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殖民时期教育概况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新大陆”被发现之后,西班牙便开始了长达三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在文化领域,西班牙大学模式被移植到了这片土地上。本文着重对秘鲁总督区域的教育事业的起步和发展作简单论述。主要包括教育概况、教育特点、教育层次三个方面。
  【关键词】秘鲁总督区 教育 西班牙模式 教会
  一、前言
  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开启了拉丁美洲被殖民和奴役的历史。在长达三百多年的时间里,西班牙按照西班牙大学的模式创办了大量教会学校,对拉丁美洲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起到重大作用。本文着重对秘鲁总督区的教育状况作简要论述的分析,其中包括初级教育、中级教育、高等教育和其他文化教育机构。
  二、教育概况
  在整个教育系统中,最早出现的是高等教育,继而是中级教育和初级教育。教会,尤其是耶稣会士,通过发布教皇敕令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些主要的高校,设有学士、硕士、副博士和博士四个层次的学位。学生经考试合格后,可以取得相应的学位。秘鲁总督区的教育机构设置采用宗主国西班牙的模式,由教会负责管理且非常严格,实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
  三、教育特点
  1.教育基本上由教会领导和控制。教会把拉丁美洲的文化教育事业,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多明我会、方济各会、奥古斯丁会和耶稣会等教团,在修道院和教区创办学校,由传教士充当教师,课程也以讲授宗教知识为主。形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拉美各国在政治上丧失独立性,经济上遭受剥削,文化上落后,这就必然导致各国的教育遭受殖民地当局和教会的严格控制,而殖民者的目的便是进行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同化。
  2.教育对象主要是白种人和富家子弟,印第安人、黑人和各种混血种人几乎都是文盲。印第安贵族的培养目标是殖民地的低层管理者。印第安农民和旷工则没有正规的教育,只是由传教士讲授天主教教义。
  3.学校大多分布在城市,农村没有教育机构,普通民众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课程内容注重宗教、文学和艺术,很少涉及自然科学。
  四、教育层次
  1.初级教育。初级教育主要在修道院、教区和教会学校进行,教授读、写、唱歌等基本技能和基督教戒律。
  2.中级教育。教学场所主要设置在学院和酋长学校,类似我们今天的中学教育。这些学院能够辅助大学。比如圣费利佩和圣马丁学院就是圣马克斯大学的实习场所。
  秘鲁总督区中级教育机构主要有以下所列学院:
  (1)利马圣帕布罗学院。
  (2)圣费利佩和圣马尔克斯皇家学院。
  (3)圣马丁皇家学院。
  (4)奥古斯都皇家学院。
  (5)圣卡洛斯学院。托里维奥·罗德里格斯·德门多萨和迭戈西斯·内罗斯修士发起教育改革运动,主张将自然史、文学、冶金学和自然法等列入课程,改变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
  (6)圣佩德罗德阿诺拉斯科学院,在利马成立,由教士管理,发展至今。
  (7)库斯科酋长学校,由卡洛斯三世下令成立。学生为土著酋长及贵族子嗣。由传教士教授西班牙语语法,学习唱赞美诗,传播天主教教义,结业后教授乡民。
  3.高等教育。16世纪中期,为了满足殖民地对传教人才日益增长的需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签署王室法令,创办了利马大学。1574年更名为圣马科斯大学,即今日的国立圣马科斯大学(Universidad Nacional Mayor de San Macros)。它是秘鲁近代第一所大学,也是美洲正式成立的第一所大学。
  和墨西哥大学一样,圣马科斯大学的组织、规程和教学,都是参照西班牙大学的模式。该校最初开设的学科有哲学、神学、艺术和拉丁文等五个系,其中最主要的是神学系。后来增开了法律系和医学系。该校学生主要为土生白人和印第安贵族子弟,目标是把部落未来的酋长转变成天主教教士,利用他们来巩固西班牙在总督区的殖民统治。
  18世纪,由于科学的发展,拉丁美洲大学普遍增添了近代知识课程,有解剖学、医学、牛顿思想和笛卡尔哲学等,极大地传播了启蒙运动自由主义的思想,培育出了一批重实践、重自然、重“理性”的新人。
  4.其他文化教育机构的设立。除学校外,在秘鲁总督区还创办了书店、图书馆、印刷厂、报馆等其他文化教育机构。图书馆里收藏欧洲经典哲学著作和其他宗教典籍,一些私人图书馆收藏被教会列为禁书的宣扬启蒙思想的著作。
  五、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殖民时期秘鲁总督区的发展,初衷是为了从思想文化领域控制拉丁美洲。然而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应该辩证地来看待。首先,这些教育机构培养出了大量的传教士,巩固了西班牙的统治地位;其次,也正是在殖民者自己创办的学校里,诞生了一批具有批判精神的革命者,也传播了欧洲启蒙思想,为拉美独立运动奠定了思想和人才基础。最后,西班牙在秘鲁总督去创办的一系列文化教育机构,为拉美教育事业,尤其是高等教育事业的起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白凤森.列国志—秘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郝名玮,徐世澄.拉丁美洲文明[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李春辉.拉丁美洲史稿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其他文献
【摘要】整个中学阶段,英语写作的训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它是初中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即运用学过的英语知识和掌握的技能进行思想交流的能力。因此,英语写作是衡量学生英语综合水平和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提高初中生写作能力已成为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初中 英语 写作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强调英语教学的重点不是让学生学会语言知
