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稳住、进好、调优”的思路,长沙市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经济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更优,呈现出“三量齐升”的良好态势。
顺应新趋势,把准转型升级方向
以智能制造为统领,整体提质制造业发展。转型升级的难点在制造业,希望也在制造业。长沙市认真落实“中国制造2025”,实施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以装备产业为重点,着力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首批重点支持30个试点示范企业实施生产过程智能化和产品智能化改造,2015年全市技术改造投资创历史新高,1-11月全市技术改造投资2061.78亿元,增长19.2%,一批具备传统比较优势的产业实现了提质发展,正在加速向中高端迈进。
以“三新经济”为导向,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创造新供给,重点发展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新材料、3D打印、工业机器人、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型住宅等新兴产业。2015年1-11月,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产业分别增长18.4%、17.3%和11.0%。特别是2014年起,长沙市抢抓移动互联网产业“窗口期”机遇,推动现代技术与产业转型相结合,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产业,仅长沙高新区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就达1600家、产值近300亿元。
以补齐短板为目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补齐现代服务业发展“短板”,长沙市以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为契机,突出研发、设计、金融、物流、服务外包、会展等重点,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突出文化旅游、教育、医疗、健康、养老服务等重点,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一批全球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国际快递公司相继落户。2015年1-9月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1.7%,有效弥补了传统产业下滑带来的增长缺口。
找准突破口,务求转型升级实效
突出双创引领作用。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支持设立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中国电子—IBM联合创新实验室、固高长沙机器人研究院等市场化的工业研究院,助推科技成果孵化;对自主创新产品首购实行政府采购优先,加快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企业。同时,以区级政府为主体,建设5个示范性众创空间,并支持建立了58众创、三一众智新城等企业众创平台,全市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厚,成为转型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提升项目整体质量。转型创新发展最终要落实到项目上。长沙持续强化项目建设“主抓手”作用,着力提高投资有效性,项目质量明显提升,年度重大项目624个、总投资1842亿元。特别是进入2015年11月份以来,开工重大项目52个、总投资1100亿元,聚集了中信集团、中国通号、中兴、欧智通、网讯通、华强集团、比亚迪、华谊兄弟、新华联、宜家等一大批行业领军企业。连续3年举行全市项目建设现场流动观摩,通过“看、评、赛”,形成了抓大项目、大抓项目的热潮。
推动园区错位发展。把园区作为转型创新发展的主阵地,实施工业园区转型提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确立了各园区重点培育的2-3个产业。如长沙高新区重点培育高端装备制造、移动互联网、新能源产业;长沙经开区重点培育汽车、工程机械、电子信息制造业;宁乡经开区重点培育食品、家电产业等。同时加强资金和考核引导,对符合各园区重点培育产业目录的项目,市级各项扶持资金实行有针对性的扶持;对国家级园区、省级园区、城区工业园实行分类考核,园区重点培育的产业,加大增长率加权计分比重,引导园区特色发展。
把握着力点,强化转型升级保障
切实加强政策引导。制定智能制造和新材料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支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13条、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等10多项政策,以精准的产业政策降低企业成本,扩大市场应用,引导转型发展。同时,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由无偿使用转为有偿股权投入和发放低息贷款,重点支持工业机器人、先进储能材料、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发展。此外,高度重视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通过调节供地节奏、推行货币化安置、支持棚改居民购买商品房等引导措施,加快房地产去库存步伐,2015年1-11月份全市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长33.5%。
注重发挥市场力量。在转型创新中,切实强化市场主导作用,坚持让市场主体唱主角。建立2560家规模工业企业大数据云平台,探索工业企业的生态管理模式。创新投融资机制,大力激活民间投资,支持科技金融发展,鼓励企业通过上市、PE、VC、种子基金等投融资模式筹集发展资金,以资本力量推动实体经济快速发展。比如,长沙市从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中设立长沙新材料产业风险补偿基金,促进各类资本投资新材料中小企业;聚合市场、技术、资本、人才“四种要素”,协同开展技术攻关,取得良好成效。
不断优化政务服务。下大力气改革行政审批、商事制度,形成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政务服务网“三张清单一张网”,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着力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2015年新设立企业34297户,增长18%。为切实解决长期困扰的用地难问题,长沙市大力开展闲置土地清理行动,处置闲置土地3.1万亩;集中开展大规模拆违控违行动,依法拆除违法建筑1400多万平方米,有力地保障了发展要素供给。
