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q360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就是要点燃学生对数学学习热情的火把,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积极地游弋于数学知识的海洋,才能品味学习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数学能力的欲望。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一个人获得成功,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取得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呢?
  1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教学时我注重从教材内容需要出发,以组织有趣的数学竞赛或讲述生动的小故事等方法来引入,不仅能指导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而且能够引人入胜,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较短的几分钟内使学生的思维活路起来。强烈的好奇心,是引发兴趣的重要来源,它将紧紧抓住人的注意力,使其在迫不及待的情绪中去积极探索事情的前因后果及其内涵。因此,在数学教学之中,教师应根据授课内容巧设问题,让一个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而导入时设置带有悬念的问题,为上好整堂数学课做好了铺垫。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教学时我注重从教材内容需要出发,以组织有趣的数学竞赛或讲述生动的小故事等方法来引入,不仅能指导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而且能够引人入胜,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设计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2.1 在应用活动中激趣。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广的学科,教师要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如在学习百分数知识时,教师要求学生搜集饮料瓶、商品外包装上的百分数;搜集日常生活中的百分数(如在报纸上写着的百分数),让学生解释含义,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了解到生活离不开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使学生进一步关注以后生活中的百分数。再如讲到“比的意义”这一节时,可让学生了解人体中大致的比,如拳头的周长与脚长之比是1:1,身高与胸围的长度之比为2:1,身高与脚长之比为7:1,体重与血液重量的比为13:1,知道这些有趣的比,你能用这些知识解决哪些问题?学生兴趣高涨,动手实践,计算验证。
  2.2 在操作活动中激趣。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发好动,他们的思维发展处于从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弄学具,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圆形面积时,先让学生动手把圆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然后说一说学过图形与圆形之间的关系,最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操作过程得到圆形面积=πr2。这种从动手操作到语言叙述,从语言叙述到公式的得出,就是由直观到抽象、由具体到概括的过程。在这种有教师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手脑并用,发现和解决了数学问题,参与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学得积极、主动,尝到了探求知识的乐趣。
  2.3 在情境活动中激趣。数学教材有自己的特点,蕴含着丰富的可产生学生兴趣的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接近和探究事物本质及其因果联系的实质,这一过程本身乃是兴趣的源泉。”教师应挖掘这些因素,充分发挥教材中内在的潜力作用,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兴趣。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由学生出题,教师与学生比赛,看谁判断快,学生对教师的“秘诀”产生了兴趣,迫切想要了解,强烈的求知欲望已经成为一种求知的“自我需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各种情境的创设已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利用多媒体设计情景,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2.4 在课外活动激趣。课外活动能创造一个非常自由、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参加,因此它比课堂教学更加开放,更有利于因材施教。如开展数学游戏活动,在游戏中探索教学规律,发现规律,增强学习兴趣。又如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小知识,如古老的数学计算方法、数学符号来源,数学家们的生活片断、诗歌中的数学,让学生领略数学的丰富世界,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
  3 教学生活化,提升学习兴趣
  学生熟悉的内容在情感上越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我细心挖掘教材中一切与生活有联系的内容,充分发掘数学中的生活内涵,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如:我在教长方形的认识时,从学生身边讲起,如;黑板面、桌子的表面等物体就是长方形。然后让学生用手摸一摸,说说长方形各部分的名称。最后让学生再找一找,教室里哪些东西是长方形,生活中还见过什么是长方形。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让学生懂得原来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是那样息息相关,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进而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兴趣。
其他文献
思维或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被普遍地认为主要是理科教学的任务。这种错误观念在教学实践中长期地没有被外语教师所认识。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有三种水平:记忆水平;理解水平;思维水平,而思维能力培养被认为是智力发展的最高层次。但是在外语教学中,外语教师似乎只把教学重点放在:记忆水平;理解水平和交际水平。把语言作为一门交流工具来教,较过去的外语教学理念来讲是一种进步,但不注意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的进行思维能
期刊
交流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需要,也是学生在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能力。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知道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
期刊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觉,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文素质的核心内容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语感强的人话听得明白,说得得体;文读得透彻,写得畅达。语感弱的人则反之。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高低。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1 在阅读中积累语感  阅读是手、眼、脑等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觉
期刊
小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个体,能力发展的基本趋势总是由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自我中心”到“逐步社会化”,从低级水平的“协调发展”到高级水平的“协调发展”。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那种独立操作的能力,那种获得和运用新知识、新本领时呈现的智慧能动性,能够独立感受事物、独立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欲望,这正是学生创造性能力的萌芽和基础。而数学本身就是思维的体操,是一
期刊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同时教师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与创造者。学生学习方式以教师能否组织和开展积极有效的教学活动为依托。要使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活动积极有效,就必须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更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以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单调、重复、类同的数学知识游戏化是调动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的
期刊
新的课程改革确立了美育在教育中的地位,明确了实施美育的重要作用,美术教学是实施美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成为新的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思维是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必不可缺的因素。所以我们的美术教学除培养学生的手上功夫外,还要培养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观察方法,教会学生思维,从中悟出自己独有的创造性的作品。为了使美术教学产生良好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有目的的、有
期刊
【摘 要】 当前,中学物理教学正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进行转化。本人通过十多年的教学工作从激趣、教师自身、及学生学法指导等方面,做了几点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请大家指导。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兴趣 热情  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学习从兴趣出发等特点,我充分利用物理学本身独特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趣味性因素,创设情境,以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诱发、激励学
期刊
在英语教学中我发现,有时在教师提问之后,原本期待学生能够积极响应的课堂却出现尴尬的局面,或者发言者寥寥无几,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已成为众多英语教师关注的话题。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只有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优化课堂的提问方式,讲究课堂提问艺术,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1 课堂提问艺术的作用  课堂提问能把学生带入“问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
期刊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应制定与教学目标要求及学生实际情况相符的教案;课堂上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因材而异、因人而异地选择教法,不断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性。  1 新理念带来备课的新变化  1.1 备教材。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精心设计问题,设计富有启发性、探究性、阶梯性的课堂提问,通过有效的问题激发,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设计问题时力争做到四点,即提问准确,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