【摘要】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实施,初中英语教学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使用创新的教学手法来保证教学效率的提高。在初中英语的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英语情境,让学生们的写作热情在情境中得到激发,从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使英语的学习不再困难,让英语的课堂质量得到保证。  【关键词】初中英语 英语写作 英语情境  一、引言  传统的英语教学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单词短语的记忆以及语法知识的掌握上,但是这
一、问题的提出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
【摘要】本文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机制分类法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四级英语写作中容易出现的语篇衔接偏误。通过对一些具体样本中存在的错误,分析当前中国学生四级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对教师的课堂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以期教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做出指导,并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质量。  【关键词】衔接理论 英语写作  随着近两次四级题型的改革,当前大学生英语四级的考察越来越侧重学员的实际应用能力,对学生
【摘要】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有: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商务谈判能力等等。“工学结合”模式是当前高职院校培养商务英语人才的有效模式,实践该模式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学校的支持,缺乏校外实训基地,缺乏政府的支持。工学结合培养商务英语人才的方式有:提升师生专业素质,加强多元化的教师团队建设;企业与学校建立商务英语校外培训基地;构建双赢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关键词】商务英语 工学结合 高职  当
【摘要】为了改善被动的教学环境,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师采取了分级分层教学、个性化学习方案设计、分组自主学习等多种方法来刺激学习动机。然而信息时代决定了如今的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过去的“人人互动”转变到如今的“人机对话-人人交流”复合模式。因此,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师想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可尝试指导学生将智能手机转变为帮助其学习英语的利器,将“低头一族”引入正面的教学活动中去。  【关键词】转型期
【摘要】笔者通过查阅和整理大量资料和文献,从文化外交的视角来分析,中法两国之间外交合作的必然性和现实意义,以及取得的外交成果,并强调文化外交对一国的政治和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主张尊重文化多样性,大力发展文化外交。  【关键词】文化 中法关系 文化外交  随着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外交学作为一个研究国际关系的学科,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研究价值。文化外交作为国家一种新兴的战略手段,与
【摘要】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十九世纪的著名女诗人,有“白衣修女”之称。在其默默无闻的一生中,创作了1700多首诗歌,其中的500多首以死亡为主体,更多的诗歌主题关乎到爱情和永恒。本论文旨在对艾米莉·狄金森诗歌进行解读,以寻求其理想的爱情,对死亡的超然认识以及所追求的超现实化的永恒。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诗歌 爱情 死亡 永恒  美国十九世纪的著名女诗人艾米丽·狄金森(Emily Dickin
【摘要】本文通过对听力测试的文本分析,以及采访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多名一线教师,对近两年重庆市高考听力试题题型结构和题目设置难度进行分析总结,了解听力改革的现状,提出教师应当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来指导学生的听力水平,并对学生应当如何应对高考听力变化提出对策。  【关键词】高考听力改革 听力变化对策 一线教师访谈  高考作为一种终结性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发挥着重要的导向、调节和激励
【摘要】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采用语料库方法,根据韩礼德划分得九大类环境成分,对在英语国家语料库检索到的一万例语料逐一进行划分及归类。研究结果表明:介词in主要用于表示处所环境,且几乎涵盖所有环境成分,除了其中的两个子范畴:距离和成品。  【关键词】介词in 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系统功能语法  一、引言  介词指“与名词、代名词和动名词连用,使它们从语法上与其他词联系起来的词。” (Rich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