歌剧事业蓬勃发展感到欣慰的同时,也为每部戏中迅速成长起来的青年演员们所感动:为他们的成功而欣喜,也为他们在舞台上显露出来的缺憾而惋惜。每场演出看下来浮想联翩、夜不能寐,产生了许多联想,感到不吐不快。此时,恰巧遇到《歌剧》杂志主编游眸之,闲谈之余她鼓励我将心中的想法写成
期刊
音乐剧是外来剧种,诞生于19世纪末欧美大陆,由喜歌剧及轻歌剧(或称小歌剧)演变而成。近年来,音乐剧在我国戏剧舞台上方兴未艾,陆续出现了一批以真人真事为题材的剧目,其中不乏优秀作品,但大多以古代历史人物为脚本。湖南省歌舞剧院推出的新创音乐剧《袁隆平》,获得了2016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也获得了一定的观众缘。但是一部好剧的成功是需要磨砺的,湖南省歌人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全体编创演人员不懈努力,几经修
期刊
以某一历史人物为塑造对象,是歌剧创作的主要类型之一,这里且将之称为人物传记式歌剧。衡量这类作品成功与否的标准也很明确,就是要塑造出一个真实可信的人。实现这种“真实可信”,既要求舞台艺术形象与历史真实人物保持较高的契合度,尊重历史公判、普遍共识,也要求艺术形象有血肉、有温度,贴近当代观众,体现创作者独到的审美意蕴。近期,由中国歌剧舞剧院出品的歌剧《林徽因》登上首都舞台,引发了笔者关于人物传记式歌剧创
期刊
在第三届中国歌剧节中,由湖北省荆州九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演出的民族歌剧《有爱才有家》,赢得了专家和观众一致好评。随着温暖优美的主题歌唱响,该剧演出在常州保利大剧院落幕的那一刻,在场的许多观众边鼓掌边忍不住地落泪。剧中主人公——湖北省公安县麻豪口镇福利院院长刘德芬的生动故事,以散点透视的方式讲述出来,每一个故事都透出这位“全国孝亲敬老之星”敬老如父母、爱孤如子女的深情至爱,每一个故事
期刊
《蔡文姬》  时间:2017年12月18日-19日/地点:江苏大剧院  作曲:关峡/编剧:刘麟  指挥:姜金一/导演:王湖泉  主演:陈静、张英席、孙砾等  演出:河南歌舞演艺集团  《马向阳下乡记》  时间:2017年12月18日-19日/地点:南京保利大剧院  作曲:臧云飞/编剧:代路、廉海平  指挥:黄炎佳/总导演:黄定山  主演:王传亮、马佳、丁晓君、刘笑含、张海庆、施旭刚等  演出:青岛
期刊
结束连续两晚在上海大剧院的新年音乐会,返场时,指挥弗朗兹·威尔瑟-莫斯特说:“很高兴与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这个很棒的乐团合作,祝大家新年快乐。”  这是弗朗兹·威尔瑟一莫斯特首度访问中国,此次执棒上海大剧院新年音乐会,同时也为上海歌剧院2018年演出季拉开序幕。现任美国十大乐团之一克利夫兰交响乐团音乐总监的莫斯特,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号召力的指挥家之一,他曾于2011年与2013年两度挥棒维也纳新年音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