顺应新趋势,把准转型升级方向
以智能制造为统领,整体提质制造业发展。转型升级的难点在制造业,希望也在制造业。长沙市认真落实“中国制造2025”,实施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以装备产业为重点,着力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首批重点支持30个试点示范企业实施生产过程智能化和产品智能化改造,2015年全市技术改造投资创历史新高,1-11月全市技术改造投资2061.78亿元,增长19.2%,一批具备传统比较优势的产业实现了提质发展,正在加速向中高端迈进。
以“三新经济”为导向,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创造新供给,重点发展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新材料、3D打印、工业机器人、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型住宅等新兴产业。2015年1-11月,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产业分别增长18.4%、17.3%和11.0%。特别是2014年起,长沙市抢抓移动互联网产业“窗口期”机遇,推动现代技术与产业转型相结合,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产业,仅长沙高新区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就达1600家、产值近300亿元。
以补齐短板为目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补齐现代服务业发展“短板”,长沙市以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为契机,突出研发、设计、金融、物流、服务外包、会展等重点,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突出文化旅游、教育、医疗、健康、养老服务等重点,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一批全球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国际快递公司相继落户。2015年1-9月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1.7%,有效弥补了传统产业下滑带来的增长缺口。
找准突破口,务求转型升级实效
突出双创引领作用。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支持设立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中国电子—IBM联合创新实验室、固高长沙机器人研究院等市场化的工业研究院,助推科技成果孵化;对自主创新产品首购实行政府采购优先,加快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企业。同时,以区级政府为主体,建设5个示范性众创空间,并支持建立了58众创、三一众智新城等企业众创平台,全市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厚,成为转型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提升项目整体质量。转型创新发展最终要落实到项目上。长沙持续强化项目建设“主抓手”作用,着力提高投资有效性,项目质量明显提升,年度重大项目624个、总投资1842亿元。特别是进入2015年11月份以来,开工重大项目52个、总投资1100亿元,聚集了中信集团、中国通号、中兴、欧智通、网讯通、华强集团、比亚迪、华谊兄弟、新华联、宜家等一大批行业领军企业。连续3年举行全市项目建设现场流动观摩,通过“看、评、赛”,形成了抓大项目、大抓项目的热潮。
推动园区错位发展。把园区作为转型创新发展的主阵地,实施工业园区转型提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确立了各园区重点培育的2-3个产业。如长沙高新区重点培育高端装备制造、移动互联网、新能源产业;长沙经开区重点培育汽车、工程机械、电子信息制造业;宁乡经开区重点培育食品、家电产业等。同时加强资金和考核引导,对符合各园区重点培育产业目录的项目,市级各项扶持资金实行有针对性的扶持;对国家级园区、省级园区、城区工业园实行分类考核,园区重点培育的产业,加大增长率加权计分比重,引导园区特色发展。
把握着力点,强化转型升级保障
切实加强政策引导。制定智能制造和新材料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支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13条、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等10多项政策,以精准的产业政策降低企业成本,扩大市场应用,引导转型发展。同时,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由无偿使用转为有偿股权投入和发放低息贷款,重点支持工业机器人、先进储能材料、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发展。此外,高度重视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通过调节供地节奏、推行货币化安置、支持棚改居民购买商品房等引导措施,加快房地产去库存步伐,2015年1-11月份全市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长33.5%。
注重发挥市场力量。在转型创新中,切实强化市场主导作用,坚持让市场主体唱主角。建立2560家规模工业企业大数据云平台,探索工业企业的生态管理模式。创新投融资机制,大力激活民间投资,支持科技金融发展,鼓励企业通过上市、PE、VC、种子基金等投融资模式筹集发展资金,以资本力量推动实体经济快速发展。比如,长沙市从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中设立长沙新材料产业风险补偿基金,促进各类资本投资新材料中小企业;聚合市场、技术、资本、人才“四种要素”,协同开展技术攻关,取得良好成效。
不断优化政务服务。下大力气改革行政审批、商事制度,形成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政务服务网“三张清单一张网”,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着力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2015年新设立企业34297户,增长18%。为切实解决长期困扰的用地难问题,长沙市大力开展闲置土地清理行动,处置闲置土地3.1万亩;集中开展大规模拆违控违行动,依法拆除违法建筑1400多万平方米,有力地保障了发展要素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