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坡InSAR变形监测效果野外判定方法研究

来源 :人民长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tao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nSAR技术凭借其在地表形变监测方面的优势,已逐渐广泛应用于地质灾害领域.但由于气候条件、茂密植被以及山区地形起伏过大等因素限制,地质灾害InSAR变形监测的应用范围及效果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为有效评估InSAR变形监测在某区域应用效果优劣,亟需建立较为系统的野外调查判定标准,以便于批量快捷开展InSAR变形监测结果野外调查评估工作.从斜坡表部变形特征和孕灾地质环境条件两个方面总结了野外调查内容,建立了一套斜坡InSAR变形监测效果野外判定标准方法,并选取了滇西北地区典型实例,阐述了该套方法的具体应用流程.研究结果表明:① 野外判定内容包括斜坡表部变形特征和孕灾地质环境条件两个方面,其中斜坡表部变形特征是野外判定内容的核心,而孕灾地质环境条件则是地质灾害发育的基础条件.② 该套方法依据肉眼以及简易测量等手段,实现了滇西北地区斜坡表部变形特征的快速识别,应用效果较为理想,适宜于开展大批量斜坡InSAR变形监测效果快速评估.
其他文献
三峡水库汛期洪水分期是水库汛期水位动态控制的前提条件.将宜昌站还原后的洪水系列作为三峡水库洪水分期的计算依据,选取天气成因以及多种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宜昌站汛期洪水分期特征.结果表明:多种方法分期结果相差不大,考虑工程调度需求,将宜昌站汛期分为3期:5月1日至6月20日为前汛期;6月21日至9月10日为主汛期;9月11日至10月31日为后汛期.根据洪水分期特征,计算了三峡水库前汛期和后汛期分期设计洪水.研究成果可为三峡水库进一步合理利用洪水资源以及发挥综合效益提供技术支撑.
为了揭示洱海主要入湖河流的污染特征,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以总氮(TN)、总磷(TP)、氨氮(NH3-N)、化学需氧量(CODcr)为污染物指标,对27条主要入湖河流进行水质、水量监测以及沿程追踪调查.同时结合同期降水数据和湖区水质监测资料分析,阐述了洱海主要入湖河流水量水质特征,估算了入湖污染负荷,并评估了入湖污染负荷对湖区水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2014~2016年27条主要河流入湖总水量在2.87亿~4.74亿m3,汛期入湖水量分别占全年入湖水量的79.17%,74.90%和61
准确评估海湾重金属污染引起的水生生物安全问题,对于防范化解海洋生物生态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中国典型海湾——湛江湾为例,利用2015,2017年和2018年调查的近海岸水体6种重金属(Cu、Zn、Pb、Cd、As、Hg)含量数据,采用污染指数法、相关性分析法、物种敏感性分布法对湛江湾海域的污染程度及其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5年36.4%的水样中Hg含量达到三类海水质量标准限值,其他年份海水水样中的重金属含量均低于二类海水质量标准;2015年湛江港贝类体内As含量高于中国海洋生物质量一类
长江大保护战略是党中央做出的重要部署,对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战略的顺利实施需要学界强大的科技支撑.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了1992~2019年23019篇长江保护相关文献,探究了近30 a来长江流域保护的研究热点与前沿主题.结果表明:① 近30 a间,长江保护相关研究成果丰富,研究成果数量总体上呈递增趋势,2016年的研究成果数量呈现激增态势;早期以中文文章为主,2013年以后英文文章占多数;文章期刊来源多样,涉及环境、生物、生态、地理、地质、海洋、渔业、大气等众多学科;中英文文章的作者以
拦砂坝削峰效应是衡量拦砂坝防治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为研究泥石流重力式拦砂坝的削峰效果,利用SPH建立三维模型,对比分析数值模拟与物理试验两种不同方法的模拟结果,论证SPH模型的可用性;并以四川省绵竹市清平乡文家沟为例,估算不同泥石流事件下拦砂坝对过坝泥石流的削峰比例.研究结果表明:泥石流削峰效应受总库比和泥石流重度的影响,削峰率与总库比呈对数关系,与泥石流重度呈线性关系;在数值模拟结果与物理试验结果的对比中,两种方法的相对误差均值为12%,采用SPH模型研究泥石流削峰效应可行;对文家沟泥石流事件进行削峰分
南四湖是中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输水储蓄枢纽,做好该流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工作对合理规划人类工程活动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南四湖上游流域为研究区,从地形地貌、构造活动性、地下水质量、土壤质量、地面沉降、崩塌滑坡、地面塌陷、人类工程活动强度8个方面,采用综合指数法并基于MapGIS软件进行分层加权叠加,然后根据分区阈值得到地质环境质量分区图,对地质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地质环境质量总体较差,质量差和较差的面积占59.53%,质量好和较好的面积仅占40.47%;人类活动诱发地质灾害和水土污染
水陆识别在河口海岸带水陆资源管理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机载激光测深(Airborne Li-DAR bathymetry,ALB)回波波形和点云信息可实现水陆交界区域高精度和高分辨率水陆识别.但在复杂海陆环境区域,采用ALB波形特征或三维点云高程特征的传统识别方法具有各自不足.针对复杂海陆环境区域高精度水陆识别问题,提出了联合ALB波形和三维点云特征的水陆识别方法.首先,利用红外激光获取的三维点云高程,基于K-means聚类方法进行海陆识别.然后,利用红外和绿激光波形信息识别陆地中的内陆水域.将该
金沙江巧家段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断裂带运动较为活跃且地震频发.根据金沙江巧家段卫星影像图、地质条件及野外调查资料,分析了巧家古滑坡的发育特征、形成条件及发生时间.研究发现:巧家边坡具备滑坡要素且在坡脚前缘处的金沙江异常弯曲,推断巧家斜坡为古滑坡;巧家古滑坡坡体岩性较为松散,滑坡堆积体长约5.5 km,宽约9.0 km,平均厚度约为250 m,估算体积约为12亿m3,为巨型滑坡;巧家古滑坡的发生与坡体形态、岩性特征、断裂带活动及地震等有密切联系.由坡脚阶地赋存状态,推测滑坡发生于(96±10)万年之前.在地
菜子湖线是引江济淮工程双线引江布局的主力线路,对保障工程安全运行和维护工程效益意义重大.分析菜子湖候鸟越冬期适应性水位下重要水鸟种群数量、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和群落结构、水鸟栖息地选择,可以为工程运行期菜子湖水位优化调度提供科学依据.以菜子湖湿地水位、湿地生境类型、水鸟等为研究对象,综合遥感影像数据解译和越冬水鸟监测等方法,初步分析了菜子湖候鸟越冬期适应性水位下湿地生境及湿地水鸟分布.结果表明:相比于历史情况,适应性水位下菜子湖泥滩面积将减少447.2~627.9 hm2,减幅7.4% ~10.4%;菜子湖草
为了分析GSMaP和IMERG卫星降水产品在川渝地区的降水精度和误差成分,以气象局发布的自动气象站融合降水数据作为降水参考,采用多种评价指标和误差分解方法对GSMaP和IMERG进行对比分析,并进一步讨论了高程对卫星降水误差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① 川渝地区的降水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四川盆地周边、重庆地区和川西南山地的降水偏多,IMREG产品呈现出更好的降水空间分布.② 降水产品在四川盆地和重庆地区的降水精度最高,川西南山地次之,川西北高原最差.GSMaP在川西北高原高估了近56.5%的降水量,而IMER